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安排了一学期的临床实习,于是我们来到了某县人民医院,我想当然地以为在这里没什么可学的。但是,一学期下来,熊猫老师让我念念不忘。
熊猫老师姓周,是普外科的医生。在我看来,如果有比手术刀更锋利的,那一定是熊猫老师犀利的为人。这个长相毫无杀伤力的中年男人,有着一颗奔腾的心。潮人必备的大黑框镜是他扮萌的工具,乍一看颇有《功夫熊猫》中阿宝的气质,熊猫老师由此得名。
由于渐入寒冬,穿脱手术服很不方便,普外科便少有实习生去了,但是有三两个实习生点名要跟着熊猫老师。我初来乍到,自然没琢磨明白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论外形,他不帅;论级别,他不过是主治医师;论风度,好吧,我承认这个词和他真的没什么关系。但是,和他值过晚班的学生都会被洗脑,从此开始疯狂崇敬他。我自然也没能例外。
一罐八宝粥
每当听见我们在科室里高谈阔论要考研、要留三甲医院、要出国时,熊猫老师总会冷不丁地发出鄙夷的声音:“哟,现在一线城市都不打算待了,都要出国去了。怎么?难不成国外买菜吃饭不要钱啊?”于是,大家都不做声,安静地看着他。科主任忍不住参与了谈话,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是向周老师学学吧。”主任曝光了熊猫老师的背景。原来,熊猫老师是我的校友,父母都是Y医院的教授级人物。他没有按照父母的安排读研,而是跑到老家的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医师。
“老师当初是怎么想的呢?”在我们这群做梦都想留在三甲医院的学生眼中,他的选择实在是不可思议。
熊猫老师点了根烟,回答道:“逃脱父母的保护圈,做个自由人的感觉多好!真不明白你们这些孩子为什么总想着去大医院,农村和县城就不需要医生看病了?”
我们被他问懵了,沉默着。一会儿,有胆大的同学站出来说:“基层没有好设备,接触的病种又少,在这样的地方呆久了,根本就不会进步。”
熊猫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还想理论几句,却被护士叫走了。那天是熊猫老师上主班,有新病人入院,他忙着做检查,我们这群实习生便叽叽喳喳地跟在他身后。熊猫老师大致看了看,可能是为了杀杀我们刚才的傲气,让实习生金晶给老婆婆做腹部体查。金晶战战兢兢地走上前,虽然动作生疏,但大体步骤没有错。终于到了最后一步——腹部听诊,金晶也没先前那般紧张了,找准了点将听诊器放在肠鸣音的听诊处,边看手表边计数。突然,安静的病房里,大家听见金晶的肚子咕叽一声,异常响亮。
老婆婆离她最近,和蔼地笑笑,关心地问:“姑娘,你是饿了吗?来来来,我这里有八宝粥。”说着,就起身去取。老婆婆颤颤巍巍地解开随身带着的旧布袋,从杂物中翻出一罐八宝粥,用手帕擦了擦递到金晶面前,说:“你们现在年纪小不把身体当回事,老说要减肥要节食什么的,到了婆婆这个年纪可就要后悔啦。”
金晶很不好意思,望着熊猫老师求助。熊猫老师帮金晶接受了婆婆的好意。
一出病房的门,金晶立马向老师道歉:“早上赶着来查房,没来得及吃早餐……”熊猫老师像完全没听见一样,故作警惕地低声对我们说:“这可是受贿啊,千万别让主任知道了。”我们都乐了。老师却意外地换上严肃的表情,说:“为什么我当初要留下来,答案都在这里。”说着,他晃了晃那瓶擦得光亮的马口铁罐。
原来,那里面装的不只是一罐粥,而是医患彼此的信任与关怀。
“制伏”顽固老爷爷
心内科来了个冠心病的老爷爷,入院后怀疑有腹股沟斜疝。正巧那天是我们的晚班,我就随熊猫老师一同参与了会诊。
这个病例并不难确诊,斜疝在老年人群体中还是挺常见的。老爷爷心脏的功能尚且稳定,熊猫老师和管床医生商量后决定先将病人转到普外科,进行手术。但是老人家似乎很避讳手术,说什么也不同意转科,一直以自己有多年的冠心病为由不肯退让,嚷嚷着:“老病,按先前的方法治就成!”他拒绝做任何检查,医生们很是头疼。
好在老爷爷的子女在和医生沟通后同意了转科的作法。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心脏功能不健全的老人,在术前必须系统检查,看他能否对手术耐受。所以,病人一转到熊猫老师那里,他马上让我去给老爷爷做心电图。
我一进病房,就看见老爷爷床前围了好几个护士。老爷爷带着怒气地喊:“我不抽血,上医院回回都抽。”原来,护士要抽血做常规和心肌酶的检查。看着我推着心电图仪进来,他又立马朝我叫喊:“我也不做心电图!昨天入院的时候我已经做过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遇到拒绝做检查的病人,一下子慌了神,脱口而出:“安排说要做就得做。”老爷爷的语气更强硬了:“反正我不做,你们快走!”我和几名实习护士灰溜溜地离开了病房,一起找熊猫老师解决问题。
“你们对程序化的操作倒是在行,怎么一碰到要和病人沟通交流,就都成低能儿了呢?”熊猫老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得我心虚。
为了学学熊猫老师是如何“制伏”顽固的老爷爷,我再一次跟着他走进病房。
还没等熊猫老师开口,老爷爷就先告了我一状:“这些实习生呀,就知道让我做检查,烦死了!”
