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庙宇是指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一般情况下不同环境中的庙宇代表当地人文思想追求,有所不同,封建社会庙宇的修建极具广泛,连衙门内也出现了这种特殊的建筑。
关键词:庙宇文化;衙门;内乡县衙;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2
一千多年前,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将戒石铭颁于各州县,立石碑于大堂前,供官员警醒自身所用,其中有一句话:“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下民易虐”是皇帝从“人道”方面来警醒官员为官之道,而“上天难欺”则是从“神道”方面来警告官员:苍天有眼,做官忠于职守,爱护百姓,上天自有公道,如果背弃百姓,任意妄为,就算百姓不言,也自有老天惩罚。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皇帝。因为古代人认为皇权天授,就是“黄天上帝”授权给人间的皇帝治理人间,也叫代天巡狩。皇帝也叫天子,就是黄天上帝之子,因此连皇帝也要定期祭天,更别提是皇权任命下的各级官员。因此自古到今,庙宇的修建极具广泛,连衙门内也出现了这种特殊的建筑,另外衙门外的城隍庙、文庙、武庙也属于衙门直接管辖的庙宇。
庙宇是指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一般情况下不同环境中的庙宇代表当地人文思想追求,有所不同,但庙宇建在不同等级的衙门中,它的意义和思想追求是基本相同的。现结合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内外的一些庙宇建筑,就封建衙门庙宇文化做一些浅谈。
土地祠:土地祠又称“土地堂”,简单来说就是供奉土地神的祠堂。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供奉的一般是土地公——福德正神,本名张福德。衙门中建土地祠的作用及意义:
其一,《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引《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据古籍堪舆书记载:自东晋以後,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在道教神阶中也逐渐等级化,退变细化为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如《搜神记》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后蒋子文死后化身为土地神,并显灵於道说:“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这里所指的“福尔下民”,就是指保佑本乡本土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并且为百姓主持公道。每任新官上任排衙之后,就要先到内衙跪拜土地神,这自然是期盼在任期间一方平安、百姓安康,亦是为自身祈求政绩卓越。
其二,将土地祠建在衙门大门与仪门中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他曾在民间目睹元末吏治的腐败,所以在开国后,就以倡导廉政为巩固政权的急务。他告诫众臣说:“以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费事,凡民疾苦,视之默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的,绝不宽恕!”但是“天高皇帝远”,他一个人顾不了天下州县,于是请上天和土地一起监督。“上天难欺”已经写在戒石上,于是再令全国“府、州、县卫之左特立一庙,以祀土地”。按他手订的惩贪法律,凡贪污额达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一律枭首示众,还要接受剥皮之刑。剥皮的场所,就放在衙门里的土地祠内,所以土地祠又称“皮场庙”。贪官的人皮被剥下后,还要继续发挥反面教员的作用,“官府公座旁,各悬一剥皮实草之袋,使之触目惊心”。当土地祠被当做“皮场庙”的用途时,完全是对官员贪腐的严重警告。
其三,在知县审案中,遇到不能拘留和关押的有功名身份的人,如秀才、举人、地方官吏等,有了犯法嫌疑,还没审清定罪,就要搁置看管。古有“刑不上大夫”的律条,故对这些人,不能与庶民百姓同等对待,所以不能关押在监狱或牢房,就暂时羁押在土地庙里。
土地公张福德三十六岁时,为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在他死后,接任的税官上下交征,无所不欲,民不堪命。这时,人民想到张福德为政的好处,念念不忘,于是建庙祭祀,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有了这段历史,由土地爷陪伴这些人员就再合适不过,等待澄清的人,自然无愧于天地,而作奸犯科的人,面对这位清正廉洁、洞察如火的土地神,也有了自我反省的机会。
