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歌德
和大部分语文教师一样,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和超越的。
前一段时间,我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胡惠闵教授关于教学研究思路的报告。她认为,发现问题的思路有三种,其中一种是“历史的、逻辑的”。就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出现不同的教学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相互关联、螺旋上升、不断优化的。我的语文教学之路亦是如此。
1996年,作为嘉兴市首届小教大专班的毕业生,我如愿进入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用异样的眼光审视我,无形中为我增加了不少压力。对于语文教学,我不断地问自己:“语文课怎么教?”一方面,我不断听课,汲取老教师的经验,不断尝试;另一方面,我从教学理论书籍中寻找灵感。于是,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翻新,甚至有点“‘法’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我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总是换着花样博取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眼球。有时为了准备一张图片,我会挑灯夜战,在胶片上自己动手画,只是为了课堂上能有几秒钟的新鲜感。有时甚至认为,课堂上不用录音机范读课文就是落伍了。如此种种,在20年前的我的课堂中,成了一种常态。
整整五年的时间,我一直行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其间,我获得了市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评上了市骨干教师。似乎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正道,但我内心却有着莫名的惶恐和忧虑。这种太技术的课堂,学生真的喜欢吗?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吗?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把几篇课文学透吗?语文教学效果好不好,判断的标准难道就是考试成绩吗?语文课是“教师秀”吗?
是啊,我们在关注教师本身的时候,学生在哪里?我们眼中到底有没有“人”?这个“人”不是“小大人”,是儿童。此时,新课改的春风扑面而来。从2002年开始,我再次问自己:“语文课教谁?”这与课改确立的儿童观是不谋而合的。于是我通过浙江省规划的两个课题,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研究与转型。其中一个就是《语文体验式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此课题历经两轮,历时八年。我试图通过这样一个课题研究,来改进我的语文教学。
于是,许多问题得于理清。首先,我将教学的对象从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教学的发展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了生命层次,将教学的资源从教材、课堂设备扩展到学生、教师、内容、环境等因素。其次,我转变了一些教学观念。比如,在教学设计上,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来处理,把学生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把结论作为一个问题来探究,以万变的教学实际设计教学,不是执行设计方案,而是根据设计方案和教学实际来教学。于是,“开放性、生成性、体验性”成为我的课堂最主要的特征,以此来回应课改所倡导的儿童观。
在此过程中,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相关的教学在浙江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同时《教材作文情趣化策略研究》也在省级课题研究中立项。从阅读到习作,我进行了基于儿童立场的教材作文教学的研究,提出了“兴趣疏源,指向动力,给习作以澎湃激情;意趣探寻,指向言语,给习作以表达通道;理趣跟进,指向方法,给习作以技艺渗透;乐趣持续,指向评价,给习作以至乐体验”的作文教学策略。
这样的语文教学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除了在理念上的改变,实际上教学的过程还是倾向于教师的教,只是教的过程中教师放低了姿态。对于我来说,还是没有彻底地身心转向。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进一步突出了本次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明显感觉到,本次课改愈发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学生的成长,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显然,教学的要求发生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轉变,要把教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使“学”成为课堂的核心和灵魂。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同年,我聆听了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关于“教育关键词”的讲座,刘教授从“亲熟感”谈到为学生“搭桥”“点灯”,结合生动的案例、睿智的思考、诗意的表达,带领我们憧憬着一个充满爱与真诚的理想的教育世界。讲座里的几个关键词使我明白了教师在教学中该有的站位和定位。还有张化万老师、汪潮教授、滕春友老师、刘晶老师关于“学为中心、以学定教”为主题的一系列讲座,更加坚定了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行走方向。于是,我和张化万老师合作完成了论文《“让学于生”的实践观察和理性
思考》,还和张老师以合作讲座的形式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千课万人”的讲台上,为参训教师阐述我们的教学观点。带着这样的理解,我还在山东、安徽、广东、北京、浙江等地进行教学实践展示,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至此,对于“语文课教谁”这个问题,经过两次蜕变,我逐渐从浅表的儿童意识转向深层的儿童立场。
在从技术层面向教学对象研究的转变中,我又问自己:“语文课教什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转变学习方式,还要转变学习内容。于是,我开始关注语文课程。语文学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是语用。语用不是技能的机械记忆与操练,而是民族文化的意义传递。语文课程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天生相融。在落实语用时,必须及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至此,“语思结合”成为我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
在“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我开始研究不同文体的语用价值以及如何用其来发展学生的思维。2016年2月,在国培班执教公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尝试着用阅读教学中的联结策略,加强语文与儿童世界的联结,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我不断搭建联结支架,提供媒介,运用经验唤起、情景再现、思维换位、朗读感悟、比较对照、矛盾设置、想象补白等策略实现学生的文本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思维的同步发展。可以说,联结策略在培育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实践的百转千回中,最终得于回归自我。教学专业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谁来教”。我逐渐清晰了教师和课程的关系,即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诠释者、制订者、研究者。一方面,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比如我开发的《乡贤叩访》《传贻书韵》《语溪诗社》等语文拓展性课程,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合适的“跑道”;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让自己成为优质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专业素养、学识修养、人格魅力、独立思想、胸怀理想都应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模仿,不是盲从,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个性化的独特存在。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歌德
和大部分语文教师一样,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和超越的。
前一段时间,我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胡惠闵教授关于教学研究思路的报告。她认为,发现问题的思路有三种,其中一种是“历史的、逻辑的”。就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出现不同的教学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相互关联、螺旋上升、不断优化的。我的语文教学之路亦是如此。
1996年,作为嘉兴市首届小教大专班的毕业生,我如愿进入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用异样的眼光审视我,无形中为我增加了不少压力。对于语文教学,我不断地问自己:“语文课怎么教?”一方面,我不断听课,汲取老教师的经验,不断尝试;另一方面,我从教学理论书籍中寻找灵感。于是,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翻新,甚至有点“‘法’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我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总是换着花样博取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眼球。有时为了准备一张图片,我会挑灯夜战,在胶片上自己动手画,只是为了课堂上能有几秒钟的新鲜感。有时甚至认为,课堂上不用录音机范读课文就是落伍了。如此种种,在20年前的我的课堂中,成了一种常态。
整整五年的时间,我一直行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其间,我获得了市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评上了市骨干教师。似乎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正道,但我内心却有着莫名的惶恐和忧虑。这种太技术的课堂,学生真的喜欢吗?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吗?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把几篇课文学透吗?语文教学效果好不好,判断的标准难道就是考试成绩吗?语文课是“教师秀”吗?
