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日教学中,我们常要求学生在写叙事作文中要有点波澜起伏。何谓叙事波澜?就是指根据材料的特点,应用特定的方法,抓住读者的心理,让文章的故事情节有起伏,造成一定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古人曾经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清·袁枚《李觉出身传评语》)“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起。”(姜夔《白石道人诗话》)袁枚、姜夔的这两段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才能引人入胜的道理。相反,平铺直叙的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呆板、单调,索然寡味,难怪一位苏联诗人说:“一支文笔太均匀,通篇都一平如水,尽管是晶华耀眼,毕竟要令人瞌睡。”(《诗的艺术》)
凡是有游山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座山要是平平坦坦,没有奇峰峭壁,没有曲径幽泉,是不会引起游人兴致的。一篇文章写得太平直,也没有多少人想看。只有波澜曲折,有起伏,有张弛,一浪推一浪,方能引人入胜。但是,波澜起伏主要是在叙事中对事物发展中人物的顺境与逆境的错落安排。形象地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接一波,波澜起伏。设置波澜的着眼点是故事人物所遇到的困难的过程。
那么,写事情怎样才能兴波澜、起变化呢?这要求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在平日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以下方法:
1.设置悬念法。引起读者急切盼望心理的艺术手段称之为“悬念”。制造悬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果或矛盾冲突的结果告诉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或探究心理。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对“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节一定不会忘怀,就是因为作者叙事时设下了一个个悬念:周瑜有意刁难、陷害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箭十万,一向精明的诸葛亮这一回似乎很糊涂,竟然当众立下军令状,“三天后江边搬箭”,并莫明其妙地向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草束……一连串的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峰回路转,变化莫测,不能不叫人产生悬念和期待。假若作者在叙述这一事件时,采取“竹筒倒豆子”的方法,一下子就兜底翻出,说孔明早就定下巧计,如何如何去向曹操借箭,尽管周瑜一再刁难,他仍稳如泰山等等,我们读来就索然无味了。
2.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法。在扬与抑的相互结合中,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前后反差,富于变化地推进情节的发展。
3.巧设伏笔法。即在文章的前面巧妙地设置伏笔,做好铺垫,有目的、有条理地使文章生成变化。
4.张弛法。即精巧地安排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使紧张部分与平缓部分有机交叉,做到有张有弛,欲张故弛,张弛有度。
5.陡转法。即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突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把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6.巧合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自古以来,大凡文章大家和说书大家,都善于运用巧合。巧合往往是作者艺术的再创造,也是作者写作功力的体现。在教学中适时向学生介绍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具体课文讲述进行。精彩的叙事作品往往是精彩生活的写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算准司马懿会进入峡谷,落入圈套,一把火就可以使司马父子命归西天。这把火烧得旺,烧得司马父子几尽绝望,但巧合的是,天突降倾盆大雨,司马父子保命落荒而逃,诸葛亮神算不如天算,只能仰天长叹。当然罗贯中老先生写到此处,我猜想其一定在为自己的得意之笔陶醉,他似乎看到他的读者一步步走进他所设计的“陷阱”中。火烧司马懿时读者已经预感到司马懿在劫难逃,而且也在为诸葛亮叫好时,“巧合”这盘大餐上了。这一着,妙不可言啊,司马懿诸葛亮还有恶战啊。读者你愿意继续往下读吗,当然的!诸葛孔明巧借东风,是罗贯中老先生向读者上的又一“巧合大餐”。诸葛亮精通天文,深知冬季也有气候反常现象,这一借,一巧合,免除了周郎火攻忧患;一巧合诸葛亮更神通,三国鼎立之势如同诸葛亮运于股掌之中,茅庐三分天下计得以实现矣。
或许有的同学说,一些事情很难写出波澜来呀,其实,生活到处充满着矛盾,而矛盾就是曲折和波澜。有的同学写文章,虽然也写出了事情的矛盾冲突,但仍然免不了给人单调呆板之感,这是为什么?原因是平铺直叙、行文呆板。因而,要使文章波澜起伏,就必须在构思和写法上下一番工夫。比如,有时用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提到前面写;有时要插叙,在叙述的中间插入对往事的回忆;在高潮到来之前讲究铺垫,在高潮过后安排余波;高峰处浓彩重墨,工笔细描,有时还要“夹叙夹议”,尽量写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低潮处轻描淡写,尽量写得粗犷些、舒缓些……总之,写法要多样,造成波澜跌宕、逶迤曲折,产生更为强烈感人的效果,这就要在叙事清楚的基础上,讲究一点布局谋篇的技巧了。
