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陈冠中反感的是那些将中国问题简单化的看法,他很纳闷,为什么一些内地学者热衷于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
2013是—本现实小说
南都周刊:《盛世》动笔之前有没有设想过这本书的读者群?
陈冠中:对我来说,这本书有两个主要的读者群。—个就是香港、台湾的读者群。就这个读者群来讲我一直认为他们对中国的认知是有距离的,有鸿沟的。我希望能够他们带到—个比较接近中国现实的状态。如果读者看了书,认为:“原来中国是这个样子的”,那我就很满足了。这是我对港台读者的期待。
另—个是内地读者群。这本书10月在香港出版,12月在台湾出版,如果内地读者能通过他们的渠道买到这本书,我期待他们觉得挺靠谱的。内地这么纷乱、难以言说的现状,有人用文本把它表现出来,不管它完整与否,起码做过这样—种努力。中国的现实其实比小说更魔幻,很难说清楚。只有小说语言勉强有机会把它说清
南部周刊:你这几年也撰写过一些关于内地现状的文章,这次是怎佯想到小说这个表达方式的?
陈冠中:人对于现状的情感和体会,有时候如果不用小说表达会很难。但文化圈有很多人不看小说的,我甚至拿了书都不敢送给别人。实际上小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今天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它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自己尝试用小说之外的文章去写内地,但部不是太满意,很难完整地把内地的感觉写出来。我发现还是要用小说来写比较合适。
南都同刊:这本小说用了多久时间完成?
陈冠中:其实2000年我到北京就想写一篇关于中国的小说,但想了几个题材之后发现自己写不下去,毕竟自己的童年、青少年都不在内地,所以没有。什么底气,也找不到好的题材。直到2008年,从地震到奥运,那个时间我才看到—个小说的架构。所以一过2008年我就开动笔始写,不到半年就很陕写完了,中间还停顿、修改了几次。
70年代的香港更有趣
南都周刊:你这一代香港人是否都怀念文化上的70年代?
陈冠中:香港1950年后出生的人数是最多的,1949年不少人从内地迁过去,造成了“璎儿潮”的—代。1945年的时候,香港才60万人,50年代初就有—两百万人,忽然人口猛增。那一代人刚好在70年代长大,取得了一些话语权,这帮人人数多,而且到现在还占据着社会的关键位置,所以他们整天觉得自已好重要。但对于之后的下—代来说,70年代不见得是多么重要的年代。
其实香港的黄金时代是BO年代,但黄金时代的成功是因为70年代有很多新东西雨后春笋—样冒出来,比如在电影领域就有很多不同的尝试。但80年代商业片的成熟带来的结果是很多小型的片就没有了,大家一心想着拍商业片赚钱,这有点像内地这些年的情况。
南都周刊:你会有意无意对比内地和香港的情况吗?
陈冠中:以前两边确实是有差距的。比如2000年回来的时候,当时要拍一个时装大片,全内地只有30个摄影师有能力去掌握时装大片,很多连机器都没有,2004年之后,这样的差距非常小。以前商业片也是差距很大,90年代很多电影制作人找化妆、道具、动作设计的时候都会想到香港,但现在两边很多方面可以互相替代,内地很多方面甚至超过香港,现在内地的好莱坞就在北京。
南都周刊:为什么选择北京作为观察中国的视角?
陈冠中:人是我呆在这里的唯一原因。我也没有其他选择,台湾、香港也有不少人才,但人才的集中是没法和北京比较的。我只能呆在一个地方,中国真的太大了,只有北京可以相对完整地理解中国。比如上海,上海的人是不太谈论中国的,他们只谈上海和国外,香港也谈不E理解中国,而北京,饭桌上大家都在谈论全国的事情。
南者周刊:对于香港未来的文化走向,你有什么期待?
陈冠中:香港人有—个误区,就是认为—定要跟北京合起来。其实它可以和广州、深圳这些城市合起来,形成—个粤派文化圈,肯定影响力会超过上海。有一次我在深圳演讲,有很多深圳的年轻人跟我说,很想自称为深圳人,想建立自己的文化。其实深圳和香港首先要连起来。文化界要建立—个新的心理地图,文化产业需要民间自己来搞,官员是摘不好文化的。
2013是—本现实小说
南都周刊:《盛世》动笔之前有没有设想过这本书的读者群?
