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隨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考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长跑作为体育中考的重要项目,其运动量较大,十分考验学生的体能与耐力。因此多数学生对中长跑训练怀有抵触心理,导致初中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不佳,意志力薄弱的问题。本文从现行初中生中长跑项目存在的问题出发,综合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
开展中长跑训练有利于增强肺活量,锻炼心脏承受能力,从而有效增强抵抗力与身体素质。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中长跑训练还能砥砺意志,培育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由此可见,中长跑训练在初中生成长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初中生中长跑项目,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轻松迎接体育中考的挑战,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
1 现行初中生中长跑项目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策略一成不变
传统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止于单负荷训练,多数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开展单一的循环长跑,而没有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兴趣来创设多元化的中长跑项目教学活动。这样僵化的训练模式事倍功半,不仅仅无法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长跑技巧,反而还会因为长时间的训练而严重耗费学生体能。因此在现行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兴趣,运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1.2 学生没有正确掌握呼吸方法
由于氧气供应无法满足身体需求,所以多数学生在中长跑的后半段会不自觉地进行口呼吸。然而在跑步状态下的口呼吸通常是短而急促的呼吸,这不仅仅无法满足肌肉活动的需求,反而还会使呼入的氧气减少,加剧身体不适的情况。并且多数学生的运动节奏与呼吸节奏不一致,也会进一步造成呼吸加速,供氧量减少。而现行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教师重视跑步训练,而忽略技巧传授,使得多数学生没有正确掌握呼吸方式,并不懂得利用呼吸来调节身体状态。
1.3 学生缺乏长跑战术意识
在轻视理论和技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具备长跑策略与战术意识。多数学生在中长跑中不懂得合理分配体能,导致其在前半段耗费体能过多,而后半段便难以坚持,更无法进行冲刺。这也进一步导致学生的耐力与意志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效率低下,质量不佳。
2 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
2.1 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墨守成规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因此创新训练模式是当今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与心理负荷能力,合理把握运动强度,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运动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行趣味化的创新,从而使运动走出田径场,深入渗透于生活之中。与此同时,新颖的运动环境还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减轻学生的运动负担。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校园马拉松活动,指导学生围绕校园进行中长跑训练。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欣赏校园的绿化与建筑,从而通过视觉冲击来丰富学生的运动体验,减轻学生的运动疲惫感,锻炼学生的耐力与意志力。
教师亦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中长跑训练。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接力比赛。教师指导学生均分为四组,进行折返跑,采用击掌方式来进行接力,最先跑完的队伍则获胜。这样的中长跑训练模式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初中生的胜负欲,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之中。这不仅仅能够合理把握运动量,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还有利于学生培养反应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轻松营造积极活跃的运动氛围。除此之外,教师亦可以开展两人三足、障碍跑、追人游戏等等多元化的运动活动,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2 合理把握训练强度,逐步提升学生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体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现行“一刀切”的中长跑训练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运动负荷过重会挫伤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运动负荷过轻又无法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这便导致部分体育后进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而部分体育优等生的能力也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要统筹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与教学目标,合理把握初中生中长跑项目的运动负荷,进而设置不同强度、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的跑步训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诉求。
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科学的分组训练。针对体育优等生,教师则可以组织其开展长时间、长距离、高强度的训练,帮助优等生在高负荷训练中高效突破自我,进一步提升自身体能。针对体育中等生,教师则可以交替进行高负荷训练与低负荷训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中长跑耐力与速度。而针对体育后进生,教师应该以鼓励式教育为主,通过短距离、低强度的训练来增加学生在运动中的成就感。教师再指导后进生坚持完成长距离跑步,从而锻炼后进生的意志力,改变学生对于跑步的抵触心理。由此可见,分组训练能够从多方位出发,全面提升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3 传授运动技巧,高效突破自我
多数学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育知识体系,不懂得运用体育技巧来优化中长跑速度。这便导致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效率低下,成效甚微。初中生中长跑教学在本质上是以运动技巧为核心的综合性体育训练。教学的重点应该聚焦于跑步动作的标准型、合理性、实效性,而非中长跑的速度与成绩。因此教师必须优化体育教学结构,适当开展体育理论知识教学。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呼吸方式。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跑步步伐进行有节奏的呼吸,根据动作强度来调整呼吸频率,形成固定的呼吸习惯。教师还要针对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呼吸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多数学生在中长跑后半段采用口呼吸,导致呼吸短而急促,反而降低了吸氧量,使得不适感加剧。教师应该针对这个问题,指导学生练习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从而提高呼吸深度,加大呼吸量,从而改变呼吸紊乱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传授合理分配体能的技巧,指导学生在中长跑前段保留一定体能,中后段全力加速,从而最大程度利用体能,优化中长跑效率。
2.4 在课后进行体育教学延伸
体育运动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它还深入渗透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中长跑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利用早操运动来渗透中长跑项目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反复练习课堂中所学习的体育知识技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吸收内化为自身的体育素养。
教师还要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能力,来设计适当强度的个性化跑步计划。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完成中长跑的时间,在课外练习中感受循序渐进的能力进步。教师还要指导科学利用互联网收集中长跑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后高效恢复体能、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素质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体育知识框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的高效开展。
3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时代下,体育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中长跑项目教学不仅仅旨在帮助学生迎接中考挑战,更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体育学科的教育意义,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师要反思传统僵化的中长跑训练模式的不足之处,从而推动中长跑教学模式多元化、趣味化发展。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与兴趣爱好,统筹考虑中考要求与学科教育意义。进而创新多样的教学策略,开展有的放矢的分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还要传授中长跑的知识与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探究中长跑策略,促进学科知识教学与体育训练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化的中长跑训练帮助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淋漓尽致地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意义。
