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碉堡般的石头厝,以古朴亘古的身姿成就了布景般的原生态景致,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斗天战地”生存智慧的结晶。
平潭石头厝
沉睡千年放异彩
平潭岛,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石头厝,这些石头厝犹如画中景物分布在海岛的各个角落。
石头,千百年来与平潭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距今近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岛上繁衍生息。在平原镇南垄村的壳丘头文化遗址,出土过石头打磨成的各种器皿,证明平潭先民对石头的利用早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就开始了。
平潭原来是一座孤岛,无论是物质运输,还是人员流通,都存在诸多不便。在这样一个封闭海岛里,生产生活更为不易,好在岛上盛产花岗岩和火山岩,于是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石材建造房屋。
石头厝是平潭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记录着海岛民居的变迁。《平潭县志》主编、平潭民俗专家吴金泰介绍说,汉代以前,平潭民居渔舍多是简易草竂和渔竂,墙体分竹木架外封土和乱毛石砌筑两种。清代中叶,开始出现单进石结构四扇房,这种“一房一厅”的宅式,沿袭至民国时期。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农村住宅开始改变旧四扇模式,采用浅房、大窗,房屋结构由石土结构向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发展,层数也由双层向多层发展。
而在平潭现有的石头厝里,民宅单体模式主要有四扇厝、竹篙厝两种。
四扇厝是平潭传统民居最主要的形式,属于福建民居类型中“一明二暗”。从清代中叶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四扇厝一直是平潭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房内左右两侧为房,分前后房;中为厅堂,也分前厅与后厅,后厅一般用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用于放置渔、农生产用具。这种构造的房屋特别适合旧式大家庭居住。
竹篙厝是平潭建筑又一特色。清初,朝廷调闽南水师驻扎平潭,兵营建在竹屿口,采用闽南竹篙厝形式。后来当地居民仿建竹篙厝,从而成为平潭民居的另一种形式。
竹篙厝在平面布置依次为门廊、房间、前天井、厅堂、房间、后天井,建筑前后都有门,在厅两边各有小门可与左右房子相通,天井上开鱼眼天窗。竹篙厝深度较深,易于防守,但是采光不好,也不够通畅,后来建这样房子的人就少了。
“这些独特的石头民居冬暖夏凉,还可以抵挡海岛大风大浪,以及潮湿等各种恶劣天气。”吴金泰说,平潭海岛鲜明的特点铸就了伟大的居住文化。
泉港樟脚村
油画里的石头城
樟脚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地处惠安、泉港、仙游三县区交界处,是隐匿在泉港西北山林中的一个偏僻古村落。因为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故得名樟脚村。
樟脚村的石头厝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自从朝阳公路修到了樟脚村,这座五彩斑斓的古民居群慢慢向世人揭开了美丽的面纱。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铁红色的风化石垒成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从上坡望去,俨然是一座座古城堡。
戴望舒的《雨巷》是对樟脚古民居最美的诠释。走进这一片全是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群里,历史的厚重感充盈在空气中。墙上的石卵石块,都是铁红色的风化石。砌屋时依山就势,上下左右都不讲究布局。许多人家,同一座房子里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还得上几级石阶。户与户之间,都有石卵台阶相连。一般房子都用石砌到顶,也有上面部分垒土坯的。这些房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窗户少而小,据说是从防盗方面考虑的。同一座房子里,却一定要在前房后房之间留一道哪怕只是窄窄的露天巷道或小天井,为的是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古民居中最为堂皇、最具特色的应数“瑞峰楼”。据介绍,“瑞峰楼”位居村子高处,有两层楼房,全用乱石块砌成,整幢楼房三面全石到顶,只在二楼正面墙上留三个小窗。大门构筑精美,由精雕的辉绿岩方块石垒成拱形大门。门楣上是雕有“瑞峰”字样的匾额,落款为“清嘉庆四年乙未中秋”字样。“瑞峰楼”底部墙宽一米,二层最窄处也有70多厘米。楼内两边上下各三个房间,后边是小厅,中间是一个大天井。这种构造,与闽西的土楼有点相似。可惜的是,一场大火过后,二楼和三楼由于是木质结构被烧毁,一楼用石砖重建。
穿行在卵石砌成的石巷里,两边的墙壁伸手可及。石头建成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卵石砌成的狭窄、幽静的石巷,经过雨水的冲刷,石梁上留下古老的印记。缠在石墙上的老藤,给石屋增添了一份沧桑。历经岁月的洗礼,石墙已是一片斑驳,但其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藏青的色泽,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么绚丽、缤纷,俨然一幅油彩画。不少地方的美术家一旦来过樟脚古民居,都不由自主喜欢上了这个如油画般的乡村。
石墙的缝隙里泛出青绿的苔斑,使得巷道的空间阴仄而清幽。阳光只能打在高高的屋脊上,少许的光线漏在墙垣上,与幽暗的巷道对比,形成上下截然不同的空间。这里巷道连着巷道,岔道连着岔道,曲径通幽,颇有迷宫的神秘。
樟脚村现有闲置的古民居40多栋,大部分古民居已无人居住,两年前,村里通过向村民租赁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保护性修补,通过就地取材,用古法修补,做到修旧如旧,此外纵横其间的阡陌小路也铺上了鹅卵石,让整个古民居群愈发显得古香古色。
大量游客、摄影爱好者的纷至沓来,并未给这个石头厝村落带来多少冲击和影响,反之,乡亲们仍然神闲气定地传承延续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平静、自然、古朴,与世无争。这,或许也是这座古老村寨的从容个性。
