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思考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工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工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这是2001年夏季高考全国卷写作题目给出的素材,要求考生以“诚信”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高考结束后,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文,现选取其中的几篇,以飨读者。
  曾经读过一本书,是关于美国人的消费,书上说:美国人都是在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我就有些迷惑不解了,既然美国人都是“举债度日”的,一旦出现了无赖的山姆小子不肯还钱怎么办?后来我又看了另外的一些书,这个谜团才解开。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是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所有的借款,此招是以使其无立身之地。据说,某些罪犯不怕违反法律,却独独不敢得罪信用局。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问题。本来,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熏陶了我们几千年。然而,近年来,信用违规的事情却不绝于耳。中国有个报社曾做过调查,信用危机位居腐败之后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15%。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试想,生活在一个无信用的社会中,你的眼睛还可以相信谁?衣食住行,你在消费之前必须确认:这些是否假货?商家是否在“宰”你?
  无信用行为的蔓延,使企业之间心存猜疑,使电子商务难于全面运行,徒然增加本可避免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信用局不失为一个好参考。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信用惩罚机制,用信用机制和国家强制力双管齐下,对信用违规事件,用经济手段加以惩罚,用国家手段加以监督,来促使信用良性运行。信用问题,不能仅靠古代传统的“德”和“礼”来解决,必须用一个健全的机制加以完善,一旦某人出现信用违规,信用机制让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试想,这时谁还敢当不法奸商呢?
  其实,信用,不仅牵涉到经济领域,实际上,它最终影响的,还是人心。试问:有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毫无安全感、终日人心惶惶的国度。一个人的信用,反映的是他自身,而一个社会的信用,反映的却是民族的精神素质。一个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能为国际所信赖。最后,我想到了一位哲人的话:要使一个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年过于天真;而若连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过于堕落。
  
  评点:
  此文最大的特点是立足现实,做关于诚信的思考,使这种思考确定而不空泛。在层次安排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得中规中矩;同时,从物质领域谈到精神领域,是层进法的熟练运用,结尾用哲人的话留有更深刻的思考余地,使文章严谨而又深刻。
  (点评人 张慧聪)
其他文献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
期刊
一、诗歌鉴赏    1.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武昌阻风  方 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  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流水,  贪得飞花忘却愁。  A.这首绝句抒发的是江上行舟、途中遇风、滞留武昌所引起的乡思和愁绪。  B.诗歌以水喻情,其独到之处在于即景取喻。人在船上,船在江边,临流凝睇,取水为喻,可谓信手拈来,毫无斧凿雕琢之痕。  c.全诗一波三折:实阻而曰留,为
期刊
叶圣陶的散文向来以风格朴实、语言流畅著称。他主张文章语言多用口语,用白话,追求朴实、清新的“谈话”风格。《藕与莼菜》便是这样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读着这样的语句,仿佛叶老就坐在你面前,向你娓娓讲述着他清新如画的故乡以及他的悠悠乡情一样。  思念故乡之情,也许是人们最普遍的一种感情。但此文在选取表露思乡之情的角度上很有特点。“与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开篇扣题,并很自然地从藕转
期刊
凡说话写文章,语句简单,而意义辛辣,往往比长篇大文还来得厉害,世称“春秋之笔”。  广东新会县的压山,在大海中,本是南宋灭亡前的一个最后据点。1279年,幼帝赵员被元将张弘范逼到无路可走,结局是投海。张弘范为异族卖力,立下平宋的大功,为了关心身后之名,就在压山立座石碑,题曰:“张弘范灭宋于此。”谁知到了明朝,新会县有个理学家陈献章,却叫石匠在碑首添刻一个“宋”字,那就变为“宋张弘范灭宋于此”。这个
期刊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九 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須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残!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竹叶”指“竹叶青”酒,“无分”即无缘,诗人当时抱病,不宜饮酒。  B.“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诗人当时正客居夔州。 
期刊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尽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假若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才能。同时他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的诗文深刻刚健,见识高超,擅以文托志。《浪淘沙令》即以词令充分表达了其政治家的胸襟气魄。  表面上看,全词写的是伊尹、吕尚(姜尚、姜子牙)的
期刊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邓小平),是中国新文学奠基人之一。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当然,成就最高的是诗歌(以《女神》为代表)和历史剧(以《屈原》为代表),但散文也写得漂亮。《山茶花》是他1925年写的《小品六章》中的一章,这篇小品散文,写得很优美,很有情趣。  《山茶花》共八个自然段,每段都只有一句话,也就是说,全部是独句段。  第一段:“昨晚从山上回来,采了几串茨实
期刊
年轻人抛掉了“诚信”后,平安地躲过了暴风雨。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船开进了一个叫“快乐岛”的港口。年轻人上了岸,想在“快乐岛”上寻找到快乐。  他走进了一家房产公司,想买一幢房子定居下来,于是他打开“金钱”的背囊。接待他的工作人员看了看里面成捆纸钞说:“对不起,您的纸币在我们岛上无法流通,如果您有‘诚信’的话,我们可以先把房子借给您。”然而“诚信”早被年轻人丢进了海底,于是他又去了银行,想兑换岛上
期刊
姓名:吴诚信  性别:男亦可,女亦可  年龄:生于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  职业:待定  确诊方法:中西结合    一、望诊    脸色:无甚大碍,就是不会脸红。即使是“落井下石”后,也是脸不变色。眼睛:眼珠缺乏灵活性,只能侧视或者向“钱”看。目光狡黠。鼻子:鼻头上翘,鼻孔变大,嗅觉间歇性失灵。只能闻官气、贵气,而不能闻民气、贫气。舌头:发生变质,发音不准确,舌间形状有变为弹簧的趋势。说“撒谎
期刊
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  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火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