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校本教研有效性何在
从一个常见的镜头说起:
通告栏中,贴出了教研组长的通知:×月×日×点×分在××班听×老师的公开课。于是,到了那天,老师们进教室听课。听课可以十分认真,也可以打打瞌睡,没有研究的主题,也没有具体的任务。课后,组长召集进行评课,几个优点,几个缺点,几条建议。爱说的多说几句,不爱说的不说也罢。执教的老师,从一开始就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从没指望这次活动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带来多少帮助,有时听课的人提了不少意见,可是执教者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偶有“触动”,但等这事一过,也慢慢淡忘了……
审视上述此类校本教研,这其实是一种粗放式状态。这种教研方式往往就课论课走形式,缺乏以教为本的教研主题,注重具体技能方法,忽视具体的课堂情境,忽视发挥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忽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建构,显然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和教师发展的要求。
对策:基于网络的“改进”
新课程背景下,富有个性化的校本教研实践已经变成了一种迫切需要,愈来愈受到重视。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和管理模式是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特色化办学的必由之路。这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们认为,当前学校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关键在于寻求一种校本化的教研模式,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形成一种教育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学习化组织。在这个信息和网络时代,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网络的改进和构建是优先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
平台:基于Blog的研修社区
明确了对策,相应的网络研修展示和保障平台就成为关键了。我校运用Web2.0理念,在校园网校本研修专栏(http://www.lyqxxx.com/lyqxxx3/ljzm/Index.asp)的基础上建立了校本研修专业社区。这实际是个基于全校教师个人Blog的网络平台(http://club.lyqxxx.com/)。
这一平台从规划上分为三大群落。第一个群落是专业研修体系的建立,由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研修网页构成,它源自教师个人Blog规范化建设的一个板块,既是教师日常教学常规的落实体现,又是日常研修成效的积累。随着不断地充实,逐步形成本研修社区的教学设计资源库、课件资源库、教材资料资源库等。第二个群落是富有个性化的个人Blog,它的呈现形式多元而丰富,储备内容贴近教师本色的思想,体现介入成长的足迹。这个群落体现的是自下而上,反映的是一种草根研修文化。第三个群落是区域研修,即各级研修圈子的建立和完善。这个群落既有校级层面的各处室工作研修圈子,也有各年级组、教研组建立的圈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真正起到相互之间沟通共享的作用。
实践:“灵江争鸣”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
从2006年开始,我们立足于现有装备基础(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内开通无线局域网),进行了“灵江争鸣”主题式校本教研的探索实践。该模式表意为灵江(流经学校西侧的一条河流的名称,也是龙游的母亲河)之畔,百家争鸣,撷灵江之秀,汇众人之长,共促专业发展。实质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为教师提供一个“争鸣”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一模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探讨——交流设计——课堂展示——反思评议——完善提升(包括二度设计与二度教学展示)”共五个板块。
1 基本板块
板块一:研究探讨
根据学校主干课题或日常教学中较有争议的现实问题,各教研组于开学初一起讨论确定本学期研讨的一个主题内容。教研组内成员根据这一主题内容分别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写出书面(电子)材料,发布于研修圈子,然后组织本教研组的老师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提炼出相应观点或意见。同时确定课堂研试老师。
板块二:交流设计
执教教师根据提炼出的相应观点及本班学生实际,发挥自己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发布于校本研修网(个人Blog及圈子)。在此基础上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组员以研讨交流会或网络日志跟贴等形式对该设计进行探讨、改进,发挥教研组集体互补的作用。
板块三:教学展示
教师带着对同一主题的相应的观点、相应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在展示中力求凸显提炼出的相应的观点。同组教师则携带笔记本电脑,借助“QQ”群评系统,发布即时评价意见。
板块四:反思评议
运用多媒体和“QQ”群评网络,采用互动评议的方式,先由执教教师进行主题发言,内容包括对提炼出的观点是怎么理解的、课堂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教学中体现得如何等,及对本堂课的教学作自我反思。与会教师结合自己所持观点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效果进行讨论、质疑、分析,重点是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板块五:完善提升
