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在朋友圈上看到一句话:我一直以为回锅肉就是炒两遍的肉,回锅嘛。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个好笑的表情。不由得笑起来,觉得这位朋友真是太可爱了。类似的感觉我也有。比如我经常会想,东京的狗如果跟北京的狗见了面,会不会像老虎看狮子。还有,家里养的猫能不能理解流浪猫。想来想去都得不出答案,说起來很伤感。
我在长篇小说《惠比寿花园广场》里写过我家里的一些事。爸爸的工资本来就很低,却都用来喝酒抽烟。六个孩子里,大姐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生的。二姐、三姐和四姐是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哥哥是工农兵大学生。我是恢复大学考试后的第二届大学生。妈妈白班晚班地打各种工,赚来的钱依然不够全家的开支。关于童年的记忆灰蓬蓬的。一生中最无法忘却的是学费的事。每次交学费之前,妈妈都要我去邻居家借钱。妈妈之所以选定不满十岁的我去借钱,我想跟我的年龄有关。妈妈肯定认为人们难以拒绝一位小孩子的要求。妈妈这样教我:“你去借钱的时候,你就说我爸22号发工资,22号那天肯定还钱。”我至今都记着这句话。对我来说,22号是我永远无法忘却的极其伤感的一个日子,连数字本身都浸透着哀伤。
说到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因为熬不住种地之苦,二姐一次接一次地从普蓝店跑回家里。二姐坐火车回家,回家的时间,正好赶上家里人围着饭桌吃午饭。二姐不敲门,而是特地绕到后院敲窗玻璃。我家那时住一楼,二姐敲窗玻璃,我们一同看窗。一看到二姐,妈妈的手就会控制不住抖起来。第二天,妈妈送二姐回农村的时候说:“城里没有你的户口,没有户口就拿不到口粮。你不在农村待着的话,连农村的口粮也拿不到了。这一次回去,你要尽可能待得时间长一点。你懂我说的意思吗?”
二姐一直哭,对妈妈说,农村的太阳特别毒,烤得脸颊痛。还说太阳地里种水稻,腰痛得直不起来。妈妈说:“你得学会忍啊。你要忍到你被抽调回城。”为了口粮,妈妈逼着二姐回农村。妈妈跟二姐说再见的时候,一边摆手一边大声地喊:“你要学得省心点儿。”我还记得那时的二姐,披散着乱发,一脸的泪水,从头到尾都是愁眉苦脸的。但同样是知青的三姐和四姐为什么跟二姐不一样呢?不到农村放假的时候绝不回家,绝对不给妈妈“添麻烦”。因为是这个原因,我至今也不知道她们的下放地点叫什么名字。但三姐跟妈妈说过的事我却记得很鲜明。意思就是太阳很毒,昏头涨脑地插完秧,腰痛得只能爬着回田埂。对农耕怀有恐惧是理所当然的。我没有二姐、三姐和四姐这样的经历,至今也没有见识过农村,不熟悉土地,对农村的想象除了一大片绿油油,还是一大片绿油油,是田园式的。我的世界一直是一张写字台,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出版社,到大学院,再到出版社。结果我对文字特别敏感,几乎可以说是病态。环境与感受,就像一根很长很长的线被扯在一起。
还有一件事,多少年后讲起她的几个孩子时,妈妈总会叹一口很长的气说:“小孩子真是从小看大。老二从小就不省心,尿床尿到上中学。所以她去农村的那几年,把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折腾在火车票上了。”而我呢,从小就离家出走,对故乡和人生有强烈的幻灭感,所以讲到我的时候,妈妈会后悔地摇着头说:“早知道读书让你成天到晚地想死想活,我就不会让你上大学,而是让你去工厂做工了。”
