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张院长办公室,她在爽朗的笑声中迎接了我。她身着中国旗袍,乌黑的头发扎在脑后,显得格外清丽而优雅端庄,言谈中透着东方女性含蓄内敛的独特魅力。若不是采访前对她已颇有研究,我绝认不出,坐在我面前的这位穿着传统衣饰的中国姐姐,竟然是面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专业机构的院长。
品着青花瓷里的热茶,听张院长在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将其追求汉语教学之旅娓娓道来。
“没有对对外汉语的热爱,就没有今天的红中。任何用心去做事的人,都是我最真诚的朋友。”
15年前,张高荣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三尺讲台,三寸粉笔,耕耘着她作为一名园丁的梦。15年后,张高荣的教学对象已不再是中国学生,而是一批批蓝眼睛、黄头发的洋学生。她也不再是一名高中女教师,而成长为获得美国大使馆全年培训认证的汉语学院女院长。
红色中国的印标,已成为张高荣对对外汉语教学一片忠心的浓缩。
是怎样的动力,驱使张高荣华丽蜕变?
梦想:让每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活得有尊严
张高荣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15年前的三尺讲台,铸就了她今天的辉煌。
那时的学生还非常喜欢张高荣上的语文课。那时的她,亭亭玉立在讲台上,她用花样辈出的教学方法,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常常把听课的每一位学生逗乐。
规律的作息时间,令人艳羡的寒暑假,在大多数女人眼中,张高荣是完美的。然而渐渐地,她发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端:当一个个富有鲜活意义的汉字,变成了应对高考的枯燥字符,张高荣教学的激情与源动力正在逐渐消褪。“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现实让活泼开朗、善于创造的张高荣心痛不已。汉语怎能受如此禁锢?
在一次偶然与外教交流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闪入张高荣脑海:既然教中国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不大,为什么不去教外国学生?于是,她做出一个旁人不曾想过的决定——闯闯那千军万马才能通过的考研独木桥!这一闯,张高荣不但闯进了她梦寐以求的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还让她与对外汉语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张高荣的对外汉语之旅才刚刚开始。由于有了先前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张高荣要强的性格,她比同班同学更早地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北语三年兼职汉语老师的生涯中,张高荣发现,目前有300多家高校开设了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专业,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由于大学门槛高,成为正式教师教对外汉语机会很有限,另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汉语资格权威认证,对外汉语人才在国内正式的就业渠道非常有限。
而研二时发生的事情,更刺激了张高荣的自尊。当时她给一名韩国人当汉语老师,收费标准是每小时20元,而打扫卫生的阿姨每个小时的工资也有15元。而她的同门师姐,因为当年毕业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竟回到了河南老家!她非常不解:自己含辛茹苦考进北语,又花3年时间读硕士,对这个专业更是满怀热爱,但为什么好多同学毕业时却找不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式单位,甚至养活不了自己呢?
耳畔,仿佛传来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不绝如缕的呼救声;胸中,自己压抑已久的对汉语的炽爱就像一团火焰,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呼之欲出:
“要让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活得有尊严!”
创业三人行:上下求索,精益求精打造汉语教师精锐部队
2007年,张高荣眼看着就要从北京语言大学毕业,却苦于没有正式的单位接收她这名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自己一方面苦于多年积累的独特的汉语教学方法推广不出去,另一方面又不甘心为别人打工,于是她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也许是张高荣自身独特的魅力感染了周围的人,当时她的两个学生,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日本人,率先看到了这个行业特有的发展前景。他们为张高荣日以继夜的努力与奔波所感动,于是三个人决定合作开办汉语学院。
创业难,创前无古人之业更难。创业之初,张高荣就遇到一个很大阻力,那就是培训机构对外国学生的签证问题,因为学院只能够办理短期签证,有时受到国内外政治因素影响,已经交费的学生不得不退费。
张高荣不甘,于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打造自己心目中最具创造力与竞争力的对外汉语人才!这无形之中,又成为培训机构前进的一个小小压力。
都知道追求完美的后果就是孤家寡人,而张高荣就是这样一个做事尽善尽美的人。刚来红中的学员,实在是不理解张院长近乎苛刻的培养方式。每期培训严格控制人数,小班教学不超过20人;每个人实习课、观摩课、理论课必须修满学分,否则不能拿毕业证;每个人还有个性化成长目标,学习之前还要亲自面见张院长,甚至还有导师从头跟到尾!