由教研组长负责汇总讨论意见,总结活动过程,形成书面材料上传校本研修网。执教者对在探讨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再次整理,作为二度教学设计的主题内容,并实施二度课堂展示或形成反思文章,开始第二轮研修过程,从而使“灵江争鸣”模式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此外,课堂即时评价记录,所有参与活动教师的听课后感、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也要求及时上传于校本研修网交流。
2 模式透析
与传统校本教研相比,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改进一:变“无主题”为“有主题”
研究主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校主干课题或教师个人专题中分解提炼,二是从日常教学的课堂中择取,重点关注那些较有争议的现实问题。当主题确定后,整个教研组的成员就根据这一主题内容分别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写出书面(电子)材料,然后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提炼出相应观点或意见,确定教学展示的教师。
[附例]“千呼万唤始出来”:主题观点的出炉
高年级语文组承担了“灵江争鸣”校本教研展示任务。根据学校主干课题,初步拟定“有效课堂”为研究方向。在组长的主持下,16位语文教师进行了讨论。
“有效,这个口子太大了,应 该体现语文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口子不要太大”。
“其实我们每人课堂上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人的长短处不一,要找一个共性的问题,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实在难。”
“我想是否可以先确定两位上课老师,从他们的课堂中找寻到共性的东西,这样切入比较好。”
……
主题观点的确定上,众人意见不一。但都感觉这个研讨的主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要体现实用性。于是再次查找资料,深入学习,大家认识到: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与老师对话的过程,是情感润泽之学。不论教师还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势必要好好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把握文中倾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与作品中的人物休戚与共,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和作者达成心灵沟通,取得情感共鸣。于是,接下去的交流思路变得明晰:
“语文教学是要体现人文性,我觉得我们要把这人文教学明朗化。”
“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觉得我们的课堂往往少了情感,学生不能与文本共鸣,很大原因是学生走不进文本的情感。”
“是呀,我觉得我们都知道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可是往往缺少指导之术。”
……随着讨论的深入,“文本·对话·情感——语文课堂情感有效体验的探究”研讨主题渐渐浮上“桌面”。
从以上陈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研讨过程接近于课题研究。在学习、回顾、分析、交流中着着实实把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好好地剖析了一番,从中确定研究的选题。这样每个教研组就成为一个课题组,教研活动则成为了科研的阵地,课堂则成为了科研的实践基地,真正实现了“研、训、修、教”的一体化。
改进二:变“单枪匹马”为“同伴互助”
整个流程始终注重“同伴互助”作用的发挥,从上述主题观点确定的案例中就可见一斑。又如,执教教师根据提炼出的观点及班级实际,发挥自己个性特点完成教学设计后,必须借助研修网交流平台,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对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交流、改进,发挥教研组集体互补的作用。此外在“课堂展示”“二度教学设计”等环节更是如此。
改进三:变“记教学过程”为“记教学细节”
听课教师带着笔记本电脑进教室听课,听课记录主要记三点:一是对照事先下载好的本课教学方案,记下变化点或生成点,这种变化可以是课堂上教师的实际调整,也可以是听课者自己的“将要调整”,即这个环节如果让我来上,我会如何处理;二是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如成功或失败,精彩或难堪等;三是课堂上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精彩发言。
改进四:变“课后评议”为“现场评议”
依托校园无线局域网平台,利用“QQ群评”的形式,在“语文教师群”中,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即时评价。评价的重点当然是对既定主题的体现及落实的措施和效果。
[附例]高年级语文组“文本·对话·情感”校本教研(第三、四板块)展示现场
参与人员:省特级教师赖正清、严丽萍,衢州市四县二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及语文教师近200人
场景描述:
主席台上,四十多位孩子正在执教老师刘俊的引领下,与文本对话,体验蕴含的情感。
主席台左边一块大屏幕正对会场,上面的字幕不断刷新着:
曹明祥(56854135)08:18:04
课前的师生对话不是无用功,导入新课,不露痕迹。