我知道,这是伤感。妈妈的伤感。迷惘也好,爱也罢,其实都是伤感。来日本后我经常去温泉。白昼去小街散步,看一幢幢旅馆附近冒出的一缕缕热气像白色的烟雾,感觉里面藏着很多个故事。也许不懂得人生的人,才会感到真正单纯的幸福。也许懂得死的意义的人,才会活得更加坦然。这些话听起来好像不太靠谱,但伤感确是感受生活的一种能力。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小时候,家里的厕所跟房间隔着一条很长的走廊,黑漆漆的。窗户对着后院。大概是怕“鬼”吧,一直到上中学为止,夜里去厕所的时候,我总是叫醒妈妈陪着我一起去。有一次从厕所里出来,我爬上床,准备睡觉,妈妈说:“什么时候你去厕所不再需要我陪了,我就该休息了。”上了中学,一个人去厕所不害怕了,发现走廊比想象的狭窄,而窗户比想象的要高,只是非常小,根本容不下一个人的脑袋,于是觉得有点儿虚幻,竟在厕所里叹息起来。忽然觉得自己的胆子小得有点儿惨。寂寞从心底迸发出来,不由得对妈妈充满了谢意。
稍微懂一点儿事的时候,有一次,我看到妈妈在厨房偷偷地擦眼泪。我走过去拉着妈妈的手,伤感地对妈妈说:“妈妈,不要哭了,我会长大,我会把你现在的苦处都写出来,让全世界都理解你。”
所以我的创作是从伤感出发的。我觉得创作就是邂逅,来自生活。虽然不变的是已经逝去的童年的环境,但童年的环境却给了我支配自身命运的某种力量。如今想起已经死去的妈妈,我觉得非常寂寞。太寂寞了!童年的背景变得虚幻。妈妈恍如一缕忧伤的黑发在天空飘忽,于是白云看起来更白,连云间的霞光看起来都像是飘忽的头发了。穿一件藏青色的上衣,留着齐耳的短发,长得十分美丽的妈妈是光景,而这样的光景已经成了过去的梦了。我一直以为藏青色是最能表现清洁感的颜色,并酷爱藏青色的衣服。我在长篇小说《惠比寿花园广场》里写道:“我对妈妈的伤感的记忆,常常潮水般涌到眼前,它们具有着形状和味道,好像两臂间的投入,两个唇齿间的亲吻。”
我是1992年2月到日本的。完全是随波逐流。那时国门打开不久,一首歌红遍全国,其中的歌词是:“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外边的世界很无奈。”很多人想看看外边的世界,我也一样。刚好我翻译的书的作者是大学教授,他发邀请,希望我能到他所就职的大学留学。不管怎么说,从大学的时候开始,我就深深地爱上了日本文学,知道樱花与红叶是日本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我也知道日本武士推崇樱花,认为樱花的美,不是盛开,而是凋谢。最好的例子是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虽然我现在重新读这本书时已经流不出泪水,但我还记得当时读完这本书后所受到的巨大冲击:悲伤铺天盖地。泪水涌出来,永不休止似的。《金阁寺》是一场爆烈的美的祭典。三岛由纪夫是想通过美的毁灭的伤感,来唤起读者对现代社会的对比。而三岛由纪夫本人,无疑正是樱花一样的男人。生命在达到至极的美丽的巅峰之后,毫无留恋地结束了。他在《奔马》中写到:“就在刀刃猛然刺入腹部的瞬间,一轮红日在眼睑背面粲然升了上来。”他在45岁选择了自杀。他的死也是创作。回想起来,我那时的心情是,有朝一日可以亲眼看到金阁寺。
这么巧,那时我出版了散文集《夕阳又在西逝》。汪曾祺在给我的书所写的序里说:“黑孩翻译过日本新感觉派的作品,当然接受了一些感觉派的影响。不要对黑孩的作品作过于实质的注解。不要把栩栩如生的蝴蝶压制成标本。我小时候就做过这样的事,捉了一些蝴蝶夹在书里,结果,蝴蝶死了。”我好感动,并且伤感。石川啄木的诗歌里有一句话:“能够比谁都先听到秋声。”好多人认为我写的小说自传性居多,我很难解释。写作不可能跟医生似的,用手术刀来切开肉体,告诉你这是心脏、这是肿瘤什么的。如果说创作是用文字打扮过的生活,那么我的文字一定是带着好多自我的目光。如果我也可以为小说归类的话,我愿意将我的小说形容为“模特小说”。我希望我模拟的人物有奇异的生命力,可以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比较。正如三岛由纪夫,通过美的毁灭的伤感,来唤起读者对现代社会的对比。直到现在我依然很幼稚,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作家。
当然作者的经历在表现的时候也会成为一种局限。打一个比喻,诗歌和小说中,常看到“外边是雨的声音”这样的句子。雨自身没有声音,雨只是下,诗人和作家听到的是雨下的途中打击在房顶、树干的时候的声音,是撞击的声音。诗人和作家想写雨的时候,文学就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文学不是从雨出发的。文学是从雨给人的内心所唤起的某一种心情出发的,好像伤感。问题在于创作的真实是想象的,而细节是真实的。
