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图片,信息,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59-02
历史图片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尤其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可以弥补文字表达之不足,比文字叙述更简洁、鲜明、生动和真实地反映历史。心理学实验证实:一般而言,人类要表达清楚一个信息,通过语言描述需要28秒钟,通过线条描绘需要15秒钟,通过图片需要9~12秒钟,通过实物需要7秒钟。随着教材的更新换代,目前历史教科书上增加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尤其是人民版的新教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大量形象化史料。这不但有助于学生产生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史实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历史图片必然要在“课程整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日益引起了历史教师的重视。
某地举行一次历史优质课评比活动,上课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上课老师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一张珍贵历史图片——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风采图,这确实是一张吸引人眼球的好照片,虽然上课老师展示该图片的时机和停顿时间有所不同,但都提到了周恩来总理很有个人魅力。可能是展示图片过多的缘故,大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图片人物的解读上,而对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挖掘不多,上课教师普遍没有用感性而又充满想象的恰当语言对这张图片加以描述,或者试着让学生作一番揣摩式的想象,图片展示的时间只有半分钟,因而缺少一种可能给学生带来的美的赏析、心的震撼……这或多或少影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这张照片的重大历史背景是值得我们回顾的: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主动地从朝鲜撤退军队,而美国军队仍然驻扎在那里,继续加剧远东的紧张局势。法国军队也还在印度支那进行侵略战争。但是,由于中朝两国政府和人民在争取全面解决朝鲜问题上的坚决斗争,由于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进一步开展,打得法国侵略军焦头烂额,狼狈不堪,迫使美国和法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解决这两个地区问题。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4月26日下午,日内瓦会议在国联大厦开幕,周恩来总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法国外长皮杜尔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破天荒第一次同坐在一个大厅里开会,举世瞩目。新中国的总理兼外长周恩来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露面,端庄而潇洒,他的一言一行引起与会代表和记者的高度注意,是新闻界争相报道的中心人物。会场内几百名记者忙碌着抢拍镜头,尤其注意的中心是新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会上,中、朝、苏方面提出了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举行南北朝鲜统一、自由选举等平等合理主张。会议虽然由于美国的破坏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但是,中国总理的大国风采和卓越的外交智慧却征服了当时的世界。以上照片为1954年4月26日,56岁的周恩来总理风度翩翩健步迈入日内瓦国际会议会场,瑞士人齐刷刷地争睹新中国总理伟人风采的惊人瞬间!
据此分析,我们不妨对该图片作如下解读:
这一珍贵历史照片显示的强烈信息是: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有着足够的资格和荣耀!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自信的步伐、昂然的气度、睥睨天下的眼神,带给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精彩,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风范,让世界为之折服!总理那种惊人的自信和傲视一切的动作和走姿,就连当今好莱坞的影帝也模仿不出来!他能走出那样的雄姿,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总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后有着一个近200人组成的庞大中国代表团,更重要的是他身后有着几十万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一只已经醒来的“东方巨狮”!瑞士人扫向总理的目光,绝不是对国际舞台上突然冒出一个中国人的惊讶,也不是对总理模特般美男身材翩翩风度的欣赏,它凸显的是对具有宽阔胸怀和高超外交艺术的政治家周恩来的由衷敬畏,更显示了长期以来横竖瞧不起中国的白种人对在朝鲜半岛上长达33个月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恶习战中,打出了军威国威的中国人的本能尊敬!总理的步伐是坚实的,它代表着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舞台上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总理的步伐是坚定的,它表明,沉睡的东方巨狮已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惊醒了,世人绝不可等闲视之!看着这张黑门分明的历史照片,我们忍不住要说:周恩来——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平时上课,由于教学任务太多的缘故,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幅历史图片都进行详细解读,但对于那些信息量、情感元素较为丰富的经典历史图片,不妨从实际出发,作些重点解读,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因此,在笔者看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看图说史”的能力,通过联想形成对历史现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再造想象,突破时空限制,达到“以图引思”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借图说理”的能力,挖掘历史图像的内涵,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高层次发展。达到“以图启智”的目的,理应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 杨莲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59-02