大仙阁:据《内乡县志》记载,历史上,在内乡县衙衙门后堂有一两层小阁楼,名叫大仙阁,里面供奉的是“守印大仙”。所谓大仙就是狐狸仙,我国世代相传,狐狸能修炼成精,化成人形,神通广大,如果触犯,必受其害,民间尊之为大仙。《朝野佥载》中记载:“唐初以来百姓事狐神,房中祀之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在《辞海》狐仙词条中也有类似记载。到了清代,衙门内均设有大仙阁,因为根据传说,官员们相信如果操守有问题,狐仙就会掀了那个人的底,让恶人丢官。而且供得狐仙满意,狐仙还会替官员办案,帮忙抓贼,让官员仕途顺利。如果新官上任,官员在抵达任所后没有祭拜狐仙,官印就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因此官员会在阁楼里奉祀狐仙,称为“大仙阁”。到了晚清,官员们便献给了狐仙“守印大仙”的封号,其职一护印信二佑前程。知县上任第一天,便要进香、叩拜,以求官运亨通。
衙神廟:衙门里的衙神庙一般位于大门与仪门之间,内乡县衙的衙神庙与土地祠同建于双祠院,里面供奉的是汉代名相萧何,因此也称“酇侯祠”。萧何被称为衙神是因为他在响应刘邦起义之前,曾在江苏沛县的县衙里担任胥吏,后因功绩卓著被刘邦封为宰相。他制定了汉律九章,被封为酇侯,民间演化为衙神。衙门里的人都希望像萧何一样飞黄腾达,所以衙神庙里供奉的基本都是萧何。《清会典·工部》中就规定各地的县衙中要建“衙神庙”,以勉励官吏以前代典范为榜样,清廉从政。因为成语萧规曹随的缘故,也有一些“衙神庙”供奉萧何、曹参,因而“衙神庙”也有叫“萧曹庙”,两者超越朝代更替而安享人间香火。
狱神庙:内乡县衙“狱神庙”位于仪门之外,大堂西南方向的监狱院内,供奉的狱神为皋陶。皋陶曾是虞舜时的刑狱之官,他“造狱”、“治狱”、“作刑”。善察人心,决狱明白。相传他在治狱时,对有疑案的罪犯,令獬豸去触,獬豸能辨真伪,有罪就触,无罪则不触。《后汉书·范滂传》有段记载,说范滂受连坐被送进狱中,狱吏让他祭拜皋陶。范滂说:“皋陶是古代的一位直臣,知道我无罪,必然诉之于上天,如果我有罪,祭他又有什么用呢?”这是最早的有关狱神的记载。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各地衙门供奉的狱神有所不同,除了皋陶,有的地方还供奉萧何和亚孻为狱神。 汉代的萧何他曾帮助刘邦建立了汉初的法制。他制定的重要法典——《九章律》,被称作“定律之祖”。他本人曾经做过刀笔吏,对监狱内幕很熟悉。所以人们把他尊为狱神是很合适的。萧何的狱神形象是青面圣者。《水浒》第三十九回中讲到,宋江、戴宗绑赴法场前,被狱卒“驱至青面圣者神案前,各与一碗长休饭,永别酒”让他们上路。这青面圣者便是萧何的圣像。
明代的亚孻,人称 “亚爷”,他在明清之际非常有名。清人钮锈《觚賸·续编》记述了“亚爷”成为狱神的经过。这种说法,较之前两种,比较少见。
宋代《瓮牗闲评》卷二:“今州、县皆立皋陶庙,以时祀之。盖皋陶,理官也,州、县狱所当祀者。”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出版的张建智《中国神秘的狱神庙》,是我国第一本专题研究狱神和狱神庙的书,认为“秦汉至清末民初,县级行政单位监狱中构建有狱神庙,目的是‘恐吓和震慑囚犯’。”由此可见,县衙建狱神庙秦汉就有之。每月的初一、十五或狱内发生重大事情,犯人和狱吏都要到“狱神庙”举行祭拜活动,祈求狱神保佑。
胥吏神:胥吏即衙门中办理文笔事务的小吏,大约在宋代时,官衙中的胥吏每逢秋天都要凑钱为赛神会祭祀仓颉。仓颉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相传他是皇帝的史官,创造了文字,因为“仓颉造字”这一缘故,所以胥吏们将他视之为自己的保护神。但有的地方有以萧何、曹参为保护神。这两个人都是汉代的功臣,在跟随刘邦起义前都是沛县的刀笔吏,萧何为主吏掾,曹参是他的下属,任狱掾。因为这两个出自胥吏世家,胥吏们自然要敬他们为偶像,盼望他们也给自己降下好运。遗憾的是,在资料中没有找到有关供奉胥吏神庙宇的记载,但是,胥吏们供奉胥吏神历来有之。
城隍庙:内乡县衙的城隍庙位于县衙东南侧,管全县道人的道会司设于城隍庙,道会住于城隍庙。每逢清明节以及七月十五中元节,各城官民均要举行隆重仪式,祭祀这位民间保护--城隍神,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逢凶化吉。
城隍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从资料记载看,城隍神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随着城隍在民间百姓中的影响日益显著,道教也将城隍神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杜光庭编纂的《道门科范大全集》中,就有在斋蘸请神仪式中开列城隍的法位的记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城隍神就逐渐成为了道教尊奉的主要冥界神灵之一。道教许多法事活动中,都要请城隍神到场。道教源于民间而又影响民间,甚至渗透到千家万户。城隍原本是民间的神祀,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接受了佛教的冥界体系,城隍神开始成为阴间的行政长官,掌管阴间事务。
