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化差异造成华裔美国作家归属感危机,美国身份的认同无法深入其内在,其内在“华裔”的族群意识依然根深蒂固。这种自相矛盾的情结却又完美地蕴含于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并被韦努蒂、霍米·巴巴等后殖民翻译的理论家研究,韦努蒂的观点是翻译可以塑造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身份,也就是说,在异域文化再现和本土文化主体两方面的构建上,翻译正发挥着巨大力量。本文基于流散写作跨界性对作品翻译的决定性,围绕华裔美国文学中颇具代表的作品《女勇士》,探讨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经文化翻译构建其文化身份的方式,同时对其构建的本土主体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殖民 翻译 《女勇士》 文化身份 中国文化
引言
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下,流散写作掀起一阵狂潮。华裔美国作家由于其身心都处于文化和地域跨界之中,因此他们会不断地在时空中寻求自身的定位,而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与流散文学的跨界性、翻译性等特性相符,故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是属于特殊的流散文学。具有自身特色的华裔作家,在故国文化发展跟不上世界水平的同时,又无法融入本土的美国文化,如汤亭亭等华裔女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既带有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又将自身作品极力趋近于美国文化中,视“华裔”这一作家修饰词语为民族歧视或者文化歧视的行为,渴望自身文化身份得到认同。
一 文化身份构建概述
1 “第三空间”理论
霍米·巴巴,是后殖民翻译的理论研究者,他与巴勒斯坦裔的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印度裔的美国学者加亚特里·斯皮瓦克被称作后殖民理论“三剑客”,对后殖民主义的批评理论产生重要影响。霍米·巴巴的理论观点是采取“混杂”的方式,彻底将美国殖民主义者文化的霸权行为消解,以此将第三世界的批评边缘化情境完全打破,同时将其移到中心,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实现;霍米·巴巴的混杂理论已经成为学术界探究文化冲突的依据,也为少数族裔的身份提出了参考。在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一书中,提出“第三空间”这一概念:“……为此发声存在着一个理论和政治……间既不属于自我(the one),也不属于他者(the other),而是居于两者之外的中间位置,混合两种文化的特征。”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中说其是通过“确保文化的意义和象征手段没有原始的统一性和固定性(primordial unity or fixity)”,使“民族性、社群利益或文化价值的主体和集体经验得以被协商(negotiated)”。
少数族裔由于其生活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因此对于自身的身份内心产生矛盾:难对固有民族的文化属性无法割舍的情怀与因自身“文化标签”而不融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霍米·巴巴“杂糅”理论将少数裔身份认同存在的固有模式打破,他认为:目前的文化定位不源于传统纯正的核心,不同文明相互触碰的边缘处存在一种新型、居中、混杂的身份,此身份正在逐步形成;全部流散族裔尚且处于这个“文化之间”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就是第三空间,少数族裔创造身份定位就是在冲突与传统中进行的。游离在主流文化边缘的少数族裔唯有在主流文化之外和脱离自身文化束缚之后,才能选找到自身的文化定位。
2 美国华裔文化身份的构建
乔治·拉伦对美国华裔身份的建构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人类主要是通过侵略和殖民的方式进行交流,少数族裔在本地文化中出现冲突,或者产生思想碰撞,就会寻求对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斯图亚特·霍尔则认为文化身份主要看重的是差异性,不是已有的或者快要被发现的固定“本质”,而是一种保持的“立场”,它被定位于历史与文化变化中。由此可知,文化身份本质是变化和流动的,它会受到认同者立场变化的影响,其本质是异中求同并持续构建的一个过程。但是后殖民的语境之下,少数族裔在本地文化中无法得到平等的社会文化认同,此种差异体现于“他者”(异域文化)联系中,少数族裔对“他者”(异域文化)进行再现,以寻求“自我”身份的认同。
