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5岁的老友丁振元最近忽然送我一幅油画:《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发朋友圈里立即引起了轰动。
没人想到他会画画。年过花甲突然威武,简直不可思议呢。
那画,固然是临摹法国大画家路易·大卫的,但绘画功底毕竟不错,而且还有创意,比如大卫的拿破仑面目姣好,一如美妇。阿丁的拿破仑却眼神凌厉,浑身霸气侧漏,用我们俗人眼光看,似乎更像拿破仑;再如,大卫的天空背景是乌云密布,阿丁的天空却云幕瑰丽,象征着胜利在望。
我知道他与大师级的大卫相比当然差距不小,但是承载友情,意义非凡,更重要的是,人过六十多暮气,我周围的同龄人还是老气横秋者居多,有的事实上已经在“等烧”了,却还嘲笑他人退休后的精彩,曰:“怎么还没太平?”
相形之下阿丁却始终精神抖擞,“追求总是美丽的”,退休后非但丹青不辍,而且敢对名画“下手”,佩服。
我俩同龄。还是“三同”。也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古人常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不求”,正说明它的“难得”,我在企业10余年,新闻职场30年,与我“三同”者唯此君也。
初识是在“小三线”报到处。我们一谈就投缘。到了山里,又一个寝室,一起过苦日子,他的性格是外向的,说话分贝高,没事常话唠,成天大大咧咧地,交游广阔,但是唯独对自己的专长很低调,从不炫耀自己的一技之长,某日看他写书法不禁大吃一惊:他居然会书法?颜体柳体欧体,随手写写皆有章法。
一问,小学里就习字了,中学里还是学校美术组的,和人合作画过领袖像。不過,印象里他似乎不太有“长心”,厂里有位美术专科毕业的画家叫胡震国,阿丁拜他为师,但习画不太勤快,看他不少日子也是泡在麻将、老酒和聊天里的,回沪后下了海,也没见他怎么努力于绘画嘛,怎么突然就一鸣惊人呢。
阿丁解释,的确长期沮丧过,是受到胡老师的鼓励重新振作的。追随胡老师四十年,“看画”多于画画,他的教学原则很“怪”,反对没看懂就“勤动手”,而是让你反复看他画,往往边画边和你聊着,把你憋着,一直憋到“手实在痒”才允许你动手,就这样,看他画了几十年,也就把他的心法手法熟记了……
我于油画是外行,所欣赏的是阿丁自强不息的“求道”精神,以前常听说“诗无达诂”,说的是诗,没有“终极性的解读”,我现在很想说,人也无“达诂”,人生成败,变数太大。过去常说“三十而立”,后来改为“五十分晓”,如今看来应该六十岁才看结局。想阿丁,当年有谁看好他呢?一个“臭工人”而已。谁都可以在他面前刷存在感,一起进厂的“同龄人”自以为比他混得好的,多了去!有“以工代干”而沾沾自喜的,有“科室干部”就两眼朝天的,还有一旦“管吃管喝管售票”说话立刻不可一世的,连个小卖部的都趾高气扬,更有“混到公司”,“混到局里”,明明一个办事员却立即以“钦差”自居的,都可以在他面前揎臂攘袂,耀武扬威,然一到六十,统统“歇阁”,身上的“毫光”瞬间归零,干瘪枣子一只,多少人,年轻时都被普遍看好,风风雨雨地到老也不过如此,唯独阿丁,因为不靠“后台”不沾裙带而自带光环,下海后搏击江湖,退休后挥笔风流,浦东农谚: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坍炕。好比一只没人看好的“ST股”,一夜之间脱帽涨停!
记得甘地说过吧:除非你弯下腰,否则命运是骑不上去的。
没人想到他会画画。年过花甲突然威武,简直不可思议呢。
那画,固然是临摹法国大画家路易·大卫的,但绘画功底毕竟不错,而且还有创意,比如大卫的拿破仑面目姣好,一如美妇。阿丁的拿破仑却眼神凌厉,浑身霸气侧漏,用我们俗人眼光看,似乎更像拿破仑;再如,大卫的天空背景是乌云密布,阿丁的天空却云幕瑰丽,象征着胜利在望。
我知道他与大师级的大卫相比当然差距不小,但是承载友情,意义非凡,更重要的是,人过六十多暮气,我周围的同龄人还是老气横秋者居多,有的事实上已经在“等烧”了,却还嘲笑他人退休后的精彩,曰:“怎么还没太平?”
相形之下阿丁却始终精神抖擞,“追求总是美丽的”,退休后非但丹青不辍,而且敢对名画“下手”,佩服。
我俩同龄。还是“三同”。也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古人常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不求”,正说明它的“难得”,我在企业10余年,新闻职场30年,与我“三同”者唯此君也。
初识是在“小三线”报到处。我们一谈就投缘。到了山里,又一个寝室,一起过苦日子,他的性格是外向的,说话分贝高,没事常话唠,成天大大咧咧地,交游广阔,但是唯独对自己的专长很低调,从不炫耀自己的一技之长,某日看他写书法不禁大吃一惊:他居然会书法?颜体柳体欧体,随手写写皆有章法。
一问,小学里就习字了,中学里还是学校美术组的,和人合作画过领袖像。不過,印象里他似乎不太有“长心”,厂里有位美术专科毕业的画家叫胡震国,阿丁拜他为师,但习画不太勤快,看他不少日子也是泡在麻将、老酒和聊天里的,回沪后下了海,也没见他怎么努力于绘画嘛,怎么突然就一鸣惊人呢。
除非你弯下腰,否则命运是骑不上去的。
阿丁解释,的确长期沮丧过,是受到胡老师的鼓励重新振作的。追随胡老师四十年,“看画”多于画画,他的教学原则很“怪”,反对没看懂就“勤动手”,而是让你反复看他画,往往边画边和你聊着,把你憋着,一直憋到“手实在痒”才允许你动手,就这样,看他画了几十年,也就把他的心法手法熟记了……
我于油画是外行,所欣赏的是阿丁自强不息的“求道”精神,以前常听说“诗无达诂”,说的是诗,没有“终极性的解读”,我现在很想说,人也无“达诂”,人生成败,变数太大。过去常说“三十而立”,后来改为“五十分晓”,如今看来应该六十岁才看结局。想阿丁,当年有谁看好他呢?一个“臭工人”而已。谁都可以在他面前刷存在感,一起进厂的“同龄人”自以为比他混得好的,多了去!有“以工代干”而沾沾自喜的,有“科室干部”就两眼朝天的,还有一旦“管吃管喝管售票”说话立刻不可一世的,连个小卖部的都趾高气扬,更有“混到公司”,“混到局里”,明明一个办事员却立即以“钦差”自居的,都可以在他面前揎臂攘袂,耀武扬威,然一到六十,统统“歇阁”,身上的“毫光”瞬间归零,干瘪枣子一只,多少人,年轻时都被普遍看好,风风雨雨地到老也不过如此,唯独阿丁,因为不靠“后台”不沾裙带而自带光环,下海后搏击江湖,退休后挥笔风流,浦东农谚: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坍炕。好比一只没人看好的“ST股”,一夜之间脱帽涨停!
记得甘地说过吧:除非你弯下腰,否则命运是骑不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