忘了是什么人说过:“回忆是另外的一个存在,是第二个现在。”我出生的地方是大连,大连人的回忆离不开海。写大海的时候我会这样写:海面掀起大浪,可以感受到台风的即将来临。或者可以感受到台风之强劲等等。经验有时会成为写作时的局限和极限。川端康成说:“小说的世界里,则是连幻想的东西也與现实的世界相连在一起,宛如同连接实物绘画所装饰的图画,或者游人往来附近所接触的事物一样。”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觉得不知道自己说清楚了没有。反正,人在受某一种心情牵制的时候,在伤感的时候,解救的唯一的法宝就是语言。通过字眼来吐露心的声音。
因为孤独,刚来日本的时候,每天都十分伤感,但是,也许是我的运气好,研究生毕业后,马上在日本出版社就职,跟国内干一样的工作,跟在国内时一样开始出版自己的日文版书。所以,在身份认同上我几乎没有苦恼。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看过海也没有看过雪,看过大海后就会想着看雪,以为雪比大海更好看。想象总是彩色的。到了日本后,交通、电信、安全、国民性等等,给我的冲击很大。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司空见惯,但是三十年前,家里有浴室,水龙头往左开是热水往右开是冷水,一张卡塞到机器里就可以存钱取钱,忘在公共电话亭的钱包会有日本人在后面追着你还给你等等,却是不得了的事。好像堆积在岩石上的生活,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眼前出现了几十个世界。于是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地球一样的圆圈,除了中国和日本,我把美国画在里面,把比我们落后的非洲也画在里面。我想看看美国、非洲甚至更多。但是持中国护照的我,当时想走出日本的话,只有归化日本。而我喜欢东京这个城市,建筑物的新旧并存,文化上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时装的多样化,细节中充满的精制,都令我觉得美无处不在。有人说,现代人多的是胸怀而少的却是情怀,我觉得东京处处可以陶冶我的情怀。归化也可以成为我居住在东京的一个手段。爱国不一定标榜中国护照,我是这么想的。现在的中国人,没必要归化了,因为时代不一样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拿着大把的钞票,拿着中国护照,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澳大利亚政府还打出旗来欢迎中国人。所以说,在身份上我没有任何困惑就作了归化的选择。我归化不是身份认同,就是想看看地球上更多的地方。
结果是有了好多令人伤感的纠结。归化后我依然还是一个中国人,除了当中国人也不可能变身为日本人。日本人的确排外,但是换一下位置,如果日本人到中国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守规矩的话,你也会排斥日本人。和日本人一起工作,为了得到日本人的认同,认同你跟大多数中国人不一样,真的是非常伤感。我多少有些意外,因为对日本的关照竟然让我思念起故国来了。我开始断断续续地写一些文字,比如《樱花雪》《尺八》《小日本大帝国》《日本的夏》《温泉情结》等。这期间樱花风流、尺八悲壮、京都的舞女华丽,浅草热闹的都是外国人等等,它们都缘于我内心伤感的余韵。而现在,伤感一旦消失,我已经写不出这种儿歌式的文字了。我自己都大吃一惊。打一个比喻的话,文学是我走向大人的一段道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和观赏已经成为我活下去的另外一个载体。归根结蒂我们掌握不了人生的长河,这是令人伤感的,但是看完或者读完了一部作品,有一番探索留在心头,又是创作的永恒性了。