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还在,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在城隍神由自然神演变为人神的过程中,长安不仅是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也产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纪信。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并完善了祭祀城隍的制度。城隍神与现世行政机构相对应,但其职能高于现世行政长官,由此来达到对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统治。王曲城隍被明王朝封为“忠烈侯”, 享正三品,为十三省总城隍神,,祭祀活动更显重要和隆重。清代继续沿用明代制度。
文庙:内乡县衙的文庙位于县衙东南方向。历任知县在任期间都要去祭拜并加以修缮。文庙,又叫孔庙,是敬奉孔子的庙宇。因与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相对,曰“文庙”。文庙的平面布局,由南至北分别有照壁(一般绘“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等组成。其中有一些是文庙特有的建筑和专用名称。如棂星门是一座挺立着四根冲天大柱的牌楼式建筑。传说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星,通过棂星门,就可以得到神灵保佑,金榜题名,且有人才辈出之意。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位于全庙的中心,殿内有孔子及“四配”、“四哲”塑像15尊。后殿为崇圣祠,为供奉孔子父母和五世祖先的地方,大成殿东西庑有孔子弟子七十二贤像。在封建社会,知县有主持科举及兴办县学的职能,因此,祭孔活动也倍受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国家不可缺少的常典。
祭神悟道,封建时期,衙门建庙宇、祀鬼神几乎成为了一种定制,到了现代,则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民祭、官祭,在封建社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衙门庙宇和祭祀活动正是反应封建社会人神共治的真实写照,亦是统治者警戒官员清政为民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建城墙来抵挡外来的侵扰,立寺庙,以御内心的不安。如果说衙门是从行为活动上进行统治的话,那么寺庙则是从精神活动上的统治机构。那么,封建社会皇权统治下,衙门庙宇的出现也就有了巨大的精神意義。今天研究这些庙宇文化,理当摆脱狭隘的封建意识,使其宗教文化得以升华。神者道也,祭而不悟道不通,道通则长治久安,徇天理,严国法,慎民情,社会方能和谐前进。
关键词:庙宇文化;衙门;内乡县衙;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2
一千多年前,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将戒石铭颁于各州县,立石碑于大堂前,供官员警醒自身所用,其中有一句话:“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下民易虐”是皇帝从“人道”方面来警醒官员为官之道,而“上天难欺”则是从“神道”方面来警告官员:苍天有眼,做官忠于职守,爱护百姓,上天自有公道,如果背弃百姓,任意妄为,就算百姓不言,也自有老天惩罚。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皇帝。因为古代人认为皇权天授,就是“黄天上帝”授权给人间的皇帝治理人间,也叫代天巡狩。皇帝也叫天子,就是黄天上帝之子,因此连皇帝也要定期祭天,更别提是皇权任命下的各级官员。因此自古到今,庙宇的修建极具广泛,连衙门内也出现了这种特殊的建筑,另外衙门外的城隍庙、文庙、武庙也属于衙门直接管辖的庙宇。
庙宇是指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一般情况下不同环境中的庙宇代表当地人文思想追求,有所不同,但庙宇建在不同等级的衙门中,它的意义和思想追求是基本相同的。现结合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内外的一些庙宇建筑,就封建衙门庙宇文化做一些浅谈。
土地祠:土地祠又称“土地堂”,简单来说就是供奉土地神的祠堂。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供奉的一般是土地公——福德正神,本名张福德。衙门中建土地祠的作用及意义:
其一,《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引《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据古籍堪舆书记载:自东晋以後,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在道教神阶中也逐渐等级化,退变细化为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如《搜神记》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后蒋子文死后化身为土地神,并显灵於道说:“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这里所指的“福尔下民”,就是指保佑本乡本土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并且为百姓主持公道。每任新官上任排衙之后,就要先到内衙跪拜土地神,这自然是期盼在任期间一方平安、百姓安康,亦是为自身祈求政绩卓越。
