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为中国区域空间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党中央最新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仅是京津冀的简单结合,更是推进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有其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的。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出发,进而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实施举措。
关键词:空间思想;空间维度;京津冀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马克思曾经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①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仅从空间上调整优化结构,从空间上对社会关系进行重组,而且从空间上重新建构京津冀区域的社会秩序,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性。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维度研究理论依据及时代背景
(一)理论依据
1、西方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用时间去消灭空间……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②这个命题就清晰地体现了马克思理论中的空间维度。这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在空间维度上的解读。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空间维度也有重要作用。他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③
恩格斯的空间理论主要是从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进行的,包含两方面:一是对于有意识的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布局的现象性描述;二是对于有意识的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布局所产生的城市市民社会空间分割本质的揭露和批判。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有意识所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身利益。
2、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在资本和全球化发展浪潮中,信息化和城市化加速,空间问题孕育而出,从空间维度出发解释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具有社会性。所谓的空间指的是社会空间,只有社会空间才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空间不仅为社会关系提供地点场所,而且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的生产,是指对空间本身进行生产,而非对空间中物质的生产。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已经进入到了空间生产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秩序孕育而生。
(2)大卫·哈维的空间修复理论。大卫·哈维认为在减少资本周转时间和加速资本流动上,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将加快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速度。资本主义就是这样无限度地通过空间的创造和重建从而达到延缓危机的目的。空间修复理论由此而来。
(3)曼纽尔·卡斯特的集体消费理论和流动空间理论。集体消费理论。曼纽尔·卡斯特关于城市问题的研究中认为,每座城市都是一个集体的空间,在这种集体空间里人们进行消费、生产、分配和管理。但是这种集体消费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整个城市的社会公共秩序很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机。因为在城市消费过程中人们日益增长的集体性、相互依赖性与私人资本的利益之间会产生矛盾,矛盾的存在就会潜伏着危机,而要解除这种危机仅仅依靠政府的行为并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流动空间所认为的是,空间已经没有了地域的阻碍和边界的束缚。不同地域的空间可以共同享有同一时间和同一时间中的同一社会实践,使存在于同一时间的社会实践在不同地域的空间融合为一个整体。而这种流动空间的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
(二)时代背景
1、新常态大背景。从建国初期以发展内地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大局”区域优先发展战略,再到后来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这都充分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而今中国依旧在创造奇迹,今天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们果断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从空间维度来讲,本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依据,而不是对前面区域发展战略的否定,而是发展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
2、京津冀区域现状。京津冀区域在我国整体发展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又特殊的战略地位。重要在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是科技、创新、人才等优质要素密集和市场优势明显的地区。特殊在它还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但从实际来看,目前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广度、行政区协调机制不健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受阻碍。京津冀三地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应该融合三地找到区域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启示
在本人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身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关于“协同”二字,《说文》提到“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在这里,也就是说京津冀三地,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在空间上的同和与合会,和谐、协调地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协调好京津冀三地城乡空间关系——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在三地表现最应该解决的是河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将重点转移到“人”身上,更加重视人的作用。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且有所创新。“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正是如此。
同时,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关于人的發展,从空间维度来讲,空间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包括了日常生活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和生产实践活动空间等方面。新型城镇优化了这些方面的空间,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京津冀三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
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体制性的制约障碍,当前其合作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整合优势文化资源项目和重视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等方面。
(三)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
马克思指出资本“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在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时代,生产、消费、分配、管理、劳动力以及资金在各个空间中流通速度更加快捷。这种快捷流动是建立在将诸如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电网等物质设施固定在空间的基础之上的。这些设施的组建将吸收大量资本,从而带动其他形式的资本和劳动在空间中流动。
