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指导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同学们好!许艺(一名在座的学生)老师好!(学生坐下)为什么我要说“许艺老师好”呢?因为刚刚上课之前咱们班的许艺同学教了我一个字。(展示ppt中的“逋”字)就是这个字,我问一下你们,这个字该怎么读啊?(有的读fu,有的读pu,还有的读bu)有了三个读音,好,我们让许艺同学告诉大家。
  许艺:这个字念bu,一声。
  师:好,这个字念bu,林逋,一声。刚才许艺同学问我的时候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不知道这个字最正确的读法是什么,然后我们共同搜索了一下,得出了结果。谢谢许艺同学,你是我的一字师。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到,我们进入了一个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甚至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向大众广泛传播自己的看法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你们说什么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识字能力。
  师:识字能力是基础能力,还有呢?
  生:写作能力。
  师:对,写作能力。这世界给了我们太多的平台和渠道让我们去展示自己。我们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时候,就要靠文字,靠写作。所以写作能力很重要。因此,我们要越来越重视写作。从写作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现代人,你认为写作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师:语言文字,好的。
  生:一些修辞方法什么的。
  师:修辞手法,还是语言的表达能力。
  生:要懂得观察。
  生:要学会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细节。
  师:要学会观察细节,你是把观察给细化了,是不是?
  生:创新能力。
  师:创新能力也很重要。我们在写作训练中应该锤炼什么样的写作,有各种各样的认知和看法,我来讲讲我的看法。我认为,第一是叙述的能力,这事是怎样的?如何把一件或几件事按照原本的模样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叙事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我觉得这个能力应该在初中阶段就要开始培养;还有一个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说理能力,当我们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现象,见到各种各样的论调的时候,这件事我怎么看。我觉得这是高中阶段的问题,一定要培养这种能力。好了,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我给你们一篇作文,就是这篇——(展示ppt)
  退一步,海阔天空
  生活如歌,退一步,让歌声不再刺耳但悠长;人生如画,退一步,让色彩脱去浮夸而细腻动人。人生的境界有时不过是退一步,则海阔天空,天朗气清,万里征途,总有路在前方。
  退一步,不是对恶势力的低头,不是畏缩不前,而是换一个视角少一份争执,多一份内心的恬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有时退一步,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清这个世界。
  退一步才能看清人生的真谛。大仲马的作品《基督山伯爵》中,主角唐代斯正是因为他在多舛的命运中,一次又一次地退了一步,才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他本可以对三个仇人家族赶尽杀绝,以雪前恨,但没有,他终是退了一步,让阿贝尔等下一代的年轻人带着希望离开了那个空虚浮华的家。在他拒绝那场决斗时,他的退一步挽救了一个年轻人青涩的生命,他退步,但他看到了,在下一代的背影中,他悟出了“人生最宝贵的事情,就是等待和希望”。因为退一步,所以人生有了希望。
  书中的情节或许可以虚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更多的时候,退一步,让我们看到人生的风光无限。
  退一步,林逋离开了他无法适应的官场生活,从此他在那个小小的院落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洒冬霜。退一步,他退出了官场的喧嚣却惊艳于白梅的风姿绰约,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他的退,正是走出了他人生的境界,他的海阔天空。这就是退的艺术,如果林逋当年是一味向前,紧紧抓住那一份不属于自己的浮华,我们今日何来见到“梅妻鹤子”林和靖的绝代风华?
  更有时,退一步是必要的,因为退的这一步不是为了退缩,而是为了跨得更前。
  在科学家的繁星中,有一颗极其耀眼的,是伽利略,他至死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名科学家,因为他向教廷退了一步,他忏悔了,他无法坚守自己的信念。可是这是多么伟大的退了一步呀!他忏悔了,他用退下来的生命在监狱中把他的理论写下,让他学生带走,正如他所说:“双手有污点总比双手空空要好!”正是他的退步,真理越过了国境,伽利略因为退了一步就输了吗?不!要是他不退步被当众烧死,才是真正的失败。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我们看到人生真谛的希望;退一步,我们看到人生风光的多姿多彩;退一步,我们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散发应有的万丈光芒。
  天空如此多姿,我们又何妨退一步呢?在对峙中耗去自己的宝贵生命,不如退一步,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师:因为印的比较晚,大家上课前才看到。我想让同学们现在从说理文的角度,按照你们平时评价作文的标准,来评判一下这篇作文。你觉得这篇作文写得好或者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不好在哪里?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
  师:好了,差不多了,你对这篇作文怎么看?