汤亭亭等华裔美国作家,其流散经历在给予他们更宽广的眼界时,同时也带给他们文化缺氧与身份缺失。其作品中的文化意义中的“家”,不止是脚踏着的美国,也是熟悉却倍感遥远的故国,此种文化中的情怀,就相当于故乡与“第二故乡”之间的情感。文化差异会造成华裔美国作家无归属感,美国身份这一认同感也真正融入其内心,但是“华裔”族群的意识却一直根深蒂固。汤亭亭等人对自身美国文化身份的强烈辩护,是对自我追寻和构建借助话语运作的一种表现。汤亭亭强调自身美国的身份的时候,却用英语在其《女勇士》中用改写不完全的“家园”记忆(即“异国”文化),从而完成她的身份构建。显而易见,此话语存在混合性和翻译性,此现象符合韦努蒂描述的通过翻译塑造自身文化身份的理论。汤亭亭的文化翻译不仅是对异域文化再现构建的完成者,也是本土主体构建的参与者。
二 文化身份构建中文化翻译的必然性
如今的文化翻译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转换这一字面含义,更重视对文化内涵表达,流散写作中的跨民族性决定了华裔美国作家文学中的翻译性。汤亭亭属于第二代的华裔美国作家,尽管其自小受到美国文化熏陶,并且一直用英语进行创作,但是也无法改变其华裔的特征,而她从小耳濡目染的中国传统与文化,又时刻提醒他们处于“第三空间”的状态,使其无法否认自身特有的华裔属性,于是他们就用英语编写经典性的中国文化,于美国文坛中造出别样的声势。此种叙述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异国”文化的一种翻译,必将成为少数华裔在美国文化断裂中进行定位的手段。
汤亭亭作品中的文化翻译是为了迎合美国甚至整个西方文化对中国固定的印象,其畅销作品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名誉也说明在后殖民的语境下,美国文化和政治上出现的不平等现象。华裔美国作家如果要在美国主流文化社会中立足或者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翻译中国的文化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文化翻译体现在文化身份的构建中,它通过华裔美国作家对“故国”文化的选择和加入特殊的翻译手段等方式来体现自身文化的不同。由于故国记忆带有破碎性,因此,华裔美国作家对美国社会的期望,主要是经构建具有差异性的“他者”形象来实现的。汤亭亭体现在《女勇士》中的文化翻译,将中国的文化典籍与东方特色表现出来,同时作品中使用杂合异化、归化等特殊的翻译手段,再现了华裔美国族群与本地民族的差异,于是产生了美国主流文化中有中国文化的影子,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间接表述。 三 从后殖民角度看《女勇士》的文化身份构建
1 《女勇士》将中国文化在异域重现
改写甚至翻译中国的文化属于华裔美国作家独特的权利,也是他们在美国主流的文学领域中立足的条件。从后殖民翻译角度看《女勇士》中文化身份的构建,可以发现汤亭亭对两种语言的互译是比较用心的,翻译方法也比较多样,如她在某些语言表达中插入了汉语拼音,将中国文化中的“鬼”音译为英语“Kuei”,相似的语言翻译现象还有“Sit Down Kuei”等。汤亭亭体现在文化翻译层的还有将中国传统的某些习语和谚语直接意译,像“Feeding girls is feeding cowbirds”用来表现女性处于中国底层地位的词语。此现象可用德里达观点来解释,汤亭亭在翻译两种语言时与翻译两种文化不是成等比的关系,只是一个给内容增意与空缺添补的形式。
汤亭亭《女勇士》中的翻译采用了杂合译法,是在后殖民语境下对中国文化的宣扬,具有文化解构(或者文化颠覆)的力量,能有效地抵制美国文化的殖民。由于汤亭亭等华裔美国作家获得的故国文化具有间接性,因此其表现出来的内容也是零散的、破碎的,就不能完全说其创造性跨文化的翻译将中国文化再现了,只能将其视为构建的故国文化再现于本土文化中。
2 《女勇士》体现了美国文化主体的构建
《女勇士》这一类的作品在美国已经是在后殖民语境中求生存,华裔美国作家无法与本土的主流文化竞争,只能以翻译的形式反抗文化殖民,从而达到彰显自身文化身份的目的。翻译既能在其他国家塑造本族的民族形象,又能构设特殊的本土文化身份。霍米·巴巴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并非用于尊重文化差异,而是成为主流文化的装饰,同时更加体现主流文化。由此可知,汤亭亭《女勇士》中的文化翻译,在构建 “中国”文化这一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在美国主体文化中构建一种特殊的文化身份,以期望得到本土主流文化的认同。
汤亭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源于其母亲对中国的回忆,以及其阅读到的英译中国书本,她尽管编制了中国故事,但是她并没有到过中国,因此,她所了解的中国是朦胧的,不真实的,她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也不全是真实的。故她用英语将有些失真的中国文化翻译进美国的主流社会中,只是她自身构建的一个幻想中的“老家”。而这对于那些遥远的本土美国人而言,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是接近于无的,因此,那些美国读者也就不会去探究真实的“中国”文化。因此,尽管《女勇士》中的“中国”文化有些失真,甚至有些纯属虚构的成分,但是其在西方国家还是受到追捧,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是西方霸权文化的影响,汤亭亭《女勇士》中将弱势的中国文化再现,恰好满足了美国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更让西方人认为自身文化超越异域文化很多,从而产生了凌驾东方的霸权文化身份。
