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剩余油”高度零散复杂的红岗油田,总结经验,研究出了“布井方法“和“布井方向”。通过研究方法指明了布井方向,为其他油田选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为红岗油田每年部署新井40口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度零散 井网不适应 剩余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V417+.2 文献标识码:V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5- 0205 -01
1、引言
本项目是针对红岗采油厂实际生产的需要制定的,目的是进一步落实扩边、扩层的储量和潜力,寻找新的潜力增长点;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最终采收率。
通過对近几年长停井恢复、上产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更多有潜力的长停井恢复提供依据,为油田的稳产打下基础。
2.1 概况
2.1.1油田基本情况
红岗采油厂辖区面积1473km2, 提交探明储量19837×104t,已动用6389×104t。
主要开发10个油藏单元:红岗萨尔图油藏、红岗高台子油藏、红岗北扶余油藏、大26区萨葡高油藏、大26扶余油藏、大27黑帝庙油藏、大208扶余油藏、大208黑帝庙油藏、大45扶余油藏。目前采油厂共有油水井1923口,油井1402口,其中长停井208口,占总油井数的14.8%,停前日产液2029t,日产油44.1t,含水97.83%,水井521口,停井61口,占总水井数的11.7%。
2.1.2 问题的提出
长停井按停井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红岗老区萨尔图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有些井含水已经达到100%。
第二,大26区萨葡注采矛盾突出,东西向油井迅速水淹,南北向油井不见效,为了提高南北向油井的注水效果,关闭部分东西向严重水淹井;
第三,大26区萨葡层及大208区块边部黑帝庙油层发育较差,单井产能低,为了降低操作成本,停掉部分特低产井;
第四、红岗老区高台子东西向水淹或加密后高含水井增加;
第五、红岗北区块由于前期注采比偏高,导致水淹井数明显增加;
第六、井况问题。
为了进一步认识水驱规律,认识剩余油的分布状况;进一步落实扩边、扩层的储量和潜力,寻找新的潜力增长点;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最终采收率;采用试验性的技术手段,探索残余油的开采方法;降低操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产能建设步伐,将部分有潜力的长停井恢复。
2.2、技术路线
积极汲取以往长停井恢复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认识水驱规律,结合油水井动态情况,探索残余油的开采方法,进一步落实扩边、扩层的储量和潜力,寻找新的潜力增长点,提高最终采收率:
1、根据近年扩边、破顶井的液量、含水级别、不断更新的有效构造深度、沉积环境、砂体追踪等方面不断提高的认识水平,重新评价部分井或层段的潜力;
2、对于存在污染的油井,通过振动压裂、酸化、破乳剂等途径,恢复油井最大产能;
3、部分有潜力但是由于井况问题而无法实现正常生产的油井,通过大修恢复正常生产,挖掘油井潜力;
4、对于低产液或由于恢复压力而停产的油井,及时监测压力恢复状况,掌握恢复的合理时机和方式;
5、部分无潜力接替层的边部油井,根据其含水状况和产油量,将其拔抽捞油。
2.3 恢复效果评价
全厂10个油藏地质单元中,对红岗萨尔图、红岗高台子两个油藏基本普查完毕,其他油藏开展了零星工作。截止到目前为止,共选出10口恢复油井。按实施的目的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扩边扩层井
这类井主要分布在开发区的边部, 油井完钻后,测井曲线反应较差,没有投产,随着对油藏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对这部分潜力重新评价,落实边部储量,挖掘潜力。
例如:大北13-32 ,该井位大安北油田大26区块开发区南部,距离主体开发区1100m,捞油生产,捞油层段为高台子油层,日产液0.1t,日产油0.1t。
该井于1999.5月投产,投产时即为捞油井,捞油层段高台子油层,初期日产液量2.1t,日产油量1.8t;稳产时捞油日产液量1.2t,日产油量1.0t,捞油周期3-4天;后期捞油日产液0.4t,日产油0.3t;目前日产液0.1t,日产油0.1t油,累产油2236t。
第二类:残余油开采技术实验井
这类井主要表现为停前高产液,高含水,水洗严重,但层段厚度大,隔层薄,纵向上岩性变化大,在岩性发育较差的层段,残余油较富集,利用特殊的工艺技术,实现有效动用。
由于该井层段之间物性差异较大,以前两次压裂全部合压,改造的层段是物性较好的SI3层段,而物性较差、隔层较薄的SI1-2层段没有得到改造,残余油相对富集。
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细分层压裂的方式,对SI1-2层重新改造。SI1-2与SI3分层压裂:
SI1-2层段:压开后 加砂12m3,并记录破裂压力、延伸压力。之后投高强度暂堵剂后进行第二次压裂,要求破裂压力高于上次破裂压力2MPa,延伸压力高于上次最小延伸压力2 MPa情况下加砂7 m3。SI3层段:压开后加砂7 m3。这样设计后,SI1-2层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振动压裂,改造程度较以往大大加强了。
第三类:重新认识利用井
这类井停前产油量比较高,由于套管破裂等大修难度比较大的井况问题造成停井,这类井共有7口。
采用方法:动态分析法
配套措施:大修打捞(取套)
目前水洗状况分析:邻井水洗程度低;位于边井位置,处于弱水洗方向;目前井口放喷含水33.1%。
配套措施:大修取套。2007年5月19日恢复,恢复初期液10.8t,油0.6t,含水94.4%,目前液12.7t,油0.5t,核实累增油103t。与停前相比含水高,液升,2006年9月大26注水系统改造后,渗透性较好的葡萄花层首先见到了注水效果,大北5-18明显水淹。
目前已恢复4口,初期平均日增油 2.3t,平均单井日增油0.6t,目前单井日增油0.2t。单井核实累增油 84.3t,合计累增油 337.0t。
第四类:油层污染井
这类井停前由于作业造成油层污染,导致产量下降,含水上升。采取的方法:动态分析法,配套酸化。例如:大北12-6,该井97.05投产,投产层位S\P1-6,初期日产液4.8t,日产油4.6t,含水4.2%。2003年12月份以前,该井含水一直50%以下,2004年1月份检泵后,含水突然上升到90以上,05.06管漏后停井,停前日产液1.1t,日产油0.1t,累产油2228t。06年5月份大26管网改造后该井能量得到补充,从井口处冒纯油,不含水。
2.4 经济效益评价
18口井共投入费用1061.32万元,6口水井投入费用119.13万元,当年创效872.79万元(每吨油1782元),投入产出比1.22,328天可收回成本。
3、结论及认识
通过长停井的潜力研究及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得到以下认识:
1、扩边扩层井恢复效果较好,扩大了边部的开发规模,增加了其它层的动用程度,增加了地质储量。
2、对隔层较薄的井的试验取得成功,未隔层不好的萨尔图油层改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对于薄隔层井通过多次振动提高动用程度。
3、D26区井恢复效果不理想,系统注水改造后,注水状况改善,但葡萄花层水淹较快,存在单层突进现象。
参考文献:
⑴ 刘秋杰.文南油田文95断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100-102
⑵郭德志等.储层微型构造形成剩余油的水动力原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1:32-34
⑶王元庆等.三角洲前缘相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5:27-29
⑷王志章等.开发中后期油藏参数变化规律及变化机理。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0:
[关键词]:高度零散 井网不适应 剩余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V417+.2 文献标识码:V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5- 0205 -01
1、引言
本项目是针对红岗采油厂实际生产的需要制定的,目的是进一步落实扩边、扩层的储量和潜力,寻找新的潜力增长点;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最终采收率。
通過对近几年长停井恢复、上产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更多有潜力的长停井恢复提供依据,为油田的稳产打下基础。
2.1 概况
2.1.1油田基本情况
红岗采油厂辖区面积1473km2, 提交探明储量19837×104t,已动用6389×104t。
主要开发10个油藏单元:红岗萨尔图油藏、红岗高台子油藏、红岗北扶余油藏、大26区萨葡高油藏、大26扶余油藏、大27黑帝庙油藏、大208扶余油藏、大208黑帝庙油藏、大45扶余油藏。目前采油厂共有油水井1923口,油井1402口,其中长停井208口,占总油井数的14.8%,停前日产液2029t,日产油44.1t,含水97.83%,水井521口,停井61口,占总水井数的11.7%。
2.1.2 问题的提出
长停井按停井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红岗老区萨尔图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有些井含水已经达到100%。
第二,大26区萨葡注采矛盾突出,东西向油井迅速水淹,南北向油井不见效,为了提高南北向油井的注水效果,关闭部分东西向严重水淹井;
第三,大26区萨葡层及大208区块边部黑帝庙油层发育较差,单井产能低,为了降低操作成本,停掉部分特低产井;
第四、红岗老区高台子东西向水淹或加密后高含水井增加;
第五、红岗北区块由于前期注采比偏高,导致水淹井数明显增加;
第六、井况问题。
为了进一步认识水驱规律,认识剩余油的分布状况;进一步落实扩边、扩层的储量和潜力,寻找新的潜力增长点;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最终采收率;采用试验性的技术手段,探索残余油的开采方法;降低操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产能建设步伐,将部分有潜力的长停井恢复。
