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以来,我们认真组织教学,革新教学观念,使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改革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让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推进,要求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历史课程新课改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应积极探索符合新课改的教学形式,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向前发展。笔者将从几年来从事教学改革的实际,谈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历史教学的体会。
一、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采取不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开展课堂讨论教学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探索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充分体现主体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唐代武则天”时,对于武则天的是非功过一直没有定论。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武则天的功与过”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发现武则天对唐代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看到武则天晚年的过失,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武则天这位女皇帝。这些就为学习武则天在位年间的历史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革新知识体系,转化教学形式
历史教材是按照历史时代发展顺序编排内容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革新知识体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太平天国时,教师可以利用古今对比的教学形式,将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农民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并列讲解,通过对两种运动的起因、领导思想,以及不同命运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形象地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即站在历史事实之外,冷眼看历史,即使对一些感人的历史场景也无法产生感情,对历史材料与事实缺乏兴趣,不能主动去学习接受历史知识。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要通过营造历史情,让学生走进历史,去切身感受历史人物当时所处的情景以及历史人物的内心思想变化,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走进历史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体会历史事件的复杂与多样性。教学情境的营造可以采用假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如在讲解赤壁战役时,我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当时历史事件中敌我双方的兵力、战斗力及将领等相关材料,掌握历史事件的历史场景,然后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历史人物,让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新演绎。这样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融入历史事件中,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有许多教学方式。如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演讲;也可以利用媒体播放历史事件的视频等教学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三、挖掘课外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不是教学知识的全部。教师要充分开发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课外材料,将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并提高创新能力。开发课外因素有许多形式。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观历史事件图片展、历史博物馆等,组织学生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观看一些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影等活动。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战场,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必须注重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读物,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学生知识面越广,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越强。
四、运用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技术以其信息量大、生动形象、动态感强等特点为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采取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历史场景的再现,便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深刻掌握历史理论与历史内容,有力地推动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
首先,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中生的现有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还不能充分理解历史事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再现,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中,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当前历史教学空洞的形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历史是一门内容复杂,知识众多的学科,它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历史资料加以利用,并将其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又激发了学生了解历史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再次,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进行网络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将历史课堂转化为网络课堂、开放式的课堂。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迷茫和困惑,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因此,我们要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现代教育更充满活力。
(责编 张敬亚)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改革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让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推进,要求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历史课程新课改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应积极探索符合新课改的教学形式,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向前发展。笔者将从几年来从事教学改革的实际,谈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历史教学的体会。
一、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采取不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开展课堂讨论教学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探索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充分体现主体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唐代武则天”时,对于武则天的是非功过一直没有定论。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武则天的功与过”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发现武则天对唐代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看到武则天晚年的过失,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武则天这位女皇帝。这些就为学习武则天在位年间的历史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革新知识体系,转化教学形式
历史教材是按照历史时代发展顺序编排内容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革新知识体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太平天国时,教师可以利用古今对比的教学形式,将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农民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并列讲解,通过对两种运动的起因、领导思想,以及不同命运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形象地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即站在历史事实之外,冷眼看历史,即使对一些感人的历史场景也无法产生感情,对历史材料与事实缺乏兴趣,不能主动去学习接受历史知识。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要通过营造历史情,让学生走进历史,去切身感受历史人物当时所处的情景以及历史人物的内心思想变化,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走进历史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体会历史事件的复杂与多样性。教学情境的营造可以采用假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如在讲解赤壁战役时,我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当时历史事件中敌我双方的兵力、战斗力及将领等相关材料,掌握历史事件的历史场景,然后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历史人物,让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新演绎。这样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融入历史事件中,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有许多教学方式。如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演讲;也可以利用媒体播放历史事件的视频等教学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三、挖掘课外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不是教学知识的全部。教师要充分开发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课外材料,将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并提高创新能力。开发课外因素有许多形式。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观历史事件图片展、历史博物馆等,组织学生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观看一些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影等活动。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战场,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必须注重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读物,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学生知识面越广,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越强。
四、运用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技术以其信息量大、生动形象、动态感强等特点为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采取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历史场景的再现,便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深刻掌握历史理论与历史内容,有力地推动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
首先,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中生的现有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还不能充分理解历史事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再现,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中,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当前历史教学空洞的形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历史是一门内容复杂,知识众多的学科,它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历史资料加以利用,并将其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又激发了学生了解历史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再次,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进行网络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将历史课堂转化为网络课堂、开放式的课堂。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迷茫和困惑,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因此,我们要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现代教育更充满活力。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