  生:我认为这篇作文写得好,首先作者在每一段都鲜明地提出他的观点——退一步,海阔天空;然后他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最后在结尾,又运用了排比句。
  师:这同学说这篇文章写得好,第一,明确观点;第二,有清晰的论证;第三,有丰富的材料;第四,很有文采,用了排比这样的修辞手法。
  生:我也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他不是单一的一种观点,每段的结尾都有自己的观点。
  师:我先不说这位同学的评价,我要表扬这位同学的阅读力或者说敏锐的阅读眼光。同学们,我们在读论述文或说理文的时候,有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要用X光般的眼光把材料和观点区分开来,要把“骨头”拿出来,什么是骨头?骨头就是文章中说理的句子,直接表达观点的句子。材料是什么呢?材料是附着在观点之上,去支撑观点的事实。一个说理文如果不能准确地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就很难去理解一篇说理文的核心观点和推演路径。好,这位同学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是清晰的、明确的,所以好。有没有不同看法?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这不是一篇自由写作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一次考试当堂写作的。文章是有题目的,我们来看这个题目。(展示ppt)   (教师读材料内容)
  师:这是当年的论文题目。同学们,你们先默读这篇作文材料两遍,然后作为阅卷人,你们来给这篇作文打分。满分是60分。
  (学生默读)
  师:好,我想请同学按照你们平时评判考场作文的标准,来给这篇文章打分。
  生:我觉得应该只给一个及格分数。因为我在这篇文章中看不到作者的观点,不知道他是站在哪个方面。
  师:这篇文章是有观点的。
  生:我觉得这些观点在材料中都看不出来。
  师:你是不是想说,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不紧密。是不是这个想法?所以就给个及格分,36分,是吧?好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应该给他比较优秀的分数,因为观点明确,论点明显,我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个论点在考生中应该是比较普遍的,但是文章内容紧扣观点,从各个方面论证了观点,所以我觉得新颖。
  师:两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还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生:我觉得是40分,因为“退一步”在材料中有显示出来,材料中是警察苦心婆口地劝导,不是主动的,但文章中的“退一步”是被动的退一步。
  师:这同学觉得应该是40分。材料中体现了退一步,而作文这样写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不给50分呢?
  生:我觉得材料中的“退一步”是被动的,文章中是主动的。
  师:对,材料中的陈小姐实际上不是主动地退一步,所以逻辑性不强。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得高分。因为作者一开始是说退一步,而题目说自选立意,虽说材料中“退一步”讲的是大家能退让,然后从三个角度来写,这是层次的深入,层层递进,是一个作文的提升。不仅仅说退一步,而且让人生光芒,最后还号召大家,引人深思。
  师:这同学认为,该文第一是观点清晰,第二是内在逻辑一致,第三是支撑完善,因此可以给很好的分数。好,有没有不同看法?没有了,估计这几位同学的看法代表了大部分的。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是我想到的,是必然的。因为这不是我杜撰的一篇文章,这是当年东莞市高三学生参加广州市高考一模的考场作文,文章当时在老师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些老师认为,这篇文章应该给55分,一部分老师认为,这篇文章只能给39分,也有一部分老师认为45分是合理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争论?原因就是表达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作文应该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从表达上来讲,这位同学的表达力属于优秀的范畴。但是我本人写过一篇文章——《思维力是高考作文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一个人写作一定要懂得逻辑。逻辑简单来讲就是思维方式。逻辑能力的核心就是从已知的条件推演出合理的结论。这是我想跟同学们交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在我看来,只要有命题的写作,不管给了你一个命题或是给了你一个材料,或者是一个话题,题目都是在向你提出问题。比如,《一定要跨过那道坎》这个题目,实际上命题人是问你“这道槛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跨过这道槛”“你怎么跨过这道槛”等等,而你在写作的时候应该针对问题去写。比如某著名作家写《一定要跨过这道槛》时,他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他先写眼睛出了问题不能写作,后来用电脑写作,当时不会用,能不能继续写作对他来说是一道坎,他用这个事作了回答。后来写怎样跨过这道槛,最后说“我一定要跨过这道槛,而且我已经跨过了这道槛”,这样就非常符合逻辑。我们再来看这篇文章,材料中陈小姐坚决不退让,因此作者推演出“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结论,你们觉得这个推演有没有合理性?
