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涯根系故园林统筹协调建机制
“我16岁时就离开临海到济南谋生,现在我孩子都快16岁了。这十几年我们只回过临海3次,我尚且还有小时候的回忆,到他这一辈就什么都没了,连临海话都听不懂。”在一次乡贤会上,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感慨。为了进一步凝聚在外乡贤后代青少年,唤起他们的故土情怀,让青春年华在回归家乡中焕发绚丽光彩。团临海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寻根行动”,旨在构建乡贤后代与家乡间新的情感沟通桥梁。
“无论离开多久多远,你们永远都是临海的一分子。”团临海市委书记毛祖超在全市“寻根行动”启动仪式上如是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排摸筹备,“寻根行动”于2018年1月正式启动。一是组建“根亲化”寻根团队。依托全市各镇街乡贤会,由镇街团委牵头,吸纳8—30岁的乡贤直系后代成立寻根团队,共组建19支寻根队伍,覆盖“贤二代”629名。建立“线上+线下”双向联系机制,线下每季度举行一次集体活动,线上设立“归根”微信群,经常性开展交流,密切联系团队情感,进一步加强乡贤后代乡土归属感。二是打造“多元化”寻根基地。镇街团委主动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区域文化优势,依托镇(街道)农博馆、文化礼堂、党建长廊等阵地,共打造41个乡贤后代寻根基地。充分发挥阵地优势,结合“二十四节气青年新农人成长计划”,因地制宜开展思想引导、志愿服务、节会节庆等活动,满足乡贤后代们的文化体验需求。三是建立“项目化”寻根机制。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市级范围建立以情感维系为主题的“客从故乡来”寻根行动主品牌,19个镇街打造以“归”系列、 “心”系列、“益”系列、“动”系列为分支的特色品牌,秉着“文化传播搭台,情感交流唱戏”的理念,以中华传统节日为重要媒介,镇街团委每季度至少组织一场活动。增强乡贤后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唤起乡贤后代的桑梓情怀。
东风挽袖兄牵弟联系服务提质效
“你们说涌泉的桔子现在甜了吗?”“同问同问,爸妈总说在外这么多年,还是涌泉蜜桔的味道最独特”……涌泉镇的“归根”微信群里经常有这样带有家乡味道的信息。“伙伴们,涌泉下个星期就要迎来小城镇综合整治验收了!”镇团委书记金子曦经常在群里向大家分享全镇政策信息,保证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家乡动态。群里每天热络地聊着,遇到春节、端午、国庆、寒暑假,还会自发开展“微论坛”。一个小小的微信群,既是镇团干部“1+100”的缩影,也拉近了贤二代与家乡的距离与情感。
除了与贤二代们加强日常联系,团临海市委还不断探索提高联系服务“贤二代”质效的方法。一是深化“1+100”。扩大“1+100”联系青年制度覆盖面,组织团干部通过调研座谈、青情走访、网络沟通等方式, 联络286位在外优秀青年乡贤。建立“七分之一”常态化联络机制,每周至少一次倾听乡贤后代心声,强化日常联系,了解情感需求,做好“贤二代”的知心人,为回归家乡建立感情基础。二是依循“1+1”。坚持党建带团建,邀请镇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建“寻根辅导团”,为寻根团队提供针对性指导。将“贤二代”纳入“乡贤回归助推乡村善治”工作中,为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开辟绿色通道,为乡贤后代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创建有利条件,促进“贤二代”获得寻根认同感。共促进3起项目回归故乡,涉及资金1300余万。三是推广“1+X”。积极联系本地传统文化传人、文化大家、老党员,成立“寻根专家团”,共同参与寻根活动商讨,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围绕地方特色,合理规划系列活动。桃渚镇团委举办“戚家军.期家君”文化讲堂,吸引31名“贤二代”参加,加深对故乡文化的认识。招募“寻根志愿队”,以本土青年為主力,联合本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寻根行动,积极宣扬家乡厚重文化底蕴,让“贤二代”们了解家乡、走近家乡,拉近与故乡的距离。共开展2次宣传活动,参与志愿者100余人次。
共叙乡思颂未来宣传交流重持续