我委屈极了,但也不好发作。熊猫老师宽慰地看了我一眼,转头对老爷爷说:“您老呀,也别怪她,那些检查是我让做的。您总说上次入院和这次入院一样,这些检查都没必要,但病情是变化的嘛。好比一台机器,用的时间长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它这次是螺丝松了,下次可能是齿轮坏了,谁能保证它一准就坏在同一个原因上呢?咱们人是多神奇的自然进化的产物啊,比机器高级多了,所以它更复杂,修理起来要更小心、更慎重。以前检查的资料只能对这次的治疗做些参考,只有根据当下的检查,我们才能全面清晰地掌握您的病情啊,我们总不能根据您一年前的检查结果来对一年后的您下处方吧,这不是瞎治吗?”
老爷爷被这番话绕得有些晕,半晌没说话。倒是临床的病人开口了:“老爷子就放心吧,周医生(熊猫老师)不会让你花冤枉钱的。他说要做哪些检查那肯定就得做,随随便便糊弄一下,那可不是他的作风。”
在旁人和老师双管齐下的劝说下,老爷爷终于同意让护士采血了。
事后,熊猫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也许,学校给你的专业技能足以应对多数病情,但应对病人,单靠医术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医德。遇见不好沟通的病人要有耐心,不要显示出骄傲和烦躁的情绪,这会让你看上去不值得信赖。你想想,哪个病人会愿意把自己的健康交托于一个自负且轻视他的人手里?” 回想在校学习的这几年,我面对最多的是书本,繁重的课业让我忽视了与人沟通的技巧。病人不是一张薄薄的纸,他展现在我脑海中的轮廓首先应该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种病。作为一个人,他可以选择不听从我的安排,这时我该怎么办?不管他的抱怨,坚持他是错的,我是对的?
熊猫老师用行动告诉我:用耐心换得来病人的信心。学医,和任何工作一样,都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被刁难后的感激
熊猫老师特别会刁难人,我越抗拒和害怕某件事,他就一定会把这类事交给我处理,比如:换药。
看着病人身上有如蜈蚣般蜿蜒的伤口,我的双手就会颤抖,生怕消毒的时候用力过度,那疼痛就会报应在我身上。所以每一次,我手持镊子夹着棉球时,就尽量让碘液蜻蜓点水般从伤口上飞掠过去。熊猫老师总会出现,狠狠地盯着我的动作,不满意地夺过镊子,开始给我示范。
“你不用点力气,棉球里的碘液无法挤压出来,消毒力度不够很容易导致感染。术后感染的严重性书上说过吗?”刚踏出病房的门,他就毫不留情地训我。
我嗫喏地回答:“术后感染要切开排脓,还会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更大范围的感染扩散……”
“长痛不如短痛,况且换药的这点痛,和手术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好,下一床你按照我刚才说的再做一遍。”
就这样,每天平均给6个病人换药,一个月后,我已经不再紧张了,可以从容应对各种伤口的换药。
从普外科出科后,同学们都说我变了,做事果敢、胆大心细,确实有点临床医生的风范。回想起来,我所学到的不仅是打结、缝针、换药等实际技能,更多的可能是与熊猫老师相似的一些气质吧。
在医院实习时,病人通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来自我心目中的神人——熊猫老师。身为带教老师的他,让我在普外科实习的短短一个月变得意义非凡。虽然平常的他总是不修边幅,低调且邋遢(有一次,他甚至把衣服穿反了),但一套上那身白大褂,你就会发现他像变了一个人。有时候,责任确实能赋予人崭新的气质,无论是作为医生,还是老师,他都是我心中无可取代的NO.1。未来的路途将会遭遇什么都是不可知的,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都将努力向熊猫老师的境界看齐。
离开时,我有很多话都没有跟熊猫老师说,在这里一并说了:谢谢你,老师,你用严厉和不让步的坚持让我掌握了必要的专业技能;谢谢你,老师,你用永不后悔的选择让我再次审视自己逐渐被利益侵蚀的价值观;谢谢你,老师,你用病人的赞誉让我重拾起做医生的信心与价值;谢谢你,老师,你让我理解了幸福的含义,我不会忘记你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是自由和快乐,我都有!
