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近代以来,工匠精神始终与我国的工业发展状况、与我国工人的精神面貌紧密相关。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工匠精神在工人阶级身上得到精彩呈现和丰富发展,一代代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赞歌,彰显了我国工人阶级技能报国的崇高追求。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培育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匠精神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始终未能获得长足发展,工人阶级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传统手工业作坊和工场虽然数量众多,但受到西方工業的巨大冲击,处于衰微状态。为了生存问题而苦苦挣扎的工人们看不到希望,分享不到劳动的价值,无法产生强大的生产动力,工匠精神难以得到彰显和弘扬。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致力于发动和带领全国工人开展革命运动,以实现政治地位的翻身和经济上的解放。工人们从被压迫劳动转向主动抗争,革命热情高涨,虽然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面临重重困难,但积极开展生产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革命根据地是工人开展革命和生产运动的主战场,工匠精神在这里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根据地建设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工人和工人团体。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根据地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的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时刻处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的状态中,军民营养不足,伤病甚多。但他们并没有向困难屈服,而是创建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以满足生活需要。
1928年,新成立的宁冈桃寮村红军被服厂拥有近百名工人。他们用缴获的缝纫机搭配手工方式,缝制军衣军帽等军用物品。在茅坪象山庵建立的印刷厂,工人们仔细研究战士们在战斗中缴获的石印机,成功印制文件、布告和宣传品等。党在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了第一家造币厂,因设备简陋,造不出合格银圆,但工人们精益求精,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技术,终于造出质量较好的银圆。根据地工人还在军械处制造、修理枪炮,打制梭镖、大刀等武器,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中央苏区刚建立时,工农业技术落后,最低生活都难以保障。国民党还连续不断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盐便是诸多匮乏物资之一。为解决这个困难,党和政府组织带领群众发起了一场熬硝盐运动。一方面责成各级合作社建立熬盐厂,另一方面号召群众人人动手熬制硝盐,初步熬制后再送到熬盐厂加工。通过这场运动,根据地军民的用盐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运动中还涌现出许多熬盐模范区和技术能手。后来,在根据地军民的努力下,公营的兵工厂、纺织厂、造纸厂等也逐步建立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多个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生产建设成为抗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军民众志成城、一致对外,加上党的根据地已形成一定规模,有助于进行工业生产,这是工匠精神大力彰显的一个时期。大生产运动和劳动竞赛是党团结带领军民在根据地开展的重大活动,其中涌现出了大批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941年3月,边区总工会发布“‘五一’生产大竞赛”的通知,参选者都是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在边区当年举行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共有274位劳动英雄受到表彰,其中46位被评为“技术能手”。
赵占魁是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化铁工人,是在生产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一位劳动英雄,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的“斯达汉诺夫”(苏联杰出采煤工人,列宁勋章、红旗勋章获得者),被朱德称为用革命者态度对待工作的“新式劳动者”。1938年,他到延安入党,真心实意为抗战出工出力。他和几名工人修建熔炉,半个月就打出200把镢头、300把锄头。他不怕艰苦繁重,在高达2000℃的熔炉前认真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工人们不断革新技术,把成品的完好率从40%提高到75%,打造的犁铧光滑好用,把原本只能化两三次铜的坩土罐子提高到可以化6次。由于技术水平高超成为边区工人的模范,1942年,边区总工会开展“赵占魁运动”,号召全边区工人向他学习。
吴运铎是杰出的兵工专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少年时就到煤矿当学徒,每日过度劳累还要忍饥挨打。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入党后将自己的生命与党的军工事业融为一体。当时,武器弹药储备远不能满足战事需要,每名战士只有3发子弹,打完仗还要把弹壳捡回来重新复装。他到新四军军工部后受命创建兵工厂。没有厂房、材料、器材,他就和工人们研究琢磨,用凳子、木桩、木板和石磨奇迹般地造出第一支步枪。吴运铎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一线,带领7个徒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兵工厂实现了年产子弹60万发,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后来不断革新技术,突破一个个技术难题,研制出杀伤力巨大的枪榴弹、定时地雷、平射炮等武器,帮助新四军在战场上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在武器研究生涯中曾3次负重伤,经历20多次手术,身上留下100多处伤痕,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手足虽残但仍奋斗不息,成为杰出工匠的代表,树立了工匠精神的崇高风范。像赵占魁、吴运铎一样,同时期还有很多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工匠,他们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进行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改造工业和手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加速推进工业化、追赶世界新工业革命等任务。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使工人阶级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新中国的成立,使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翻了身,从被压迫者跃变为国家的主人。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生产资料变成公有制,工人阶级在经济上也翻了身,摆脱被剥削的地位。这大大激发了工人阶级无私奉献的热情,各行各业的工人都以主人翁姿态,尽心竭力地为建设国家而拼搏。
其次,现代工业发展改变了工人的劳动方式。旧社会,传统手工业占据主要地位,我国有着数量庞大的手工业工匠群体;新社会,我国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现代化机器生产方式逐渐代替手工生产,手工工匠逐渐变成操作现代化机器的产业工人。由于现代工业技术和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靠体力劳动为主的工匠也逐步向技术工人转变。例如,在航空、原子能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功勋者中,既有设计产品的科学家,又有打造产品的技术工人。
