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 分析评估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进行探查,另取我院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诊断,有明显的影像图征象;48例健康体检者,未出现脑部血管不清晰情况。总确诊93例,总诊断率为96.88%;定位诊断确诊96例,定位诊断确诊率为100%。(2)有11例血管正常者、22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与3例血管正常者、4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相比较显著更多(P<0.05)。另外,在血管闭阻方面,全为≥20mm梗死病灶,与<20mm梗死病灶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探查效果显著,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具体病情,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有效凭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血管疾病;应用价值
脑血管疾病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涵盖了由血液黏稠、高脂血症以及高血压而引发的心脏或大脑亦或全身组织缺血出血性疾病。该类疾病在>50岁中老年人群体较为多发,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晕厥以及记忆力下降等[1]。为了明确治疗方案,前期做好相关临床诊断非常重要。本次重点评估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及其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于我院,其中,男27例、女21例;最小、最大年龄者分别为46岁、79岁,年龄均值(61.9±2.3)岁;其中,脑出血8例、脑梗死34例、颅内动脉瘤6例。另取我院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6例、女22例;最小、最大年龄者分别为48岁、76岁,年龄均值(62.1±2.4)岁。在年龄、性别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探查,所选扫描仪器为奥泰Alltech-1.5T超导型MR扫描仪;扫描方式为SE序列和三维时间飞越法横断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从颅顶起,然后到枕骨大孔与颈内动脉颅内段,进而到胼缘动脉上方部位;探查完成之后,需针对原始图像进一步采取最强信号投影处理措施,从而获得准确的三维血管图像[2]。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检者诊断结果评估
本次两组受检者均获得有效诊断。其中,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诊断,有明显的影像图征象;48例健康体检者,未出现脑部血管不清晰情况。总确诊93例,总诊断率为96.88%;定位诊断确诊96例,定位诊断确诊率为100%。
2.2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详细情况分析
本次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结果显示:血管正常者14例、血管狭窄者26例、血管闭阻者8例。详情如下:
(1)14例血管正常者中,梗死病灶<20mm共11例、梗死病灶≥20mm共3例。
(2)26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共22例、梗死病灶≥20mm共4例。共有50条血管狭窄,其中大脑前动脉6条、中动脉28条、后动脉13条、颈内动脉3条。
(3)8例血管闭阻者,全部为≥20mm的梗死病灶;闭阻部位分布:大脑前动脉1条、中动脉2条、后动脉3条、小脑后下动脉2条。
2.3梗死病灶和血管病变关联性分析
结合上述数据可知,有11例血管正常者、22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与3例血管正常者、4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相比较显著更多(P<0.05)。另外,在血管闭阻方面,全为≥20mm梗死病灶,与<20mm梗死病灶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血管疾病在>50岁中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多发,主要的致病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液黏稠以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等。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晕厥以及记忆力下降等。由于疾病本身危害性极高,因此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现状下,在临床中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手段包括CT、B超以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等[3]。对于B超诊断来说,主要具备的优势为能够反复多次探查,在操作上较为简单,同时携带非常方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难以获得清晰度高的图像,在显示脑动脉内部构造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于CT诊断来说,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应用到造影剂,对于妊娠期孕妇以及合并危重症患者不适合使用。而本组重点提到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则可以充分避免B超、CT诊断存在的缺陷,同时还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包括具备清晰度高的影像、在操作上非常方便以及能够对脑部病变出血程度作出准确的预测。在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探查过程中,主要对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加以利用,进而把存在流动效应的血液和与之相邻的组织完全区分开来,在对血管的血流速度、分布情况以及方向等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对血管的判断更加精准,最终实现准确诊断的目的[4]。
【参考文献】
[1]张野.脑血管疾病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1):52-53.
[2]吴海远.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128.
[3]姜飚,刘志鹏,郑超,杨永平.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1,08(05):30-32.