3 《女勇士》构建新型的美国华裔本土身份
汤亭亭《女勇士》中从后殖民角度进行文化翻译,再现了“中国”文化这一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领域,同时也融入了美国本土文化,构建了特殊的文化身份。华裔作家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是比较独特的,由于其身处两种文化之中而形成的流散文化,他们主要是将西方的价值尺度标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改编,是为了借助东方文化进行创造性翻译的方式,创造一种独特的文化身份,使其能得到美国本土文化的认同。
如汤亭亭《女勇士》中对花木兰的女性形象的再塑造,赋予花木兰女勇士的性格特征。而她将岳母为岳飞刺字这一情节写在木兰出征前夕,目的是为了凸显女性形象。重塑花木兰这一“女勇士”的角色,是汤亭亭重塑华裔族群文化身份的一大体现。
结语
汤亭亭是影响最大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的《女勇士》是体现“第三空间”的边缘文化的最好诠释。作为二代华裔,汤亭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朦胧和失真的,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虽然与实际的中国文化有差异,但是这种对中国古典故事的改写,也是将中国文化传向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其《女勇士》从文化翻译中建构出特殊的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证实了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理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注: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翻译功能目的视域下的应用翻译实践和研究,课题号:201304096。
参考文献:
[1] 周文革、杨琦:《从后殖民翻译看〈女勇士〉的文化身份构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 汪景峰、陈爱敏:《在“第三空间”建构文化身份:〈女勇士〉中文化移植和改写现象的后殖民解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 魏琴:《觉醒 解构 建构——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女勇士〉》,《时代文学》,2013年第4期。
(宋润娟,河北师大外国语学院讲师;李丽辉,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后殖民 翻译 《女勇士》 文化身份 中国文化
引言
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下,流散写作掀起一阵狂潮。华裔美国作家由于其身心都处于文化和地域跨界之中,因此他们会不断地在时空中寻求自身的定位,而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与流散文学的跨界性、翻译性等特性相符,故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是属于特殊的流散文学。具有自身特色的华裔作家,在故国文化发展跟不上世界水平的同时,又无法融入本土的美国文化,如汤亭亭等华裔女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既带有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又将自身作品极力趋近于美国文化中,视“华裔”这一作家修饰词语为民族歧视或者文化歧视的行为,渴望自身文化身份得到认同。
一 文化身份构建概述
1 “第三空间”理论
霍米·巴巴,是后殖民翻译的理论研究者,他与巴勒斯坦裔的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印度裔的美国学者加亚特里·斯皮瓦克被称作后殖民理论“三剑客”,对后殖民主义的批评理论产生重要影响。霍米·巴巴的理论观点是采取“混杂”的方式,彻底将美国殖民主义者文化的霸权行为消解,以此将第三世界的批评边缘化情境完全打破,同时将其移到中心,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实现;霍米·巴巴的混杂理论已经成为学术界探究文化冲突的依据,也为少数族裔的身份提出了参考。在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一书中,提出“第三空间”这一概念:“……为此发声存在着一个理论和政治……间既不属于自我(the one),也不属于他者(the other),而是居于两者之外的中间位置,混合两种文化的特征。”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中说其是通过“确保文化的意义和象征手段没有原始的统一性和固定性(primordial unity or fixity)”,使“民族性、社群利益或文化价值的主体和集体经验得以被协商(negotiated)”。