季素琴(496516737)08:18:51
教师可以敏锐地抓住这位女同学说的话,引导深层次对话,体会“画”一样的美,而不要轻易放过这种生成性资源。
王芳(379315122)08:9:35
今天刘俊老师是借班上课,学生和老师间有一定的距离。刘老师组织课前谈话很有必要。而且课前谈话与乡情美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以聊家常的方式拉近学生的距离,这对于师生间课堂的平等对话有一个铺垫的作用。
台下前几排的座位上,一溜儿摆着十七八台笔记本电脑。一张张专注的脸,一双双忙碌的手,不时地抬头看看台上,又在键盘上快速地敲打着。笔记本电脑泛着蓝色的荧光,映亮了他们的笑脸。这些都是学校高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屏幕上的评课发言就是他们传上去的。
改进五:变“漫游式反思”为“主题式反思”
每次课结束,组织反思交流评议。先由执教教师进行主题发言,对教学作自我反思。再由教研组成员结合自己本次研究主题进行专题发言,不“歌功颂德”,也不求“面面俱到”,对每个问题都要提出个人的修正建议,能对执教者改进教学有切实的帮助。
改进六:变“一次上课”为“二次上课”
第一次课堂展示结束,执教教师结合QQ群现场评议记录和听课教师的改进意见,对自己的课进行设计调整,这就是“二度设计”。然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第二次课堂教学展示。通过对比,凸显提炼出的观点,形成有主题的反思文章,在研修社区的个人空间中发布。
[附例]廖老师在“灵江争鸣”中教学《乌塔》(人教课标本四上)。“一度课堂”时,同伴们在QQ群评里对教师处理和评价学生的回答提出了批评意见。廖老师采纳了,并进行了“二度设计”,一周后进行的课堂展示较好地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活动告一段落,廖老师完成了《“潜心会文”方能“居高临下”》的反思文章:
记得《从素读走向研读》一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有不少教师以阅读教参来取代阅读文本,说得难听点,就是充当教参的二道贩子。比照自己,好像确实如此,不太去做课文真实的读者,更不能去做文本的知音。这样一来,由于长期在教参阴影的笼罩下,自身的阅读能力好像也开始逐渐退化,或者矮化了。所以,还得感谢这个二度设计,让我明确了自身课堂存在的问题,让我一次又_一次地捧起书本,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研究文本,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师研读文本与上好一堂课之间的关系……
“二度设计”使校本教研改变了安排时“轮流坐庄”,过程中热热闹闹,评议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走过场形式,体现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同伴互助的追求。让执教老师对自己的教学缺憾有了一次弥补的机会,是一种合作型、上升型的形式,较好地实现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王哲先
从一个常见的镜头说起:
通告栏中,贴出了教研组长的通知:×月×日×点×分在××班听×老师的公开课。于是,到了那天,老师们进教室听课。听课可以十分认真,也可以打打瞌睡,没有研究的主题,也没有具体的任务。课后,组长召集进行评课,几个优点,几个缺点,几条建议。爱说的多说几句,不爱说的不说也罢。执教的老师,从一开始就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从没指望这次活动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带来多少帮助,有时听课的人提了不少意见,可是执教者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偶有“触动”,但等这事一过,也慢慢淡忘了……
审视上述此类校本教研,这其实是一种粗放式状态。这种教研方式往往就课论课走形式,缺乏以教为本的教研主题,注重具体技能方法,忽视具体的课堂情境,忽视发挥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忽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建构,显然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和教师发展的要求。
对策:基于网络的“改进”
新课程背景下,富有个性化的校本教研实践已经变成了一种迫切需要,愈来愈受到重视。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和管理模式是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特色化办学的必由之路。这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们认为,当前学校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关键在于寻求一种校本化的教研模式,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形成一种教育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学习化组织。在这个信息和网络时代,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网络的改进和构建是优先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
平台:基于Blog的研修社区
明确了对策,相应的网络研修展示和保障平台就成为关键了。我校运用Web2.0理念,在校园网校本研修专栏(http://www.lyqxxx.com/lyqxxx3/ljzm/Index.asp)的基础上建立了校本研修专业社区。这实际是个基于全校教师个人Blog的网络平台(http://club.lyqxxx.com/)。
