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法身”与“神”——庐山慧远“法性”思想析论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n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法性是己性"、"法性是无性之性"、"法性与法身、神"等三个方面阐述慧远法性论思想。"法性是己性",说明"法性"是超越以虚假为本性的现象的实在本质,其外延表现为真实的"多";"法性是无性之性"是慧远在中观般若学的接触对"法性是己性"观念的批判性成果,它说明法性是万法万相的共同本质——空性,其外延是真实不变的"一"。在"法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的,是"法性"的超越性与实在性,及其与涅槃境界的内在联系。这使"法性"与慧远佛学体系中"法身"、"神"等重要概念获得逻辑上的融通。在鸠摩罗什所传中观般若学"扫一切相"的思潮下,慧远坚持从修行觉悟的主体方面去论证"法性实在"的本体论,并令"法性"本体与主体的本质建立内在的必然联系,从而为《大般涅槃经》传入后中国佛教涅槃学的转向做好了理论准备。
其他文献
就本科教育的实际现状,从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性环节,知识与能力并重;加强本科生科研实践,大力培养科研意识和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
北京白云观所藏1919年手抄本《龙门传戒谱系》,载有全真道龙门派第一代至第二十一代传戒律师简历。其中前七代律师简历基本上与闵一得于嘉庆年间所编《金盖心灯》的记载相同
张爱玲对待服饰,有着不能言说的狂迷和偏执。这种浓热烫人的情感,是她那封建化与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大家族烙下的"古老印记",是她作为精神漂泊者无声而又娓娓道来的语言。这位
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已经不容忽视,它们的影响也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非营利组织近年来迅速地得到了发展,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通过对中国青少
目的:本文就颈部包块的CT检查方法及鉴别进行全面综述,提高CT对颈部包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从受召入京到供奉翰林,再到"赐金放还",李白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再到边缘的巨大变化。离京之后,"供奉翰林"成为他身份叙述的素材,在诗歌中时时向人呈现:在对金陵景
列车动力学方程是个复杂非线性方程,必须采用数值积分方法求解。本文从工程实用的观点出发,提供了二类简单有效的数值积分方法——Newmark显式积分法及其显-隐式预测-校正积
结合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北引桥轨道承重梁施工,介绍轻型平弦挂篮的设计构思和结构布置。
<正>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人。苏轼《与李昭玘书》云,自己处世穷困,无一遂者,"独于文人胜士,多获所欲,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