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方法:从含盐量≤6%的12份低盐泡菜中筛选出5株耐酸性乳酸菌,进行16 S rDNA分子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5株耐酸性乳酸菌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J2、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N6、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ara-plantarum)F8、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M1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
【机 构】
: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方法:从含盐量≤6%的12份低盐泡菜中筛选出5株耐酸性乳酸菌,进行16 S rDNA分子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5株耐酸性乳酸菌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J2、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N6、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ara-plantarum)F8、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M1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M12.其中,L.paracasei N6、W.cibaria M1和W.cibaria M12在pH 4.0培养基中相对生长率分别为84.23%,78.32%,76.29%,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经pH 3.0胃液和pH 8.0肠液消化后,其存活率分别为79.26%,50.65%,53.37%,具有较强的耐受胃肠液能力;在0.3%胆盐中培养8 h后,其存活率均在30%以上,具有较强的耐胆盐能力;疏水率及自凝集率均在60%以上,具有较强的疏水及自凝集能力.结论:试验筛选得到3株具有益生特性的耐酸性乳酸菌菌株L.pa-racasei N6、W.cibaria M1和W.cibaria M12,可用于复合益生菌菌剂的研究.
其他文献
牛初乳由高浓度的生物活性成分组成,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免疫球蛋白是牛初乳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但其在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大.免疫球蛋白活性保持技术能够保护其免于热、酸和碱等不良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升牛初乳综合利用价值.文章综述了牛初乳的营养成分和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主要活性保持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多糖和蛋白质是食品中最重要的2种功能大分子,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合水凝胶.与单一组分相比,多糖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水凝胶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而且具有提高复合体系机械性能的潜在优势.该文对部分多糖-蛋白质复合水凝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了形成复合水凝胶的多糖及蛋白质的类型和条件、二者主要相互作用及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阐述了多糖对其与蛋白质形成复合水凝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概述了多糖-蛋白质复合水凝胶在食品工业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该文将为多糖-蛋白质基创新凝胶的设计、开发及
为适应新工科特色的专业建设,《食品发酵技术》这门知识点多、交叉性强、覆盖面广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扩展、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基于《食品发酵技术》课程线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贯彻“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对该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深入反思.在此基础上,对教改前后学生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人为本,使课程建设更加符合新工科专业建
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表现出许多潜在的有益生物学功能,如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抗氧化、改善生长发育等,然而其水溶性差、易降解、在胃肠道中损失率高等劣势降低了它们生物利用度.乳液输送体系可作为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递送载体,可以有效改善其物理化学不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文章介绍了运载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的乳液体系类型及制备方法,同时对几种主要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的乳液体系构建及特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输送体系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如何以科学真相引导食品安全舆情趋于客观、严谨?如何形成科学家与媒体间的良性互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科普需求? 2022 年元月 6 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和中国网支持的“2021 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九大热点,反映了2021 年舆情的主要关注点.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推动科技界、产业界、媒体等多方力量的合作,持续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交流,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目的:开发猕猴桃风味面包.方法:分析猕猴桃发酵过程中的β-葡萄糖苷酶酶活、有机酸和风味化合物变化,测定面团理化性质、面包膳食纤维和总氨基酸含量变化、烘焙及风味特性.结果:经15.5 h发酵,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达55.13 U/L,乳酸和乙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经GC-TOF/MS共检出110种风味物质,发酵后,酸类、酯类、醇类和萜烯类物质含量增加,醛类和酮类物质含量减少.猕猴桃中检出α-当归内酯、乙酸糠酯和泛酸内酯.与未发酵组相比,发酵猕猴桃面包的α-淀粉酶和蛋白酶酶活分别提高了14.86%,
热点一:月饼“减糖”引发风波,“零糖”不是目标rn解读专家: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rn“减糖”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也是食品工业创新发展的趋势之一.应科学看待糖,不能“谈糖色变”.“减糖”不能脱离平衡膳食,要强调控制总能量摄入.重点是降低厨房用糖以及某些类别加工食品糖含量.消费者在见到“无糖”“零糖”标识时,要查看配料表以了解产品是否真的没有添加糖、是否使用了甜味剂.只要按规定使用甜味剂就是安全的.
谷氨酸棒杆菌是目前氨基酸生产中最主要的工业菌株,其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该菌生产各种氨基酸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以ATP供应为导向,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开发具有可人工调控的ATP供应的细胞工厂是提高生物产量的一种关键策略.因此,通过调控谷氨酸棒杆菌的ATP供应从而促进氨基酸的生产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通过操纵ATP供应调控谷氨酸棒杆菌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改善谷氨酸棒杆菌生产氨基酸提供思路,也为其他工业菌株的工业生产优化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红烧肉风味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比红烧肉加工过程中的漂烫、油炸、炖煮及添加调味汁等关键过程,分析其风味物变化情况.结果:电子鼻测定结果与气质联用分析结果一致.五花猪肉和调味汁的风味物含量最高,漂烫、油炸、炖煮阶段风味物质减少但特征风味物不断形成.气质联用共检出148种化合物,其中猪肉、漂烫、油炸、炖煮以及成品和调味汁分别为39,32,23,20,38,65种,主要生成了醛酮类、酯醇类、杂环化合物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成品的特征风味物有己醛、苯甲醛、1-辛烯-
目的:明确天麻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匀浆法和划线法从秦巴地区鲜天麻中分离纯化内生菌,测定其抗菌、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并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鲜天麻内部分离得到4株菌,其中内生菌B1、B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内生菌B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达26.33 mm.4株菌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内生菌B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69.13%.内生菌B2、B3、B4对HEK293T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内生菌B2的最高抑制率可达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