再次,我国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后拓宽了工人对外交流的途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工业技术交流。这一时期我国先后4次集中引进外国技术,助力建设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其间,苏联派遣约5400名工业部门专家到我国进行援助,我国也派遣众多工业技术人员到苏联对口接受培训,拓宽了我国工人对外交流的途径,使他们逐渐培养起国际视野、国家情怀。
在党中央工业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下,全国工会系统开展了评选“先进生产者”活动、技术革新和革命等多种运动,以此树立标杆,带动更多工人提高生产效率。翻身后的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建设国家,在短短30年内,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基本建成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
这一巨大成就,离不开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他们是发扬工匠精神的典范。例如,马恒昌工作小组,钻研改进生产工具和班组建设管理经验,从1950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纺织女工郝建秀摸索出“细纱工作法”,经推广后每年能为国家多生产4.4万件棉纱;张百发青年突击队,13年间平均工作效率达到国家定额的163.85%,优质品率达到97.8%,并为国家节约钢材60多吨;王崇伦8次改进生产工具,制成“万能工具胎”,实现100多项技术革新;倪志福设计出“三尖七刃”钻头,大大提高钻头的使用性能和切削寿命,具有世界公认的先进性;马学礼研制出高速“套料刀”,效率比苏式工具提高6倍;苏广铭、孙茂松、盛利、傅海泉发明出新刀具,提高了我国金属切削能力;黄荣昌、王全禄创造的木工机械,推动了我国木工机械化进程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秀工人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展现出工匠精神,同时工人们建设的伟大工程也是发扬工匠精神的杰作。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接待国际友人时自豪地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兢兢业业、大胆探索,在极其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建起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这座“争气桥”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无数林州工农群众耗费10年时间,为建设红旗渠这项伟大工程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出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2225万立方米土石。这条总干渠70.6公里,支干总长1500公里的太行山“人工天渠”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大庆油田的开采等工程,都浸润着工人们的本色,彰显着工匠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的工匠精神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30年的奋斗,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继续推进工业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更加引人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这一时期,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工匠精神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工人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劳动技能得到充分施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工业从“一穷二白”起步,工人的主要任务是独立自主地发明、制造产品,工匠精神在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更多地展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体系日益严密,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尽量多地生产产品,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加速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工匠精神在产品“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过程中更多地展现出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国有企业而且私营企业也能参与生产。这就壮大了产业工人的队伍,解放了工人的思想,增强了工人的力量,使工匠精神有了肥沃的“生长土壤”。加之改革开放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积极到国外投资建厂,国外企业也大量来到国内投资建厂,我国工人的对外交流范围得以扩大、交流方式得以丰富。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工人身上展现的工匠精神增添了开拓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涌现出无数优秀工人,展示着我国工人的本色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在各个生产岗位上,有执著专注的工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有精益求精的工人,他们干工作就要做到极致,要求更高更好;有一丝不苟的工人,他们认真谨慎,将细节意识镌刻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有追求卓越的工人,他们开拓创新,力争一流水平。其中涌现出如黄旭华、南仁东等杰出的“大国工匠”,他们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我国打造出国之重器,不但增强了我国实力,也造福了全世界。
这一时期,我国工人建设了众多伟大工程,多点开花,全面追赶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先是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造福了亿万人民,建设中的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巨型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建成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铸就了一座丰碑,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运营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正式投运,也是我国工人完成的壮举。宏伟的工程,显示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建设力量,彰显着工匠精神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工人打造的国之重器也震撼着世界。“复兴号”动车组、高速磁悬浮列车、C919大飞机、“天鲲号”绞吸船、最大直径盾构机等先进设备,标注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雪龙2”号首航南极,“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等,显示了我国工人极大的创造能力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范。国产航母的成功下水,第五代战机歼20正式服役,东风-17弹道导弹的成功研制,彰显了我国工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工匠精神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辉煌展现,具有巨大的精神生产力、涵养力、感召力,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团结奋斗,使“我们用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让我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在2016年全国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多次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并对其作出重要论述。他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精准概括。
