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时期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常常处于激动状态,容易冲动而且来势冲动,不能自制自己的行为,自制力差容易变化,在短时间内没办法立刻制止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攻击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甚至影响幼儿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一种不受欢迎且常发生的行为,而我们作为幼儿的教育者更是要肩负起责任,帮助幼儿矫正不良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教育策略
引言: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基本都是因为在玩耍时抢玩具和其他东西时产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目的性,这都是由于幼儿心智未成熟交流能力较差较难沟通协商加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的,通常也是男孩比女孩多。"攻击性行为"会导致幼儿的社会交流以及与成人之间的交流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做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特点
幼儿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稚嫩萌芽期,尤其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旺盛时期,他们直接依靠身体攻击而不是语言攻击,如果自己玩的玩具被别人抢了他们就会立刻用抓、咬、打的方式要回玩具,而不是用骂人解决,以及他们的敌意性比工具性攻击更为强烈,目的就是为了伤害别人。幼儿是一个弱势群体特别希望得到长辈的关爱,在感觉自己被忽视时就会自觉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占有欲,一旦自己的心爱玩具被别的小孩拿走时,自我意识强烈这时就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尤其在性别上的特点也是较为明显,男孩多余女孩,男孩性格比女孩更为急躁。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家庭教育影响
首先幼儿的教育来源于父母,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性格起着关键因素。如果父母在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时一味的谩骂而不是耐心讲道理和倾听幼儿的想法,不分对错的话,会直导致事件的恶化,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幼儿的心态产生消极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挫败压抑和孤独,甚至直接激怒幼儿使他们更加变本加厉的攻击别人,我们应耐心教导幼儿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听幼儿的想法,在来做出判断也不迟,尤其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的幼儿攻击性行为明显较少,他们的善于交流,自制能力较好。
2.幼儿性格的特点
幼儿的性格发展正是处于敏感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冲动难以遏制容易受外界影响,这都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他们的情绪波动大,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在外面玩耍时需要大人的陪同,性格活泼好动的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机率比较大,他们喜欢追跑动手动脚,精力比其他幼儿充沛,脾气也比较暴躁,发生口角时比较难以劝阻,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这都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性格特点。
3.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幼儿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喜欢学别人,尤其是小班幼儿,当大人问他们"好不好"时,儿童回答"好"。接着问"坏不坏"时,他们会回答"坏"。幼儿也会因为自己在回答问题或者讲述问题后,如果成人提出疑问,他们立马会改变原来的思路。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是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那么这样环境中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少,而如果幼儿身边的同伴或邻居都是比较暴力的同样他的攻击性行为也会增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策略
1.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家长和教师在处理幼儿攻击性行为时要及时阻止,并说明其中的利弊。让他们明白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是让自己和别人都不开心的行为。父母的育人观念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理念,放任型的育人方式中父母对幼儿百般百顺,娇身惯养但又对幼儿不信任缺乏关心沟通,或者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他们否认过多,这样的育人观念直接影响了幼儿性格增强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以及教师在一日教学中时刻讲述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不良行为,他们发生冲突时不是一味的阻扰或批评而是让他们明白道理,学会和懂得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运用榜样法和强化法
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幼儿很多都是从电视上模仿的,他们如果平常观看的视频是攻击性较强的榜样,那么幼儿也会受其中的影响,潜移默化形成幼儿的榜样,他们会学习上面的动作,这样就增加了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同意影响幼儿的态度。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不去制止而是听之任之,这样的方式就等于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默认,强化了他们侵犯行为,成功的运用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直接导致幼儿更加放肆的行为,但是同时又不能对幼儿采取体罚,不然会起反效果。这些都是为了让教师更好的运用榜样和强化的方法来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3.创设优良的活动环境
玩具和物品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玩具太少产生争抢,区域活动空间太小等。玩具太少的话,幼儿又多不能相对供应那么没有玩具的幼儿就会容易产生攻击争抢等消极的较为行为,从而导致攻击行为。活动场所窄小超出容纳范围那么容易导致碰撞、推到的行为进而发生攻击行为。所以我们幼儿活动的场所要宽敞或者限制人数,在玩具上要多彩多样,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没办法满足幼儿条件时也要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去怪别人或者指责别人,优良的环境能让幼儿处于放松的状态去与同伴交流玩耍,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
总而言之,"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和教师是要担任起责任教育好他们,树立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家长和教师都应意识到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育时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要遵循幼儿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强加于幼儿身上,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不要用冷暴力。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樹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教育。