历史图片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尤其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可以弥补文字表达之不足,比文字叙述更简洁、鲜明、生动和真实地反映历史。心理学实验证实:一般而言,人类要表达清楚一个信息,通过语言描述需要28秒钟,通过线条描绘需要15秒钟,通过图片需要9~12秒钟,通过实物需要7秒钟。随着教材的更新换代,目前历史教科书上增加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尤其是人民版的新教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大量形象化史料。这不但有助于学生产生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史实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历史图片必然要在“课程整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日益引起了历史教师的重视。
某地举行一次历史优质课评比活动,上课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上课老师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一张珍贵历史图片——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风采图,这确实是一张吸引人眼球的好照片,虽然上课老师展示该图片的时机和停顿时间有所不同,但都提到了周恩来总理很有个人魅力。可能是展示图片过多的缘故,大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图片人物的解读上,而对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挖掘不多,上课教师普遍没有用感性而又充满想象的恰当语言对这张图片加以描述,或者试着让学生作一番揣摩式的想象,图片展示的时间只有半分钟,因而缺少一种可能给学生带来的美的赏析、心的震撼……这或多或少影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这张照片的重大历史背景是值得我们回顾的: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主动地从朝鲜撤退军队,而美国军队仍然驻扎在那里,继续加剧远东的紧张局势。法国军队也还在印度支那进行侵略战争。但是,由于中朝两国政府和人民在争取全面解决朝鲜问题上的坚决斗争,由于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进一步开展,打得法国侵略军焦头烂额,狼狈不堪,迫使美国和法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解决这两个地区问题。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4月26日下午,日内瓦会议在国联大厦开幕,周恩来总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法国外长皮杜尔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破天荒第一次同坐在一个大厅里开会,举世瞩目。新中国的总理兼外长周恩来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露面,端庄而潇洒,他的一言一行引起与会代表和记者的高度注意,是新闻界争相报道的中心人物。会场内几百名记者忙碌着抢拍镜头,尤其注意的中心是新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会上,中、朝、苏方面提出了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举行南北朝鲜统一、自由选举等平等合理主张。会议虽然由于美国的破坏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但是,中国总理的大国风采和卓越的外交智慧却征服了当时的世界。以上照片为1954年4月26日,56岁的周恩来总理风度翩翩健步迈入日内瓦国际会议会场,瑞士人齐刷刷地争睹新中国总理伟人风采的惊人瞬间!
据此分析,我们不妨对该图片作如下解读:
这一珍贵历史照片显示的强烈信息是: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有着足够的资格和荣耀!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自信的步伐、昂然的气度、睥睨天下的眼神,带给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精彩,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风范,让世界为之折服!总理那种惊人的自信和傲视一切的动作和走姿,就连当今好莱坞的影帝也模仿不出来!他能走出那样的雄姿,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总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后有着一个近200人组成的庞大中国代表团,更重要的是他身后有着几十万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一只已经醒来的“东方巨狮”!瑞士人扫向总理的目光,绝不是对国际舞台上突然冒出一个中国人的惊讶,也不是对总理模特般美男身材翩翩风度的欣赏,它凸显的是对具有宽阔胸怀和高超外交艺术的政治家周恩来的由衷敬畏,更显示了长期以来横竖瞧不起中国的白种人对在朝鲜半岛上长达33个月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恶习战中,打出了军威国威的中国人的本能尊敬!总理的步伐是坚实的,它代表着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舞台上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总理的步伐是坚定的,它表明,沉睡的东方巨狮已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惊醒了,世人绝不可等闲视之!看着这张黑门分明的历史照片,我们忍不住要说:周恩来——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平时上课,由于教学任务太多的缘故,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幅历史图片都进行详细解读,但对于那些信息量、情感元素较为丰富的经典历史图片,不妨从实际出发,作些重点解读,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因此,在笔者看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看图说史”的能力,通过联想形成对历史现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再造想象,突破时空限制,达到“以图引思”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借图说理”的能力,挖掘历史图像的内涵,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高层次发展。达到“以图启智”的目的,理应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 杨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