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便于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尤其使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学习能力,提升数学学习效果。“统计与概率是”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价值,在实施“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笔者对此方法进行了灵活地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具体阐述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交流、梳理所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落实此理念。此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为基础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完成任务,理解所学知识,锻炼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笔者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驱动学生们自主、合作学习数学。具体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策略如下:
一、设计任务,课前自学
学习任务,是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依据”。课前是学生们搜集信息,初步感知新知的主要阶段。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课前阶段,可以使学生在任务的作用下,确定自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践行自学行为,提升自学效果。“统计与概率”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在体验生活的时候,学生们会与各种各样的“统计与概率”现象互动。从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们深入探究数学的关键。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笔者以课前预习阶段为依托,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学生们搜集生活内容。
以“条形统计图”为例,将生活中的数据加工为条形统计图是学生们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生活中的数据,是从现实生活挖掘出来的。基于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设计了如此搜集信息的任务:回到家中,搜集自己家一周七天的消费情况;搜集自己家一年每个季度的用水量情况;搜集自己家每月在食物上消费情况……在搜集任务的驱动下,大部分学生主动地走进家庭生活中,与父母沟通,合作地完成自学任务,同时储备大量的数据,为在课堂上分析这些数据,将这些数据加工为条形统计图做好准备。
二、展现任务,课堂交流
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所。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互动交流是不可缺少的课堂学习活动。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尽管部分教师提出了问题引导学生们互动交流,但是所提出的问题是具有随意性的,很容易导致学生们的课堂交流流于形式,对课堂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课前,教师设计了任务,驱动了学生们自主学习。受到自学能力的影响,学生们会在部分任务上遇到阻碍,无法自主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正是学生们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们加深对所学理解的关键。因此,在开展“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笔者会鼓励学生们联系自身完成课前任务的情况,提出问题,之后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比如,在自主学习“可能性”任务的时候,有的学生在判断生活中的事件上遇到了问题。基于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先鼓励学生们迁移课堂学习所得,继续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将无法解决的任务展现给小组成员,通过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加以解决。如“三天后下雨”,对此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尤其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可能性建构了深刻理解的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说出了理由,帮助小组成员解决了问题,同时也使得小组成员对可能性加深了理解。如此做法,大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便于学生们发展合作探究能力。
三、总结任务,梳理所学
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是以一个个任务建构起课堂教学活动的。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可以对所学内容建构理解,尤其在此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生们梳理知识,把握知识联系,建构知识结构的活动。借助解决任务,学生们理解了一个个数学知识点,但是没能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建构出知识结构。基于此,在组织“统计与概括”教学的时候,笔者会继续设计学习任务,重点地引导学生们梳理课堂所学,建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联系。
以“统计图”为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以此为基础,笔者设计了建构统计图思维导图的任务,要求学生们梳理学过的所有统计图,将其形式、特点等展现出来,进而对比,发现各个统计图的特点,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为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统计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立足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学生们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任务进行探究,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锻炼学习能力,切实地提高学习水平,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刘静.“任务驱动”:享受数学课堂的“推背感”——小學数学课堂“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策略例析[J].华夏教师,2019(09):68.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中心小学 梁东梅
关键词: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落实此理念。此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为基础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完成任务,理解所学知识,锻炼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笔者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驱动学生们自主、合作学习数学。具体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策略如下:
一、设计任务,课前自学
学习任务,是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依据”。课前是学生们搜集信息,初步感知新知的主要阶段。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课前阶段,可以使学生在任务的作用下,确定自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践行自学行为,提升自学效果。“统计与概率”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在体验生活的时候,学生们会与各种各样的“统计与概率”现象互动。从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们深入探究数学的关键。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笔者以课前预习阶段为依托,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学生们搜集生活内容。
以“条形统计图”为例,将生活中的数据加工为条形统计图是学生们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生活中的数据,是从现实生活挖掘出来的。基于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设计了如此搜集信息的任务:回到家中,搜集自己家一周七天的消费情况;搜集自己家一年每个季度的用水量情况;搜集自己家每月在食物上消费情况……在搜集任务的驱动下,大部分学生主动地走进家庭生活中,与父母沟通,合作地完成自学任务,同时储备大量的数据,为在课堂上分析这些数据,将这些数据加工为条形统计图做好准备。
二、展现任务,课堂交流
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所。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互动交流是不可缺少的课堂学习活动。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尽管部分教师提出了问题引导学生们互动交流,但是所提出的问题是具有随意性的,很容易导致学生们的课堂交流流于形式,对课堂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课前,教师设计了任务,驱动了学生们自主学习。受到自学能力的影响,学生们会在部分任务上遇到阻碍,无法自主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正是学生们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们加深对所学理解的关键。因此,在开展“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笔者会鼓励学生们联系自身完成课前任务的情况,提出问题,之后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比如,在自主学习“可能性”任务的时候,有的学生在判断生活中的事件上遇到了问题。基于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先鼓励学生们迁移课堂学习所得,继续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将无法解决的任务展现给小组成员,通过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加以解决。如“三天后下雨”,对此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尤其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可能性建构了深刻理解的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说出了理由,帮助小组成员解决了问题,同时也使得小组成员对可能性加深了理解。如此做法,大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便于学生们发展合作探究能力。
三、总结任务,梳理所学
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是以一个个任务建构起课堂教学活动的。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可以对所学内容建构理解,尤其在此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生们梳理知识,把握知识联系,建构知识结构的活动。借助解决任务,学生们理解了一个个数学知识点,但是没能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建构出知识结构。基于此,在组织“统计与概括”教学的时候,笔者会继续设计学习任务,重点地引导学生们梳理课堂所学,建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联系。
以“统计图”为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以此为基础,笔者设计了建构统计图思维导图的任务,要求学生们梳理学过的所有统计图,将其形式、特点等展现出来,进而对比,发现各个统计图的特点,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为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统计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立足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学生们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任务进行探究,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锻炼学习能力,切实地提高学习水平,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刘静.“任务驱动”:享受数学课堂的“推背感”——小學数学课堂“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策略例析[J].华夏教师,2019(09):68.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中心小学 梁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