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知周围的事物;学习数学,了解生活,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数学,体会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和喜悦。
  一、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课程的主体。”“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折扣的知识时,我出了一道题:
  我们学校组织六年级120名师生去郊游,汽车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1)限乘客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座票价打八折;(2)限乘客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座票价可按七五折优惠。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计算出车费。
  题目一出,学生知道是关于自己的事情,个个跃跃欲试,巴不得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快点找出省钱方案。
  二、关注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就缺乏学习动机。如何才能把学生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这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创设情境,“学校旁边在修路,路旁在埋地下水管,为什么那些道路上的盖子都是圆形而不用正方形的?”“为什么那些汽车车轮都用圆形的?能不能用三角形?”“蒙古包的顶棚为啥要用圆形的?”提出这些学生身边就能触碰到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对“圆”产生了好奇心,用急切的眼光看着我,这样我便自然而然地把兴趣盎然的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了课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指着教室四周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教室内墙的表面积是多少吗?”同学们环顾一下教室,“如果教室的内墙要刷粉墙体,教室长、宽、高分别是10米、6米、3米,那么这个教室需要刷多少平方米?”同学们一目了然,知道计算时地板不用粉刷,而且要注意扣除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价值。
  教材提供给学生的大多比较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何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热情。
  例如,我在教《植树问题》前,先布置学生观察公路两旁的树木,体育课的队形以及路边的路灯等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空间概念,更能使学生体会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涵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大胆为校园设计植树绿化方案,帮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联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创新发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数学知识,观察身边的数学,创新发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并从中体會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学生学过的“圆柱的体积”,他们在装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水杯大约能装几毫升的水,自己家里的水桶能装多少升水。学习“位置”时,我要求学生自己画出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并标出临近建筑物。“节约用水”“怎样设计起跑线”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数学,购物、估算和计算时间、确定位置等都与数学有关。只有把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了解数学、感知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加的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其他文献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在一次以课堂观察为学习内容的培训班里,我选择了以课堂师生对话方式为观察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课堂对话方式的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师生对话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分析法、访问法等调研手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少儿拉丁舞(水平一)动作技能学习特点,探讨少儿拉丁舞的教法,旨在为少儿拉丁舞教法提供参考,提升少儿拉丁舞教学质量。  【关键词】少儿拉丁舞;体能特点;心理特点;动作特点  少儿的身体素质特点是拉丁舞老师确定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依据,少儿的心理特点影响老师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选用,少儿的动作特点是老师对少儿进行拉丁舞编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理解,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理解的表现。美国多元智能理论之父,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新视野》一书第八章“学科理解的多元切入点”中对艺术学科内提出实现“理解”目标:学习艺术的学生,应该从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视角出发,将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及所关心的事物带到创作中,最后对所学的知识实现真正的理解。如何实现学生真正的理解呢?在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中我们应采用什么途
本报综合消息 1月15日,东莞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会议回顾总结2016年东莞基础教育工作情况,并对2017年东莞教育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跃沛,市政府副市长喻丽君,市政协副主席梁佳沂,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春扬,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及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镇(街、园区)分管教育工作领导、宣教办(局)主要负责人,市有关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等,共约500人参加了会议。
【摘要】随着课改的推进,全国各地越来越重视“综合与实践”内容,纷纷研究有实效的“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本文结合省优质课,从五方面谈谈如何开展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综合与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数学开设了“综合与实践”内容, 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涵与意义。如何正确诠释该课程的内涵,發挥“综合”与“实践”的作用?而教材表述较简单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执信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他们的体质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学生从初三到高三4年来体质呈下降趋势,而高一的下降趋势最为严重;另外女生比男生的体质下降更明显。从对此结果分析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执信中学;高中生;体质下降  在课改的大前提下,高中阶段学生体质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就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中学生的体质来看,较为明显的是,高一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本文从:合理构建小组,打下交流基础;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合作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活动;合理给予评价,提高合作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促使学生提升德育认识。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结合学科展开教学、探讨和安全有关的经典案例、做好家校联动等方式都能更好地展开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德育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将工作落实到每一项班级日常管理活动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若要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一日生活中,少不了要提醒学生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同学们能够理解教材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同学们能够运用课本知识来解析身边的生活现象、分析我们的生活事例,因此,让思想品德课堂走向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兴趣;积极性;情境;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在学习《思想品德》过程中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对于学习过的知识似懂非懂,对教材里的要求掌握的内容好像雾里看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3-6岁人格形成与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孩子可塑性强,施教容易,因此,抓住关键期,为孩子一生打下坚实根基至关重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朋友们时常会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别人  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家庭等种种原因,简单的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老人、保姆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