责任编辑:张蕾磊
熊猫老师姓周,是普外科的医生。在我看来,如果有比手术刀更锋利的,那一定是熊猫老师犀利的为人。这个长相毫无杀伤力的中年男人,有着一颗奔腾的心。潮人必备的大黑框镜是他扮萌的工具,乍一看颇有《功夫熊猫》中阿宝的气质,熊猫老师由此得名。
由于渐入寒冬,穿脱手术服很不方便,普外科便少有实习生去了,但是有三两个实习生点名要跟着熊猫老师。我初来乍到,自然没琢磨明白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论外形,他不帅;论级别,他不过是主治医师;论风度,好吧,我承认这个词和他真的没什么关系。但是,和他值过晚班的学生都会被洗脑,从此开始疯狂崇敬他。我自然也没能例外。
一罐八宝粥
每当听见我们在科室里高谈阔论要考研、要留三甲医院、要出国时,熊猫老师总会冷不丁地发出鄙夷的声音:“哟,现在一线城市都不打算待了,都要出国去了。怎么?难不成国外买菜吃饭不要钱啊?”于是,大家都不做声,安静地看着他。科主任忍不住参与了谈话,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是向周老师学学吧。”主任曝光了熊猫老师的背景。原来,熊猫老师是我的校友,父母都是Y医院的教授级人物。他没有按照父母的安排读研,而是跑到老家的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医师。
“老师当初是怎么想的呢?”在我们这群做梦都想留在三甲医院的学生眼中,他的选择实在是不可思议。
熊猫老师点了根烟,回答道:“逃脱父母的保护圈,做个自由人的感觉多好!真不明白你们这些孩子为什么总想着去大医院,农村和县城就不需要医生看病了?”
我们被他问懵了,沉默着。一会儿,有胆大的同学站出来说:“基层没有好设备,接触的病种又少,在这样的地方呆久了,根本就不会进步。”
熊猫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还想理论几句,却被护士叫走了。那天是熊猫老师上主班,有新病人入院,他忙着做检查,我们这群实习生便叽叽喳喳地跟在他身后。熊猫老师大致看了看,可能是为了杀杀我们刚才的傲气,让实习生金晶给老婆婆做腹部体查。金晶战战兢兢地走上前,虽然动作生疏,但大体步骤没有错。终于到了最后一步——腹部听诊,金晶也没先前那般紧张了,找准了点将听诊器放在肠鸣音的听诊处,边看手表边计数。突然,安静的病房里,大家听见金晶的肚子咕叽一声,异常响亮。
老婆婆离她最近,和蔼地笑笑,关心地问:“姑娘,你是饿了吗?来来来,我这里有八宝粥。”说着,就起身去取。老婆婆颤颤巍巍地解开随身带着的旧布袋,从杂物中翻出一罐八宝粥,用手帕擦了擦递到金晶面前,说:“你们现在年纪小不把身体当回事,老说要减肥要节食什么的,到了婆婆这个年纪可就要后悔啦。”
金晶很不好意思,望着熊猫老师求助。熊猫老师帮金晶接受了婆婆的好意。
一出病房的门,金晶立马向老师道歉:“早上赶着来查房,没来得及吃早餐……”熊猫老师像完全没听见一样,故作警惕地低声对我们说:“这可是受贿啊,千万别让主任知道了。”我们都乐了。老师却意外地换上严肃的表情,说:“为什么我当初要留下来,答案都在这里。”说着,他晃了晃那瓶擦得光亮的马口铁罐。
原来,那里面装的不只是一罐粥,而是医患彼此的信任与关怀。
“制伏”顽固老爷爷
心内科来了个冠心病的老爷爷,入院后怀疑有腹股沟斜疝。正巧那天是我们的晚班,我就随熊猫老师一同参与了会诊。
这个病例并不难确诊,斜疝在老年人群体中还是挺常见的。老爷爷心脏的功能尚且稳定,熊猫老师和管床医生商量后决定先将病人转到普外科,进行手术。但是老人家似乎很避讳手术,说什么也不同意转科,一直以自己有多年的冠心病为由不肯退让,嚷嚷着:“老病,按先前的方法治就成!”他拒绝做任何检查,医生们很是头疼。
好在老爷爷的子女在和医生沟通后同意了转科的作法。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心脏功能不健全的老人,在术前必须系统检查,看他能否对手术耐受。所以,病人一转到熊猫老师那里,他马上让我去给老爷爷做心电图。
我一进病房,就看见老爷爷床前围了好几个护士。老爷爷带着怒气地喊:“我不抽血,上医院回回都抽。”原来,护士要抽血做常规和心肌酶的检查。看着我推着心电图仪进来,他又立马朝我叫喊:“我也不做心电图!昨天入院的时候我已经做过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遇到拒绝做检查的病人,一下子慌了神,脱口而出:“安排说要做就得做。”老爷爷的语气更强硬了:“反正我不做,你们快走!”我和几名实习护士灰溜溜地离开了病房,一起找熊猫老师解决问题。
“你们对程序化的操作倒是在行,怎么一碰到要和病人沟通交流,就都成低能儿了呢?”熊猫老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得我心虚。
为了学学熊猫老师是如何“制伏”顽固的老爷爷,我再一次跟着他走进病房。
还没等熊猫老师开口,老爷爷就先告了我一状:“这些实习生呀,就知道让我做检查,烦死了!”