少数族裔由于其生活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因此对于自身的身份内心产生矛盾:难对固有民族的文化属性无法割舍的情怀与因自身“文化标签”而不融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霍米·巴巴“杂糅”理论将少数裔身份认同存在的固有模式打破,他认为:目前的文化定位不源于传统纯正的核心,不同文明相互触碰的边缘处存在一种新型、居中、混杂的身份,此身份正在逐步形成;全部流散族裔尚且处于这个“文化之间”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就是第三空间,少数族裔创造身份定位就是在冲突与传统中进行的。游离在主流文化边缘的少数族裔唯有在主流文化之外和脱离自身文化束缚之后,才能选找到自身的文化定位。
2 美国华裔文化身份的构建
乔治·拉伦对美国华裔身份的建构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人类主要是通过侵略和殖民的方式进行交流,少数族裔在本地文化中出现冲突,或者产生思想碰撞,就会寻求对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斯图亚特·霍尔则认为文化身份主要看重的是差异性,不是已有的或者快要被发现的固定“本质”,而是一种保持的“立场”,它被定位于历史与文化变化中。由此可知,文化身份本质是变化和流动的,它会受到认同者立场变化的影响,其本质是异中求同并持续构建的一个过程。但是后殖民的语境之下,少数族裔在本地文化中无法得到平等的社会文化认同,此种差异体现于“他者”(异域文化)联系中,少数族裔对“他者”(异域文化)进行再现,以寻求“自我”身份的认同。
汤亭亭等华裔美国作家,其流散经历在给予他们更宽广的眼界时,同时也带给他们文化缺氧与身份缺失。其作品中的文化意义中的“家”,不止是脚踏着的美国,也是熟悉却倍感遥远的故国,此种文化中的情怀,就相当于故乡与“第二故乡”之间的情感。文化差异会造成华裔美国作家无归属感,美国身份这一认同感也真正融入其内心,但是“华裔”族群的意识却一直根深蒂固。汤亭亭等人对自身美国文化身份的强烈辩护,是对自我追寻和构建借助话语运作的一种表现。汤亭亭强调自身美国的身份的时候,却用英语在其《女勇士》中用改写不完全的“家园”记忆(即“异国”文化),从而完成她的身份构建。显而易见,此话语存在混合性和翻译性,此现象符合韦努蒂描述的通过翻译塑造自身文化身份的理论。汤亭亭的文化翻译不仅是对异域文化再现构建的完成者,也是本土主体构建的参与者。
二 文化身份构建中文化翻译的必然性
如今的文化翻译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转换这一字面含义,更重视对文化内涵表达,流散写作中的跨民族性决定了华裔美国作家文学中的翻译性。汤亭亭属于第二代的华裔美国作家,尽管其自小受到美国文化熏陶,并且一直用英语进行创作,但是也无法改变其华裔的特征,而她从小耳濡目染的中国传统与文化,又时刻提醒他们处于“第三空间”的状态,使其无法否认自身特有的华裔属性,于是他们就用英语编写经典性的中国文化,于美国文坛中造出别样的声势。此种叙述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异国”文化的一种翻译,必将成为少数华裔在美国文化断裂中进行定位的手段。
汤亭亭作品中的文化翻译是为了迎合美国甚至整个西方文化对中国固定的印象,其畅销作品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名誉也说明在后殖民的语境下,美国文化和政治上出现的不平等现象。华裔美国作家如果要在美国主流文化社会中立足或者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翻译中国的文化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文化翻译体现在文化身份的构建中,它通过华裔美国作家对“故国”文化的选择和加入特殊的翻译手段等方式来体现自身文化的不同。由于故国记忆带有破碎性,因此,华裔美国作家对美国社会的期望,主要是经构建具有差异性的“他者”形象来实现的。汤亭亭体现在《女勇士》中的文化翻译,将中国的文化典籍与东方特色表现出来,同时作品中使用杂合异化、归化等特殊的翻译手段,再现了华裔美国族群与本地民族的差异,于是产生了美国主流文化中有中国文化的影子,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间接表述。 三 从后殖民角度看《女勇士》的文化身份构建
1 《女勇士》将中国文化在异域重现
改写甚至翻译中国的文化属于华裔美国作家独特的权利,也是他们在美国主流的文学领域中立足的条件。从后殖民翻译角度看《女勇士》中文化身份的构建,可以发现汤亭亭对两种语言的互译是比较用心的,翻译方法也比较多样,如她在某些语言表达中插入了汉语拼音,将中国文化中的“鬼”音译为英语“Kuei”,相似的语言翻译现象还有“Sit Down Kuei”等。汤亭亭体现在文化翻译层的还有将中国传统的某些习语和谚语直接意译,像“Feeding girls is feeding cowbirds”用来表现女性处于中国底层地位的词语。此现象可用德里达观点来解释,汤亭亭在翻译两种语言时与翻译两种文化不是成等比的关系,只是一个给内容增意与空缺添补的形式。