现在,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政府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些战略规划,就需要进一步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首先,这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现代产业体系要以制造业为支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奋斗,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辉煌成就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短板”。我国虽是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但主要是低端产品和技术,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并不多。制造业在目前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出现萎缩,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高精尖产业的需求。补足这些短板,需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主体力量;巩固和扩大制造业,最终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其次,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们都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包括要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業化等。立足新发展阶段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以创新为核心要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当今社会,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对工人阶级的劳动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懂科学、精技术、能创新。过去革命和建设年代的事实证明,我国工人阶级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创新、善于创造。在新时代广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工人阶级身上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满足加速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需求,突破基础工艺能力、工业母机、基础元件、基础材料等瓶颈难题,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局面,最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最后,这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时代风尚的需要。工匠精神是工匠在生产劳动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是对工匠劳动方式和劳动态度的反映;是一种先进的精神形态,不仅有助于现代工人振奋精神和提升技能素质,而且对于涵养社会风气具有重要作用。其生动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有助于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时代风尚。工人阶级身上体现出的现代工匠精神,是工人阶级新面貌的展现;弘扬工匠精神,可以使全社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工人创造的价值。在新时代全国人民昂扬向上的奋斗中,倡导工匠精神,有助于全国人民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踏踏实实、有序有节地真抓实干、奋勇前行。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研究” 阶段性成果,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 王燕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匠精神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始终未能获得长足发展,工人阶级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传统手工业作坊和工场虽然数量众多,但受到西方工業的巨大冲击,处于衰微状态。为了生存问题而苦苦挣扎的工人们看不到希望,分享不到劳动的价值,无法产生强大的生产动力,工匠精神难以得到彰显和弘扬。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致力于发动和带领全国工人开展革命运动,以实现政治地位的翻身和经济上的解放。工人们从被压迫劳动转向主动抗争,革命热情高涨,虽然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面临重重困难,但积极开展生产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革命根据地是工人开展革命和生产运动的主战场,工匠精神在这里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根据地建设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工人和工人团体。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根据地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的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时刻处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的状态中,军民营养不足,伤病甚多。但他们并没有向困难屈服,而是创建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以满足生活需要。
1928年,新成立的宁冈桃寮村红军被服厂拥有近百名工人。他们用缴获的缝纫机搭配手工方式,缝制军衣军帽等军用物品。在茅坪象山庵建立的印刷厂,工人们仔细研究战士们在战斗中缴获的石印机,成功印制文件、布告和宣传品等。党在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了第一家造币厂,因设备简陋,造不出合格银圆,但工人们精益求精,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技术,终于造出质量较好的银圆。根据地工人还在军械处制造、修理枪炮,打制梭镖、大刀等武器,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中央苏区刚建立时,工农业技术落后,最低生活都难以保障。国民党还连续不断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盐便是诸多匮乏物资之一。为解决这个困难,党和政府组织带领群众发起了一场熬硝盐运动。一方面责成各级合作社建立熬盐厂,另一方面号召群众人人动手熬制硝盐,初步熬制后再送到熬盐厂加工。通过这场运动,根据地军民的用盐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运动中还涌现出许多熬盐模范区和技术能手。后来,在根据地军民的努力下,公营的兵工厂、纺织厂、造纸厂等也逐步建立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多个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生产建设成为抗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军民众志成城、一致对外,加上党的根据地已形成一定规模,有助于进行工业生产,这是工匠精神大力彰显的一个时期。大生产运动和劳动竞赛是党团结带领军民在根据地开展的重大活动,其中涌现出了大批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941年3月,边区总工会发布“‘五一’生产大竞赛”的通知,参选者都是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在边区当年举行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共有274位劳动英雄受到表彰,其中46位被评为“技术能手”。