是啊,我们在关注教师本身的时候,学生在哪里?我们眼中到底有没有“人”?这个“人”不是“小大人”,是儿童。此时,新课改的春风扑面而来。从2002年开始,我再次问自己:“语文课教谁?”这与课改确立的儿童观是不谋而合的。于是我通过浙江省规划的两个课题,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研究与转型。其中一个就是《语文体验式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此课题历经两轮,历时八年。我试图通过这样一个课题研究,来改进我的语文教学。
于是,许多问题得于理清。首先,我将教学的对象从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教学的发展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了生命层次,将教学的资源从教材、课堂设备扩展到学生、教师、内容、环境等因素。其次,我转变了一些教学观念。比如,在教学设计上,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来处理,把学生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把结论作为一个问题来探究,以万变的教学实际设计教学,不是执行设计方案,而是根据设计方案和教学实际来教学。于是,“开放性、生成性、体验性”成为我的课堂最主要的特征,以此来回应课改所倡导的儿童观。
在此过程中,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相关的教学在浙江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同时《教材作文情趣化策略研究》也在省级课题研究中立项。从阅读到习作,我进行了基于儿童立场的教材作文教学的研究,提出了“兴趣疏源,指向动力,给习作以澎湃激情;意趣探寻,指向言语,给习作以表达通道;理趣跟进,指向方法,给习作以技艺渗透;乐趣持续,指向评价,给习作以至乐体验”的作文教学策略。
这样的语文教学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除了在理念上的改变,实际上教学的过程还是倾向于教师的教,只是教的过程中教师放低了姿态。对于我来说,还是没有彻底地身心转向。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进一步突出了本次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明显感觉到,本次课改愈发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学生的成长,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显然,教学的要求发生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轉变,要把教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使“学”成为课堂的核心和灵魂。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同年,我聆听了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关于“教育关键词”的讲座,刘教授从“亲熟感”谈到为学生“搭桥”“点灯”,结合生动的案例、睿智的思考、诗意的表达,带领我们憧憬着一个充满爱与真诚的理想的教育世界。讲座里的几个关键词使我明白了教师在教学中该有的站位和定位。还有张化万老师、汪潮教授、滕春友老师、刘晶老师关于“学为中心、以学定教”为主题的一系列讲座,更加坚定了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行走方向。于是,我和张化万老师合作完成了论文《“让学于生”的实践观察和理性
思考》,还和张老师以合作讲座的形式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千课万人”的讲台上,为参训教师阐述我们的教学观点。带着这样的理解,我还在山东、安徽、广东、北京、浙江等地进行教学实践展示,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至此,对于“语文课教谁”这个问题,经过两次蜕变,我逐渐从浅表的儿童意识转向深层的儿童立场。
在从技术层面向教学对象研究的转变中,我又问自己:“语文课教什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转变学习方式,还要转变学习内容。于是,我开始关注语文课程。语文学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是语用。语用不是技能的机械记忆与操练,而是民族文化的意义传递。语文课程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天生相融。在落实语用时,必须及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至此,“语思结合”成为我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
在“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我开始研究不同文体的语用价值以及如何用其来发展学生的思维。2016年2月,在国培班执教公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尝试着用阅读教学中的联结策略,加强语文与儿童世界的联结,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我不断搭建联结支架,提供媒介,运用经验唤起、情景再现、思维换位、朗读感悟、比较对照、矛盾设置、想象补白等策略实现学生的文本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思维的同步发展。可以说,联结策略在培育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实践的百转千回中,最终得于回归自我。教学专业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谁来教”。我逐渐清晰了教师和课程的关系,即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诠释者、制订者、研究者。一方面,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比如我开发的《乡贤叩访》《传贻书韵》《语溪诗社》等语文拓展性课程,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合适的“跑道”;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让自己成为优质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专业素养、学识修养、人格魅力、独立思想、胸怀理想都应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模仿,不是盲从,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个性化的独特存在。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