唐兰菱 四川省安岳县镇子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教育策略
引言: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基本都是因为在玩耍时抢玩具和其他东西时产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目的性,这都是由于幼儿心智未成熟交流能力较差较难沟通协商加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的,通常也是男孩比女孩多。"攻击性行为"会导致幼儿的社会交流以及与成人之间的交流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做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特点
幼儿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稚嫩萌芽期,尤其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旺盛时期,他们直接依靠身体攻击而不是语言攻击,如果自己玩的玩具被别人抢了他们就会立刻用抓、咬、打的方式要回玩具,而不是用骂人解决,以及他们的敌意性比工具性攻击更为强烈,目的就是为了伤害别人。幼儿是一个弱势群体特别希望得到长辈的关爱,在感觉自己被忽视时就会自觉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占有欲,一旦自己的心爱玩具被别的小孩拿走时,自我意识强烈这时就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尤其在性别上的特点也是较为明显,男孩多余女孩,男孩性格比女孩更为急躁。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家庭教育影响
首先幼儿的教育来源于父母,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性格起着关键因素。如果父母在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时一味的谩骂而不是耐心讲道理和倾听幼儿的想法,不分对错的话,会直导致事件的恶化,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幼儿的心态产生消极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挫败压抑和孤独,甚至直接激怒幼儿使他们更加变本加厉的攻击别人,我们应耐心教导幼儿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听幼儿的想法,在来做出判断也不迟,尤其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的幼儿攻击性行为明显较少,他们的善于交流,自制能力较好。
2.幼儿性格的特点
幼儿的性格发展正是处于敏感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冲动难以遏制容易受外界影响,这都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他们的情绪波动大,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在外面玩耍时需要大人的陪同,性格活泼好动的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机率比较大,他们喜欢追跑动手动脚,精力比其他幼儿充沛,脾气也比较暴躁,发生口角时比较难以劝阻,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这都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性格特点。
3.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幼儿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喜欢学别人,尤其是小班幼儿,当大人问他们"好不好"时,儿童回答"好"。接着问"坏不坏"时,他们会回答"坏"。幼儿也会因为自己在回答问题或者讲述问题后,如果成人提出疑问,他们立马会改变原来的思路。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是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那么这样环境中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少,而如果幼儿身边的同伴或邻居都是比较暴力的同样他的攻击性行为也会增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策略
1.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家长和教师在处理幼儿攻击性行为时要及时阻止,并说明其中的利弊。让他们明白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是让自己和别人都不开心的行为。父母的育人观念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理念,放任型的育人方式中父母对幼儿百般百顺,娇身惯养但又对幼儿不信任缺乏关心沟通,或者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他们否认过多,这样的育人观念直接影响了幼儿性格增强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以及教师在一日教学中时刻讲述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不良行为,他们发生冲突时不是一味的阻扰或批评而是让他们明白道理,学会和懂得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运用榜样法和强化法
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幼儿很多都是从电视上模仿的,他们如果平常观看的视频是攻击性较强的榜样,那么幼儿也会受其中的影响,潜移默化形成幼儿的榜样,他们会学习上面的动作,这样就增加了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同意影响幼儿的态度。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不去制止而是听之任之,这样的方式就等于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默认,强化了他们侵犯行为,成功的运用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直接导致幼儿更加放肆的行为,但是同时又不能对幼儿采取体罚,不然会起反效果。这些都是为了让教师更好的运用榜样和强化的方法来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3.创设优良的活动环境
玩具和物品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玩具太少产生争抢,区域活动空间太小等。玩具太少的话,幼儿又多不能相对供应那么没有玩具的幼儿就会容易产生攻击争抢等消极的较为行为,从而导致攻击行为。活动场所窄小超出容纳范围那么容易导致碰撞、推到的行为进而发生攻击行为。所以我们幼儿活动的场所要宽敞或者限制人数,在玩具上要多彩多样,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没办法满足幼儿条件时也要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去怪别人或者指责别人,优良的环境能让幼儿处于放松的状态去与同伴交流玩耍,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
总而言之,"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和教师是要担任起责任教育好他们,树立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家长和教师都应意识到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育时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要遵循幼儿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强加于幼儿身上,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不要用冷暴力。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樹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教育。
唐兰菱 四川省安岳县镇子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