赵占魁是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化铁工人,是在生产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一位劳动英雄,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的“斯达汉诺夫”(苏联杰出采煤工人,列宁勋章、红旗勋章获得者),被朱德称为用革命者态度对待工作的“新式劳动者”。1938年,他到延安入党,真心实意为抗战出工出力。他和几名工人修建熔炉,半个月就打出200把镢头、300把锄头。他不怕艰苦繁重,在高达2000℃的熔炉前认真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工人们不断革新技术,把成品的完好率从40%提高到75%,打造的犁铧光滑好用,把原本只能化两三次铜的坩土罐子提高到可以化6次。由于技术水平高超成为边区工人的模范,1942年,边区总工会开展“赵占魁运动”,号召全边区工人向他学习。
吴运铎是杰出的兵工专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少年时就到煤矿当学徒,每日过度劳累还要忍饥挨打。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入党后将自己的生命与党的军工事业融为一体。当时,武器弹药储备远不能满足战事需要,每名战士只有3发子弹,打完仗还要把弹壳捡回来重新复装。他到新四军军工部后受命创建兵工厂。没有厂房、材料、器材,他就和工人们研究琢磨,用凳子、木桩、木板和石磨奇迹般地造出第一支步枪。吴运铎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一线,带领7个徒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兵工厂实现了年产子弹60万发,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后来不断革新技术,突破一个个技术难题,研制出杀伤力巨大的枪榴弹、定时地雷、平射炮等武器,帮助新四军在战场上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在武器研究生涯中曾3次负重伤,经历20多次手术,身上留下100多处伤痕,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手足虽残但仍奋斗不息,成为杰出工匠的代表,树立了工匠精神的崇高风范。像赵占魁、吴运铎一样,同时期还有很多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工匠,他们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进行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改造工业和手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加速推进工业化、追赶世界新工业革命等任务。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使工人阶级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新中国的成立,使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翻了身,从被压迫者跃变为国家的主人。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生产资料变成公有制,工人阶级在经济上也翻了身,摆脱被剥削的地位。这大大激发了工人阶级无私奉献的热情,各行各业的工人都以主人翁姿态,尽心竭力地为建设国家而拼搏。
其次,现代工业发展改变了工人的劳动方式。旧社会,传统手工业占据主要地位,我国有着数量庞大的手工业工匠群体;新社会,我国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现代化机器生产方式逐渐代替手工生产,手工工匠逐渐变成操作现代化机器的产业工人。由于现代工业技术和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靠体力劳动为主的工匠也逐步向技术工人转变。例如,在航空、原子能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功勋者中,既有设计产品的科学家,又有打造产品的技术工人。
再次,我国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后拓宽了工人对外交流的途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工业技术交流。这一时期我国先后4次集中引进外国技术,助力建设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其间,苏联派遣约5400名工业部门专家到我国进行援助,我国也派遣众多工业技术人员到苏联对口接受培训,拓宽了我国工人对外交流的途径,使他们逐渐培养起国际视野、国家情怀。
在党中央工业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下,全国工会系统开展了评选“先进生产者”活动、技术革新和革命等多种运动,以此树立标杆,带动更多工人提高生产效率。翻身后的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建设国家,在短短30年内,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基本建成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
这一巨大成就,离不开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他们是发扬工匠精神的典范。例如,马恒昌工作小组,钻研改进生产工具和班组建设管理经验,从1950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纺织女工郝建秀摸索出“细纱工作法”,经推广后每年能为国家多生产4.4万件棉纱;张百发青年突击队,13年间平均工作效率达到国家定额的163.85%,优质品率达到97.8%,并为国家节约钢材60多吨;王崇伦8次改进生产工具,制成“万能工具胎”,实现100多项技术革新;倪志福设计出“三尖七刃”钻头,大大提高钻头的使用性能和切削寿命,具有世界公认的先进性;马学礼研制出高速“套料刀”,效率比苏式工具提高6倍;苏广铭、孙茂松、盛利、傅海泉发明出新刀具,提高了我国金属切削能力;黄荣昌、王全禄创造的木工机械,推动了我国木工机械化进程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秀工人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展现出工匠精神,同时工人们建设的伟大工程也是发扬工匠精神的杰作。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接待国际友人时自豪地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兢兢业业、大胆探索,在极其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建起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这座“争气桥”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无数林州工农群众耗费10年时间,为建设红旗渠这项伟大工程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出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2225万立方米土石。这条总干渠70.6公里,支干总长1500公里的太行山“人工天渠”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大庆油田的开采等工程,都浸润着工人们的本色,彰显着工匠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的工匠精神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30年的奋斗,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继续推进工业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更加引人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这一时期,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工匠精神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工人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劳动技能得到充分施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工业从“一穷二白”起步,工人的主要任务是独立自主地发明、制造产品,工匠精神在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更多地展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体系日益严密,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尽量多地生产产品,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加速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工匠精神在产品“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过程中更多地展现出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国有企业而且私营企业也能参与生产。