(作者单位:漳州实验中学)
开展中长跑训练有利于增强肺活量,锻炼心脏承受能力,从而有效增强抵抗力与身体素质。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中长跑训练还能砥砺意志,培育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由此可见,中长跑训练在初中生成长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初中生中长跑项目,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轻松迎接体育中考的挑战,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
1 现行初中生中长跑项目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策略一成不变
传统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止于单负荷训练,多数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开展单一的循环长跑,而没有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兴趣来创设多元化的中长跑项目教学活动。这样僵化的训练模式事倍功半,不仅仅无法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长跑技巧,反而还会因为长时间的训练而严重耗费学生体能。因此在现行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兴趣,运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1.2 学生没有正确掌握呼吸方法
由于氧气供应无法满足身体需求,所以多数学生在中长跑的后半段会不自觉地进行口呼吸。然而在跑步状态下的口呼吸通常是短而急促的呼吸,这不仅仅无法满足肌肉活动的需求,反而还会使呼入的氧气减少,加剧身体不适的情况。并且多数学生的运动节奏与呼吸节奏不一致,也会进一步造成呼吸加速,供氧量减少。而现行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教师重视跑步训练,而忽略技巧传授,使得多数学生没有正确掌握呼吸方式,并不懂得利用呼吸来调节身体状态。
1.3 学生缺乏长跑战术意识
在轻视理论和技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具备长跑策略与战术意识。多数学生在中长跑中不懂得合理分配体能,导致其在前半段耗费体能过多,而后半段便难以坚持,更无法进行冲刺。这也进一步导致学生的耐力与意志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效率低下,质量不佳。
2 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
2.1 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墨守成规的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因此创新训练模式是当今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与心理负荷能力,合理把握运动强度,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运动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行趣味化的创新,从而使运动走出田径场,深入渗透于生活之中。与此同时,新颖的运动环境还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减轻学生的运动负担。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校园马拉松活动,指导学生围绕校园进行中长跑训练。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欣赏校园的绿化与建筑,从而通过视觉冲击来丰富学生的运动体验,减轻学生的运动疲惫感,锻炼学生的耐力与意志力。
教师亦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中长跑训练。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接力比赛。教师指导学生均分为四组,进行折返跑,采用击掌方式来进行接力,最先跑完的队伍则获胜。这样的中长跑训练模式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初中生的胜负欲,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之中。这不仅仅能够合理把握运动量,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还有利于学生培养反应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轻松营造积极活跃的运动氛围。除此之外,教师亦可以开展两人三足、障碍跑、追人游戏等等多元化的运动活动,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2 合理把握训练强度,逐步提升学生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体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现行“一刀切”的中长跑训练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运动负荷过重会挫伤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运动负荷过轻又无法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这便导致部分体育后进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而部分体育优等生的能力也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要统筹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与教学目标,合理把握初中生中长跑项目的运动负荷,进而设置不同强度、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的跑步训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诉求。
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科学的分组训练。针对体育优等生,教师则可以组织其开展长时间、长距离、高强度的训练,帮助优等生在高负荷训练中高效突破自我,进一步提升自身体能。针对体育中等生,教师则可以交替进行高负荷训练与低负荷训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中长跑耐力与速度。而针对体育后进生,教师应该以鼓励式教育为主,通过短距离、低强度的训练来增加学生在运动中的成就感。教师再指导后进生坚持完成长距离跑步,从而锻炼后进生的意志力,改变学生对于跑步的抵触心理。由此可见,分组训练能够从多方位出发,全面提升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3 传授运动技巧,高效突破自我
多数学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育知识体系,不懂得运用体育技巧来优化中长跑速度。这便导致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效率低下,成效甚微。初中生中长跑教学在本质上是以运动技巧为核心的综合性体育训练。教学的重点应该聚焦于跑步动作的标准型、合理性、实效性,而非中长跑的速度与成绩。因此教师必须优化体育教学结构,适当开展体育理论知识教学。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呼吸方式。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跑步步伐进行有节奏的呼吸,根据动作强度来调整呼吸频率,形成固定的呼吸习惯。教师还要针对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呼吸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多数学生在中长跑后半段采用口呼吸,导致呼吸短而急促,反而降低了吸氧量,使得不适感加剧。教师应该针对这个问题,指导学生练习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从而提高呼吸深度,加大呼吸量,从而改变呼吸紊乱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传授合理分配体能的技巧,指导学生在中长跑前段保留一定体能,中后段全力加速,从而最大程度利用体能,优化中长跑效率。
2.4 在课后进行体育教学延伸
体育运动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它还深入渗透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中长跑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利用早操运动来渗透中长跑项目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反复练习课堂中所学习的体育知识技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吸收内化为自身的体育素养。
教师还要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能力,来设计适当强度的个性化跑步计划。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完成中长跑的时间,在课外练习中感受循序渐进的能力进步。教师还要指导科学利用互联网收集中长跑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后高效恢复体能、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素质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体育知识框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的高效开展。
3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时代下,体育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中长跑项目教学不仅仅旨在帮助学生迎接中考挑战,更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体育学科的教育意义,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师要反思传统僵化的中长跑训练模式的不足之处,从而推动中长跑教学模式多元化、趣味化发展。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与兴趣爱好,统筹考虑中考要求与学科教育意义。进而创新多样的教学策略,开展有的放矢的分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还要传授中长跑的知识与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探究中长跑策略,促进学科知识教学与体育训练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化的中长跑训练帮助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淋漓尽致地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意义。
(作者单位:漳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