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活的一缕阳光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拥有光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白天可以借助太阳,夜晚可以使用电灯照明。我们可以感受温暖和煦的阳光,我们可以感受色彩斑斓的世界。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光明是一件“奢侈品”,无法触及、不能拥有。但是,因为一些富有爱心、具有创意的人——他们的一个小发明、一个小创意,就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爱的光明——“可乐瓶灯泡”
  “可乐瓶灯泡”又叫“摩斯之灯”,是由巴西南部城市机械师阿尔弗雷德·摩斯发明的。2002年,摩斯当时居住的地方经常停电,为了能继续工作,摩斯想到了一个简单的照明方法。用塑料可乐瓶装满水,利用它的凸透镜折射原理获得光亮。其制做方法也很简单,在屋顶的瓦片上钻个孔,然后将装满水的可乐瓶盖上盖子,用水泥固定在屋顶上。阳光经过水的折射,很快就能使黑暗的房间变得亮堂起来。后来,这种照明方式被命名为“摩斯之灯”。
  摩斯发明的“可乐瓶灯泡”得到了附近邻居的欢迎。由于当地穷人的房屋大多没有窗户,即使外面阳光明媚,屋内也十分昏暗。玻璃易碎买不起,电灯的电费也是不小的负担,他们只能靠煤油灯照明,但又存在危险性。摩斯将“可乐瓶灯泡”的制做方法介绍给周围的穷人,将“灯泡”安装到周围邻居的昏暗房屋中,改變了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摩斯的小发明虽不起眼,却为很多穷人解决了大问题。但摩斯没有将这一技术据为己有,而是大力推广,教给其他人。他说,“光明是上天的礼物,所有人都可免费获取,我为自己而骄傲。”
  如今,“摩斯之灯”的创意经过改进,正在非政府组织的努力下点亮全世界的贫民窟。“我的庇护所”基金会开展了“一公升光明”(Isang Litrong Liwanag)——可持续灯光计划。“我的庇护所”基金会创始人、社会企业家雅克·迪亚兹解释道:“我们用金属片制造出了一种单向锁,放在瓶子里,以防止瓶子下滑。这样,即使屋顶由于热胀冷缩而变形,也不会影响其防水性,几年内瓶子都能完好无损。”通过这种简单的技术处理,将“可乐瓶灯泡”推广到更多贫困地区,解决贫民区用电困难的实际问题。“一公升光明”这个想法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想到并设计从而实现的,最初在菲律宾开展。这个项目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城区就惠及了两万八千个家庭、七万人。现在这个“一公升光明”——“可乐瓶灯泡”已经照耀了印度、印度尼西亚,甚至已经远至瑞士。
  爱的色彩——盲文标签
  有这样一家服装公司,他们主要销售服装和各种冲浪装备。他们想到如果盲人群体来他们的服装店买东西,店铺的销售人员会帮助盲人,为他们提供讲解服务,介绍服装的大小以及颜色。即便如此,盲人群体在购物时仍有一些困难之处,对此这家公司思考:还有什么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让盲人了解衣服的颜色呢?他们想到了这样一个有爱的创意——盲文标签。
  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对于盲人来说却是个十分现实的大问题,不可回避。盲人群体由于看不见这个世界,他所要感知的事物只能通过耳朵听以及用手触摸。衣服的大小可以穿在身上比量,衣服的质地可以用手触摸感受,但是衣服的颜色,他们没有办法感知,只能通过其他人的帮助获得。这无疑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不便和困扰。这个“盲文标签”的小创意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他们也能自己“看到”色彩。
  盲文标签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显得十分文艺,但对于盲人来说是相当的实惠和便利。通过盲文标签,他们可以“触碰”“感知”到衣服的颜色,在他们购物时可以方便快捷地选到自己心仪的颜色。这家服装公司在销售的衣服中有的配置纸质吊牌,将钢印盲文印制在纸质吊牌上;同时,他们在纺织物吊牌上也设置了盲文。更加具有创意和特色的是,此处的盲文标签可以拆下来,盲人可以将纺织物盲文条拆下来,缝在衣服上,这样盲人就可以在衣柜里轻松顺利地选取到心仪的衣服了。
  一个小发明,一个小创意,却影响了一些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正如居住在贫民窟的穷人和看不到色彩的盲人,“可乐瓶灯泡”和“盲文标签”使他们能够拥有光明,感受世界的色彩,让他们的生活洒满阳光、缤纷绚丽。愿你的善意之举,能够温暖人心;愿涓涓细流汇聚成海,让爱洒满人间。
其他文献
寒意萧瑟的街头,走出一个落寞的长长的人影,脑袋耷拉着,步履沉重,仿佛载着满怀的心事。他,叫林少峰,是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远远的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在灯光下晃动,林少峰本能地想躲闪,但已来不及。这两个人影已经来到了跟前,是房主王大叔夫妇。王大婶轻蔑地瞧了瞧林少峰,用那天生的大嗓门问:“哎呀,小林,才回来啦?大门可是10点就关了的啊,工作找不到就别白费心机了,省得我们大冷天的还要来给你开门!”林少
