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底层人物光芒 蕴养人道主义情怀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道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其宗旨就是关心人类幸福。中国的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周代时,已有“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命关天”、“仁者莫大于爱人”等思想。由此看来,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个让人类共同崇拜信仰的观念,在这个观念的意识作用下,人类的一切活动行为及其规范,都将在这个范畴内进行。
  2016版部编语文教材七下第三单元,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打开一扇窗,为孩子们的人生成长上了重要的一课。带领孩子们去洞见底层人物身上的光芒,唤醒人们内心的人道主义情感,去做一个有良知的幸运的人。
  第三单元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四篇课文。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在我们的童年里,总是有一个大人,他无所不能、无所不晓,似乎能化解我们心中所有的愁苦。于童年的鲁迅而言,阿长就是这么一个人。
  阿长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下人,她不识字,没文化, “青年守寡” ,在别人家做工。阿长长得粗鄙,“黄胖而矮”,大大咧咧的性格说话做事不知收敛,一味适性任情,“常喜欢切切察察”,睡觉也是摆成“大字”。这样的长妈妈着实让儿时的鲁迅喜欢不起来,更是敬不起来!但是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在鲁迅的笔下阿长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阿长知道许多事情、许多道理,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乃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这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这是讲究形象;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是避讳修辞。至于阿长讲长毛,可见民间对长毛的传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我们认识太平军不无裨益。
  最可贵的是阿长对童年的鲁迅倾注的一片爱心、热情与真诚。阿长自己没有读过书,见孩子念念不忘《山海经》,却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她把孩子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我们可以想象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她走了许多路,跑了许多店,问:“这里有卖有画儿的‘三哼经’吗?”可以想象,这样发问会使卖者一头雾水,可见阿长是历尽了怎样的辛苦才买到了《山海经》。如此一番体会,阿长对“我”的爱,她的热情真挚不言而喻。这部书成了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鲁迅是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而第一部宝书是阿长给买的,文中一句非常精彩的感慨: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一句最能让人感怀,年幼的鲁迅被善良朴实的长妈妈默默的爱震惊了。尽管长妈妈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但这一切都掩盖不了她的光芒,面对她的故去,鲁迅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的情感,满怀圣洁,长抒胸臆,发出了最深切的祝愿: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阿长遇到鲁迅是幸运的,鲁迅遇到阿长更是幸运的,不仅是得到她的无尽关爱,更在于她让鲁迅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给予她以同情、理解、怀念与祝愿!
  《老王》
  杨绛的一篇回忆性文章。这篇文章中最核心的一句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是个“不幸的人”。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劳动者。他生计的来源“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住的地方是“荒僻的小胡同”;他还“瞎掉一只眼”;他是“单干户”,“失群落伍”;他“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是一个“老光棍,大脑还不灵活。无论是在物质上、生理上,还是精神上,老王都是一个彻底的“不幸者”。
  可这样的“不幸者”,却在一个历史时间段里,与另一个不幸运的人——杨绛,相识。文革中被冲击,下放到干校;丈夫腿走不得路,还得自己烦请老王帮助送医院。杨绛在文中说自己是“幸运的人”,确乎如此。不仅仅是指她与老王两人在物质上悬殊的比较,杨绛的“幸运”首先应该是在她们一家遭逢“不幸”的时候,遇到了老王这种“最老实”的人。老王给予她一家的帮助,可谓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文章叙写的是同样的不幸,异常善良的人对另一个不幸的、异常善良的人的怀念,写善良的人们在恶的年代里的相互取暖。
  那杨绛为何要“愧怍”呢?老王在生命行将结束时,惦念作者,送去鸡蛋和香油,借以表达自己这份单纯的善。但是作者还是“拿钱去侮辱他”。事情的結果,自然是老王无奈地接受了他最不愿意接受的“钱”。最终老王的死,促使杨绛“一再追忆”老王生前留下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自己对他的“谢意”,可杨绛得到的却是“心上不安”。这样的“不安”,不停地拷问着她的灵魂,使她顿然了悟:自己既往与老王之间的点点滴滴,是那样的不公平;自己对老王“钱”的回报与老王对自己“心”的付出相比较,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这种知识分子精神的自省,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幸运”呢?老王这样一个普通的人,最终让杨绛深刻地觉悟出人生的“愧疚”,而她又将这一切质朴地昭示于后人,那又该是后人的“幸运”了。感谢杨绛的《老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老王的一颗金子般的心,底层人物身上人性的光辉,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得清醒地认识自己,善意地真挚地摆渡他人,其实就是引渡自己。
  《台阶》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筑造的本质是让安居”。在李森祥的《台阶》里,那个积攒的大半辈子筑造了一栋有着九级高台阶的大房子,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你认为父亲的这次筑造行为有价值吗?违背了筑造的本质吗?