其二,将土地祠建在衙门大门与仪门中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他曾在民间目睹元末吏治的腐败,所以在开国后,就以倡导廉政为巩固政权的急务。他告诫众臣说:“以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费事,凡民疾苦,视之默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的,绝不宽恕!”但是“天高皇帝远”,他一个人顾不了天下州县,于是请上天和土地一起监督。“上天难欺”已经写在戒石上,于是再令全国“府、州、县卫之左特立一庙,以祀土地”。按他手订的惩贪法律,凡贪污额达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一律枭首示众,还要接受剥皮之刑。剥皮的场所,就放在衙门里的土地祠内,所以土地祠又称“皮场庙”。贪官的人皮被剥下后,还要继续发挥反面教员的作用,“官府公座旁,各悬一剥皮实草之袋,使之触目惊心”。当土地祠被当做“皮场庙”的用途时,完全是对官员贪腐的严重警告。
其三,在知县审案中,遇到不能拘留和关押的有功名身份的人,如秀才、举人、地方官吏等,有了犯法嫌疑,还没审清定罪,就要搁置看管。古有“刑不上大夫”的律条,故对这些人,不能与庶民百姓同等对待,所以不能关押在监狱或牢房,就暂时羁押在土地庙里。
土地公张福德三十六岁时,为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在他死后,接任的税官上下交征,无所不欲,民不堪命。这时,人民想到张福德为政的好处,念念不忘,于是建庙祭祀,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有了这段历史,由土地爷陪伴这些人员就再合适不过,等待澄清的人,自然无愧于天地,而作奸犯科的人,面对这位清正廉洁、洞察如火的土地神,也有了自我反省的机会。
大仙阁:据《内乡县志》记载,历史上,在内乡县衙衙门后堂有一两层小阁楼,名叫大仙阁,里面供奉的是“守印大仙”。所谓大仙就是狐狸仙,我国世代相传,狐狸能修炼成精,化成人形,神通广大,如果触犯,必受其害,民间尊之为大仙。《朝野佥载》中记载:“唐初以来百姓事狐神,房中祀之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在《辞海》狐仙词条中也有类似记载。到了清代,衙门内均设有大仙阁,因为根据传说,官员们相信如果操守有问题,狐仙就会掀了那个人的底,让恶人丢官。而且供得狐仙满意,狐仙还会替官员办案,帮忙抓贼,让官员仕途顺利。如果新官上任,官员在抵达任所后没有祭拜狐仙,官印就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因此官员会在阁楼里奉祀狐仙,称为“大仙阁”。到了晚清,官员们便献给了狐仙“守印大仙”的封号,其职一护印信二佑前程。知县上任第一天,便要进香、叩拜,以求官运亨通。
衙神廟:衙门里的衙神庙一般位于大门与仪门之间,内乡县衙的衙神庙与土地祠同建于双祠院,里面供奉的是汉代名相萧何,因此也称“酇侯祠”。萧何被称为衙神是因为他在响应刘邦起义之前,曾在江苏沛县的县衙里担任胥吏,后因功绩卓著被刘邦封为宰相。他制定了汉律九章,被封为酇侯,民间演化为衙神。衙门里的人都希望像萧何一样飞黄腾达,所以衙神庙里供奉的基本都是萧何。《清会典·工部》中就规定各地的县衙中要建“衙神庙”,以勉励官吏以前代典范为榜样,清廉从政。因为成语萧规曹随的缘故,也有一些“衙神庙”供奉萧何、曹参,因而“衙神庙”也有叫“萧曹庙”,两者超越朝代更替而安享人间香火。
狱神庙:内乡县衙“狱神庙”位于仪门之外,大堂西南方向的监狱院内,供奉的狱神为皋陶。皋陶曾是虞舜时的刑狱之官,他“造狱”、“治狱”、“作刑”。善察人心,决狱明白。相传他在治狱时,对有疑案的罪犯,令獬豸去触,獬豸能辨真伪,有罪就触,无罪则不触。《后汉书·范滂传》有段记载,说范滂受连坐被送进狱中,狱吏让他祭拜皋陶。范滂说:“皋陶是古代的一位直臣,知道我无罪,必然诉之于上天,如果我有罪,祭他又有什么用呢?”这是最早的有关狱神的记载。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各地衙门供奉的狱神有所不同,除了皋陶,有的地方还供奉萧何和亚孻为狱神。 汉代的萧何他曾帮助刘邦建立了汉初的法制。他制定的重要法典——《九章律》,被称作“定律之祖”。他本人曾经做过刀笔吏,对监狱内幕很熟悉。所以人们把他尊为狱神是很合适的。萧何的狱神形象是青面圣者。《水浒》第三十九回中讲到,宋江、戴宗绑赴法场前,被狱卒“驱至青面圣者神案前,各与一碗长休饭,永别酒”让他们上路。这青面圣者便是萧何的圣像。
明代的亚孻,人称 “亚爷”,他在明清之际非常有名。清人钮锈《觚賸·续编》记述了“亚爷”成为狱神的经过。这种说法,较之前两种,比较少见。
宋代《瓮牗闲评》卷二:“今州、县皆立皋陶庙,以时祀之。盖皋陶,理官也,州、县狱所当祀者。”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出版的张建智《中国神秘的狱神庙》,是我国第一本专题研究狱神和狱神庙的书,认为“秦汉至清末民初,县级行政单位监狱中构建有狱神庙,目的是‘恐吓和震慑囚犯’。”由此可见,县衙建狱神庙秦汉就有之。每月的初一、十五或狱内发生重大事情,犯人和狱吏都要到“狱神庙”举行祭拜活动,祈求狱神保佑。