“不患寡而患不精”,这是张高荣对学生的要求。而红中汉语学院对老师的要求就不是高,而是很高了。
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的老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这些专业知识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所要学会的技能。
其次,“术业有专攻”,比如汉字推广方面,比如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比如文化传播及才艺展示方面,每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专长。
再次,坚决不要不在一线教书的老师。
这种苛刻的要求,连两位外国股东也看不下去了,他们问:张高荣,你凭什么将一个培训机构,弄得和学校一样?
“我宁可招骂,也不能送出去砸牌子的学生。名声建立起来了,我们再往大了做。我们拼的是实力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面我有这个自信!”
少而精:终获美国使馆青睐,发现对外汉语的蓝海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红中汉语学院成立一年后,所有当初质疑它的人全都沉默了。
当时恰逢美国大使馆在中国的全年培训竞标开始,经过三个月的综合实力考核,红中汉语学院在60多家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大使馆全年培训的合同,并且连续六年续约!
不久,红中又获得了加拿大大使馆官方网站的唯一推荐。张高荣仿佛顿时来了力气,走在路上也更添神气了。红中先前的所有投资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回报,外国人来中国之前并不清楚哪家机构靠谱,但是有了这两个“高富帅”的金字合同,就等于获得了权威认证! 因为张高荣的“固执”,红中汉语学院的教学水平与口碑逐渐打造起来了。所以学员毕业后都能找到很好的就业岗位,不但有在北京的培训机构工作的,也有在大学留学生培训中心、大使馆工作的。
之后,在一则关于美国汉语教师年薪可达4~5万美元的新闻中,敏锐的张高荣仿佛被重击了一下,她顿时醒悟,对外汉语的蓝海,其实在海外!事必躬亲,说干就干,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2005年至2009年,张高荣多次只身赴美考察。在美国,她欣喜地发现:国外14%的公立学校和36%的私立学校开设了汉语专业,中文全浸式项目在美国的增长率竟高达600%!在紧随其后的美国市场开辟过程中,张高荣更不忘记与当地院校合作,找机会将国内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送出国门。自2011年起,红中已向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先后输送了4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仿照美国的模版,日本海外对外汉语据点也建立起来了。没有国家汉办的支持,没有高校做后盾,红中汉语学院仅凭借自身的教学优势,拿下了海外合作项目。这在当时,是个创举。
风生水起:对外汉语培训的一场革命
一间走廊的尽头,是“红色中国”天圆地方的标识。绕过接待前台,走进学校大厅,不少外国学生在沙发上无拘无束地畅谈着,他们上方的墙上则是各个国家的国旗,看到这样的景象,很难有人把这个场景与“学习汉语”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有来自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学生,他们很多是经过毕业学生的推荐,慕名而来的。
国内汉语培训机构千千万万,为什么美国大使馆偏偏把合约给了红中?
笑而不语,只见张院长当即拿出笔和纸,在纸上写下“汉语”两字。“汉”是三点水外加一个“又”,汉民族起源于长江黄河,两岸居民越来越多,“又”在古汉语中是“手”的意思,他们手拉手在长江黄河两岸最后凝聚成了汉民族;“语”,右边是“五张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三代五口人说同样的话,那就是“语”……
这就是张高荣的“张氏汉语教学法”,这是教汉字的老师经过七年探索,在这方面取得的革命性突破。正是这种教学法让红中脱颖而出。就算是日常的培训,张高荣也用自己特有的“张氏汉语教学法”。和其他培训机构不同,实践是红中最大的特色,每一个学员都会在实践中被检验,为了让老师有责任感,红中有专门的“拜师仪式”,通过48个课时,再根据每个人做一个发展计划,由学生来给老师打分,“师徒制”让教学经验师徒相传,让新教师更快成长。
要问张高荣对什么感兴趣?回答是:“我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一种好奇心,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新科技方方面面,我什么都感兴趣。这是一个好的语言老师的基本素质。我不是名家,因为一旦成了名,就不能去一线教学了,讲出的东西何以折服别人?”
正是张高荣用一种研究的心态去教汉语,博得大批外国学生的赞赏,从而在这个行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多年来,红中汉语一直致力于探索汉语教师海外就业之路。
多年来,张高荣一直在探索一条汉语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张高荣就是想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对外汉语教育的精髓推广出去,这是她的一个使命。至此,张高荣对汉语的一片赤诚之心,犹如红中汉语学院的标志,印刻在了每一个红中人的心中,印遍整个中国大地;它就像长城一般刚毅、坚实,捍卫了对外汉语人才的尊严,走向了世界!