  我说这是父亲一生最朴素本真的一个梦想,不可以用值不值去评价。诚然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对地位的要求,就是他对尊重的要求。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父亲: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中华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忍持重的精神;习惯了旧生活的父亲仍然以和旧生活方式相配套的精神姿态活着,父亲坚守的价值追求最终却与其固有的精神存在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错位,我们真的只是应该寄予同情、感喟其不值得?不!面对父亲,面对那个年代的所有父亲们,我更想这样为学生解读:那是低眉顺眼、老实巴交一辈子的贫苦父亲,唱响的一曲凄楚、辛酸但仍旧铿锵豪迈的创业赞歌!那是贫苦的农民在贫寒的年代里人性中最光辉闪亮的一面!诚如是,我们是何其幸运,一路走来,有无数这样的父亲母亲传承着最坚硬的脊梁,写就最勇敢执着的奋斗,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卖油翁》
  《賣油翁》所传达的不仅仅是熟能生巧这个道理,还应有更多……
  康肃公一贯“自矜”,对卖油老头对其箭术所表示的不以为然的态度,是不会轻易放过的,自然要追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老头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这一问一答,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熟能生巧”。康肃公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反认为是“轻吾射”,至此矛盾更加激化,卖油老头只好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又用具体事实证明“熟能生巧”,“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作了这一番表演之后,卖油老头为解除康肃公的疑虑,说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个回答很重要,既回答了并非“轻吾射”,又再次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只得“笑而遣之”,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确实不大容易。“笑”,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但是这个故事就这么戛然而止了吗?且看陈尧咨,骄傲自矜,性情暴躁,目中无人,咄咄逼人……且看卖油翁,低调平和,从容不迫,绝对是艺高人胆大!“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一句让我们对“但手熟尔”有了重新的认识,那是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总结领悟出的哲理;那是实力对权威的应战;那是技艺的较量,更是人格的较量;那是普通百姓抬头靠实力,说话有底气的光芒!
  对!就是这些生活中的小人物,甚至是最卑微不起眼的人物,这些“底层”,他们的身上有太多闪光的东西,向我们诠释着人性之美,做人之道,人生之丰厚绵长……“底层”不仅仅意味着苦难,或许这些苦难只是人们跳出底层反观后的感受,是我们太多时候对底层的一种误读。我们有时站在底层生活的外围带着同情和怜悯的情感来阅读底层的生活时,又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走进了底层的精神与内心?物质的贫困并不意味着精神上的空虚和困顿,底层的生活应该是多面的。透过苦难发现底层的人性之光,更理性、积极地看待身边的普通人,这应当是我,作为语文教师须要通过文本引领学生去发现和领悟的。我们须要做到的是拥有真正的人道主义情怀,那绝不是简单的同情,而应该是一种平视,一种对等,一种尊重,一种相信:困顿的生活中也有诗意,朴实无华中诠释着踏实可靠,平凡而艰辛的人生中充满着光彩和意义。罗曼·罗兰说:“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热爱它。”祈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善良仁爱的力量去化解社会的矛盾和人生的困境,怀着一颗赤诚、善良的心,去解读、去书写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且共有的情绪和思考。唯如此,才是一个真正有“人道主义情怀”的“幸运”的人!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210019)
其他文献
古诗词作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对发展学生个性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享受诗情画意的同时,学生个性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本文重点围绕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以期为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以情境式教学体会诗词意境  由于古诗词距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
期刊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小学开始,教师就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们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感觉无话可说,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生拼硬凑的现象,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指导学生作文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是:语文课程应“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这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因为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
期刊
语文教学往往有一个误区,有些教师斤斤计较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是一篇课文的教学,而不去关注一个单元或者是一册语文书的教学,或者是一个整体教学目标、整体教学要求、整体的重难点教学,即没有很好地研究教学大纲,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的内容。这样教学,学生学到的知识,形不成综合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的前因后果茫然不知,只是一味的为了学习而学习。  一、大语文教学之生字教学  在现代应试教育的驱使下
期刊
老舍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以其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又不失老北京韵味的独特语言、优美的文学画面及深刻的主题思想打动了千万读者。《济南的冬天》一文以其精妙的结构设计、内涵丰富及手法灵活等,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课堂中加强对文中修辞、结构及手法的品析,从而引领学生掌握好的写作方法,为提升自身写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品修辞,感受景之美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恰当地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生成过程,不能以教师思维或教参思维代替学生去思考、体会,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思考、体会来代替其他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解读文本”以及“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课新上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方法一——以点带面  执教九年级上册的《孤独之旅》时,班级里近一半
期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与同年级的张冬梅老师签订了“师徒合约”,师傅为“蓝”,徒弟为“青”,并创立了“一课双构”的教学模式。什么是“一课双构”呢?就是同一篇课文由两名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分别授课,但是这两次授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完全不同。然后在同一班级各自教授一遍。师傅教时,徒弟听课;徒弟教时,师傅评课。  在“双构”教学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月迹》这篇课文。  一、“青”课堂实
期刊
对于被唤之日益风干,学生渐成木偶的语文教学,就必须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但这种积极思考的过程单靠外部施加压力是不能实现的,只有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积极思考才能有效的实现。因为在兴趣的诱发下,学生会更加干劲十足地学习,他们的感知会更敏锐,想象力会更丰富,我们整个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活色生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怎样進行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很荣幸,全市初三语文教研活动,市教研室安排我上了一次研讨课。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我把《一个深夜的记忆》试上了三次,研磨了三次。《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课三上三议,为我打开了诗歌有效教学之窗,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磨课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也让我对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
期刊
何谓“写景”?笔者以为就是将眼中之景真实而又艺术地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就是在描写景物时不单纯地流于描形摹态,更应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让笔下之物着作者之色彩,让作者情感的活水渗透其间,使得描摹之物不仅有鲜明的外在特征,更有“我之色彩”。观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景因情显,正如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方可动人心魄。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笔者以为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