(四) 注重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区域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尤其是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的可能性。京津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协同起来才能共同把雾霾的阴霾赶走。从空间维度上来讲,通过宏观调控,把各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发展作为区域发展整体战略。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鉴于本人水平和学识有限,总结没有那么全面,若提出的一些观点欠妥,请批评指正。(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13.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1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4] 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空间思想;空间维度;京津冀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马克思曾经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①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仅从空间上调整优化结构,从空间上对社会关系进行重组,而且从空间上重新建构京津冀区域的社会秩序,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性。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维度研究理论依据及时代背景
(一)理论依据
1、西方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用时间去消灭空间……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②这个命题就清晰地体现了马克思理论中的空间维度。这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在空间维度上的解读。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空间维度也有重要作用。他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③
恩格斯的空间理论主要是从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进行的,包含两方面:一是对于有意识的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布局的现象性描述;二是对于有意识的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布局所产生的城市市民社会空间分割本质的揭露和批判。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有意识所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身利益。
2、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在资本和全球化发展浪潮中,信息化和城市化加速,空间问题孕育而出,从空间维度出发解释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具有社会性。所谓的空间指的是社会空间,只有社会空间才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空间不仅为社会关系提供地点场所,而且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的生产,是指对空间本身进行生产,而非对空间中物质的生产。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已经进入到了空间生产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秩序孕育而生。
(2)大卫·哈维的空间修复理论。大卫·哈维认为在减少资本周转时间和加速资本流动上,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将加快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速度。资本主义就是这样无限度地通过空间的创造和重建从而达到延缓危机的目的。空间修复理论由此而来。
(3)曼纽尔·卡斯特的集体消费理论和流动空间理论。集体消费理论。曼纽尔·卡斯特关于城市问题的研究中认为,每座城市都是一个集体的空间,在这种集体空间里人们进行消费、生产、分配和管理。但是这种集体消费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整个城市的社会公共秩序很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机。因为在城市消费过程中人们日益增长的集体性、相互依赖性与私人资本的利益之间会产生矛盾,矛盾的存在就会潜伏着危机,而要解除这种危机仅仅依靠政府的行为并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流动空间所认为的是,空间已经没有了地域的阻碍和边界的束缚。不同地域的空间可以共同享有同一时间和同一时间中的同一社会实践,使存在于同一时间的社会实践在不同地域的空间融合为一个整体。而这种流动空间的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
(二)时代背景
1、新常态大背景。从建国初期以发展内地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大局”区域优先发展战略,再到后来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这都充分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而今中国依旧在创造奇迹,今天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们果断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从空间维度来讲,本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依据,而不是对前面区域发展战略的否定,而是发展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
2、京津冀区域现状。京津冀区域在我国整体发展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又特殊的战略地位。重要在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是科技、创新、人才等优质要素密集和市场优势明显的地区。特殊在它还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但从实际来看,目前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广度、行政区协调机制不健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受阻碍。京津冀三地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应该融合三地找到区域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启示
在本人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身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关于“协同”二字,《说文》提到“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在这里,也就是说京津冀三地,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在空间上的同和与合会,和谐、协调地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协调好京津冀三地城乡空间关系——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在三地表现最应该解决的是河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将重点转移到“人”身上,更加重视人的作用。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且有所创新。“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正是如此。
同时,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关于人的發展,从空间维度来讲,空间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包括了日常生活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和生产实践活动空间等方面。新型城镇优化了这些方面的空间,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京津冀三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
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体制性的制约障碍,当前其合作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整合优势文化资源项目和重视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等方面。
(三)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
马克思指出资本“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在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时代,生产、消费、分配、管理、劳动力以及资金在各个空间中流通速度更加快捷。这种快捷流动是建立在将诸如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电网等物质设施固定在空间的基础之上的。这些设施的组建将吸收大量资本,从而带动其他形式的资本和劳动在空间中流动。
(四) 注重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区域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尤其是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的可能性。京津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协同起来才能共同把雾霾的阴霾赶走。从空间维度上来讲,通过宏观调控,把各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发展作为区域发展整体战略。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鉴于本人水平和学识有限,总结没有那么全面,若提出的一些观点欠妥,请批评指正。(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13.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1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4] 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