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翠翠”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翠翠”生动活泼、纯真善良、清新可人,是沈从文理想人生和理想爱情的寄托,是美的化身。单纯的人喜欢单纯的美。白塔、小溪、老人、女孩、黄狗……沈从文的心一直在淳朴的湘西,“翠翠”是沈从文长时期的“思乡情结”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
  最美的时光总是在怀念中。沈从文童年调皮搗蛋,逃课捉蟋蟀,偷偷跑去凫水,弄得满身泥巴跑回家被关“禁闭”。率直慷慨的寄父(干爹),颇有气度的母亲,宽严相济的父亲,淳朴善良的乡亲……所有美好都在童年,都在湘西,都在那群“乡下人”身上。
  沈从文笔下有自然之美、风俗之美、人性之美,这大概源于他美好而纯净的童年。人性都有阴阳两面,就看你愿意去揭开哪一面,去放大哪一面。就像你喜欢一个人就会无限放大他的好,自动屏蔽他的不好,缺点也变得可爱。
  汪曾祺说沈从文,不长于讲课,课堂毫无系统,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很低,但讲得诚恳朴实。曾看过关于沈从文上课的趣事,说他第一次上课时紧张得十几分钟说不出话来,然后十分钟就把课讲完了。我脑海中浮现的沈从文,是个不善言辞有点木讷的形象。木讷有木讷的好,可爱单纯,一旦投入爱,定执着而热烈。
  沈从文一直称自己是个“乡下人”,不太会说话,情书却写得极美。“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写给张兆和的。胡适对张兆和说,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回:我很顽固地不爱他。沈从文持之以恒、狂轰乱炸写了三年情书终于感动了张兆和,再加之被感动的众人的压力,张心不甘情不愿地嫁给了沈从文。靠情书可以获得爱情的年代纯真而美好,沈从文那些最美的情书成为一个时代最浪漫的爱情印记。
  沈从文说过,翠翠是由“绒线铺的小女孩”、青岛崂山的“一个乡村女子”以及“身边新妇”(即夫人张兆和)三个原型“合成”的。他最美的情书应该是写给心中的理想“翠翠”。张兆和爱的是情书还是沈从文?沈从文爱的是写情书的感觉还是张兆和本人?他们或许爱的都是爱情,而不是对方。真正的爱从来都不是因为感动和浪漫,没有烟火气息的爱总归不踏实。大概是爱情都在情书里宣泄完了,婚后的他们并不幸福,沈出轨,张冷漠,婚姻全不像情书里的甜蜜。那是婚姻的问题,不是爱情的问题,是婚姻的现实破坏了爱情。爱而不得才是完美。
  美大多是说不出来的。就如沈从文不会给学生讲课一样。想起当年我给学生讲沈从文的《边城》,真的不知如何开口。我会慷慨激昂讲几个小时《纪念刘和珍君》,却对翠翠心中薄薄的凄凉讲不出来,只能带学生看电影,一遍一遍读课文,让他们自己慢慢揣摩。那静谧和谐、田园牧歌式的湘西之美,要放空自己忘却尘世飞入云端,才会感知。心浮气躁的年轻人根本静不下来,只想着让傩送跟翠翠快点成亲,热热闹闹的婚礼多有意思。让翠翠一个人坐在船头等待未知,那就是一个悲剧。
  现在想来,大团圆不一定就是幸福,久盼而来的不一定就真想要,热闹过后也许才是真正的寂寞,虚幻的美、等待的美、残缺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美。沈从文心中的“女神”不允许世俗破坏,就让“翠翠”一直等下去,安安静静守护那山、那水、那尘世的净土。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肯尼亚东北郡位置偏远,学校非常稀少,路程比较遥远,孩子上学特别困难。受到落后状况的限制,大多数人没有读书,从小到大不知道课本是哪种样子,文盲率高达85.3%,远远高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在偏僻的村庄里,条件极其糟糕,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用不到互联网。  肯尼亚全国47个郡,国家图书馆在全国有65座分馆,威克利夫·奥洛奇在国家图书馆任职,担任加里萨分部的领导,他很想改
期刊
七月穿过碧绿无垠的春之暖  静悄悄在这片黑黝黝的土地上走来  青草鲜花生日  开始堂皇富丽  七月你曾以不可想象的热度  使被压扁的种子  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全世界感到惊奇  又有谁能够衡量你的威力  走在七月的小路上  我拥有最热烈的赞礼  你身上凝结着的倔强和坚韧  造就许多让人嫉妒的履历  你给人类留下桂冠  使世界昏睡的灵魂  复苏变暖飞跃  走在七月的小路上  真诚地解读七月的故事  