回头说金阁寺。到日本旅游的人,去京都的话,都会去金阁寺打卡。小时候看过动画片《一休》的人,会在金阁寺找到童年的记忆。读过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的人,脑海里会产生美与丑的对立,爱与性的对立,永恒与凋零的对立。还会想到吞没了金阁寺的那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我去过好几次,每次都是陪朋友去。每次去都会跟朋友解释大叙述与小叙述的关系。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战火中跟金阁寺一起毁灭,这是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壮烈而不失伤感的幻想,是对美的极致的追求。有一位中国作家(我想不起是谁了)说得很好:“从世界大战到亚洲战场,然后到日本,再到金阁寺,再到三岛由纪夫这里,这一条巨大的历史背景线,仅仅是三岛构建故事的一个朦胧的背景而已。”金阁寺真实存在过,被烧了,又被后人恢复了。我想,恢复的金阁寺绝对不是原来的那个金阁寺了。
好多人看金阁寺会想起那场大火,或者会想起放火烧金阁寺的主人公。但我看金阁寺,会不由自己地想到三岛由纪夫的脸。其实我根本没有见过他本人。我只是看过他的黑白照片。前些日子我看了小说《步履不停》,脑子里不断浮现的是妈妈和兄弟姐妹的影子。我真的是觉得既喜悦又伤感。文学带给我的,多半都是伤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是离不开伤感的。再比如川端康成,作为一个作家,个人的他并未令我非常着迷,但是他文字里所流淌的颓废和静寂伤感的情绪,却令我感到亲切。因为我从中能够找到我想要的那种幽微。窗外凄风苦雨的时候,或者一点儿也打不起精神的时候,我就读川端康成的文字。川端康成的书总是摆在我的枕头边上,摆在我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雪国》的凉,雪的洁净,雪后的静谧;《古都》的京都的树香,花开的声音伴着潺潺流过的融雪的声音交响曲一样。驹子的头发又凉又硬,但胸脯软软的膨胀出温暖。也就是说我喜欢他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天籁般伤感的文字。对我来说,川端康成的作品是一味中药,我伤感的时候为我解毒。
在我这样说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已经浮现出富士山、温泉、和服、花火、茶道、武士道、生鱼片和成群成群的夏的野鸟。就是它们包围过我。它们像彗星划过我的脑子,留下的是一个个闪闪生辉的感触。比如生鱼片,我觉得是一幅美丽的画。而温泉是暖暖的情。和服像花。花火燃烧出一寸寸的风情。一杯绿茶喝尽所有的山清水秀。事实上,真实的生活是无法捉摸的,而文字的确是有形有味的。总之,我写一人一物一事一景一情,它们遍及日本生活的很多边边角角。我写它们给我的生命感触。这些感触跟樱花,跟金阁寺,有着相同的意义。
因为安徽文艺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文集,所以把写过的散文整理了一下,竟吓了一大跳。来日本快三十年了,以为自己没写多少文字,但整理出来的文字竟有二十多万字。三十年的时光太长,像流逝的河水。我这里扔一篇,那里扔一篇,当我忘记许多人和许多事的时候,这些我曾写过的文字,同时也被我记忆的河淹没了。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我一贯都过于懒散。但是在这里,原因就不必说及了。1991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夕阳又在西逝》,很快就再版了,但现在的书很少有几本会再版了。一场雪景会改变眼前的景色。雪化了,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色。今天早上我还在想,为了所谓的见大世面,三十年前我独自一人跑来日本,其实也是很伤感的。又好像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虽然是九月里的一天,日本仍然高温,但是早晨伯劳鸟的清脆的叫声,却令我感到秋的凉意。我察觉到秋已经到了。