品着青花瓷里的热茶,听张院长在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将其追求汉语教学之旅娓娓道来。
“没有对对外汉语的热爱,就没有今天的红中。任何用心去做事的人,都是我最真诚的朋友。”
15年前,张高荣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三尺讲台,三寸粉笔,耕耘着她作为一名园丁的梦。15年后,张高荣的教学对象已不再是中国学生,而是一批批蓝眼睛、黄头发的洋学生。她也不再是一名高中女教师,而成长为获得美国大使馆全年培训认证的汉语学院女院长。
红色中国的印标,已成为张高荣对对外汉语教学一片忠心的浓缩。
是怎样的动力,驱使张高荣华丽蜕变?
梦想:让每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活得有尊严
张高荣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15年前的三尺讲台,铸就了她今天的辉煌。
那时的学生还非常喜欢张高荣上的语文课。那时的她,亭亭玉立在讲台上,她用花样辈出的教学方法,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常常把听课的每一位学生逗乐。
规律的作息时间,令人艳羡的寒暑假,在大多数女人眼中,张高荣是完美的。然而渐渐地,她发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端:当一个个富有鲜活意义的汉字,变成了应对高考的枯燥字符,张高荣教学的激情与源动力正在逐渐消褪。“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现实让活泼开朗、善于创造的张高荣心痛不已。汉语怎能受如此禁锢?
在一次偶然与外教交流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闪入张高荣脑海:既然教中国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不大,为什么不去教外国学生?于是,她做出一个旁人不曾想过的决定——闯闯那千军万马才能通过的考研独木桥!这一闯,张高荣不但闯进了她梦寐以求的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还让她与对外汉语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张高荣的对外汉语之旅才刚刚开始。由于有了先前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张高荣要强的性格,她比同班同学更早地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北语三年兼职汉语老师的生涯中,张高荣发现,目前有300多家高校开设了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专业,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由于大学门槛高,成为正式教师教对外汉语机会很有限,另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汉语资格权威认证,对外汉语人才在国内正式的就业渠道非常有限。
而研二时发生的事情,更刺激了张高荣的自尊。当时她给一名韩国人当汉语老师,收费标准是每小时20元,而打扫卫生的阿姨每个小时的工资也有15元。而她的同门师姐,因为当年毕业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竟回到了河南老家!她非常不解:自己含辛茹苦考进北语,又花3年时间读硕士,对这个专业更是满怀热爱,但为什么好多同学毕业时却找不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式单位,甚至养活不了自己呢?
耳畔,仿佛传来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不绝如缕的呼救声;胸中,自己压抑已久的对汉语的炽爱就像一团火焰,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呼之欲出:
“要让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活得有尊严!”
创业三人行:上下求索,精益求精打造汉语教师精锐部队
2007年,张高荣眼看着就要从北京语言大学毕业,却苦于没有正式的单位接收她这名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自己一方面苦于多年积累的独特的汉语教学方法推广不出去,另一方面又不甘心为别人打工,于是她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也许是张高荣自身独特的魅力感染了周围的人,当时她的两个学生,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日本人,率先看到了这个行业特有的发展前景。他们为张高荣日以继夜的努力与奔波所感动,于是三个人决定合作开办汉语学院。
创业难,创前无古人之业更难。创业之初,张高荣就遇到一个很大阻力,那就是培训机构对外国学生的签证问题,因为学院只能够办理短期签证,有时受到国内外政治因素影响,已经交费的学生不得不退费。
张高荣不甘,于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打造自己心目中最具创造力与竞争力的对外汉语人才!这无形之中,又成为培训机构前进的一个小小压力。
都知道追求完美的后果就是孤家寡人,而张高荣就是这样一个做事尽善尽美的人。刚来红中的学员,实在是不理解张院长近乎苛刻的培养方式。每期培训严格控制人数,小班教学不超过20人;每个人实习课、观摩课、理论课必须修满学分,否则不能拿毕业证;每个人还有个性化成长目标,学习之前还要亲自面见张院长,甚至还有导师从头跟到尾!
