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江苏课改以来,江苏高考语文I卷试题考查七大板块知识,而语言文字运用则居第一板块。试题中位于第三题的指令性筛选概括是高考常见题型。指令性筛选概括,即是在理解文段段意的基础上,明确题干中的指令要求,筛选出文段中符合指令的的核心信息,并且按一定的表述要求准确概括。其主要考查三方面的能力:对文段的把握和理解能力,对与指令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提取的能力,对提取内容的恰当整合与准确表述的能力。
江苏高考“压缩语段”题基本保持了这一题型的相对稳定性。如2004年“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2005年“基因地理”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2007年“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三个阶段。08年关涉“战略环境评价”内涵的三个重要词语,2009年“洼地效应”的含义,2010年“碳链式反应”过程中的关键词语,2011年推导结论的三个方面,2012年以平实的语言表达话语的深刻含义。可以说这样的指令性筛选概括题型,一直以来得到了高考命题专家组的青睐。
那么面对此种题型,什么是我们的抓手呢?我认为,我们必须遵循题干指令和题枝内容相结合的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指在关注题干指向的同时,必须从内容入手,全面准确把握文字材料的主要信息,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而只有以内容为本,整体把握文段含义,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也就是说只有全面准确理解材料,才有有可能进行下面的筛选和概括等步骤。
至于说,指令性筛选概括题到底有何解题的方法,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见解。
首先,要梳理题干,确认指令,删除冗余信息。指令性筛选概括题,它有明确的筛选压缩指向——筛选的方向、表达的角度等,这是做好此类题的第一步,这样的设题也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如题干“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字)”,就必须明确题干中所有的指令要求和表达要求。题干中有两个明确的指令:“游欧后”,从时间上限定了范围;“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从对象上规定了答案指向的内容。从指令要求看,语段中游欧前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就成了冗余信息,予以删除。同时又有两个表达要求:句式和字数。这是我们做对题的前提。
其次,要解读材料,分层归类。所谓的分层,就是分析所选文段的逻辑层次,了解文段的层次结构;所谓归类,即将材料中的信息依据内容的相同加以合并。我们在总体把握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段进行准确的分层细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每层的段意,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对文段内容的解读,也就不会对某些易忽视的信息遗漏。而对文段进行分类,就能使段落结构更清晰、叙写角度更明了。例“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来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用‘‖’层次)”仔细分析所选材料,我们不难发现此段讲了三层含义,分别是:第一层,“中国通史陈列”采纳封建社会由战国时期进入的这一观点;第二层,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教材中持封建社会由西周时期进入的历史学说,但细心的学生会发现一个隐含的信息,即郭沫若学说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同,也就是说郭沫若持封建社会由战国时期进入的观点;第三层,尚钺的学说与其他两论并列,持封建社会由魏晋进入的观点。这样对“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这一指令所涉及的对象就显得尤为清晰,三种学说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就跃入眼帘,答案就越来越清晰起来。所以说只要理清文段的层次思路,题目也就迎刃而解。而在我们具体阅读过程中,有时也需对文本理清思路,只有文本的思路清晰了,文章的脉络框架也就鲜明了,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精髓。而最近几年江苏语文试题,对文本思路的考查尤为重视。
然后,仔细斟酌,准确归类,有效整合。有时,分类后,信息仍处于零碎、松散的自然状态,故而需要对之加以整合,整合的基本方法是合并同类项,对角度相同、特征相同的项目进行必要的组合;分析信息间的逻辑联系,有归属关系的,略去种,保留属。这样在答案的层次感上就显得清晰而明了。如上面一题涉及这一步骤时,我们不妨先对观点归类一下,文中“中国通史陈列”所采纳的观点其实与郭沫若的观点相同,为什么呢?因为文中有“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这样的判断信息。所以根据指令要求——学说观点及其代表人物,那么整合一下,只能为郭沫若认为封建社会由战国时期进入。其实在我们具体做题时,归类整合的方法会时常用到,而学生在思考时,有没有想到相同信息要归类整合,则成了通向成功解题的关键一步。
最后,指令性筛选概括题,借助分类、整合,筛选到信息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准确表达。那怎样才能让表达准确呢?准确表达就是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但是如果不清楚筛选到的信息与指令之间的关系,“准确”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表达与指令间要具备同一律,此外也要根据材料内容的性质,注意表达的逻辑性,还要注意叙事角度、形象向抽象、生动向平实、否定向肯定等的转换。其实上面一题在当年高考,许多同学分类、整合过程中都没有出现错误,但表达却没有得到满分。因为他们根据材料的自然顺序表述为:关于“古代史分期”,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这是一段关乎历史学的材料,观点的差异在于时间的确定,从历史的学科特点和表述的逻辑语序安排而言,应表述为先西周后战国再魏晋这样的顺序,所以说如何做到准确表达,则是完成解题的最后一步。