责任编辑 吴晓辉
我在长篇小说《惠比寿花园广场》里写过我家里的一些事。爸爸的工资本来就很低,却都用来喝酒抽烟。六个孩子里,大姐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生的。二姐、三姐和四姐是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哥哥是工农兵大学生。我是恢复大学考试后的第二届大学生。妈妈白班晚班地打各种工,赚来的钱依然不够全家的开支。关于童年的记忆灰蓬蓬的。一生中最无法忘却的是学费的事。每次交学费之前,妈妈都要我去邻居家借钱。妈妈之所以选定不满十岁的我去借钱,我想跟我的年龄有关。妈妈肯定认为人们难以拒绝一位小孩子的要求。妈妈这样教我:“你去借钱的时候,你就说我爸22号发工资,22号那天肯定还钱。”我至今都记着这句话。对我来说,22号是我永远无法忘却的极其伤感的一个日子,连数字本身都浸透着哀伤。
说到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因为熬不住种地之苦,二姐一次接一次地从普蓝店跑回家里。二姐坐火车回家,回家的时间,正好赶上家里人围着饭桌吃午饭。二姐不敲门,而是特地绕到后院敲窗玻璃。我家那时住一楼,二姐敲窗玻璃,我们一同看窗。一看到二姐,妈妈的手就会控制不住抖起来。第二天,妈妈送二姐回农村的时候说:“城里没有你的户口,没有户口就拿不到口粮。你不在农村待着的话,连农村的口粮也拿不到了。这一次回去,你要尽可能待得时间长一点。你懂我说的意思吗?”
二姐一直哭,对妈妈说,农村的太阳特别毒,烤得脸颊痛。还说太阳地里种水稻,腰痛得直不起来。妈妈说:“你得学会忍啊。你要忍到你被抽调回城。”为了口粮,妈妈逼着二姐回农村。妈妈跟二姐说再见的时候,一边摆手一边大声地喊:“你要学得省心点儿。”我还记得那时的二姐,披散着乱发,一脸的泪水,从头到尾都是愁眉苦脸的。但同样是知青的三姐和四姐为什么跟二姐不一样呢?不到农村放假的时候绝不回家,绝对不给妈妈“添麻烦”。因为是这个原因,我至今也不知道她们的下放地点叫什么名字。但三姐跟妈妈说过的事我却记得很鲜明。意思就是太阳很毒,昏头涨脑地插完秧,腰痛得只能爬着回田埂。对农耕怀有恐惧是理所当然的。我没有二姐、三姐和四姐这样的经历,至今也没有见识过农村,不熟悉土地,对农村的想象除了一大片绿油油,还是一大片绿油油,是田园式的。我的世界一直是一张写字台,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出版社,到大学院,再到出版社。结果我对文字特别敏感,几乎可以说是病态。环境与感受,就像一根很长很长的线被扯在一起。
还有一件事,多少年后讲起她的几个孩子时,妈妈总会叹一口很长的气说:“小孩子真是从小看大。老二从小就不省心,尿床尿到上中学。所以她去农村的那几年,把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折腾在火车票上了。”而我呢,从小就离家出走,对故乡和人生有强烈的幻灭感,所以讲到我的时候,妈妈会后悔地摇着头说:“早知道读书让你成天到晚地想死想活,我就不会让你上大学,而是让你去工厂做工了。”
我知道,这是伤感。妈妈的伤感。迷惘也好,爱也罢,其实都是伤感。来日本后我经常去温泉。白昼去小街散步,看一幢幢旅馆附近冒出的一缕缕热气像白色的烟雾,感觉里面藏着很多个故事。也许不懂得人生的人,才会感到真正单纯的幸福。也许懂得死的意义的人,才会活得更加坦然。这些话听起来好像不太靠谱,但伤感确是感受生活的一种能力。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小时候,家里的厕所跟房间隔着一条很长的走廊,黑漆漆的。窗户对着后院。大概是怕“鬼”吧,一直到上中学为止,夜里去厕所的时候,我总是叫醒妈妈陪着我一起去。有一次从厕所里出来,我爬上床,准备睡觉,妈妈说:“什么时候你去厕所不再需要我陪了,我就该休息了。”上了中学,一个人去厕所不害怕了,发现走廊比想象的狭窄,而窗户比想象的要高,只是非常小,根本容不下一个人的脑袋,于是觉得有点儿虚幻,竟在厕所里叹息起来。忽然觉得自己的胆子小得有点儿惨。寂寞从心底迸发出来,不由得对妈妈充满了谢意。