2月18日正月初三,临海市永丰镇下塘园村农耕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乡贤后代。人力打谷机、清秕谷与糠的风车、翻田用的耙、下雨天穿的蓑衣、旧时女子出嫁挑嫁妆的生笼、手工纺车……从这些旧物什里,乡贤后代们看的是新鲜与好奇,乡贤们看见的则是满满的记忆与乡愁。永丰镇的乡贤后代“寻根行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30余名乡贤后代参加了活动。
自“寻根活动”在全市全面铺开以来,让乡贤后代们了解家乡之美,安抚乡贤们的叶落归根之心,提高故乡的知名度,就是团临海市委的工作目标。一是做实做精活动内容。注重活动时效性,以春节为契机,开展“塘苑大鼓”“黄沙狮子”等7场民俗活动,累计组织200余名乡贤后代参与其中,加深故乡认同感。结合地域特点,举办农耕体验、才艺展演、乡音座谈等寻根活动23场,服务乡贤后代500余人次,扭转乡情断层现象。二是畅通畅顺诉求反馈。在“寻根”微信群中发放专题调查问卷,听取乡贤后代们的建议,分析他们的乡愁情怀,累计回收问卷526份,提高寻根活动开展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建立随机测评制度,每次活动后听取“贤二代”对寻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实效,确保活动真正提升乡贤后代们的故乡依恋感,为深入开展寻根行动提供良好保障。三是用活用好媒体平台。以“临海青年”微信公众号为团属主阵地,及时报道“寻根行动”开展情况,为活动的持续举办提供舆论保障,共发布主题推送5期,累计点击20000余次。联系“中国.临海”“浙江在线”等主流媒体,及时宣传寻根行动中涌现的特色故事和“贤二代”典型,渲染寻根行动的社会氛围,提升寻根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国固有本,家兴有宗。团临海市委将继续不遗余力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常态化开展“寻根行动”,发挥乡贤后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贤二代们回归家乡,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系团临海市委基层工作部副部长)
“我16岁时就离开临海到济南谋生,现在我孩子都快16岁了。这十几年我们只回过临海3次,我尚且还有小时候的回忆,到他这一辈就什么都没了,连临海话都听不懂。”在一次乡贤会上,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感慨。为了进一步凝聚在外乡贤后代青少年,唤起他们的故土情怀,让青春年华在回归家乡中焕发绚丽光彩。团临海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寻根行动”,旨在构建乡贤后代与家乡间新的情感沟通桥梁。
“无论离开多久多远,你们永远都是临海的一分子。”团临海市委书记毛祖超在全市“寻根行动”启动仪式上如是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排摸筹备,“寻根行动”于2018年1月正式启动。一是组建“根亲化”寻根团队。依托全市各镇街乡贤会,由镇街团委牵头,吸纳8—30岁的乡贤直系后代成立寻根团队,共组建19支寻根队伍,覆盖“贤二代”629名。建立“线上+线下”双向联系机制,线下每季度举行一次集体活动,线上设立“归根”微信群,经常性开展交流,密切联系团队情感,进一步加强乡贤后代乡土归属感。二是打造“多元化”寻根基地。镇街团委主动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区域文化优势,依托镇(街道)农博馆、文化礼堂、党建长廊等阵地,共打造41个乡贤后代寻根基地。充分发挥阵地优势,结合“二十四节气青年新农人成长计划”,因地制宜开展思想引导、志愿服务、节会节庆等活动,满足乡贤后代们的文化体验需求。三是建立“项目化”寻根机制。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市级范围建立以情感维系为主题的“客从故乡来”寻根行动主品牌,19个镇街打造以“归”系列、 “心”系列、“益”系列、“动”系列为分支的特色品牌,秉着“文化传播搭台,情感交流唱戏”的理念,以中华传统节日为重要媒介,镇街团委每季度至少组织一场活动。增强乡贤后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唤起乡贤后代的桑梓情怀。
东风挽袖兄牵弟联系服务提质效