汤亭亭《女勇士》中的翻译采用了杂合译法,是在后殖民语境下对中国文化的宣扬,具有文化解构(或者文化颠覆)的力量,能有效地抵制美国文化的殖民。由于汤亭亭等华裔美国作家获得的故国文化具有间接性,因此其表现出来的内容也是零散的、破碎的,就不能完全说其创造性跨文化的翻译将中国文化再现了,只能将其视为构建的故国文化再现于本土文化中。
2 《女勇士》体现了美国文化主体的构建
《女勇士》这一类的作品在美国已经是在后殖民语境中求生存,华裔美国作家无法与本土的主流文化竞争,只能以翻译的形式反抗文化殖民,从而达到彰显自身文化身份的目的。翻译既能在其他国家塑造本族的民族形象,又能构设特殊的本土文化身份。霍米·巴巴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并非用于尊重文化差异,而是成为主流文化的装饰,同时更加体现主流文化。由此可知,汤亭亭《女勇士》中的文化翻译,在构建 “中国”文化这一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在美国主体文化中构建一种特殊的文化身份,以期望得到本土主流文化的认同。
汤亭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源于其母亲对中国的回忆,以及其阅读到的英译中国书本,她尽管编制了中国故事,但是她并没有到过中国,因此,她所了解的中国是朦胧的,不真实的,她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也不全是真实的。故她用英语将有些失真的中国文化翻译进美国的主流社会中,只是她自身构建的一个幻想中的“老家”。而这对于那些遥远的本土美国人而言,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是接近于无的,因此,那些美国读者也就不会去探究真实的“中国”文化。因此,尽管《女勇士》中的“中国”文化有些失真,甚至有些纯属虚构的成分,但是其在西方国家还是受到追捧,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是西方霸权文化的影响,汤亭亭《女勇士》中将弱势的中国文化再现,恰好满足了美国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更让西方人认为自身文化超越异域文化很多,从而产生了凌驾东方的霸权文化身份。
3 《女勇士》构建新型的美国华裔本土身份
汤亭亭《女勇士》中从后殖民角度进行文化翻译,再现了“中国”文化这一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领域,同时也融入了美国本土文化,构建了特殊的文化身份。华裔作家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是比较独特的,由于其身处两种文化之中而形成的流散文化,他们主要是将西方的价值尺度标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改编,是为了借助东方文化进行创造性翻译的方式,创造一种独特的文化身份,使其能得到美国本土文化的认同。
如汤亭亭《女勇士》中对花木兰的女性形象的再塑造,赋予花木兰女勇士的性格特征。而她将岳母为岳飞刺字这一情节写在木兰出征前夕,目的是为了凸显女性形象。重塑花木兰这一“女勇士”的角色,是汤亭亭重塑华裔族群文化身份的一大体现。
结语
汤亭亭是影响最大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的《女勇士》是体现“第三空间”的边缘文化的最好诠释。作为二代华裔,汤亭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朦胧和失真的,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虽然与实际的中国文化有差异,但是这种对中国古典故事的改写,也是将中国文化传向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其《女勇士》从文化翻译中建构出特殊的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证实了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理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注: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翻译功能目的视域下的应用翻译实践和研究,课题号:201304096。
参考文献:
[1] 周文革、杨琦:《从后殖民翻译看〈女勇士〉的文化身份构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 汪景峰、陈爱敏:《在“第三空间”建构文化身份:〈女勇士〉中文化移植和改写现象的后殖民解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 魏琴:《觉醒 解构 建构——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女勇士〉》,《时代文学》,2013年第4期。
(宋润娟,河北师大外国语学院讲师;李丽辉,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