稍微懂一点儿事的时候,有一次,我看到妈妈在厨房偷偷地擦眼泪。我走过去拉着妈妈的手,伤感地对妈妈说:“妈妈,不要哭了,我会长大,我会把你现在的苦处都写出来,让全世界都理解你。”
所以我的创作是从伤感出发的。我觉得创作就是邂逅,来自生活。虽然不变的是已经逝去的童年的环境,但童年的环境却给了我支配自身命运的某种力量。如今想起已经死去的妈妈,我觉得非常寂寞。太寂寞了!童年的背景变得虚幻。妈妈恍如一缕忧伤的黑发在天空飘忽,于是白云看起来更白,连云间的霞光看起来都像是飘忽的头发了。穿一件藏青色的上衣,留着齐耳的短发,长得十分美丽的妈妈是光景,而这样的光景已经成了过去的梦了。我一直以为藏青色是最能表现清洁感的颜色,并酷爱藏青色的衣服。我在长篇小说《惠比寿花园广场》里写道:“我对妈妈的伤感的记忆,常常潮水般涌到眼前,它们具有着形状和味道,好像两臂间的投入,两个唇齿间的亲吻。”
我是1992年2月到日本的。完全是随波逐流。那时国门打开不久,一首歌红遍全国,其中的歌词是:“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外边的世界很无奈。”很多人想看看外边的世界,我也一样。刚好我翻译的书的作者是大学教授,他发邀请,希望我能到他所就职的大学留学。不管怎么说,从大学的时候开始,我就深深地爱上了日本文学,知道樱花与红叶是日本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我也知道日本武士推崇樱花,认为樱花的美,不是盛开,而是凋谢。最好的例子是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虽然我现在重新读这本书时已经流不出泪水,但我还记得当时读完这本书后所受到的巨大冲击:悲伤铺天盖地。泪水涌出来,永不休止似的。《金阁寺》是一场爆烈的美的祭典。三岛由纪夫是想通过美的毁灭的伤感,来唤起读者对现代社会的对比。而三岛由纪夫本人,无疑正是樱花一样的男人。生命在达到至极的美丽的巅峰之后,毫无留恋地结束了。他在《奔马》中写到:“就在刀刃猛然刺入腹部的瞬间,一轮红日在眼睑背面粲然升了上来。”他在45岁选择了自杀。他的死也是创作。回想起来,我那时的心情是,有朝一日可以亲眼看到金阁寺。
这么巧,那时我出版了散文集《夕阳又在西逝》。汪曾祺在给我的书所写的序里说:“黑孩翻译过日本新感觉派的作品,当然接受了一些感觉派的影响。不要对黑孩的作品作过于实质的注解。不要把栩栩如生的蝴蝶压制成标本。我小时候就做过这样的事,捉了一些蝴蝶夹在书里,结果,蝴蝶死了。”我好感动,并且伤感。石川啄木的诗歌里有一句话:“能够比谁都先听到秋声。”好多人认为我写的小说自传性居多,我很难解释。写作不可能跟医生似的,用手术刀来切开肉体,告诉你这是心脏、这是肿瘤什么的。如果说创作是用文字打扮过的生活,那么我的文字一定是带着好多自我的目光。如果我也可以为小说归类的话,我愿意将我的小说形容为“模特小说”。我希望我模拟的人物有奇异的生命力,可以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比较。正如三岛由纪夫,通过美的毁灭的伤感,来唤起读者对现代社会的对比。直到现在我依然很幼稚,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作家。
当然作者的经历在表现的时候也会成为一种局限。打一个比喻,诗歌和小说中,常看到“外边是雨的声音”这样的句子。雨自身没有声音,雨只是下,诗人和作家听到的是雨下的途中打击在房顶、树干的时候的声音,是撞击的声音。诗人和作家想写雨的时候,文学就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文学不是从雨出发的。文学是从雨给人的内心所唤起的某一种心情出发的,好像伤感。问题在于创作的真实是想象的,而细节是真实的。
