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5月我参加国家侨办和教育厅的为期一年的外派活动,来到泰国东北部的一所华文学校教泰国小学生中文课。在这里待了两个学期,对泰国的学校基础教育印象深刻,感受颇丰。同时与国内的情况相比较和对比,取其精华,去其不足。
一、 學制和管理体制的差异
泰国现行小学的义务基础教育学制和我国一样,都是六年制。以下几方面略有不同:
1)、校服颜色多彩化
我国的小学生校服大多数是固定季节或是活动的,但泰国的校服是按照时间来定的,大多数校服的款式是一样的,但颜色有细微差别而已。泰国人注重颜色,习惯用颜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为红色,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粉红色,星期三为绿色,星期四为橙色,星期五为淡蓝色,星期六为紫红色。学生常按不同日期,穿着不同色彩的校服。
2)、上课时间不同
我国上课时间分为夏令时和冬令时,中午吃饭加午休时间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但是泰国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饭加休息。我国的每节课时间是40分钟,中间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上厕所,喝水等,泰国课堂是一个小时,学生课堂上随时可以出去上厕所,喝水等等。但是必须要和老师说,回来的时候,类似于我国学生小学生的“报告”二字,学生要双手合十,鞠躬,“老师,我进教室。”很有礼貌。
相对来说,这也与泰国的等级制度有或多或少的原因。
3)、中国课堂和泰国课堂也有区别
中国课堂虽然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有所改变,但是,应试教育的传统大旗还在高高屹立。我们的老师不得不偏重于知识数量的积累和基础知识,会自觉不自觉地会制造同一种定势思维模型下的思维统一,习惯于让学生去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习惯让学生按教师思路思考,习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强调基础知识而忽略了思维的养和提高,学生创意和发散性思维程度不够高。
泰国的课堂相对西化,自由的多,上课上到一半,觉得和另一同学更合得来,可以再换座位,吃东西,在我们眼里基本上是乱哄哄的,学生热情高涨,精力充沛,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础知识的巩固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牢固。
二、教学方法的异同
教学方法没有较大的出入,教师的目的都很明确,都想尽各种办法,展开十八般武艺来提高教学质量。演示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图画教学法、卡片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变成泰国课堂的常客,对于以快乐学习为宗旨的他们来说,这些教学方式往往能使学生在课堂实践中不自觉的掌握知识。
但是这种灵活多样的课时设计,要求学习者有很高的自觉性参与性,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再灵活的方法也不能使学习者学好中文。
三、教育理念的不同
以人为本是全世界教育的共同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也是永恒的话题,教育的均衡和公平发展是每个国家追求的目标。泰国人却更加看重生存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渗透。
我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教育理念是: 以人为本 ,教育教学民主,人人可成才,教即导, 自主、探究、合作,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双赢, 多元评价的理念 。教育专家发现了问题所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进行了教育改革。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改革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持久的进行下去,这样难免有些抱怨之声,指责改革太慢、没有实质性改变等等。
而泰国一般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数、理、化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中份量并不很重,所以泰国学生不会整天埋头于题海进行演算。泰国学校不提倡布置家庭作业,作业一般都在课堂上完成。课余时间,学生们大都是在打球、唱歌、弹吉他、做手工和阅读。泰国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即使是放学后,没有任何人组织,每当广播里播放国歌时,正在嬉戏玩耍的孩子也会自觉地站立聆听国歌。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高不可攀的大道理,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中,便把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孩子们的心里。
对刚进入校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泰国的传统礼仪。从如何行礼、如何坐、如何站到如何拜师、如何献花、如何受奖等等,均有详细的讲解,学生们进行实际演练;泰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或是重大活动,学校都邀请造诣高深的僧人到学校为讲经说法,,通过学校教育,使得泰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泰国学生总体上都比较开朗、活泼、大方和宽容,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保留了孩子的天真与稚气,你会感觉他们更像孩子。
四、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泰国的教育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泰国,学生没有什么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也相对小。老师也并不是只从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其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动手交际能力,以及他的独立性,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如果说中国的学习是一口井,讲究的是深度,那么泰国的学习更象是一片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他们学习如何独立 地思考。正是由于老师并不是用单一的标准机械地衡量每个学生,正是因为他们对于问题的结论不要求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怀疑和反驳,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时,其潜能也就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跨文化交际学方面分析,我觉得,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中国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喜欢讲求谦虚、“中庸”,比较内敛,不爱外显和活跃,而泰国由于历史原因受到了很多西方思想的影响,而且他们最初的教育也是受西方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的教育方式更趋于“西化”,再加上泰国人民本身的民族性格也比较开朗活泼、爱热闹、能歌善舞,所以相对比较活跃,爱表现。
通过以上中泰两国在学制和管理体制差异、教学方法区别和学生成绩评定等五方面的分析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泰两国的教育模式既有相似又有区别,而造成这种区别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两国人民之间价值观、信仰的不同,以及传统观念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在对待外来文化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从其特定的民族文化入手,展开实际分析。两种不同侧重点的教育模式,各有利弊。当然,中国式的教育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书面知识,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在解放个性、创新思维方面,我比较推崇泰国式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林秀梅 《泰国社会与文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2]潘懋元《东南亚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88
