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分析问题,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欲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挖掘释放出来,不断注入开发创新意识的活力。
  1.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起源于质疑。可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一切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钥匙,这是创新的起步。现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着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疑的基本方法。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如:从课题质疑,从标点语文论文符号质疑,从中心思想质疑,从语言运用质疑,找原因质疑,找依据质疑,抓联系质疑,抓关键句质疑,抓矛盾质疑,寻实质质疑,联想质疑等。例如《第一场雪》中有这样一句:“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教师可引导学生抓矛盾处质疑:凭我们平常的感觉,凡是毛茸茸的东西,一般不会发亮,那么这句中“毛茸茸”的银条为什么又“亮晶晶”?凡是“蓬松松”的东西———比如一团棉花———它就不会“沉甸甸”,但是课文中为什么又说“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呢?教师还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对书本上现有的知识和结论作独创性的发现,甚至发现课文的不足之处,并设法加以弥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启发创造想象,诱发创新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期的创造力更多的是以创造性想象来表现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头脑中的有关表象,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学生的想象思路向四面八方辐射。例如教学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学生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用处后,可以告诉学生,人类研究动物尾巴的用处来为人类服务,比如人们根据鱼的尾巴、鸟的尾巴设计的船只的舵、飞机的机尾都是用来掌握方向的,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动物尾巴的用处来进行辐射想象和联想,从中受到启发,设想发明某种事物来为人类服务。
  这样从模仿入手,通过相似要素的组合,进行适当的开拓和延伸,使学生的想象更具体、更合理。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求异思维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较多的是追求学生认识的“标准化”,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认识发展的整齐划一
  表现在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维定势,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妨碍了学生的创新。因此,克服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的认识朝不同方向辐射,并敢于争议,发表新颖独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标新立异。这样,即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优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就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积极意义绝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所能代替的。
  4.挖掘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品质在各种人格特征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力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
  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介绍名人名家成功的故事,如张衡、童第周、牛顿、语文论文爱迪生、爱因斯坦、李时珍、詹天佑等等的故事,这些课文极富创新教育因素,语文教师应尽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教育学生学习名人名家的自信心、恒心、挑战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以及敢于创新的勇气,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系统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勤思好问,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而有效的课堂情境教学无疑值得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课堂;情境教学     特点是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强调以热烈的气氛激起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而得到主动发展。下面从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角度对此加以探究。  1.数
期刊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回首”之功效。如:有学生问:“老师,你曾说过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且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思维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牵制着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充分地将语文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加以正确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教授语文知识,还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些现象都极大地阻
期刊
【摘要】新编英语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变动,因此,我们再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创新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
期刊
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那么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1.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涌现出一批新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教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WebQuest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结合新的课程目标特点及内容体系,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可定义为: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所有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创新教学     1.新课程理念在信息技术
期刊
创造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创造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
期刊
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思维能力。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加强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呢?我的做法是:  1.巧设游戏,激发自主思维   数学课上,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
期刊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的课堂问答体现的主要特征在于问题的对象性得到加强,且含有问题内容之外的附加功能,如示范、模仿、激发、检验等。“给予中差生较多的机会”,是分层递进教学的课堂提问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分层教育     针对如何实现确定的教学目标所进行实施的教学方法---分层教育这一策略的理解,研究与讨论,进一步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与学生综合能力相协调的良
期刊
【摘要】探究教学的实质就是按提出科学结论和检验科学结论的结构方式去揭示科学结论。即:要把所提出的观念和所进行的实验告诉学生,要说明由此得到的材料,还要阐明把这些资料转化成科学知识的解释;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面前,理科教学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纵观八十年代以来生物教学的改革,尽管提法不同,名称各异,但其指导思想可以说就是“探究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情景教学;探讨     现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