姓名:高霁 性别:男 年龄:29 专业:影像学 学历:本科 出生年月:1978.1.1
【摘要】目的 分析评估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进行探查,另取我院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诊断,有明显的影像图征象;48例健康体检者,未出现脑部血管不清晰情况。总确诊93例,总诊断率为96.88%;定位诊断确诊96例,定位诊断确诊率为100%。(2)有11例血管正常者、22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与3例血管正常者、4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相比较显著更多(P<0.05)。另外,在血管闭阻方面,全为≥20mm梗死病灶,与<20mm梗死病灶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探查效果显著,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具体病情,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有效凭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血管疾病;应用价值
脑血管疾病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涵盖了由血液黏稠、高脂血症以及高血压而引发的心脏或大脑亦或全身组织缺血出血性疾病。该类疾病在>50岁中老年人群体较为多发,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晕厥以及记忆力下降等[1]。为了明确治疗方案,前期做好相关临床诊断非常重要。本次重点评估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及其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于我院,其中,男27例、女21例;最小、最大年龄者分别为46岁、79岁,年龄均值(61.9±2.3)岁;其中,脑出血8例、脑梗死34例、颅内动脉瘤6例。另取我院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6例、女22例;最小、最大年龄者分别为48岁、76岁,年龄均值(62.1±2.4)岁。在年龄、性别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探查,所选扫描仪器为奥泰Alltech-1.5T超导型MR扫描仪;扫描方式为SE序列和三维时间飞越法横断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从颅顶起,然后到枕骨大孔与颈内动脉颅内段,进而到胼缘动脉上方部位;探查完成之后,需针对原始图像进一步采取最强信号投影处理措施,从而获得准确的三维血管图像[2]。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检者诊断结果评估
本次两组受检者均获得有效诊断。其中,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诊断,有明显的影像图征象;48例健康体检者,未出现脑部血管不清晰情况。总确诊93例,总诊断率为96.88%;定位诊断确诊96例,定位诊断确诊率为100%。
2.2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详细情况分析
本次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结果显示:血管正常者14例、血管狭窄者26例、血管闭阻者8例。详情如下:
(1)14例血管正常者中,梗死病灶<20mm共11例、梗死病灶≥20mm共3例。
(2)26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共22例、梗死病灶≥20mm共4例。共有50条血管狭窄,其中大脑前动脉6条、中动脉28条、后动脉13条、颈内动脉3条。
(3)8例血管闭阻者,全部为≥20mm的梗死病灶;闭阻部位分布:大脑前动脉1条、中动脉2条、后动脉3条、小脑后下动脉2条。
2.3梗死病灶和血管病变关联性分析
结合上述数据可知,有11例血管正常者、22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与3例血管正常者、4例血管狭窄者梗死病灶≥20mm相比较显著更多(P<0.05)。另外,在血管闭阻方面,全为≥20mm梗死病灶,与<20mm梗死病灶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血管疾病在>50岁中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多发,主要的致病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液黏稠以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等。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晕厥以及记忆力下降等。由于疾病本身危害性极高,因此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现状下,在临床中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手段包括CT、B超以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等[3]。对于B超诊断来说,主要具备的优势为能够反复多次探查,在操作上较为简单,同时携带非常方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难以获得清晰度高的图像,在显示脑动脉内部构造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于CT诊断来说,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应用到造影剂,对于妊娠期孕妇以及合并危重症患者不适合使用。而本组重点提到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则可以充分避免B超、CT诊断存在的缺陷,同时还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包括具备清晰度高的影像、在操作上非常方便以及能够对脑部病变出血程度作出准确的预测。在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探查过程中,主要对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加以利用,进而把存在流动效应的血液和与之相邻的组织完全区分开来,在对血管的血流速度、分布情况以及方向等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对血管的判断更加精准,最终实现准确诊断的目的[4]。
【参考文献】
[1]张野.脑血管疾病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1):52-53.
[2]吴海远.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128.
[3]姜飚,刘志鹏,郑超,杨永平.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1,08(05):30-32.
姓名:高霁 性别:男 年龄:29 专业:影像学 学历:本科 出生年月:19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