“不患寡而患不精”,这是张高荣对学生的要求。而红中汉语学院对老师的要求就不是高,而是很高了。
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的老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这些专业知识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所要学会的技能。
其次,“术业有专攻”,比如汉字推广方面,比如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比如文化传播及才艺展示方面,每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专长。
再次,坚决不要不在一线教书的老师。
这种苛刻的要求,连两位外国股东也看不下去了,他们问:张高荣,你凭什么将一个培训机构,弄得和学校一样?
“我宁可招骂,也不能送出去砸牌子的学生。名声建立起来了,我们再往大了做。我们拼的是实力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面我有这个自信!”
少而精:终获美国使馆青睐,发现对外汉语的蓝海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红中汉语学院成立一年后,所有当初质疑它的人全都沉默了。
当时恰逢美国大使馆在中国的全年培训竞标开始,经过三个月的综合实力考核,红中汉语学院在60多家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大使馆全年培训的合同,并且连续六年续约!
不久,红中又获得了加拿大大使馆官方网站的唯一推荐。张高荣仿佛顿时来了力气,走在路上也更添神气了。红中先前的所有投资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回报,外国人来中国之前并不清楚哪家机构靠谱,但是有了这两个“高富帅”的金字合同,就等于获得了权威认证! 因为张高荣的“固执”,红中汉语学院的教学水平与口碑逐渐打造起来了。所以学员毕业后都能找到很好的就业岗位,不但有在北京的培训机构工作的,也有在大学留学生培训中心、大使馆工作的。
之后,在一则关于美国汉语教师年薪可达4~5万美元的新闻中,敏锐的张高荣仿佛被重击了一下,她顿时醒悟,对外汉语的蓝海,其实在海外!事必躬亲,说干就干,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2005年至2009年,张高荣多次只身赴美考察。在美国,她欣喜地发现:国外14%的公立学校和36%的私立学校开设了汉语专业,中文全浸式项目在美国的增长率竟高达600%!在紧随其后的美国市场开辟过程中,张高荣更不忘记与当地院校合作,找机会将国内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送出国门。自2011年起,红中已向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先后输送了4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仿照美国的模版,日本海外对外汉语据点也建立起来了。没有国家汉办的支持,没有高校做后盾,红中汉语学院仅凭借自身的教学优势,拿下了海外合作项目。这在当时,是个创举。
风生水起:对外汉语培训的一场革命
一间走廊的尽头,是“红色中国”天圆地方的标识。绕过接待前台,走进学校大厅,不少外国学生在沙发上无拘无束地畅谈着,他们上方的墙上则是各个国家的国旗,看到这样的景象,很难有人把这个场景与“学习汉语”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有来自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学生,他们很多是经过毕业学生的推荐,慕名而来的。
国内汉语培训机构千千万万,为什么美国大使馆偏偏把合约给了红中?
笑而不语,只见张院长当即拿出笔和纸,在纸上写下“汉语”两字。“汉”是三点水外加一个“又”,汉民族起源于长江黄河,两岸居民越来越多,“又”在古汉语中是“手”的意思,他们手拉手在长江黄河两岸最后凝聚成了汉民族;“语”,右边是“五张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三代五口人说同样的话,那就是“语”……
这就是张高荣的“张氏汉语教学法”,这是教汉字的老师经过七年探索,在这方面取得的革命性突破。正是这种教学法让红中脱颖而出。就算是日常的培训,张高荣也用自己特有的“张氏汉语教学法”。和其他培训机构不同,实践是红中最大的特色,每一个学员都会在实践中被检验,为了让老师有责任感,红中有专门的“拜师仪式”,通过48个课时,再根据每个人做一个发展计划,由学生来给老师打分,“师徒制”让教学经验师徒相传,让新教师更快成长。
要问张高荣对什么感兴趣?回答是:“我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一种好奇心,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新科技方方面面,我什么都感兴趣。这是一个好的语言老师的基本素质。我不是名家,因为一旦成了名,就不能去一线教学了,讲出的东西何以折服别人?”
正是张高荣用一种研究的心态去教汉语,博得大批外国学生的赞赏,从而在这个行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多年来,红中汉语一直致力于探索汉语教师海外就业之路。
多年来,张高荣一直在探索一条汉语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张高荣就是想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对外汉语教育的精髓推广出去,这是她的一个使命。至此,张高荣对汉语的一片赤诚之心,犹如红中汉语学院的标志,印刻在了每一个红中人的心中,印遍整个中国大地;它就像长城一般刚毅、坚实,捍卫了对外汉语人才的尊严,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