总之,我对指令性筛选概括题的方法点拨,也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皮毛认识,仅希望这一个原则和四个步骤能给学生在解答此类题型时带来一点启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江苏高考“压缩语段”题基本保持了这一题型的相对稳定性。如2004年“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2005年“基因地理”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2007年“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三个阶段。08年关涉“战略环境评价”内涵的三个重要词语,2009年“洼地效应”的含义,2010年“碳链式反应”过程中的关键词语,2011年推导结论的三个方面,2012年以平实的语言表达话语的深刻含义。可以说这样的指令性筛选概括题型,一直以来得到了高考命题专家组的青睐。
那么面对此种题型,什么是我们的抓手呢?我认为,我们必须遵循题干指令和题枝内容相结合的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指在关注题干指向的同时,必须从内容入手,全面准确把握文字材料的主要信息,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而只有以内容为本,整体把握文段含义,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也就是说只有全面准确理解材料,才有有可能进行下面的筛选和概括等步骤。
至于说,指令性筛选概括题到底有何解题的方法,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见解。
首先,要梳理题干,确认指令,删除冗余信息。指令性筛选概括题,它有明确的筛选压缩指向——筛选的方向、表达的角度等,这是做好此类题的第一步,这样的设题也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如题干“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字)”,就必须明确题干中所有的指令要求和表达要求。题干中有两个明确的指令:“游欧后”,从时间上限定了范围;“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从对象上规定了答案指向的内容。从指令要求看,语段中游欧前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就成了冗余信息,予以删除。同时又有两个表达要求:句式和字数。这是我们做对题的前提。
其次,要解读材料,分层归类。所谓的分层,就是分析所选文段的逻辑层次,了解文段的层次结构;所谓归类,即将材料中的信息依据内容的相同加以合并。我们在总体把握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段进行准确的分层细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每层的段意,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对文段内容的解读,也就不会对某些易忽视的信息遗漏。而对文段进行分类,就能使段落结构更清晰、叙写角度更明了。例“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来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用‘‖’层次)”仔细分析所选材料,我们不难发现此段讲了三层含义,分别是:第一层,“中国通史陈列”采纳封建社会由战国时期进入的这一观点;第二层,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教材中持封建社会由西周时期进入的历史学说,但细心的学生会发现一个隐含的信息,即郭沫若学说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同,也就是说郭沫若持封建社会由战国时期进入的观点;第三层,尚钺的学说与其他两论并列,持封建社会由魏晋进入的观点。这样对“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这一指令所涉及的对象就显得尤为清晰,三种学说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就跃入眼帘,答案就越来越清晰起来。所以说只要理清文段的层次思路,题目也就迎刃而解。而在我们具体阅读过程中,有时也需对文本理清思路,只有文本的思路清晰了,文章的脉络框架也就鲜明了,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精髓。而最近几年江苏语文试题,对文本思路的考查尤为重视。
然后,仔细斟酌,准确归类,有效整合。有时,分类后,信息仍处于零碎、松散的自然状态,故而需要对之加以整合,整合的基本方法是合并同类项,对角度相同、特征相同的项目进行必要的组合;分析信息间的逻辑联系,有归属关系的,略去种,保留属。这样在答案的层次感上就显得清晰而明了。如上面一题涉及这一步骤时,我们不妨先对观点归类一下,文中“中国通史陈列”所采纳的观点其实与郭沫若的观点相同,为什么呢?因为文中有“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这样的判断信息。所以根据指令要求——学说观点及其代表人物,那么整合一下,只能为郭沫若认为封建社会由战国时期进入。其实在我们具体做题时,归类整合的方法会时常用到,而学生在思考时,有没有想到相同信息要归类整合,则成了通向成功解题的关键一步。
最后,指令性筛选概括题,借助分类、整合,筛选到信息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准确表达。那怎样才能让表达准确呢?准确表达就是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但是如果不清楚筛选到的信息与指令之间的关系,“准确”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表达与指令间要具备同一律,此外也要根据材料内容的性质,注意表达的逻辑性,还要注意叙事角度、形象向抽象、生动向平实、否定向肯定等的转换。其实上面一题在当年高考,许多同学分类、整合过程中都没有出现错误,但表达却没有得到满分。因为他们根据材料的自然顺序表述为:关于“古代史分期”,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这是一段关乎历史学的材料,观点的差异在于时间的确定,从历史的学科特点和表述的逻辑语序安排而言,应表述为先西周后战国再魏晋这样的顺序,所以说如何做到准确表达,则是完成解题的最后一步。
总之,我对指令性筛选概括题的方法点拨,也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皮毛认识,仅希望这一个原则和四个步骤能给学生在解答此类题型时带来一点启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