“你们说涌泉的桔子现在甜了吗?”“同问同问,爸妈总说在外这么多年,还是涌泉蜜桔的味道最独特”……涌泉镇的“归根”微信群里经常有这样带有家乡味道的信息。“伙伴们,涌泉下个星期就要迎来小城镇综合整治验收了!”镇团委书记金子曦经常在群里向大家分享全镇政策信息,保证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家乡动态。群里每天热络地聊着,遇到春节、端午、国庆、寒暑假,还会自发开展“微论坛”。一个小小的微信群,既是镇团干部“1+100”的缩影,也拉近了贤二代与家乡的距离与情感。
除了与贤二代们加强日常联系,团临海市委还不断探索提高联系服务“贤二代”质效的方法。一是深化“1+100”。扩大“1+100”联系青年制度覆盖面,组织团干部通过调研座谈、青情走访、网络沟通等方式, 联络286位在外优秀青年乡贤。建立“七分之一”常态化联络机制,每周至少一次倾听乡贤后代心声,强化日常联系,了解情感需求,做好“贤二代”的知心人,为回归家乡建立感情基础。二是依循“1+1”。坚持党建带团建,邀请镇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建“寻根辅导团”,为寻根团队提供针对性指导。将“贤二代”纳入“乡贤回归助推乡村善治”工作中,为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开辟绿色通道,为乡贤后代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创建有利条件,促进“贤二代”获得寻根认同感。共促进3起项目回归故乡,涉及资金1300余万。三是推广“1+X”。积极联系本地传统文化传人、文化大家、老党员,成立“寻根专家团”,共同参与寻根活动商讨,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围绕地方特色,合理规划系列活动。桃渚镇团委举办“戚家军.期家君”文化讲堂,吸引31名“贤二代”参加,加深对故乡文化的认识。招募“寻根志愿队”,以本土青年為主力,联合本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寻根行动,积极宣扬家乡厚重文化底蕴,让“贤二代”们了解家乡、走近家乡,拉近与故乡的距离。共开展2次宣传活动,参与志愿者100余人次。
共叙乡思颂未来宣传交流重持续
2月18日正月初三,临海市永丰镇下塘园村农耕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乡贤后代。人力打谷机、清秕谷与糠的风车、翻田用的耙、下雨天穿的蓑衣、旧时女子出嫁挑嫁妆的生笼、手工纺车……从这些旧物什里,乡贤后代们看的是新鲜与好奇,乡贤们看见的则是满满的记忆与乡愁。永丰镇的乡贤后代“寻根行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30余名乡贤后代参加了活动。
自“寻根活动”在全市全面铺开以来,让乡贤后代们了解家乡之美,安抚乡贤们的叶落归根之心,提高故乡的知名度,就是团临海市委的工作目标。一是做实做精活动内容。注重活动时效性,以春节为契机,开展“塘苑大鼓”“黄沙狮子”等7场民俗活动,累计组织200余名乡贤后代参与其中,加深故乡认同感。结合地域特点,举办农耕体验、才艺展演、乡音座谈等寻根活动23场,服务乡贤后代500余人次,扭转乡情断层现象。二是畅通畅顺诉求反馈。在“寻根”微信群中发放专题调查问卷,听取乡贤后代们的建议,分析他们的乡愁情怀,累计回收问卷526份,提高寻根活动开展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建立随机测评制度,每次活动后听取“贤二代”对寻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实效,确保活动真正提升乡贤后代们的故乡依恋感,为深入开展寻根行动提供良好保障。三是用活用好媒体平台。以“临海青年”微信公众号为团属主阵地,及时报道“寻根行动”开展情况,为活动的持续举办提供舆论保障,共发布主题推送5期,累计点击20000余次。联系“中国.临海”“浙江在线”等主流媒体,及时宣传寻根行动中涌现的特色故事和“贤二代”典型,渲染寻根行动的社会氛围,提升寻根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国固有本,家兴有宗。团临海市委将继续不遗余力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常态化开展“寻根行动”,发挥乡贤后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贤二代们回归家乡,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系团临海市委基层工作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