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h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让自己的脑袋为了别人而长”,这是在一次“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中一位专家的感慨,简单一句话折射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现在社会中人云亦云的人越来越多,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自己的思维,而这种现象在学校中就已普遍存在了,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不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而成为自己的主人,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迫在眉睫。
  小学数学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笔者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重视口头举例,促进学生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看的思维效率最低,写的思维效率较高,讲的思维效率最高,有许多思维的飞跃和问题的突破正是在讲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口头举例,不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且,举例说明能促使认知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如教学低年级“认识球、圆柱”时,我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各自的特征后,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有些学生说,鸡蛋是球体的,因为可以滚;还有学生说,电筒是圆柱体,因为它的上下面是圓形的,这些例子能显示学生的认知情况,突出学生思维中的障碍,教师再在学生讨论后作出肯定与否定,并进行补充,从而使学生重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正确思维。
  
  二、适度使用学具,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缩短两者之间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可将原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又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小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但是只有适度使用学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否则,始终依赖学具,思维的水平难以提高,如课堂中让学生用5块小木块进行5的组成与分解时,启发学生有序地分解,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5的分解和组成,为加强交换律作了必要的孕伏。而且又使学生能脱离学具后重视有顺序地进行思考,当学习6、7、8、9的分解和组成时,学生已经能抽象出各数的几种分解和组成,思考有序。恰到好处的学具使用,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问题是放飞思维和想象的钥匙,问题的出现能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对解决问题的渴求,这是一种学习创新的因素,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出示梯形模型,再提问学生:“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他们听到问题后,就自己动手操作,有的画一画,有的剪一剪、拼一拼,合作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成绩差的同学也在其他同学的操作、演说中学到了知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数学学习兴趣浓了,自主探索的愿望有了,就会自觉地去学习,从而能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提倡求异思维,探究求新,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智力活动的独立创造水平,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探究求新,激发他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从而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这些都能促进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形成,例如,学习“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下面这样一道加法题:9 9 9 5 9:?让小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于是一名学生提出了9x4 5的方法;而另一小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他建议用9x5—4的方法求解,后一名学生的思维相当具有创见性,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x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况。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数学教师要加倍地珍惜和爱护,训练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独创性的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和发展。总之,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科学知识迅速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挖掘教材内涵,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抓住有利时机,诱发探究动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创造一片广阔的天地,给学生一定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他文献
仙人洞村村民跳起彝族弦子舞。  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双龙营镇,一个名为仙人洞村的彝族撒尼人聚居村寨,从曾经极度贫困落后的村落,摇身一变为当地的首富村。  古老的仙人洞村,背靠青山,前临绿水。仙人湖环绕在村边,万顷碧波,绿如翡翠,倒映着峻秀的孤峰和古朴的民居。  曾经,因为一到夏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村民不得不背着口袋去隔壁村借粮食,仙人洞村被外界称为“口袋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人均有粮180公
传统的数学教学观:教师教,学生学;传统的数学学习观:大量练习,题海战术,而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数学学习是理解过程,强调读数学、讲数学;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数学学习是实践过程,是自主探索的过程,强调做数学,这些观点的提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应当转变过去被动式、单一的学习方式,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当如何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呢?
以任务引领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导入和新授阶段的效率. 教师应当树立任务意识,精心设计任务环节,做好任务情境的建设和进入任务的铺垫工作. 以任务贯穿课堂始终,使课堂生动而鲜明,砍掉枝枝蔓蔓,从而让课堂大气从容.   一、情感因素是初始目标  任务引领,是在情境和铺垫中进行恰当的取舍. 在许多课堂上充斥着不必要、不恰当和不充分的情境,这些非但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预热学
养在笼里的鸟,会认为飞翔是一种病;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会丧失人生的责任感。 —题记  2015年5月,大连市原环境卫生管理处退休女职工、66岁的刘英兰将侄女刘丽起诉至大连市甘井子区法院,要求刘丽履行母亲的法定监护职责。其实,在这一纸诉状的背后,是一个少女高中时诞下孩子的荒唐史,更是一个老人9年里费尽心机帮侄女隐瞒秘密、抚养孩子的辛酸史。如今姑侄對簿公堂,不禁让人追问,当年青春无知“作”下的后果终究伤
【摘要】 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能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境;空间;建立;内化;加强    小学数学课程中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表象的支撑. 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对知识的理解才会产生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 在教学中,要创设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沙皇俄国为首的反法同盟试图绞杀法国革命的成果,但均遭瓦解。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继续推行扩张争霸的对外政策,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到1806年,法国已称霸欧洲,不仅攻占柏林,几乎灭亡了普鲁士,而且还控制了大半个欧洲,俄罗斯成为法国彻底征服欧洲大陆的一个主要障碍。  1807年,拿破仑瓦解了第四次反法同盟后,要求俄国执行对英国的大陆封锁政策。但大陆封锁令损害了俄国的国内经济,沙
卢连武原本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家化学材料集团分公司担任副总,即将退休的总经理周书文向集团推荐他接替自己,条件是要他以后帮着关照一个名叫穆雯雯的年轻女下属。为报答上司知遇提携之恩,卢连武不惜揽责,却揭开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老总遇害:牵出一男一女两下属  2021年1月8日晚8点左右,西安市南郊一所平层豪宅中,突然传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一个女孩跪在客厅沙发前,对着仰躺在上面的男人痛哭:“爸爸,爸爸,
朝阳映照着秋日的院落,天空蓝得那么清澈,枝头的月季在微风中张开红红的笑靥。  靠近望江县城郊南门街上的寿星乐园主楼内,82岁的徐奶奶照例守在一楼门口,眼睛一直关注着楼梯。她所期盼的院长张玉红就住在二楼,马上就会从楼梯上快步下来。  张玉红忙得脚不沾地,一大早只穿了单衣单裤。  好长时间以来,张玉红的一天都是从拥抱徐奶奶开始的。徐奶奶总是这样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对这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奶奶而言,世界
2015年8月11日,济南市高新区彩石镇一个14岁的男孩和父亲双双服下百草枯,自杀身亡。男孩自杀前,曾留下一封遗书,遗书中透露了他自杀的原因是“一切因恨而起”,却又特意“说明”自杀“与我的家人无任何关系,也不要因为我的缘故惩罚我的家人……”父子俩都自杀身亡,“家人”又指的是谁呢?  本刊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个14岁男孩生前写下的百字遗书中所称的“家人”,指的其实是他的母亲……  奉父亲生前之愿,19
“中国率先认识并推动了供给侧改革,使之成为‘十三五’工作的主线。如果这一轮改革做好了,未来中国就有可能在全球竞争中胜出。”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一个方向性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被提出是在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表述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