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所在。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教育即教书育人,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呢?下面,我简要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毋庸讳言,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在《小溪流的歌》教授时,我让孩子们学习小溪流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精神,学习小溪流乐于奉献的精神;在讲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让孩子们学习文天祥那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此促进孩子们人格的发展。
二、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他的言教,而且还取决于身教,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自己必须带头遵守。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以人格来培养人格的劳动。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是教师的言教发生更大作用。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力量所在。教师为人师表,他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以自己的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例如:要求学生保持环境卫生,那么我必然做到首到负责,看到一片废纸,一个果皮袋,我一定会弯腰把它捡起来,放入垃圾桶;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那么我自己每天7:30之前到校,下午6:00才离开学校,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这些都给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我班迟到违纪现象自然就少了。这是我们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经验,它已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共同格言。
三、注重学困生人格的塑造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有责任关注、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我积极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我让他们分别扮演皇帝、大臣和骗子,为了把人物演好,他们认真的研读课文并相互交流,这样在表演过程中,他们的口语能力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并得到很好的提高;对于学习自卑的学生,我用激励帮他们建立自信,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扬起自信的风帆。我们班有个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情结,我就经常有意无意地找他谈话,让他帮忙收作业本,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并经常对他说:“小强,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慢慢地有了学习的信心,学习成绩也上升了;对于嫉妒心较强的学生,我就注重培养他们宽阔的胸怀,引导他们学习老一辈“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优良品质。例如:在教授《将相和》时,我先让同学们分析廉颇、蔺相如产生矛盾的原因,又让他们列举嫉妒的坏处,最终教导他们学习蔺相如的宽容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四、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要使学生有健康的人格,只读万卷书是不够的,还要使他们行万里路,在生活实践中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事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我经常教育他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在植树节我会带领我的学生们在路边亲手中上一颗小树,为祖国添上一片绿叶;在节假日,我会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进行义务劳动,以培养他们的爱心;现在提倡保护环境,我就让我的学生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总而言之,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行万里路了,我注重让我的学生即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用爱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用心使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