当然,学生习作水平是有限的,不能和名家作品相提并论,教师在评价中不可随意贬低或拔高,平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范文,培养学生自己去领悟的能力。只要学生养成了悟的习惯,具备了悟的能力,再通过多写多练,就能写出老师期待的文章来,写出一些波澜起伏吸引人的佳作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会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待教师教学生自能作文”的目的。■
凡是有游山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座山要是平平坦坦,没有奇峰峭壁,没有曲径幽泉,是不会引起游人兴致的。一篇文章写得太平直,也没有多少人想看。只有波澜曲折,有起伏,有张弛,一浪推一浪,方能引人入胜。但是,波澜起伏主要是在叙事中对事物发展中人物的顺境与逆境的错落安排。形象地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接一波,波澜起伏。设置波澜的着眼点是故事人物所遇到的困难的过程。
那么,写事情怎样才能兴波澜、起变化呢?这要求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在平日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以下方法:
1.设置悬念法。引起读者急切盼望心理的艺术手段称之为“悬念”。制造悬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果或矛盾冲突的结果告诉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或探究心理。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对“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节一定不会忘怀,就是因为作者叙事时设下了一个个悬念:周瑜有意刁难、陷害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箭十万,一向精明的诸葛亮这一回似乎很糊涂,竟然当众立下军令状,“三天后江边搬箭”,并莫明其妙地向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草束……一连串的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峰回路转,变化莫测,不能不叫人产生悬念和期待。假若作者在叙述这一事件时,采取“竹筒倒豆子”的方法,一下子就兜底翻出,说孔明早就定下巧计,如何如何去向曹操借箭,尽管周瑜一再刁难,他仍稳如泰山等等,我们读来就索然无味了。
2.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法。在扬与抑的相互结合中,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前后反差,富于变化地推进情节的发展。
3.巧设伏笔法。即在文章的前面巧妙地设置伏笔,做好铺垫,有目的、有条理地使文章生成变化。
4.张弛法。即精巧地安排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使紧张部分与平缓部分有机交叉,做到有张有弛,欲张故弛,张弛有度。
5.陡转法。即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突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把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6.巧合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自古以来,大凡文章大家和说书大家,都善于运用巧合。巧合往往是作者艺术的再创造,也是作者写作功力的体现。在教学中适时向学生介绍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具体课文讲述进行。精彩的叙事作品往往是精彩生活的写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算准司马懿会进入峡谷,落入圈套,一把火就可以使司马父子命归西天。这把火烧得旺,烧得司马父子几尽绝望,但巧合的是,天突降倾盆大雨,司马父子保命落荒而逃,诸葛亮神算不如天算,只能仰天长叹。当然罗贯中老先生写到此处,我猜想其一定在为自己的得意之笔陶醉,他似乎看到他的读者一步步走进他所设计的“陷阱”中。火烧司马懿时读者已经预感到司马懿在劫难逃,而且也在为诸葛亮叫好时,“巧合”这盘大餐上了。这一着,妙不可言啊,司马懿诸葛亮还有恶战啊。读者你愿意继续往下读吗,当然的!诸葛孔明巧借东风,是罗贯中老先生向读者上的又一“巧合大餐”。诸葛亮精通天文,深知冬季也有气候反常现象,这一借,一巧合,免除了周郎火攻忧患;一巧合诸葛亮更神通,三国鼎立之势如同诸葛亮运于股掌之中,茅庐三分天下计得以实现矣。
或许有的同学说,一些事情很难写出波澜来呀,其实,生活到处充满着矛盾,而矛盾就是曲折和波澜。有的同学写文章,虽然也写出了事情的矛盾冲突,但仍然免不了给人单调呆板之感,这是为什么?原因是平铺直叙、行文呆板。因而,要使文章波澜起伏,就必须在构思和写法上下一番工夫。比如,有时用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提到前面写;有时要插叙,在叙述的中间插入对往事的回忆;在高潮到来之前讲究铺垫,在高潮过后安排余波;高峰处浓彩重墨,工笔细描,有时还要“夹叙夹议”,尽量写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低潮处轻描淡写,尽量写得粗犷些、舒缓些……总之,写法要多样,造成波澜跌宕、逶迤曲折,产生更为强烈感人的效果,这就要在叙事清楚的基础上,讲究一点布局谋篇的技巧了。
当然,学生习作水平是有限的,不能和名家作品相提并论,教师在评价中不可随意贬低或拔高,平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范文,培养学生自己去领悟的能力。只要学生养成了悟的习惯,具备了悟的能力,再通过多写多练,就能写出老师期待的文章来,写出一些波澜起伏吸引人的佳作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会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待教师教学生自能作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