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灵活把握“新课改”课堂上的问题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新课改教学中 ,我们也应看到在语文课改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理念的认知程度不高或自身知识、能力的欠缺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文本的多元解读变为随意解读
  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的伊瑟尔(Wolfgang lser)认为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文学文本中留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文本的接受者将其具体化。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是根据自身情感与体验,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理解、多元解读。新課标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创造性理解也好,多元解读也罢,应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以尊重文本为基础,不能脱离文本。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没有直接交代孔乙己的命运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天地、想象空间。不少老师都曾给学生布置过为文章续写结尾的作业。不同的学生给孔乙己设定了不同的结局,这体现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多元性、创造性。但答案的多样性背后有着其统一性,即不能背离文本给我们提供的孔乙己“善良而又迂腐”的个性特征和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如果我们设想孔乙己最终的结局是落草为寇,杀人越货,被官府斩首于刑场之上。这就完全脱离了鲁迅先生笔下那个“孔乙己”性格的真实性。同样以“发财归来的于勒”为主题改写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其情节设置也不能背离原文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潜在要素的实现”。实践中一些教师机械地贯彻新课标中的赏识激励原则,认为学生对文本做出的任何理解、感受与体验都是正确的,都应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许。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生彻底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有效的特性”去重建作品,是无效阅读,是歪解作品,是不可取的。
  二、合作学习变为“走过场”,变“圈养”为“放养”
  新课改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生动、活泼、启智创新的学习局面。但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基本程序与方法研究不深,理解不透,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因此,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教师在出示了问题,宣布讨论后,教室内马上话语喧哗,热闹非常。但仔细一看,各合作小组或只是个别“优秀生”“尖子生”的表演舞台,他们大声的宣讲自己的看法、认识、思路等,而大多数学生缄默不语沦为听众、观众;或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自顾自说,“单兵作战”,不知如何合作,如何深入、全面的探究问题;甚至个别学生根本不参与,搞些小动作,聊天……总之,很多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未得到真正尊重。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做到对教材文本、学生水平的全面把握,导致课堂上出现不管问题是否真的需要合作探究,就“命令”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讨论探究时,老师游离于学生活动之外,成为观众、看客。忘记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引导点拨的职能,无法掌控讨论的进程。教师自己设定的时间一到,不管学生是否已解决问题,就马上“叫停”,让学生汇报成果,当学生回答不理想时老师就直接宣布答案。这样合作探究的结果,只能是“课上乱哄哄,下课一场空”。非但不能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力,甚至连最起码的知识,学生也掌握不了。
  三、教师“满堂灌”变为机器“满堂灌”,教师成为多媒体操作员
  新课程要求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语文课堂。实践也证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起到了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等积极作用。有些教师盲目的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新课改了,教学质量就可以提高了。结果出现了多媒体取代教师的现象:该老师范读课文不读了,板书内容不写了……老师动动手指,来个音频、视频、媒体网络总动员,完全不顾使用多媒体的实效性如何。还有的穿新鞋走老路,用落后的教学理念驾驭先进的教学手段,变传统的教师直接灌输为多媒体页面灌输。
  四、“满堂灌”变为“满堂问”
  问题情境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新课程教学策略。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造欲,通过解决问题获取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于是部分教师将提问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一节课45分钟内,教师将文本肢解为大大小小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问题。授课形式由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过多的问题挤占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老师的提问,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仍是课堂的主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运用问题教学应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不断地进行反思,真正的按照新课程理念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新课程理念的“形”更要新课程理念的“神”,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永城市第三小学 河南】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数控加工中首件试切的重要性及目的,并以数控车床为例阐述了首件试切的方法及具体的操作流程,同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充分体现出首件试切为降低损失、提高效率起到了
对冶炼引风机运行中主轴的冷却进行分析,论述其冷却方式和改进意义。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了思品教学的现状,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学生常常是课上激动,课后落空,对于那些规章、守则说得头头是道,可实践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是与非。这,留给思品老师深深的遗憾。德育原理告诉我们,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有效的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財富,才能使学生的成长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变
【摘要】:本文对于套筒零件夹具的基本要求以及套筒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做了简要阐述,并重点分析研究了对于加工套筒零件的软爪专用夹具以及心轴专用夹具的技术改造,并介绍了改造后的夹具的特点。  【关键词】:套筒零件;夹具;技术改造;专用夹具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对于零件生产的需求,已经开始从对于单一型号规格的零件进行大批量的生产逐渐向根据市
摘要:  在机械的设计加工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节能降耗的问题。事实上,通过设备的科学选用、工序调整、规模化生产、使用设计工装等方面,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本文介绍了机械加工设计中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提出了节能降耗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机械 设计加工 节能降耗 措施  机械的设计加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出,节能降耗理念也应该渗透到机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新课程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推进。然而,教师如果对课改精神产生理解偏差,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课堂的
本文通过对V02-314气动阀门故障诊断处理的过程分析,总结了阀门填料、以及填料安装方式等因素对阀门调节性能的影响,为同类设备故障处理积累经验,以供同行借鉴。
所谓油膜振荡是指旋转轴受到滑动轴承中的油膜作用,所产生旋转轴的自激振荡,能够产生和旋转轴在达到临界的转速时相同的振幅,或者使之变得更加激烈。油膜振荡是中小型汽轮机组在
摘 要:浙江桐乡是羊毛衫制造和销售集散基地。大大小小的羊毛衫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这片热土上崛起。加工羊毛衫的电脑横机中的罗拉齿轮箱配件支架是一件易损零件。很多时候,只因为这一零件的问题,导致整台机器不能运行,直接影响生产效益。而且,目前配件市场上这一零件不多,价格较高。因此,只有生产大量的质量上乘、价格低廉的级进模加工产品,才能满足和保障羊毛衫基地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工艺 加工 生产 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机械加工的各个行业也在以很好的势头向前发展,但是机械加工中工件变形的问题还是在困扰着行业中的很多人,文章从机械加工中影响工件变形的原因出发对工件变形的应对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件;变形  在很多机械加工中,传统的工艺中由于受到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的共同影响,工件不同部位的温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工件如果出现热变形就会对工件的加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