胥吏神:胥吏即衙门中办理文笔事务的小吏,大约在宋代时,官衙中的胥吏每逢秋天都要凑钱为赛神会祭祀仓颉。仓颉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相传他是皇帝的史官,创造了文字,因为“仓颉造字”这一缘故,所以胥吏们将他视之为自己的保护神。但有的地方有以萧何、曹参为保护神。这两个人都是汉代的功臣,在跟随刘邦起义前都是沛县的刀笔吏,萧何为主吏掾,曹参是他的下属,任狱掾。因为这两个出自胥吏世家,胥吏们自然要敬他们为偶像,盼望他们也给自己降下好运。遗憾的是,在资料中没有找到有关供奉胥吏神庙宇的记载,但是,胥吏们供奉胥吏神历来有之。
城隍庙:内乡县衙的城隍庙位于县衙东南侧,管全县道人的道会司设于城隍庙,道会住于城隍庙。每逢清明节以及七月十五中元节,各城官民均要举行隆重仪式,祭祀这位民间保护--城隍神,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逢凶化吉。
城隍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从资料记载看,城隍神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随着城隍在民间百姓中的影响日益显著,道教也将城隍神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杜光庭编纂的《道门科范大全集》中,就有在斋蘸请神仪式中开列城隍的法位的记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城隍神就逐渐成为了道教尊奉的主要冥界神灵之一。道教许多法事活动中,都要请城隍神到场。道教源于民间而又影响民间,甚至渗透到千家万户。城隍原本是民间的神祀,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接受了佛教的冥界体系,城隍神开始成为阴间的行政长官,掌管阴间事务。
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还在,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在城隍神由自然神演变为人神的过程中,长安不仅是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也产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纪信。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并完善了祭祀城隍的制度。城隍神与现世行政机构相对应,但其职能高于现世行政长官,由此来达到对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统治。王曲城隍被明王朝封为“忠烈侯”, 享正三品,为十三省总城隍神,,祭祀活动更显重要和隆重。清代继续沿用明代制度。
文庙:内乡县衙的文庙位于县衙东南方向。历任知县在任期间都要去祭拜并加以修缮。文庙,又叫孔庙,是敬奉孔子的庙宇。因与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相对,曰“文庙”。文庙的平面布局,由南至北分别有照壁(一般绘“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等组成。其中有一些是文庙特有的建筑和专用名称。如棂星门是一座挺立着四根冲天大柱的牌楼式建筑。传说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星,通过棂星门,就可以得到神灵保佑,金榜题名,且有人才辈出之意。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位于全庙的中心,殿内有孔子及“四配”、“四哲”塑像15尊。后殿为崇圣祠,为供奉孔子父母和五世祖先的地方,大成殿东西庑有孔子弟子七十二贤像。在封建社会,知县有主持科举及兴办县学的职能,因此,祭孔活动也倍受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国家不可缺少的常典。
祭神悟道,封建时期,衙门建庙宇、祀鬼神几乎成为了一种定制,到了现代,则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民祭、官祭,在封建社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衙门庙宇和祭祀活动正是反应封建社会人神共治的真实写照,亦是统治者警戒官员清政为民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建城墙来抵挡外来的侵扰,立寺庙,以御内心的不安。如果说衙门是从行为活动上进行统治的话,那么寺庙则是从精神活动上的统治机构。那么,封建社会皇权统治下,衙门庙宇的出现也就有了巨大的精神意義。今天研究这些庙宇文化,理当摆脱狭隘的封建意识,使其宗教文化得以升华。神者道也,祭而不悟道不通,道通则长治久安,徇天理,严国法,慎民情,社会方能和谐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