今年3月5日,台州市黄岩区慈善义工杨仁志收到“万朵鲜花送雷锋”的光荣匾和大红花,这是我区志愿者服务社会和广大义工的无上光荣,也是对全区近万名义工的褒奖。  在黄岩慈善义工队伍里,问起谁是“黄岩献血第一人”,他们肯定会告诉你,杨仁志!谁是台州献血第一人——杨仁志,谁是浙江献血第一人也是杨仁志。  从2000年开始杨仁志已经坚持无偿献血15年,先后献血171次,累计献血12.34万毫升。相当于两个正常
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对外交流日益增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秉承弘扬孙中山、宋庆龄伟大思想和精神,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促进国际友好;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积极为海外华文教育而努力,努力解决海外华文学校普遍存在的师资、教材匮乏,教学方法陈旧,办学经费不足等困难,促进华文教育在海外的健康发展。让我们一起走进
5月2日,昆明市教场中路盛开的蓝花楹( 胡超/ 摄)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作家杨朔在《茶花赋》中写道,“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  不单是杨朔,只要到过昆明的人,无不醉心于这里的春天和月月不断的“花事”。  众所周知,昆明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故有“春城”之美誉。  2016年,昆明提出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城市品牌
我喜欢看孩子的笑,那种喜悦可以幻化成空气中无数个美好的精灵,深入他人的心田,让每个人心底都开一朵喜悦之花。我也喜欢采摘世间或者遥远,或者近在咫尺的温暖,让他们遍洒喜悦的种子,开出喜悦的花果,让生活洋溢更多喜悦的气氛。  一位谈不上美艳,却贤惠的妈妈。把家里碎了的玻璃杯放在一个纸盒里子,包了一层又一层。还让儿子在纸箱上写下“碎玻璃,不要扎了手。”孩子起初觉得妈妈多次一举,直到他看见年迈的垃圾工人,在
南通市港闸区近日推出“温暖好人”行动计划,先期拨付10万元启动基金,由政府量身定做“温暖礼包”给慈善好人送温暖。首批“温暖”对象一位是磨刀行善的吴锦泉老人,另一位是前不久刚刚倒在修车亭去世的修车行善老人胡汉生。港闸区为老人量身定制的“温暖礼包”有:大病医疗救助按规定个人自付部分将全部由政府埋单,每半年可享受一次免费体检;参照农村最低生活标准,每半年发放3000元激励救助金。  显而易见,港闸区政府
每年,全世界都有千千万万的人为着一些慈善项目热心捐款,人们通常的做法就是直接将财物捐给慈善机构。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特别的团体,为着某项专门的慈善项目,筹划一些独特的捐款活动,让公益成为了一种时尚。比如,西方国家的胡子月(Movember)。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女性的健康问题,男性却是被忽视的群体。胡子月(Movember)就是为了引起
人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确实如此。   那是一个星期天,天阴沉沉的,我趴在窗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妈妈刚给我买的《马小跳爱科学》。突然,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猛然想起那位天天在小区后院捡垃圾的老爷爷。   他肯定还没回家,这么大的雨,他会躲在哪儿呢?我想:那位老爷爷跟我非亲非故的,我还是回屋继续看我的书吧。但我转念一想:不行,我和他经常打招呼,已经是熟人了。想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1982年,我恋恋不舍地走下三尺讲台。离休时购置了急需的教学参考书、文学名著数十册赠给校图书室,以示别情,或为留念。回到驻地,发现村幼儿园缺乏文化教育,便每年“六一”买一部分智力读物送给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0年没有中断。那年,应邀在职工业大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由于收学费低、教学质量高,受到社会赞誉,并被评为省社会助学先进单位。残疾姑娘小刘被评为全国优秀毕业生,两位男生被评为省优
金秋时节,慈善作家李玉林又一次把一本厚重的大书《慈善中国》奉献在我们面前。我之所以把他称为慈善作家,是由于他在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主编《慈善》杂志之外,还出版了以慈善题材为内容的报告文学、散文、摄影等著作近20种。他的勤奋以及对慈善事业的忠诚和热忱,由此可见一斑。我把他的这种全身心的投入称之为“记录阳光的足迹”,他笑了,说:“对对,我就是跟着阳光跑,为阳光立传。”为阳光立传,他说得好,做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