平潭石头厝
沉睡千年放异彩
平潭岛,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石头厝,这些石头厝犹如画中景物分布在海岛的各个角落。
石头,千百年来与平潭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距今近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岛上繁衍生息。在平原镇南垄村的壳丘头文化遗址,出土过石头打磨成的各种器皿,证明平潭先民对石头的利用早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就开始了。
平潭原来是一座孤岛,无论是物质运输,还是人员流通,都存在诸多不便。在这样一个封闭海岛里,生产生活更为不易,好在岛上盛产花岗岩和火山岩,于是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石材建造房屋。
石头厝是平潭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记录着海岛民居的变迁。《平潭县志》主编、平潭民俗专家吴金泰介绍说,汉代以前,平潭民居渔舍多是简易草竂和渔竂,墙体分竹木架外封土和乱毛石砌筑两种。清代中叶,开始出现单进石结构四扇房,这种“一房一厅”的宅式,沿袭至民国时期。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农村住宅开始改变旧四扇模式,采用浅房、大窗,房屋结构由石土结构向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发展,层数也由双层向多层发展。
而在平潭现有的石头厝里,民宅单体模式主要有四扇厝、竹篙厝两种。
四扇厝是平潭传统民居最主要的形式,属于福建民居类型中“一明二暗”。从清代中叶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四扇厝一直是平潭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房内左右两侧为房,分前后房;中为厅堂,也分前厅与后厅,后厅一般用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用于放置渔、农生产用具。这种构造的房屋特别适合旧式大家庭居住。
竹篙厝是平潭建筑又一特色。清初,朝廷调闽南水师驻扎平潭,兵营建在竹屿口,采用闽南竹篙厝形式。后来当地居民仿建竹篙厝,从而成为平潭民居的另一种形式。
竹篙厝在平面布置依次为门廊、房间、前天井、厅堂、房间、后天井,建筑前后都有门,在厅两边各有小门可与左右房子相通,天井上开鱼眼天窗。竹篙厝深度较深,易于防守,但是采光不好,也不够通畅,后来建这样房子的人就少了。
“这些独特的石头民居冬暖夏凉,还可以抵挡海岛大风大浪,以及潮湿等各种恶劣天气。”吴金泰说,平潭海岛鲜明的特点铸就了伟大的居住文化。
泉港樟脚村
油画里的石头城
樟脚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地处惠安、泉港、仙游三县区交界处,是隐匿在泉港西北山林中的一个偏僻古村落。因为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故得名樟脚村。
樟脚村的石头厝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自从朝阳公路修到了樟脚村,这座五彩斑斓的古民居群慢慢向世人揭开了美丽的面纱。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铁红色的风化石垒成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从上坡望去,俨然是一座座古城堡。
戴望舒的《雨巷》是对樟脚古民居最美的诠释。走进这一片全是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群里,历史的厚重感充盈在空气中。墙上的石卵石块,都是铁红色的风化石。砌屋时依山就势,上下左右都不讲究布局。许多人家,同一座房子里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还得上几级石阶。户与户之间,都有石卵台阶相连。一般房子都用石砌到顶,也有上面部分垒土坯的。这些房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窗户少而小,据说是从防盗方面考虑的。同一座房子里,却一定要在前房后房之间留一道哪怕只是窄窄的露天巷道或小天井,为的是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古民居中最为堂皇、最具特色的应数“瑞峰楼”。据介绍,“瑞峰楼”位居村子高处,有两层楼房,全用乱石块砌成,整幢楼房三面全石到顶,只在二楼正面墙上留三个小窗。大门构筑精美,由精雕的辉绿岩方块石垒成拱形大门。门楣上是雕有“瑞峰”字样的匾额,落款为“清嘉庆四年乙未中秋”字样。“瑞峰楼”底部墙宽一米,二层最窄处也有70多厘米。楼内两边上下各三个房间,后边是小厅,中间是一个大天井。这种构造,与闽西的土楼有点相似。可惜的是,一场大火过后,二楼和三楼由于是木质结构被烧毁,一楼用石砖重建。
穿行在卵石砌成的石巷里,两边的墙壁伸手可及。石头建成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卵石砌成的狭窄、幽静的石巷,经过雨水的冲刷,石梁上留下古老的印记。缠在石墙上的老藤,给石屋增添了一份沧桑。历经岁月的洗礼,石墙已是一片斑驳,但其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藏青的色泽,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么绚丽、缤纷,俨然一幅油彩画。不少地方的美术家一旦来过樟脚古民居,都不由自主喜欢上了这个如油画般的乡村。
石墙的缝隙里泛出青绿的苔斑,使得巷道的空间阴仄而清幽。阳光只能打在高高的屋脊上,少许的光线漏在墙垣上,与幽暗的巷道对比,形成上下截然不同的空间。这里巷道连着巷道,岔道连着岔道,曲径通幽,颇有迷宫的神秘。
樟脚村现有闲置的古民居40多栋,大部分古民居已无人居住,两年前,村里通过向村民租赁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保护性修补,通过就地取材,用古法修补,做到修旧如旧,此外纵横其间的阡陌小路也铺上了鹅卵石,让整个古民居群愈发显得古香古色。
大量游客、摄影爱好者的纷至沓来,并未给这个石头厝村落带来多少冲击和影响,反之,乡亲们仍然神闲气定地传承延续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平静、自然、古朴,与世无争。这,或许也是这座古老村寨的从容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