  (同学们回答“有”)
  师:有合理性。我认为是有合理性的,所以我个人觉得打36分有点低。但是同学们,作为一篇能够展现作者思维的文章,《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篇文章,首先从文字的层面上,我们能不能看到显性的逻辑推演过程?(同学们回答“不能”)从文字层面,我们能不能看到作者从这件事想到“人生要退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能看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吗?
  生:我觉得看不到,因为这篇文章看上去与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表面上是看不出来推演出这个结论的过程。
  师:二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不是?看不出逻辑推演过程,看不出思维能力,看到这篇材料你想不到要写“退一步海阔天空”。他缺乏一种对原材料的分析。阅卷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暗合”。所谓“暗合”是指阅卷人虽然在作文的行文中看不到事实材料到作文观点之间的逻辑的推演过程,但观点和材料有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所以是“暗合”的。同学们,得分才是硬道理。你们觉得从得分的角度来说,“暗合”的策略好不好?
  生:我觉得好。因为能引出自己的思想。
  师:这位同学说好,因为可以引出思想。实际上“暗合”还有个好处,就是能把考前你写过的作文弄上去,是不是这样?好,有没有不同观点?
  生:我保持中立。因为我觉得对考生是好的,但是对于高考来说,它不是通过“暗合”来分辨出真正的高手。
  师:不通过“暗合”分辨出真正的高手考试才是公平的,“暗合”是不公平的,是不是这样?考试讲公正!有没有认为不好的观点?
  生:我觉得不好。高考阅卷老师不是每人都很“仁慈”的,这有很大的风险。
  师:你太聪明了,我们先不从逻辑上来讲,仅仅从功利的考试得分来讲,我个人以为“暗合”是危险的。当你觉得你的文章和原材料之间有“暗合”关系的时候,你会碰到什么样的阅卷老师呢?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分数,你要是碰到我就是45分,方方面面考虑,不能说离题。当然你说这篇文章很好地呈现了一个人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推演能力,我绝不承认。
  好了,我们往下看。我们再进一步想。如果你的老师在课堂上说,同学们,我昨天去广州遇见一件事,就是材料中所说的事情,讲了之后,问你们怎么看。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行不行啊?不能说不行,至少是不好。这回答与问题之间好像没有有机的联系。其实这篇文章内在逻辑也有问题。退一步,我们才能看清这个世界,这和杨小姐之间有逻辑关系么?他是不是由已知条件推演出的合理结论呢?我们再往后看,而是为了跨得更前,伽利略等人和杨小姐之间有逻辑关系么?这之间的结论是合理的么?同学们,最后总结一下。(教师读ppt内容)
  与材料相去甚远。我们感觉是在写与材料无关的另一篇文章。另一篇作文只是在开头引用了材料,这样的作文就是有逻辑关系的,就有53分高分。同学们,写论说文说白了就是两件事,第一,表达能力;第二,见地,你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但是你的见地不能把你想好的、以前写过的东西粘贴过来,而是要就事论事,就材料来进行合理的推演。宋楚瑜在北大演讲时说,“真正的世界语言不是英语,而是严谨的论证与逻辑”。作文检验的是表达能力,但是仅仅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作文还要检验我们分析事物的能力。作文应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思辨。
  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授课对象:广东珠海市三中高一年级学生)
  附:课后演说
  从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看,写一篇不错的文字是很多中学生都可以做到的,但把一个简单道理讲得条理清楚却并不容易。所谓的作文优秀生也往往是语言花哨而逻辑混乱,言不及意。所以,中学生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思维力,尤其是高度重视思维力的核心要素——分析力,提高对命题的分析能力。
  但是,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往往缺乏起码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训练,可以说,这是中学写作教学的一大缺陷。如何引导学生就事论事,即事说理并且能够抽丝剥茧逐层深入,是高中写作教学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本课对一篇有争议的考场作文进行分析,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学生要学会写文章,首先要学会就命题展开逻辑合理、条理清晰的具体分析,这不仅是应对考试必备的能力,也是每一个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致力于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创设有丰富体验的活动情境,以发展儿童的综合素养。引领儿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专题“自然行旅”,是班本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立足班级,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时空上,沟通校园内外;在内容上,坚持基于教材,又超乎教材之外;在体验方式上,联通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引导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知季节的脚步、生命的消
