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生活的习作单元教学整体构架r——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读与设计思路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C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hczw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本册教材的习作单元,习作主题是“游___”,要求选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游览心情.关于写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写清楚推荐理由;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要求把心中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写一处景或一个地方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本单元要求写的是游览过程,如何将几处景自然地串联起来,写出每个景物的特点,这是教学的重点.本次习作提出的目标是:如何有序、自然地串联几处地方,写出景物的特点及自己的感受.
其他文献
一、勾连学生生活,在回忆中说“奇观”rn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的目标均指向按游览顺序写景物.在“一路风景一路歌”这个大任务统领下,打开学生生活经历与文本学习的通道,从“单篇”学习向“单元统整”转变.在任务群的指引下,通过完成三个活动“聊聊我的游览经历,说说我的旅游路线”“跟着作者走一走”“画画我的旅游路线”,达成阅读、思维、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任务的驱动下,在一个个语文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习得写作技巧,从而降低习作门槛,学生的学习不仅有趣而且有效.
期刊
一、单元整体:聚焦了关键的“三个指向”rn(一)指向学生认知结构的系统建构rn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具有联系观点、寻找模型和原则、使用证据和检查论证的逻辑正确性等四个特征.从“探寻自然的奥秘”“新科技发布会”“我的奇思妙想”这三大任务框架展开学习,学生打破个体经验的藩篱,获得对“提问”这一阅读策略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具有具象性、稳固性、关联性、贯通性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课堂所获得的是纵横关联的系统化知识,而不是被割裂的碎片化知识;是与学生生活相连接的“活”知识,而不是只载于文本中的抽象的“死”知识;是注重批判
期刊
一、设计真情境,激发真期待rn从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上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什么是真实情境?陆志平老师认为“创设合适的单元学习情境,保持作品情境与学习情境的协调,不仅能使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融为一体,也能使单元目标、任务等设计更加自然和谐.”
期刊
梳理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点的总结与复习,是构建知识,讲求归类清晰、逻辑分明;探究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自我理解,自主而开放.“梳理与探究”是“新”的学习活动,也是基础教育“新教学”独有的单元设计.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将原有的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这都需要学生主动去梳理与探究.
期刊
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一册课本要在期末考试前两周教完,考前要有两周时间进行复习.复习的方式大概有如下几种:一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从考试的角度讲一讲,然后做单元练习题;二是分类复习,即简单复习字词句子、背诵默写课文、阅读理解、作文分类,分类做试卷,做模拟综合试卷;三是天天做题、讲题.这样的复习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谈,也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说.
期刊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路风景一路歌”的大单元设计,基于学生真实生活,对习作单元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义,重组了单元结构,从以读促写转向以写带读、读写融合的一体化教学路径,构建出全新的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通道.
期刊
统编语文教材十分关注革命文化教育,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爱国教育、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40多篇,同时还安排了不少相关阅读素材链接,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革命先辈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和他们的高尚品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了《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四篇课文,本单元设计的主题为“仰望那伟岸的身影”,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文主题相呼应,旨在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任务情境中,仰望先辈,感受炽情,传递责任,接受教育.
期刊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为语文要素,编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我们通过抓住四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中的共通之处,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提炼出本单元的主题“心动神怡的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并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两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一、巧设任务,在情境里“相遇”rn情境认知理论是情境任务教学的理论基础.言外之意,只有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才能够缩短教材与读者的距离,消除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任务性在课堂中展现,让课堂接近现实、契合学生,促进学生情感与思维的深度参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
期刊
一、由目标而设计“探究任务”:提问策略的转化落实rn1.把握单元目标的独特价值.围绕本单元核心语文要素,《琥珀》课后练习中提出: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练习中提出: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练习提出: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千年梦圆在今朝》导语中提出: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