2.2、技术路线
积极汲取以往长停井恢复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认识水驱规律,结合油水井动态情况,探索残余油的开采方法,进一步落实扩边、扩层的储量和潜力,寻找新的潜力增长点,提高最终采收率:
1、根据近年扩边、破顶井的液量、含水级别、不断更新的有效构造深度、沉积环境、砂体追踪等方面不断提高的认识水平,重新评价部分井或层段的潜力;
2、对于存在污染的油井,通过振动压裂、酸化、破乳剂等途径,恢复油井最大产能;
3、部分有潜力但是由于井况问题而无法实现正常生产的油井,通过大修恢复正常生产,挖掘油井潜力;
4、对于低产液或由于恢复压力而停产的油井,及时监测压力恢复状况,掌握恢复的合理时机和方式;
5、部分无潜力接替层的边部油井,根据其含水状况和产油量,将其拔抽捞油。
2.3 恢复效果评价
全厂10个油藏地质单元中,对红岗萨尔图、红岗高台子两个油藏基本普查完毕,其他油藏开展了零星工作。截止到目前为止,共选出10口恢复油井。按实施的目的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扩边扩层井
这类井主要分布在开发区的边部, 油井完钻后,测井曲线反应较差,没有投产,随着对油藏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对这部分潜力重新评价,落实边部储量,挖掘潜力。
例如:大北13-32 ,该井位大安北油田大26区块开发区南部,距离主体开发区1100m,捞油生产,捞油层段为高台子油层,日产液0.1t,日产油0.1t。
该井于1999.5月投产,投产时即为捞油井,捞油层段高台子油层,初期日产液量2.1t,日产油量1.8t;稳产时捞油日产液量1.2t,日产油量1.0t,捞油周期3-4天;后期捞油日产液0.4t,日产油0.3t;目前日产液0.1t,日产油0.1t油,累产油2236t。
第二类:残余油开采技术实验井
这类井主要表现为停前高产液,高含水,水洗严重,但层段厚度大,隔层薄,纵向上岩性变化大,在岩性发育较差的层段,残余油较富集,利用特殊的工艺技术,实现有效动用。
由于该井层段之间物性差异较大,以前两次压裂全部合压,改造的层段是物性较好的SI3层段,而物性较差、隔层较薄的SI1-2层段没有得到改造,残余油相对富集。
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细分层压裂的方式,对SI1-2层重新改造。SI1-2与SI3分层压裂:
SI1-2层段:压开后 加砂12m3,并记录破裂压力、延伸压力。之后投高强度暂堵剂后进行第二次压裂,要求破裂压力高于上次破裂压力2MPa,延伸压力高于上次最小延伸压力2 MPa情况下加砂7 m3。SI3层段:压开后加砂7 m3。这样设计后,SI1-2层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振动压裂,改造程度较以往大大加强了。
第三类:重新认识利用井
这类井停前产油量比较高,由于套管破裂等大修难度比较大的井况问题造成停井,这类井共有7口。
采用方法:动态分析法
配套措施:大修打捞(取套)
目前水洗状况分析:邻井水洗程度低;位于边井位置,处于弱水洗方向;目前井口放喷含水33.1%。
配套措施:大修取套。2007年5月19日恢复,恢复初期液10.8t,油0.6t,含水94.4%,目前液12.7t,油0.5t,核实累增油103t。与停前相比含水高,液升,2006年9月大26注水系统改造后,渗透性较好的葡萄花层首先见到了注水效果,大北5-18明显水淹。
目前已恢复4口,初期平均日增油 2.3t,平均单井日增油0.6t,目前单井日增油0.2t。单井核实累增油 84.3t,合计累增油 337.0t。
第四类:油层污染井
这类井停前由于作业造成油层污染,导致产量下降,含水上升。采取的方法:动态分析法,配套酸化。例如:大北12-6,该井97.05投产,投产层位S\P1-6,初期日产液4.8t,日产油4.6t,含水4.2%。2003年12月份以前,该井含水一直50%以下,2004年1月份检泵后,含水突然上升到90以上,05.06管漏后停井,停前日产液1.1t,日产油0.1t,累产油2228t。06年5月份大26管网改造后该井能量得到补充,从井口处冒纯油,不含水。
2.4 经济效益评价
18口井共投入费用1061.32万元,6口水井投入费用119.13万元,当年创效872.79万元(每吨油1782元),投入产出比1.22,328天可收回成本。
3、结论及认识
通过长停井的潜力研究及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得到以下认识:
1、扩边扩层井恢复效果较好,扩大了边部的开发规模,增加了其它层的动用程度,增加了地质储量。
2、对隔层较薄的井的试验取得成功,未隔层不好的萨尔图油层改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对于薄隔层井通过多次振动提高动用程度。
3、D26区井恢复效果不理想,系统注水改造后,注水状况改善,但葡萄花层水淹较快,存在单层突进现象。
参考文献:
⑴ 刘秋杰.文南油田文95断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100-102
⑵郭德志等.储层微型构造形成剩余油的水动力原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1:32-34
⑶王元庆等.三角洲前缘相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5:27-29
⑷王志章等.开发中后期油藏参数变化规律及变化机理。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