父母皆数学老师,成绩优异本不想当教师的她,囿于家庭,走上从教之路,却做得职业成就感、幸福感倍生。是遗传,是熏染,还是不懈的追求与努力?彭娅身上,凝结着一个女儿、母亲、教师的坚韧、灵动与责任,那份深沉的大爱,那份超出常人的拼搏和探索。  ——编者按  教育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彭娅看来,教育是灵动,是阳光,是人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滋养。1996年,彭娅从重庆来到广州,经过20年持之以恒的努力,
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节气进课堂,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会给课堂带来新鲜的源泉。学生的成长,主要体现在情感体验的丰富以及学科技能的提升两方面,因此,节气进入语文课堂,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节气联系起来;能否在课堂上将语文学科技能的训练与节气结合起来;能否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身边的资源与节气整合起来。  一、以节气作引子,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
英国最有效的零售公司——马克士·斯宾塞公司,曾系统探讨过那些影响到职工行为的“促进因素”。研究后,他们坚持的一条原则是,对人的照顾和关心。公司创始人米采·马克士说:“只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就不会失败。”教育的要义在于顺自然而为,使儿童获得精神解放的启蒙,即精神的启蒙和文化的启蒙。教育,一定也应把对人的照顾——儿童放在第一位,才会有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对儿童满怀着敬意,真正的学习对儿童充滿着爱护,真
今年21岁,来自唐山的湖北大学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杨海北,因想念家乡菜,创办了全國首个高校“共享厨房”。运行模式是,学生提前预约,带上自己的食材,交10块钱使用费,就能在学校提供的共享厨房亲自烹饪菜肴。(见《新京报》)  “共享经济”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然而实际效果却不一而足,“共享雨伞”“共享衣橱”“共享睡眠舱”等更是举步维艰,备受质疑。究其原因,无外乎脱离实际、利益至上、管理艰难、安
教育丢失的本质——闲暇  我想起我已去世的导师陈钟樑先生常常感叹的一句话:“现在的学生活得太累了。”  先生特别信奉闲暇的自由本质,信奉闲暇对于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唯有闲暇,才能照见心灵深处的天光云影;唯有闲暇,才能呈现教育的规律和本质,让生命活力四射。  但是,在一片喧嚣中,教育成了名利场,校园沦为竞技场,每个学生都被迫赶上场,被赶着走,能够让一个人从容地学习和领悟生活的闲暇已经被剥夺殆尽
2001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学任教,一年又一年,一晃就是十六个年头,一节课又一节课,我知道课堂很重要,节节很关键,然而却始终没有认真去思考过“课堂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有幸看到了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一本究竟课堂的书,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语言,只有平实如常的叙述,却字字珠玑,句句真言,厚重有力,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读完之后,耳畔响起的是美国歌手戴伦演唱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一
2018年6月24日至6月30日,广州市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三批教育专家项目赴上海研修,这是该项目的首次省外研修。课程安排非常紧凑,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五天总共听了4场讲座,走访了6所中小学校,甚至晚上都安排了讲课。研修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课程建设与评价、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教师专业成长、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讲座、学校观访、对话交流等。学习任务较多,每个组
我这篇文章,谈论的金庸,是作为小说家的金庸,而非报人金庸,也非作为社会贤达金庸。  尽管还有人在贬低金庸,在我看来,近50年来,影响华人精神最深的一人,还是金庸。  毋庸讳言,金庸已经成为华人世界的精神组成的重要部分。就像奥威尔式的话语和隐喻在英文的体系之中,金庸式的话语,在华人圈里,也是通用的隐喻和典故。这是金庸最为成功的地方。事实证明,即便“90后”不识金庸,但金庸首创的典故,已经浸入到华语圈
特色发展是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标志,像陈年古酿,历久弥新,散发着岁月沉淀和文化积累的醇香。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办学思想,秉持“传统文化植养根基,良好习惯助推成长”这一理念,倾力打造二维习惯、多元课程经纬交织的特色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坚守一种文化理念,夯实植根养成教育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