忘了是什么人说过:“回忆是另外的一个存在,是第二个现在。”我出生的地方是大连,大连人的回忆离不开海。写大海的时候我会这样写:海面掀起大浪,可以感受到台风的即将来临。或者可以感受到台风之强劲等等。经验有时会成为写作时的局限和极限。川端康成说:“小说的世界里,则是连幻想的东西也與现实的世界相连在一起,宛如同连接实物绘画所装饰的图画,或者游人往来附近所接触的事物一样。”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觉得不知道自己说清楚了没有。反正,人在受某一种心情牵制的时候,在伤感的时候,解救的唯一的法宝就是语言。通过字眼来吐露心的声音。
因为孤独,刚来日本的时候,每天都十分伤感,但是,也许是我的运气好,研究生毕业后,马上在日本出版社就职,跟国内干一样的工作,跟在国内时一样开始出版自己的日文版书。所以,在身份认同上我几乎没有苦恼。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看过海也没有看过雪,看过大海后就会想着看雪,以为雪比大海更好看。想象总是彩色的。到了日本后,交通、电信、安全、国民性等等,给我的冲击很大。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司空见惯,但是三十年前,家里有浴室,水龙头往左开是热水往右开是冷水,一张卡塞到机器里就可以存钱取钱,忘在公共电话亭的钱包会有日本人在后面追着你还给你等等,却是不得了的事。好像堆积在岩石上的生活,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眼前出现了几十个世界。于是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地球一样的圆圈,除了中国和日本,我把美国画在里面,把比我们落后的非洲也画在里面。我想看看美国、非洲甚至更多。但是持中国护照的我,当时想走出日本的话,只有归化日本。而我喜欢东京这个城市,建筑物的新旧并存,文化上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时装的多样化,细节中充满的精制,都令我觉得美无处不在。有人说,现代人多的是胸怀而少的却是情怀,我觉得东京处处可以陶冶我的情怀。归化也可以成为我居住在东京的一个手段。爱国不一定标榜中国护照,我是这么想的。现在的中国人,没必要归化了,因为时代不一样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拿着大把的钞票,拿着中国护照,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澳大利亚政府还打出旗来欢迎中国人。所以说,在身份上我没有任何困惑就作了归化的选择。我归化不是身份认同,就是想看看地球上更多的地方。
结果是有了好多令人伤感的纠结。归化后我依然还是一个中国人,除了当中国人也不可能变身为日本人。日本人的确排外,但是换一下位置,如果日本人到中国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守规矩的话,你也会排斥日本人。和日本人一起工作,为了得到日本人的认同,认同你跟大多数中国人不一样,真的是非常伤感。我多少有些意外,因为对日本的关照竟然让我思念起故国来了。我开始断断续续地写一些文字,比如《樱花雪》《尺八》《小日本大帝国》《日本的夏》《温泉情结》等。这期间樱花风流、尺八悲壮、京都的舞女华丽,浅草热闹的都是外国人等等,它们都缘于我内心伤感的余韵。而现在,伤感一旦消失,我已经写不出这种儿歌式的文字了。我自己都大吃一惊。打一个比喻的话,文学是我走向大人的一段道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和观赏已经成为我活下去的另外一个载体。归根结蒂我们掌握不了人生的长河,这是令人伤感的,但是看完或者读完了一部作品,有一番探索留在心头,又是创作的永恒性了。