这就壮大了产业工人的队伍,解放了工人的思想,增强了工人的力量,使工匠精神有了肥沃的“生长土壤”。加之改革开放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积极到国外投资建厂,国外企业也大量来到国内投资建厂,我国工人的对外交流范围得以扩大、交流方式得以丰富。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工人身上展现的工匠精神增添了开拓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涌现出无数优秀工人,展示着我国工人的本色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在各个生产岗位上,有执著专注的工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有精益求精的工人,他们干工作就要做到极致,要求更高更好;有一丝不苟的工人,他们认真谨慎,将细节意识镌刻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有追求卓越的工人,他们开拓创新,力争一流水平。其中涌现出如黄旭华、南仁东等杰出的“大国工匠”,他们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我国打造出国之重器,不但增强了我国实力,也造福了全世界。
这一时期,我国工人建设了众多伟大工程,多点开花,全面追赶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先是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造福了亿万人民,建设中的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巨型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建成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铸就了一座丰碑,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运营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正式投运,也是我国工人完成的壮举。宏伟的工程,显示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建设力量,彰显着工匠精神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工人打造的国之重器也震撼着世界。“复兴号”动车组、高速磁悬浮列车、C919大飞机、“天鲲号”绞吸船、最大直径盾构机等先进设备,标注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雪龙2”号首航南极,“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等,显示了我国工人极大的创造能力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范。国产航母的成功下水,第五代战机歼20正式服役,东风-17弹道导弹的成功研制,彰显了我国工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工匠精神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辉煌展现,具有巨大的精神生产力、涵养力、感召力,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团结奋斗,使“我们用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让我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在2016年全国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多次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并对其作出重要论述。他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精准概括。
现在,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政府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些战略规划,就需要进一步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首先,这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现代产业体系要以制造业为支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奋斗,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辉煌成就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短板”。我国虽是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但主要是低端产品和技术,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并不多。制造业在目前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出现萎缩,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高精尖产业的需求。补足这些短板,需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主体力量;巩固和扩大制造业,最终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其次,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们都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包括要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業化等。立足新发展阶段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以创新为核心要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当今社会,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对工人阶级的劳动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懂科学、精技术、能创新。过去革命和建设年代的事实证明,我国工人阶级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创新、善于创造。在新时代广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工人阶级身上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满足加速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需求,突破基础工艺能力、工业母机、基础元件、基础材料等瓶颈难题,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局面,最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最后,这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时代风尚的需要。工匠精神是工匠在生产劳动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是对工匠劳动方式和劳动态度的反映;是一种先进的精神形态,不仅有助于现代工人振奋精神和提升技能素质,而且对于涵养社会风气具有重要作用。其生动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有助于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时代风尚。工人阶级身上体现出的现代工匠精神,是工人阶级新面貌的展现;弘扬工匠精神,可以使全社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工人创造的价值。在新时代全国人民昂扬向上的奋斗中,倡导工匠精神,有助于全国人民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踏踏实实、有序有节地真抓实干、奋勇前行。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研究” 阶段性成果,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