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用于腹膜透析导管移位复位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le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在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6年1月在腹膜透析中心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共812例。将2007年1月—2008年5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008年6月—2016年1月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与不同导管患者的导管移位发生率与导管移位复位成功率。

结果

在相同治疗方案的患者中,Tenckhoff直管移位发生率均较鹅颈直管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腹膜透析导管的患者中,两组导管移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治疗方案的患者中,Tenckhoff直管与鹅颈直管移位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腹膜透析导管的患者中,两组鹅颈直管移位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nckhoff直管移位复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多卡因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导管移位的非手术复位成功率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总结使用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成人型主动脉缩窄10例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临床中治疗主动脉缩窄的意义。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2006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成人主动脉缩窄患者10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14~35岁,中位年龄27岁,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余均为单纯主动脉缩窄。
目的探讨急诊室留观患者应激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300例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应激反应问卷(SRQ)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SRQ总分、躯体反应因子得分分别为(56.25±20.20),(19.41±7.87)分,均高于住院患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3,6.034;P<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培训对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新入职护士27名为观察组,2013年9月—2014年8月新入职护士26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开展PBL教学模式培训,每月1期,共12期;对照组护士实施传统带教。比较培训后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及理论操作成绩。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各条目得分及理论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
目的了解高龄妊娠妇女的基本资料及心理压力状况。方法选择在门诊就诊的198例高龄孕妇(预产期年龄≥35岁)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妊娠压力量表相关内容,根据得分指标判断妊娠妇女的压力等级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高龄妊娠妇女压力量表得分为(73.56±14.31)分,处于重度压力水平,其中因子"为确保母子健康和安全而引发的压力感"得分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家庭收入、妊娠并发症、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