这一平台从规划上分为三大群落。第一个群落是专业研修体系的建立,由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研修网页构成,它源自教师个人Blog规范化建设的一个板块,既是教师日常教学常规的落实体现,又是日常研修成效的积累。随着不断地充实,逐步形成本研修社区的教学设计资源库、课件资源库、教材资料资源库等。第二个群落是富有个性化的个人Blog,它的呈现形式多元而丰富,储备内容贴近教师本色的思想,体现介入成长的足迹。这个群落体现的是自下而上,反映的是一种草根研修文化。第三个群落是区域研修,即各级研修圈子的建立和完善。这个群落既有校级层面的各处室工作研修圈子,也有各年级组、教研组建立的圈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真正起到相互之间沟通共享的作用。
实践:“灵江争鸣”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
从2006年开始,我们立足于现有装备基础(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内开通无线局域网),进行了“灵江争鸣”主题式校本教研的探索实践。该模式表意为灵江(流经学校西侧的一条河流的名称,也是龙游的母亲河)之畔,百家争鸣,撷灵江之秀,汇众人之长,共促专业发展。实质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为教师提供一个“争鸣”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一模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探讨——交流设计——课堂展示——反思评议——完善提升(包括二度设计与二度教学展示)”共五个板块。
1 基本板块
板块一:研究探讨
根据学校主干课题或日常教学中较有争议的现实问题,各教研组于开学初一起讨论确定本学期研讨的一个主题内容。教研组内成员根据这一主题内容分别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写出书面(电子)材料,发布于研修圈子,然后组织本教研组的老师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提炼出相应观点或意见。同时确定课堂研试老师。
板块二:交流设计
执教教师根据提炼出的相应观点及本班学生实际,发挥自己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发布于校本研修网(个人Blog及圈子)。在此基础上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组员以研讨交流会或网络日志跟贴等形式对该设计进行探讨、改进,发挥教研组集体互补的作用。
板块三:教学展示
教师带着对同一主题的相应的观点、相应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在展示中力求凸显提炼出的相应的观点。同组教师则携带笔记本电脑,借助“QQ”群评系统,发布即时评价意见。
板块四:反思评议
运用多媒体和“QQ”群评网络,采用互动评议的方式,先由执教教师进行主题发言,内容包括对提炼出的观点是怎么理解的、课堂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教学中体现得如何等,及对本堂课的教学作自我反思。与会教师结合自己所持观点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效果进行讨论、质疑、分析,重点是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板块五:完善提升
由教研组长负责汇总讨论意见,总结活动过程,形成书面材料上传校本研修网。执教者对在探讨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再次整理,作为二度教学设计的主题内容,并实施二度课堂展示或形成反思文章,开始第二轮研修过程,从而使“灵江争鸣”模式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此外,课堂即时评价记录,所有参与活动教师的听课后感、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也要求及时上传于校本研修网交流。
2 模式透析
与传统校本教研相比,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改进一:变“无主题”为“有主题”
研究主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校主干课题或教师个人专题中分解提炼,二是从日常教学的课堂中择取,重点关注那些较有争议的现实问题。当主题确定后,整个教研组的成员就根据这一主题内容分别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写出书面(电子)材料,然后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提炼出相应观点或意见,确定教学展示的教师。
[附例]“千呼万唤始出来”:主题观点的出炉
高年级语文组承担了“灵江争鸣”校本教研展示任务。根据学校主干课题,初步拟定“有效课堂”为研究方向。在组长的主持下,16位语文教师进行了讨论。
“有效,这个口子太大了,应 该体现语文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口子不要太大”。
“其实我们每人课堂上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人的长短处不一,要找一个共性的问题,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实在难。”
“我想是否可以先确定两位上课老师,从他们的课堂中找寻到共性的东西,这样切入比较好。”
……
主题观点的确定上,众人意见不一。但都感觉这个研讨的主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要体现实用性。于是再次查找资料,深入学习,大家认识到: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与老师对话的过程,是情感润泽之学。不论教师还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势必要好好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把握文中倾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与作品中的人物休戚与共,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和作者达成心灵沟通,取得情感共鸣。于是,接下去的交流思路变得明晰:
