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然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不能掩盖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极大问题,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价值,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思维方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我们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思想
  (一)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作用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前提。“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每时每刻都是与自然界相联系的,脱离自然的人,犹如被摘掉器官一样,将无法生存。
  其次,自然界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首先,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加工自然、改造自然。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对象,不是孤立存在的。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可以发现,马克思坚持一种唯物主义观点,主张从实践的角度、从人的主体地位的角度去人化自然。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而实现统一的途径则是劳动。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把实践理解为改造外部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即生产劳动。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自然界不会主动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必须依靠自己的生产劳动,创造出那些不会自然而然产生却又为人类所需的东西。劳动是人以自然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看到劳动能够认识自然、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的劳动某种程度上也会引起自然界的变化。劳动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而且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平衡和协调稳定的机制与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能改只是片面注重财富积累、物资改善,还必须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及时预见和调节自身行为对自然界造成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并最终以劳动为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近代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
  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和设备的飞速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技术的无节制发展,也异化了人类,使人成为了机器的零件和物的附庸。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近代社会背景下的环境问题,着重揭露了工人们劳动和生活场所恶劣的环境。
  (一)工人们始终在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给工人创造出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相反,机器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在工厂里,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损害着人们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问所冒的生命危险了。这些机器像四季更迭那样规则地发布着自己的工业伤亡公报。”严重的环境污染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二)近代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环境问题的实践根源。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具有双重作用。如果行为得当,这种影响就可以是正面的,便可以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这种行为也会造成负面影响,无休止地索取和开发必然会破坏这种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必须注重保持一种平衡,保持供与需的平衡。人是有意、有目的的,为了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往往只会注重对自然界的“索取”,而忽视了对自然界的“补偿”,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最终给自然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他们认为资产阶级贪婪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眼前动力和高额利润是他们的唯一动力。为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以提高自己商品的竞争力,资本家根本不愿意把资金用在改善工人的生存环境上,只有维持工人们能干活的最低条件才是他们最根本的需要,对新鲜空气、饮水、减少粉尘和噪音等自然环境的需要纯属多余。资本家置工人们的死活于不顾,置其行为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后果于不顾,这样就势必加速自然环境的污染进程。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严重消耗已经使得我们国家的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弱,经济发展愈来愈受到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最近一段时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更是让国人相当不满和无奈,过度地索取终于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代价只会更大。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利用水平太低,污染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能够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具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增强资源的可再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制度保证和技术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建立一套行政、法律和舆论的综合体系,系统性地保护生态环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环境保护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彻底摒弃唯GDP论英雄的错误思想,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积极推广规划环评制度,加快推进法律法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还离不开技术支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在生态方面日益缺失的情况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技术创新生态化出现了。所谓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考虑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既要保证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又要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最终目标是协调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问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和技术的相互配合,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平衡,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生态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杜1975年版.第466~467頁。
  [6]张向前.试论技术创新生态化[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24.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时代不断进步,经济不断迅速发展,此时,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不断地随之发展,同时在房地产事业上的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房建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地基工程的施工,而很多工程在进行当中会遇到软土地基。软土是一种水含量大、抗压性低、伸缩性大的黏土,因此碰到软土地基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如若不然,就会影响到房屋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笔者结合自身的认识,将在接下来对关于房建工程软土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裂缝问题,并且近年来日趋增多。在砼施工中合理选用材料,对砼配合比,供应进行优化,选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砼养护及砼裂缝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关键词:大体积砼;裂缝;控制  1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选用  1.1水泥的选用  砼主要考慮抗裂缝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部分表层砼,
期刊
摘要:地基基础的沉降裂缝威胁着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着民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本文首先对地基基础沉降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  关键字:建筑;地基沉降;裂缝;原因;措施  建筑物最重要的承重部分就是地基,其对于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土的物理性质是造成地基变形的决定性因素,对建筑物进行长期的固结及压密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因此,深入挖掘地基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裂缝病害经常会出现在现浇楼板的建筑中,这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内部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产生腐蚀现象,大大降低了其承载力度和耐久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形状和使用的时间长短,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问题,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针对房屋建设出现的裂缝问题和其控制并解决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现浇楼板;裂缝原因;控制  前言  八十年代前期,我国的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各个方面对混凝施工质量提出控制,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前言  现在的民用住宅、办公楼、厂房等建筑物都是有什么来承担的呢?大多数都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建造承担,可见其原材料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混凝土施工的工艺、设备、施工队伍的质量和水平也都极为重要。若这些因素不把握好,就会给混凝土施工
期刊
摘要:建筑结构的设计在现在的建筑工程应用当中越来越普遍,但是建筑裂缝问题始终困扰着建筑结构的本身,对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都提出了很强的挑战。本论文则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如何在建筑初期,根据建筑要求特点进行结构设计,以及在中期和后期的注意事项,对建筑结构裂缝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介绍,同时希望对以后裂缝的出现起到一些防止作用,减少裂缝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结构裂缝;结构设计;预防措施  前言 
期刊
摘 要:目前,在国内外很多建筑物中广泛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结构主要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钢筋和混凝土所组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诸多优点,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为此展开一些基础性的讨论和研究。  关键字: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设计; 抗震性能  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日趋多样化和我国的钢材量需求也在大幅提升,导致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行业广泛使用
期刊
摘要:本文从卷材防水屋面施工的前期、铺设和后期三方面分析,阐述各个过程中提高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屋面;卷材防水;施工质量  前言  建筑物的屋顶不仅要抵御外界的自然或是非自然的影响,还要保证能够顺畅地排水,所以在建筑工程中特别注重屋顶的防水渗漏施工质量。在我国的建筑历史上,卷材防水屋面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至今仍在使用中,因为卷材防水屋面不仅防水效果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屋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其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加气混凝土砌体墙面裂缝的有效措施,从而保证加气混凝土气体墙面的施工质量,同时有利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网格布;裂缝控制  前言  加气混凝土砌块相比普通黏土砖具有密度小、隔音效果好,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好,同时施工更简易方便。因此黏土砖在非承重结构墙体中被限制使用后,加气混凝土
期刊
摘要:2013年年底江苏省的沿江八市按照规定开始使用苏Ⅴ车用汽油,为了检查苏Ⅴ汽油的质量情况,对南京市范围内加油站的169个批次的苏Ⅴ汽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主要从汽油的牌号、锰含量、蒸气压、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等有异于以往国Ⅳ汽油的项目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目前南京市的苏Ⅴ汽油基本可以满足标准要求,与苏Ⅳ汽油标准相比较,苏Ⅴ汽油标准对有害物质的排放进一步扼制,对汽油的环保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