陈冠中:对我来说,这本书有两个主要的读者群。—个就是香港、台湾的读者群。就这个读者群来讲我一直认为他们对中国的认知是有距离的,有鸿沟的。我希望能够他们带到—个比较接近中国现实的状态。如果读者看了书,认为:“原来中国是这个样子的”,那我就很满足了。这是我对港台读者的期待。
另—个是内地读者群。这本书10月在香港出版,12月在台湾出版,如果内地读者能通过他们的渠道买到这本书,我期待他们觉得挺靠谱的。内地这么纷乱、难以言说的现状,有人用文本把它表现出来,不管它完整与否,起码做过这样—种努力。中国的现实其实比小说更魔幻,很难说清楚。只有小说语言勉强有机会把它说清
南部周刊:你这几年也撰写过一些关于内地现状的文章,这次是怎佯想到小说这个表达方式的?
陈冠中:人对于现状的情感和体会,有时候如果不用小说表达会很难。但文化圈有很多人不看小说的,我甚至拿了书都不敢送给别人。实际上小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今天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它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自己尝试用小说之外的文章去写内地,但部不是太满意,很难完整地把内地的感觉写出来。我发现还是要用小说来写比较合适。
南都同刊:这本小说用了多久时间完成?
陈冠中:其实2000年我到北京就想写一篇关于中国的小说,但想了几个题材之后发现自己写不下去,毕竟自己的童年、青少年都不在内地,所以没有。什么底气,也找不到好的题材。直到2008年,从地震到奥运,那个时间我才看到—个小说的架构。所以一过2008年我就开动笔始写,不到半年就很陕写完了,中间还停顿、修改了几次。
70年代的香港更有趣
南都周刊:你这一代香港人是否都怀念文化上的70年代?
陈冠中:香港1950年后出生的人数是最多的,1949年不少人从内地迁过去,造成了“璎儿潮”的—代。1945年的时候,香港才60万人,50年代初就有—两百万人,忽然人口猛增。那一代人刚好在70年代长大,取得了一些话语权,这帮人人数多,而且到现在还占据着社会的关键位置,所以他们整天觉得自已好重要。但对于之后的下—代来说,70年代不见得是多么重要的年代。
其实香港的黄金时代是BO年代,但黄金时代的成功是因为70年代有很多新东西雨后春笋—样冒出来,比如在电影领域就有很多不同的尝试。但80年代商业片的成熟带来的结果是很多小型的片就没有了,大家一心想着拍商业片赚钱,这有点像内地这些年的情况。
南都周刊:你会有意无意对比内地和香港的情况吗?
陈冠中:以前两边确实是有差距的。比如2000年回来的时候,当时要拍一个时装大片,全内地只有30个摄影师有能力去掌握时装大片,很多连机器都没有,2004年之后,这样的差距非常小。以前商业片也是差距很大,90年代很多电影制作人找化妆、道具、动作设计的时候都会想到香港,但现在两边很多方面可以互相替代,内地很多方面甚至超过香港,现在内地的好莱坞就在北京。
南都周刊:为什么选择北京作为观察中国的视角?
陈冠中:人是我呆在这里的唯一原因。我也没有其他选择,台湾、香港也有不少人才,但人才的集中是没法和北京比较的。我只能呆在一个地方,中国真的太大了,只有北京可以相对完整地理解中国。比如上海,上海的人是不太谈论中国的,他们只谈上海和国外,香港也谈不E理解中国,而北京,饭桌上大家都在谈论全国的事情。
南者周刊:对于香港未来的文化走向,你有什么期待?
陈冠中:香港人有—个误区,就是认为—定要跟北京合起来。其实它可以和广州、深圳这些城市合起来,形成—个粤派文化圈,肯定影响力会超过上海。有一次我在深圳演讲,有很多深圳的年轻人跟我说,很想自称为深圳人,想建立自己的文化。其实深圳和香港首先要连起来。文化界要建立—个新的心理地图,文化产业需要民间自己来搞,官员是摘不好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