一、 學制和管理体制的差异
泰国现行小学的义务基础教育学制和我国一样,都是六年制。以下几方面略有不同:
1)、校服颜色多彩化
我国的小学生校服大多数是固定季节或是活动的,但泰国的校服是按照时间来定的,大多数校服的款式是一样的,但颜色有细微差别而已。泰国人注重颜色,习惯用颜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为红色,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粉红色,星期三为绿色,星期四为橙色,星期五为淡蓝色,星期六为紫红色。学生常按不同日期,穿着不同色彩的校服。
2)、上课时间不同
我国上课时间分为夏令时和冬令时,中午吃饭加午休时间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但是泰国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饭加休息。我国的每节课时间是40分钟,中间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上厕所,喝水等,泰国课堂是一个小时,学生课堂上随时可以出去上厕所,喝水等等。但是必须要和老师说,回来的时候,类似于我国学生小学生的“报告”二字,学生要双手合十,鞠躬,“老师,我进教室。”很有礼貌。
相对来说,这也与泰国的等级制度有或多或少的原因。
3)、中国课堂和泰国课堂也有区别
中国课堂虽然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有所改变,但是,应试教育的传统大旗还在高高屹立。我们的老师不得不偏重于知识数量的积累和基础知识,会自觉不自觉地会制造同一种定势思维模型下的思维统一,习惯于让学生去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习惯让学生按教师思路思考,习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强调基础知识而忽略了思维的养和提高,学生创意和发散性思维程度不够高。
泰国的课堂相对西化,自由的多,上课上到一半,觉得和另一同学更合得来,可以再换座位,吃东西,在我们眼里基本上是乱哄哄的,学生热情高涨,精力充沛,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础知识的巩固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牢固。
二、教学方法的异同
教学方法没有较大的出入,教师的目的都很明确,都想尽各种办法,展开十八般武艺来提高教学质量。演示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图画教学法、卡片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变成泰国课堂的常客,对于以快乐学习为宗旨的他们来说,这些教学方式往往能使学生在课堂实践中不自觉的掌握知识。
但是这种灵活多样的课时设计,要求学习者有很高的自觉性参与性,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再灵活的方法也不能使学习者学好中文。
三、教育理念的不同
以人为本是全世界教育的共同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也是永恒的话题,教育的均衡和公平发展是每个国家追求的目标。泰国人却更加看重生存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渗透。
我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教育理念是: 以人为本 ,教育教学民主,人人可成才,教即导, 自主、探究、合作,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双赢, 多元评价的理念 。教育专家发现了问题所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进行了教育改革。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改革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持久的进行下去,这样难免有些抱怨之声,指责改革太慢、没有实质性改变等等。
而泰国一般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数、理、化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中份量并不很重,所以泰国学生不会整天埋头于题海进行演算。泰国学校不提倡布置家庭作业,作业一般都在课堂上完成。课余时间,学生们大都是在打球、唱歌、弹吉他、做手工和阅读。泰国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即使是放学后,没有任何人组织,每当广播里播放国歌时,正在嬉戏玩耍的孩子也会自觉地站立聆听国歌。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高不可攀的大道理,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中,便把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孩子们的心里。
对刚进入校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泰国的传统礼仪。从如何行礼、如何坐、如何站到如何拜师、如何献花、如何受奖等等,均有详细的讲解,学生们进行实际演练;泰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或是重大活动,学校都邀请造诣高深的僧人到学校为讲经说法,,通过学校教育,使得泰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泰国学生总体上都比较开朗、活泼、大方和宽容,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保留了孩子的天真与稚气,你会感觉他们更像孩子。
四、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泰国的教育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泰国,学生没有什么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也相对小。老师也并不是只从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其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动手交际能力,以及他的独立性,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如果说中国的学习是一口井,讲究的是深度,那么泰国的学习更象是一片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他们学习如何独立 地思考。正是由于老师并不是用单一的标准机械地衡量每个学生,正是因为他们对于问题的结论不要求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怀疑和反驳,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时,其潜能也就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跨文化交际学方面分析,我觉得,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中国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喜欢讲求谦虚、“中庸”,比较内敛,不爱外显和活跃,而泰国由于历史原因受到了很多西方思想的影响,而且他们最初的教育也是受西方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的教育方式更趋于“西化”,再加上泰国人民本身的民族性格也比较开朗活泼、爱热闹、能歌善舞,所以相对比较活跃,爱表现。
通过以上中泰两国在学制和管理体制差异、教学方法区别和学生成绩评定等五方面的分析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泰两国的教育模式既有相似又有区别,而造成这种区别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两国人民之间价值观、信仰的不同,以及传统观念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在对待外来文化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从其特定的民族文化入手,展开实际分析。两种不同侧重点的教育模式,各有利弊。当然,中国式的教育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书面知识,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在解放个性、创新思维方面,我比较推崇泰国式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林秀梅 《泰国社会与文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2]潘懋元《东南亚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