期刊
南湖星火漫天燃,照亮神州一百年。  扭轉乾坤除旧制,复兴华夏续新篇。  风狂浪猛心犹赤,雨打霜摧志更坚。  借问征程谁引领,江河万里有红船。
期刊
如果省略了过程,结果  当然是美好的  如果省略了汗水和喘息,过程  也可以是享受的  如果省略了反复权衡和思想深处的  革命,连开始都能轻松得  如同燕子斜飞在微风中。  但,我们的劳动恰是恒久的滚石上山  是一场,精疲力竭的拔河:  要把那一头的诸多不可知  夺回来,牢牢握在手中!  因此,即便移山填海都不再是梦  发达、宽裕与舒适也近在眼前  我们还要继续移除它们——  巨大的惯性,惰性  
期刊
那年,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  “不让一人拉下,不让一户掉队”  犹如洪钟大吕,在中华大地上拉响  还像一股春风,吹拂着鄂西大地  吹进了十堰竹溪荣玉村  这个只有196户、824人的穷乡僻壤  我主動向公司党委请战  投身于脱贫攻坚的战场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践行誓言  在那里,我和村民一道肩挑背扛  筑出了一条通向山外的幸福之路  在那里,我和村民一起抬石垒砖  为建设美丽的乡村希望小学出
期刊
家人和大师们教会我的那些事  我五岁学会阅读。那是在玻利维亚科恰班巴的萨耶学校、胡斯蒂尼亚诺修士的课堂上。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今,近七十年时光不再,可我还清楚记得那个魔法如何丰富了我的生活:将书中的文字转化为形象。  打破时空屏障,让我同尼莫船长(《海底两万里》人物)一起遨游海底两万里,同达达尼昂、阿托斯、波尔多斯以及阿来米斯(《三个火枪手》人物)并肩作战,粉碎诡计多端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旨在
期刊
一年一度的书博会是全国图书出版者的盛会,也是爱书人的盛会,还是阅读推广者难得的工作契机。作为全民阅读第一刊的《阅读时代》,自2016年创刊后每年都会参加,是参加书博会的唯一期刊。  从1980年第一届全国书市开始,到2007年更名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再到今年山东的“泉城时刻”,书博会已经走过41个春秋。经过41年的发展,全国书博会已由最初单一的图书交易活动,发展为融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
期刊
“微笑彩虹·书香温暖童年”公益活动首次走进军营  7月18日,“微笑彩虹·书香温暖童年”公益活动在济南举办。活动由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训练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第二幼儿园等单位协办。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的医护人员是第一批参与到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医疗队。  福建启动2021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将推出
期刊
说到读书之所在,首先想到的是书房。  说到书房,中国人的传统中较之于欧美人显然要讲究得多。就拿称谓来说,欧美人称书房很是直白简单,英文直称为“book room”,再大一些的书房就称为“library”(图书馆)。而汉语中的书房称谓,则不一而足,如“斋、轩、阁、楼、堂、馆、房、庐、庵、居、室、园、舍……”可见汉字的层次感、多样性要优越于许多别种文字。  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书房称谓不仅多样别致,更值得
期刊
书名:《苍山如海:东西部扶贫协作丛书——从上海到遵义》  作者:《从上海到遵义》编写组编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与贵州人民出版社等共8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苍山如海:东西部扶贫协作丛书”,不仅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也是中国首套全面反映中国东部省市帮扶贵州重要历程的主题书籍。  丛书中的《从上海到遵义》,是上海人民出版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