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燕子山矿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直接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口腔修复治疗前先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语言功能评分及恢复时间、咀嚼效率及恢复时间、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X线投影测量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8/40),高于对照组的85.00%(32/40)(χ2=3.914,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8.49±1.56)分、咀嚼效率(83.94±12.66)%,均高于对照组的(7.18±1.45)分、(70.12±13.57)%(t=3.890、5.445,均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恢复时间(17.19±5.41)d、咀嚼效率恢复时间(20.81±4.87)d,均短于对照组的(24.37±7.02)d、(27.54±6.95)d(t=5.124、5.016,均P<0.05)。观察组菌斑指数(1.14±0.36)分、龈沟出血指数(1.96±0.6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1±0.40)分、(2.73±0.87)分(t=4.348、4.509,均P<0.05)。观察组SNA角(71.24±4.98)°、SNB角(72.85±1.07)°,均小于对照组的(76.59±5.40)°、(74.13±1.39)°(t=4.606、4.615,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11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χ2=5.000,P<0.05)。

结论

在牙列缺损患者口腔修复前先进行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其口腔修复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效率,改善其牙列情况和颌面畸形情况,使患者更加满意,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强化剂量与咪唑斯汀常规剂量联合糠酸莫米松方案对花粉过敏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花粉过敏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共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5例)和B组(75例),分别采用咪唑斯汀强化剂量与咪唑斯汀常规剂量+糠酸莫米松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鼻炎症状评分、组胺、白三烯C4、白细胞
目的探究奥马哈系统措施结合嗓音训练对声门闭合不全所致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绍兴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因声门闭合不全导致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8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嗓音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马哈系统措施进行干预。治疗8周以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GRBAS指标评分、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声学参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Ig G抗A(B)效价监测对ABO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溶血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BO HDN患儿488例,回顾分析其母亲在孕期孕16周后监测的血清Ig G抗A(B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53例纳入研究,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颅内压(ICP)监测向导组28例(ICP组)与SjvO2监测向导的治疗组25例(SjvO2组)。ICP组按常规方案进行治疗,SjvO2组除常规治疗方案外,动态监测SjvO2,通过调整治疗方案,
目的:确定肿瘤患者入住康复护理床位评价指标权重.方法: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函询采集56位肿瘤专家意见,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5项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