我委屈极了,但也不好发作。熊猫老师宽慰地看了我一眼,转头对老爷爷说:“您老呀,也别怪她,那些检查是我让做的。您总说上次入院和这次入院一样,这些检查都没必要,但病情是变化的嘛。好比一台机器,用的时间长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它这次是螺丝松了,下次可能是齿轮坏了,谁能保证它一准就坏在同一个原因上呢?咱们人是多神奇的自然进化的产物啊,比机器高级多了,所以它更复杂,修理起来要更小心、更慎重。以前检查的资料只能对这次的治疗做些参考,只有根据当下的检查,我们才能全面清晰地掌握您的病情啊,我们总不能根据您一年前的检查结果来对一年后的您下处方吧,这不是瞎治吗?”
老爷爷被这番话绕得有些晕,半晌没说话。倒是临床的病人开口了:“老爷子就放心吧,周医生(熊猫老师)不会让你花冤枉钱的。他说要做哪些检查那肯定就得做,随随便便糊弄一下,那可不是他的作风。”
在旁人和老师双管齐下的劝说下,老爷爷终于同意让护士采血了。
事后,熊猫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也许,学校给你的专业技能足以应对多数病情,但应对病人,单靠医术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医德。遇见不好沟通的病人要有耐心,不要显示出骄傲和烦躁的情绪,这会让你看上去不值得信赖。你想想,哪个病人会愿意把自己的健康交托于一个自负且轻视他的人手里?” 回想在校学习的这几年,我面对最多的是书本,繁重的课业让我忽视了与人沟通的技巧。病人不是一张薄薄的纸,他展现在我脑海中的轮廓首先应该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种病。作为一个人,他可以选择不听从我的安排,这时我该怎么办?不管他的抱怨,坚持他是错的,我是对的?
熊猫老师用行动告诉我:用耐心换得来病人的信心。学医,和任何工作一样,都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被刁难后的感激
熊猫老师特别会刁难人,我越抗拒和害怕某件事,他就一定会把这类事交给我处理,比如:换药。
看着病人身上有如蜈蚣般蜿蜒的伤口,我的双手就会颤抖,生怕消毒的时候用力过度,那疼痛就会报应在我身上。所以每一次,我手持镊子夹着棉球时,就尽量让碘液蜻蜓点水般从伤口上飞掠过去。熊猫老师总会出现,狠狠地盯着我的动作,不满意地夺过镊子,开始给我示范。
“你不用点力气,棉球里的碘液无法挤压出来,消毒力度不够很容易导致感染。术后感染的严重性书上说过吗?”刚踏出病房的门,他就毫不留情地训我。
我嗫喏地回答:“术后感染要切开排脓,还会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更大范围的感染扩散……”
“长痛不如短痛,况且换药的这点痛,和手术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好,下一床你按照我刚才说的再做一遍。”
就这样,每天平均给6个病人换药,一个月后,我已经不再紧张了,可以从容应对各种伤口的换药。
从普外科出科后,同学们都说我变了,做事果敢、胆大心细,确实有点临床医生的风范。回想起来,我所学到的不仅是打结、缝针、换药等实际技能,更多的可能是与熊猫老师相似的一些气质吧。
在医院实习时,病人通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来自我心目中的神人——熊猫老师。身为带教老师的他,让我在普外科实习的短短一个月变得意义非凡。虽然平常的他总是不修边幅,低调且邋遢(有一次,他甚至把衣服穿反了),但一套上那身白大褂,你就会发现他像变了一个人。有时候,责任确实能赋予人崭新的气质,无论是作为医生,还是老师,他都是我心中无可取代的NO.1。未来的路途将会遭遇什么都是不可知的,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都将努力向熊猫老师的境界看齐。
离开时,我有很多话都没有跟熊猫老师说,在这里一并说了:谢谢你,老师,你用严厉和不让步的坚持让我掌握了必要的专业技能;谢谢你,老师,你用永不后悔的选择让我再次审视自己逐渐被利益侵蚀的价值观;谢谢你,老师,你用病人的赞誉让我重拾起做医生的信心与价值;谢谢你,老师,你让我理解了幸福的含义,我不会忘记你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是自由和快乐,我都有!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