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战”后日本的公民教育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公民道德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集团主义的公民教育和中西文明的借鉴与扬弃的公民教育。战后日本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弘扬儒家文化精髓,发扬民族精神;与时俱进,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博采域外之长,推进公民教育。
关键词:日本;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
在日本“二战”后的革新和重建过程中,公民教育对日本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国民性格塑造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在君主立宪这一西方政治体制的建构和中西文化的合力影响下,日本公民教育别具一格,在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中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有利于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战后日本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了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小我置于大国家之中,才会维护国家利益,才会为国家文化自豪,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负责。因此,日本以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为核心,强化民族、民主意识来达到这种国家认同。日本政府认为要使公民教育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力量,就要以“国家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教育来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二)集团主义的公民教育
日本人高度的集团指向性是与日本公民教育分不开的。日本的公民教育把武士的“忠诚意识”升华为公民强烈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日本公民人树立整体观念、养成和群和对集团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在提倡个性发展的今天,日本的工厂、公司、研究所等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班后领导不走,任何人不得下班。这种对企业的忠心意味着对自己所属的团体的忠诚,从对小团体的忠诚逐渐提升为对大团体——国家的忠诚,形成了举国上下的推动日本飞速发展的集体力量。
(三)中西文明的借鉴与扬弃的公民教育
日本民族历来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从唐朝开始,中国和日本互派使节,文化交流开始变得频繁,儒家思想对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加大。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道德教育以及近代和现代的公民教育都可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子。但是日本对外来文化只是为我所用的消化,并没有丧失自己固有的传统,无论儒家思想或西方民主自由个性观在日本都不再是原版,而是经过加工变成适应日本国情利于日本发展的日本新儒学。与此同时,日本又吸收改造了西方文明价值观。在融合东西方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衍生出其它具体的道德规范和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变成适合自己国情的精华,成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稳定牢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依据。
(二)战后日本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1.弘扬儒家文化精髓,发扬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题,培育了我们民族的灵魂。不论是在治国方略上,在伦理道德上,还是在教育理论上,儒家文化都对两千年后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就吸收并发展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并把其当作正统思想,在后来的公民教育中,日本对儒家文化进行吸收整合,将其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所以,在我国的公民教育中,也要将儒家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积极弘扬儒家文化中的优良传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与时俱进,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遵守的竞争、等价交换的规律,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流动和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分化中不同利益阶层产生不同利益诉求等等,这些势必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促使他们思想观念和社会活动的更加独立,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也更为差别和分化。社会思想分化越明显,社会价值整合就越急需。通过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要素、各部分联系在一起,使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而达到国家意识的统一。日本公民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可以有多个阶层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的价值观,但国家整体意识形态层面上应当有一元化的共同价值观。特别在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上,更要从政治指导思想的高度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层面来统领和引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一代青年,才能够引导他们实现。
3.博采域外之长,推进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理念是随着西方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在公民教育上可以说是“后发的”。实际上我国的公民教育才刚刚起步,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因此,我们开展公民教育时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取长补短、汲取经验、相互交流、为我所用。就像日本公民教育,虽然我国和日本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并且日本在公民教育上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改善的问题,但日本的公民教育依然有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推进公民教育,在坚持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学习国外公民教育的先进文化、创新思想和优秀成果,汲取国外的成功做法、典型范例和有益经验,使我国的公民教育放眼世界。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与日本在国情上相差迥异,但是在公民教育上都怀有一个目的,即培养现代化的合格公民。我们在进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借鉴日本的公民教育经验,在选择有助于完善公民人格教育的同时开展公民教育,最终实现当代公民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臧佩红.试论当代日本的教育国际化[J].日本学刊,2012.
[2]马志颖.日本大学的教养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北京教育,2012.
[3]王贺兰.论战后日本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及意义[J].辽宁教育研究.2008.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5]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侯园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日本;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
在日本“二战”后的革新和重建过程中,公民教育对日本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国民性格塑造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在君主立宪这一西方政治体制的建构和中西文化的合力影响下,日本公民教育别具一格,在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中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有利于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战后日本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了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小我置于大国家之中,才会维护国家利益,才会为国家文化自豪,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负责。因此,日本以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为核心,强化民族、民主意识来达到这种国家认同。日本政府认为要使公民教育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力量,就要以“国家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教育来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二)集团主义的公民教育
日本人高度的集团指向性是与日本公民教育分不开的。日本的公民教育把武士的“忠诚意识”升华为公民强烈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日本公民人树立整体观念、养成和群和对集团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在提倡个性发展的今天,日本的工厂、公司、研究所等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班后领导不走,任何人不得下班。这种对企业的忠心意味着对自己所属的团体的忠诚,从对小团体的忠诚逐渐提升为对大团体——国家的忠诚,形成了举国上下的推动日本飞速发展的集体力量。
(三)中西文明的借鉴与扬弃的公民教育
日本民族历来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从唐朝开始,中国和日本互派使节,文化交流开始变得频繁,儒家思想对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加大。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道德教育以及近代和现代的公民教育都可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子。但是日本对外来文化只是为我所用的消化,并没有丧失自己固有的传统,无论儒家思想或西方民主自由个性观在日本都不再是原版,而是经过加工变成适应日本国情利于日本发展的日本新儒学。与此同时,日本又吸收改造了西方文明价值观。在融合东西方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衍生出其它具体的道德规范和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变成适合自己国情的精华,成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稳定牢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依据。
(二)战后日本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1.弘扬儒家文化精髓,发扬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题,培育了我们民族的灵魂。不论是在治国方略上,在伦理道德上,还是在教育理论上,儒家文化都对两千年后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就吸收并发展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并把其当作正统思想,在后来的公民教育中,日本对儒家文化进行吸收整合,将其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所以,在我国的公民教育中,也要将儒家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积极弘扬儒家文化中的优良传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与时俱进,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遵守的竞争、等价交换的规律,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流动和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分化中不同利益阶层产生不同利益诉求等等,这些势必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促使他们思想观念和社会活动的更加独立,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也更为差别和分化。社会思想分化越明显,社会价值整合就越急需。通过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要素、各部分联系在一起,使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而达到国家意识的统一。日本公民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可以有多个阶层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的价值观,但国家整体意识形态层面上应当有一元化的共同价值观。特别在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上,更要从政治指导思想的高度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层面来统领和引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一代青年,才能够引导他们实现。
3.博采域外之长,推进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理念是随着西方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在公民教育上可以说是“后发的”。实际上我国的公民教育才刚刚起步,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因此,我们开展公民教育时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取长补短、汲取经验、相互交流、为我所用。就像日本公民教育,虽然我国和日本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并且日本在公民教育上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改善的问题,但日本的公民教育依然有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推进公民教育,在坚持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学习国外公民教育的先进文化、创新思想和优秀成果,汲取国外的成功做法、典型范例和有益经验,使我国的公民教育放眼世界。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与日本在国情上相差迥异,但是在公民教育上都怀有一个目的,即培养现代化的合格公民。我们在进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借鉴日本的公民教育经验,在选择有助于完善公民人格教育的同时开展公民教育,最终实现当代公民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臧佩红.试论当代日本的教育国际化[J].日本学刊,2012.
[2]马志颖.日本大学的教养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北京教育,2012.
[3]王贺兰.论战后日本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及意义[J].辽宁教育研究.2008.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5]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侯园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