回头说金阁寺。到日本旅游的人,去京都的话,都会去金阁寺打卡。小时候看过动画片《一休》的人,会在金阁寺找到童年的记忆。读过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的人,脑海里会产生美与丑的对立,爱与性的对立,永恒与凋零的对立。还会想到吞没了金阁寺的那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我去过好几次,每次都是陪朋友去。每次去都会跟朋友解释大叙述与小叙述的关系。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战火中跟金阁寺一起毁灭,这是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壮烈而不失伤感的幻想,是对美的极致的追求。有一位中国作家(我想不起是谁了)说得很好:“从世界大战到亚洲战场,然后到日本,再到金阁寺,再到三岛由纪夫这里,这一条巨大的历史背景线,仅仅是三岛构建故事的一个朦胧的背景而已。”金阁寺真实存在过,被烧了,又被后人恢复了。我想,恢复的金阁寺绝对不是原来的那个金阁寺了。
好多人看金阁寺会想起那场大火,或者会想起放火烧金阁寺的主人公。但我看金阁寺,会不由自己地想到三岛由纪夫的脸。其实我根本没有见过他本人。我只是看过他的黑白照片。前些日子我看了小说《步履不停》,脑子里不断浮现的是妈妈和兄弟姐妹的影子。我真的是觉得既喜悦又伤感。文学带给我的,多半都是伤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是离不开伤感的。再比如川端康成,作为一个作家,个人的他并未令我非常着迷,但是他文字里所流淌的颓废和静寂伤感的情绪,却令我感到亲切。因为我从中能够找到我想要的那种幽微。窗外凄风苦雨的时候,或者一点儿也打不起精神的时候,我就读川端康成的文字。川端康成的书总是摆在我的枕头边上,摆在我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雪国》的凉,雪的洁净,雪后的静谧;《古都》的京都的树香,花开的声音伴着潺潺流过的融雪的声音交响曲一样。驹子的头发又凉又硬,但胸脯软软的膨胀出温暖。也就是说我喜欢他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天籁般伤感的文字。对我来说,川端康成的作品是一味中药,我伤感的时候为我解毒。
在我这样说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已经浮现出富士山、温泉、和服、花火、茶道、武士道、生鱼片和成群成群的夏的野鸟。就是它们包围过我。它们像彗星划过我的脑子,留下的是一个个闪闪生辉的感触。比如生鱼片,我觉得是一幅美丽的画。而温泉是暖暖的情。和服像花。花火燃烧出一寸寸的风情。一杯绿茶喝尽所有的山清水秀。事实上,真实的生活是无法捉摸的,而文字的确是有形有味的。总之,我写一人一物一事一景一情,它们遍及日本生活的很多边边角角。我写它们给我的生命感触。这些感触跟樱花,跟金阁寺,有着相同的意义。
因为安徽文艺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文集,所以把写过的散文整理了一下,竟吓了一大跳。来日本快三十年了,以为自己没写多少文字,但整理出来的文字竟有二十多万字。三十年的时光太长,像流逝的河水。我这里扔一篇,那里扔一篇,当我忘记许多人和许多事的时候,这些我曾写过的文字,同时也被我记忆的河淹没了。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我一贯都过于懒散。但是在这里,原因就不必说及了。1991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夕阳又在西逝》,很快就再版了,但现在的书很少有几本会再版了。一场雪景会改变眼前的景色。雪化了,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色。今天早上我还在想,为了所谓的见大世面,三十年前我独自一人跑来日本,其实也是很伤感的。又好像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虽然是九月里的一天,日本仍然高温,但是早晨伯劳鸟的清脆的叫声,却令我感到秋的凉意。我察觉到秋已经到了。
责任编辑 吴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