“语文教学是要体现人文性,我觉得我们要把这人文教学明朗化。”
“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觉得我们的课堂往往少了情感,学生不能与文本共鸣,很大原因是学生走不进文本的情感。”
“是呀,我觉得我们都知道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可是往往缺少指导之术。”
……随着讨论的深入,“文本·对话·情感——语文课堂情感有效体验的探究”研讨主题渐渐浮上“桌面”。
从以上陈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研讨过程接近于课题研究。在学习、回顾、分析、交流中着着实实把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好好地剖析了一番,从中确定研究的选题。这样每个教研组就成为一个课题组,教研活动则成为了科研的阵地,课堂则成为了科研的实践基地,真正实现了“研、训、修、教”的一体化。
改进二:变“单枪匹马”为“同伴互助”
整个流程始终注重“同伴互助”作用的发挥,从上述主题观点确定的案例中就可见一斑。又如,执教教师根据提炼出的观点及班级实际,发挥自己个性特点完成教学设计后,必须借助研修网交流平台,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对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交流、改进,发挥教研组集体互补的作用。此外在“课堂展示”“二度教学设计”等环节更是如此。
改进三:变“记教学过程”为“记教学细节”
听课教师带着笔记本电脑进教室听课,听课记录主要记三点:一是对照事先下载好的本课教学方案,记下变化点或生成点,这种变化可以是课堂上教师的实际调整,也可以是听课者自己的“将要调整”,即这个环节如果让我来上,我会如何处理;二是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如成功或失败,精彩或难堪等;三是课堂上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精彩发言。
改进四:变“课后评议”为“现场评议”
依托校园无线局域网平台,利用“QQ群评”的形式,在“语文教师群”中,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即时评价。评价的重点当然是对既定主题的体现及落实的措施和效果。
[附例]高年级语文组“文本·对话·情感”校本教研(第三、四板块)展示现场
参与人员:省特级教师赖正清、严丽萍,衢州市四县二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及语文教师近200人
场景描述:
主席台上,四十多位孩子正在执教老师刘俊的引领下,与文本对话,体验蕴含的情感。
主席台左边一块大屏幕正对会场,上面的字幕不断刷新着:
曹明祥(56854135)08:18:04
课前的师生对话不是无用功,导入新课,不露痕迹。
季素琴(496516737)08:18:51
教师可以敏锐地抓住这位女同学说的话,引导深层次对话,体会“画”一样的美,而不要轻易放过这种生成性资源。
王芳(379315122)08:9:35
今天刘俊老师是借班上课,学生和老师间有一定的距离。刘老师组织课前谈话很有必要。而且课前谈话与乡情美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以聊家常的方式拉近学生的距离,这对于师生间课堂的平等对话有一个铺垫的作用。
台下前几排的座位上,一溜儿摆着十七八台笔记本电脑。一张张专注的脸,一双双忙碌的手,不时地抬头看看台上,又在键盘上快速地敲打着。笔记本电脑泛着蓝色的荧光,映亮了他们的笑脸。这些都是学校高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屏幕上的评课发言就是他们传上去的。
改进五:变“漫游式反思”为“主题式反思”
每次课结束,组织反思交流评议。先由执教教师进行主题发言,对教学作自我反思。再由教研组成员结合自己本次研究主题进行专题发言,不“歌功颂德”,也不求“面面俱到”,对每个问题都要提出个人的修正建议,能对执教者改进教学有切实的帮助。
改进六:变“一次上课”为“二次上课”
第一次课堂展示结束,执教教师结合QQ群现场评议记录和听课教师的改进意见,对自己的课进行设计调整,这就是“二度设计”。然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第二次课堂教学展示。通过对比,凸显提炼出的观点,形成有主题的反思文章,在研修社区的个人空间中发布。
[附例]廖老师在“灵江争鸣”中教学《乌塔》(人教课标本四上)。“一度课堂”时,同伴们在QQ群评里对教师处理和评价学生的回答提出了批评意见。廖老师采纳了,并进行了“二度设计”,一周后进行的课堂展示较好地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活动告一段落,廖老师完成了《“潜心会文”方能“居高临下”》的反思文章:
记得《从素读走向研读》一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有不少教师以阅读教参来取代阅读文本,说得难听点,就是充当教参的二道贩子。比照自己,好像确实如此,不太去做课文真实的读者,更不能去做文本的知音。这样一来,由于长期在教参阴影的笼罩下,自身的阅读能力好像也开始逐渐退化,或者矮化了。所以,还得感谢这个二度设计,让我明确了自身课堂存在的问题,让我一次又_一次地捧起书本,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研究文本,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师研读文本与上好一堂课之间的关系……
“二度设计”使校本教研改变了安排时“轮流坐庄”,过程中热热闹闹,评议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走过场形式,体现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同伴互助的追求。让执教老师对自己的教学缺憾有了一次弥补的机会,是一种合作型、上升型的形式,较好地实现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王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