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在高考为重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校、学生、家长普遍对高中信息技术缺乏足够认识,导致课时少,教学硬件短缺等问题。教师如何上好计算机基础课,成了难题。笔者结合当前课改,就如何上好高中信息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计算机常识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改进教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独特的导入模式。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信息技术课因为经常是上机操作,课堂导入与其他课相比,导入方法就比较独特。常用的有问题导入法,即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例如,在教“计算机安全维护”时,可提问:“什么是病毒,QQ为什么会经常被盗号”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常见的敏感问题进入教学,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始终在兴趣中探究原因,掌握基本知识。除此之外还可用视频案例、上机操作、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多样的导入法,在变换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课堂导入切忌过长、拖沓、喧宾夺主。
(2)巧用多媒体。多媒体集图像、声音、文字、图表、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于一体,它能形象直观地反应出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结构环节、板书设计、课堂练习、作业安排以及拓展延伸等多项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媒体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讲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自主探究,创新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浩瀚无边,任何教师也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获取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图像处理时,我利用PS的特殊功能,教学生学会图层、路径处理,然后让学生探究修复照片、网页制作、制作图章、个性签名等技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传授不同程度的知识内容。
二、注重实践操作,巩固基本技能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实践性特别强的一门学科,如果光学理论知识不上机操作,学生就如听天书,无处下手。因为农村学生有电脑的家庭还是较少,学生除学校接触计算机外,很少有机会练习,所以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才能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学校还应在课余时间开放机房,让学生随时能上机练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帮互助,实现资源共享,让一些计算机“高手”带动周围学生,复习巩固操作技能,既节省教学时间,又有“明星效应”,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好处,感受取得成功的快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①定期评选“周最佳”“电脑高手”“网络侠客”等荣誉称号;②组内或班内开展电脑技能操作大赛;③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④开设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学有所用;⑤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计算机技术带给自己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四、整合教材资源,优化学习环境
教材是最基础的教学资源,对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导致教材中部分知识内容与信息技术不相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对滞后的内容做适当调整,删繁就简,与时俱进,合理取舍。例如,在讲“文件下载”内容时,教材通常用“网络蚂蚁”和“网络吸血鬼”,但现在这两个工具根本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快车”“迅雷7”等。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深度挖掘,促使信息技术课的顺利开展。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还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密切配合,坚持为我所用、合作共赢的原则,发挥学科资源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动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变化、更新快的课程,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计算机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合格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培养。教师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深入教学一线,不断给自己充电,更新理论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甘肃通渭县陇山职业中学)
一、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计算机常识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改进教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独特的导入模式。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信息技术课因为经常是上机操作,课堂导入与其他课相比,导入方法就比较独特。常用的有问题导入法,即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例如,在教“计算机安全维护”时,可提问:“什么是病毒,QQ为什么会经常被盗号”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常见的敏感问题进入教学,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始终在兴趣中探究原因,掌握基本知识。除此之外还可用视频案例、上机操作、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多样的导入法,在变换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课堂导入切忌过长、拖沓、喧宾夺主。
(2)巧用多媒体。多媒体集图像、声音、文字、图表、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于一体,它能形象直观地反应出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结构环节、板书设计、课堂练习、作业安排以及拓展延伸等多项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媒体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讲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自主探究,创新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浩瀚无边,任何教师也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获取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图像处理时,我利用PS的特殊功能,教学生学会图层、路径处理,然后让学生探究修复照片、网页制作、制作图章、个性签名等技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传授不同程度的知识内容。
二、注重实践操作,巩固基本技能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实践性特别强的一门学科,如果光学理论知识不上机操作,学生就如听天书,无处下手。因为农村学生有电脑的家庭还是较少,学生除学校接触计算机外,很少有机会练习,所以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才能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学校还应在课余时间开放机房,让学生随时能上机练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帮互助,实现资源共享,让一些计算机“高手”带动周围学生,复习巩固操作技能,既节省教学时间,又有“明星效应”,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好处,感受取得成功的快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①定期评选“周最佳”“电脑高手”“网络侠客”等荣誉称号;②组内或班内开展电脑技能操作大赛;③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④开设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学有所用;⑤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计算机技术带给自己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四、整合教材资源,优化学习环境
教材是最基础的教学资源,对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导致教材中部分知识内容与信息技术不相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对滞后的内容做适当调整,删繁就简,与时俱进,合理取舍。例如,在讲“文件下载”内容时,教材通常用“网络蚂蚁”和“网络吸血鬼”,但现在这两个工具根本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快车”“迅雷7”等。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深度挖掘,促使信息技术课的顺利开展。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还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密切配合,坚持为我所用、合作共赢的原则,发挥学科资源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动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变化、更新快的课程,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计算机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合格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培养。教师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深入教学一线,不断给自己充电,更新理论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甘肃通渭县陇山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