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成为智能时代。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智能医疗保健等是我们在智能时代与尖端产品进行互动的方式,而具备编程思维是与这些智能产品和谐相处的前提。新时代下,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索能力。小学趣味编程课程采用探索性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引言:
一说到游戏,很多教师与家长就会头疼,认为网络“游戏”容易令孩子沉迷。但编程教学中的游戏与前者是不同的。首先,编程课堂中出现的游戏是健康的、有趣的;其次,将游戏引入代码编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编程学习并理解游戏,进而避免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迷失。学生在游戏设计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编程的方法,还能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游戏设计完成后,通过运行“游戏”,学生的编程思维得以表达,“游戏”热情即编程兴趣也将得到有效的激发。
一、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在小学编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例如在《赛车游戏》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的学习模式。在课堂导入环节上,师生围绕赛车自动驾驶的过程,共同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师生互助分析程序内容,解析程序思路;生生互助完成脚本搭建,实现最终效果。在这节课中,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的碰撞,用侦测模拟“传感器”,通过条件语句对“传感器”的返回值进行判断,从而解决赛车如何由起点自动行驶到终点的问题。
同伴互助,小组合作,集体解决问题的智慧在讨论和交流中得到彰显,学生既能习得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又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学习能力。
以“代码迷宫”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小鸟抓猪”的游戏。这个游戏设计过程非常简单,学生只需拖动页面上的代码模块加以编辑即可。本游戏设计只涉及4个模块,包括第一个默认启动模块。因此,学生只需拖动两个不同的模块,即“南”(底部)和“北”(顶部),便可以将命令传递给小鸟。设计完成后,学生单击“运行”按钮,就会看到小鸟成功捕获绿色的猪,这样的游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学知识再学原理奠定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游戏化策略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良好的開端是课堂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生活,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境导入课程,以此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感兴趣,在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将故事情境和游戏情境相融合,先给学生看《猫和老鼠》的动画,创设猫抓老鼠的情境,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穿越迷宫——猫抓老鼠》。接着,让学生体验一下有趣的《穿越迷宫——猫抓老鼠》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认识游戏规则,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发挥创意,拓展思维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设计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延续过程,是超越原有认知结构,构建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留白,让学生自由创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本节课在游戏完成的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游戏更加有趣,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可以将角色换成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将迷宫图变得复杂一点;可以用上下左右键控制角色的移动;可以在迷宫里面添加障碍物,角色碰到障碍物回到起点;可以在迷宫里面添加传动带,碰到传送带就能直接到达终点;可以加计时器看看走完迷宫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做双人游戏等。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制作出个性化的作品。此环节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学生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
本节课笔者以问题启发、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分解在一个个的问题中,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帮助整理游戏的设计思路。比如,“怎样设置小猫的初始位置?”“怎样让小猫跟着鼠标移动?”“如何判断小猫是否碰到迷宫的墙?”“如果小猫碰到墙会怎样?”“怎么判断猫是否抓住老鼠?”“如果猫抓到老鼠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让学生形成编程学习小组,自由讨论,共同研究遇到的问题,合作寻找解决方案,有效地培养协作学习与沟通能力。在游戏分析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将自然语言转换成Scratch积木指令。在搭建脚本过程中,笔者对重要的或者难以理解的模块指令进行讲解或提示,并对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给予提示。学生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优化脚本,从而提升程序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信息时代下,编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未来的数字化世界中,编程能力更将从特殊技能转换成基础技能。未来,我们除了需要更多的编程人才,也需要每个人对于编程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技术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林金质.在游戏中学习编程——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小学版),2019,(10):708.
[2]马宗兵.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小学编程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7):46-50.
[3]马宗兵.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游戏化编程教学策略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20,(2):33-37.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引言:
一说到游戏,很多教师与家长就会头疼,认为网络“游戏”容易令孩子沉迷。但编程教学中的游戏与前者是不同的。首先,编程课堂中出现的游戏是健康的、有趣的;其次,将游戏引入代码编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编程学习并理解游戏,进而避免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迷失。学生在游戏设计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编程的方法,还能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游戏设计完成后,通过运行“游戏”,学生的编程思维得以表达,“游戏”热情即编程兴趣也将得到有效的激发。
一、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在小学编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例如在《赛车游戏》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的学习模式。在课堂导入环节上,师生围绕赛车自动驾驶的过程,共同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师生互助分析程序内容,解析程序思路;生生互助完成脚本搭建,实现最终效果。在这节课中,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的碰撞,用侦测模拟“传感器”,通过条件语句对“传感器”的返回值进行判断,从而解决赛车如何由起点自动行驶到终点的问题。
同伴互助,小组合作,集体解决问题的智慧在讨论和交流中得到彰显,学生既能习得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又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学习能力。
以“代码迷宫”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小鸟抓猪”的游戏。这个游戏设计过程非常简单,学生只需拖动页面上的代码模块加以编辑即可。本游戏设计只涉及4个模块,包括第一个默认启动模块。因此,学生只需拖动两个不同的模块,即“南”(底部)和“北”(顶部),便可以将命令传递给小鸟。设计完成后,学生单击“运行”按钮,就会看到小鸟成功捕获绿色的猪,这样的游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学知识再学原理奠定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游戏化策略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良好的開端是课堂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生活,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境导入课程,以此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感兴趣,在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将故事情境和游戏情境相融合,先给学生看《猫和老鼠》的动画,创设猫抓老鼠的情境,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穿越迷宫——猫抓老鼠》。接着,让学生体验一下有趣的《穿越迷宫——猫抓老鼠》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认识游戏规则,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发挥创意,拓展思维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设计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延续过程,是超越原有认知结构,构建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留白,让学生自由创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本节课在游戏完成的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游戏更加有趣,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可以将角色换成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将迷宫图变得复杂一点;可以用上下左右键控制角色的移动;可以在迷宫里面添加障碍物,角色碰到障碍物回到起点;可以在迷宫里面添加传动带,碰到传送带就能直接到达终点;可以加计时器看看走完迷宫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做双人游戏等。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制作出个性化的作品。此环节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学生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
本节课笔者以问题启发、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分解在一个个的问题中,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帮助整理游戏的设计思路。比如,“怎样设置小猫的初始位置?”“怎样让小猫跟着鼠标移动?”“如何判断小猫是否碰到迷宫的墙?”“如果小猫碰到墙会怎样?”“怎么判断猫是否抓住老鼠?”“如果猫抓到老鼠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让学生形成编程学习小组,自由讨论,共同研究遇到的问题,合作寻找解决方案,有效地培养协作学习与沟通能力。在游戏分析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将自然语言转换成Scratch积木指令。在搭建脚本过程中,笔者对重要的或者难以理解的模块指令进行讲解或提示,并对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给予提示。学生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优化脚本,从而提升程序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信息时代下,编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未来的数字化世界中,编程能力更将从特殊技能转换成基础技能。未来,我们除了需要更多的编程人才,也需要每个人对于编程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技术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林金质.在游戏中学习编程——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小学版),2019,(10):708.
[2]马宗兵.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小学编程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7):46-50.
[3]马宗兵.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游戏化编程教学策略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20,(2):33-37.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