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德育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引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为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内容,多关注初中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让初中时期的学生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本文就当下的心理健康在德育教育中的融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必要分析
  不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初中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在社会上的生活和工作,并且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品德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是形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心理素质也是道德教育的发展内涵;不论教师进行那种教育工作,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能够了解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将自身的能力充分的展示出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效的结合,可以更好的完成德育教学的目标,德育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可以在对社会规则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没有注意到个体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补充到德育教育当中,让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效的关联,根据学生的道德品质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使道德教育有更多的教育路线。
  二、促进家校共育全面提升
  学生的教育不但需要学校和教师,也需要家庭给与帮助和支持;要想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融入到德育教育当中,需要强化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目前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成员的关爱,因而然学生也养成力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所以家长也要对其自身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变,对学生的爱护并不是让学生形成自私的心理,并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品德榜样;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亲子活动,可以开展“我的家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通过学生的演讲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让家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明白家庭教育中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另外中学时期的学上也是学生正确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有了一些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自我约束的能力欠缺,容易冲动,导致做出错误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时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共同开展的过程中,家长也起到主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现在的微信群,家访等途径将正确的教育观念传递给家长,要引导家长错误的教育认知,然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也要对自己的素养不断的提升,和家长共同为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在实践活动中相互促进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实践中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要想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形成的,并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养成的;于是可以采用团队活动,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实践教育活动,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渗透到活动中,促使两者共同进步;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公益讲座活动,让公益团队为学生讲解亲生经历的事情,如帮助一些贫困学生,讲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也可以邀请这些贫困地区的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的心理上得到不同的感受,丰富他们的感情,这样一来使学生的身心都会有很深的触动,促进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的共同发展,對此学生在活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出在活中的感受;学校应当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这样的学习平台,进而促进学生双向发展的目的。
  四、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培养
  只有让学生树立自信,才能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由于中学生在判断能力上的不足,所以在自我评价上主要是通过教师而得出的,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可以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在中学生中有许多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虽然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学习成绩无所谓的态度,但他们的内心也是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的,所以在中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的关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对于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要予以鼓励和肯定,这样一来学生就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思维方式也会发生转变,正在体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中更好的发展自己。
  结语:
  中学班主任要想然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就要在教育方式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活动,让中学生在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提升道德思想,其次为中学生构建两者良好的教育环境,总之思想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两种教育的共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抓住学科教学中的时机把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渗透进去,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体现,并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霞.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吉林教育,2020(25):13-14.
  [2]董艳萍.略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9):121.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大学生就业是一件困难的是,在就业之中更困难的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立足于大学生角度,分别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竞争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大学生能力培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赛;能力培育;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创新创业大赛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显性化的知识创新载体,不仅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
期刊
摘要: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有利于幼儿训练语言思维,提升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进行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幼儿阶段语言发展十分迅猛的特点,并根据幼儿的当前学习状况,科学的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让幼儿敢于在他人面前开口讲话,表达内心的想法,熟练应用语言工具,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完成自己的目标行为。而教师想要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要不断的提升幼儿在参与语言活动中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
期刊
摘要:幼儿探索新事物的欲望较强,但幼儿又不具备保护自我与辨别危险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幼儿教师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掌握意外事故安全防范知识。本文主要针对提升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的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提升措施  1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涵  “安全”是指没有危害和不受威胁,没有破损。安全教育就是在尊重和保护个体或
期刊
习总书记支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提高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随着新媒体发展,越来越多地方开始重视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某些发达地区甚至在中小学较好地推行了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来促使他们更好应对信息化的大趋势,滿足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
期刊
摘要: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语言行为。幼儿期以口头语言为主,小学阶段则以书面语言为主,故而早期阅读可实现幼儿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顺利过渡。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方法具体有些什么呢?  一、创设氛围,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吸引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图书丰富的环境尤为重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投放不同的阅读材料,以不同的形式来吸引幼儿参与阅读。
期刊
摘要: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收集者、 产生者、制造者,但是在新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广播电视台  当今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对传统新闻电视、报纸依赖逐渐减少, 更加偏向于通过互联网终端获取新闻资讯,这给传统广播电视台新闻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期刊
摘要:现如今,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态度也逐渐改变,更多的人认为学生教育应该从幼儿抓起,从娃娃开始培养。幼儿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阶段,同时幼儿时期也是学习知识与技能效率最高的一个时期,可是如今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与审美培养,因此如何进行幼儿的艺术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成为了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艺术;策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里到处都有美,美育就要从小事入手,从环境,材料入手,引导幼儿时刻关注自己的美的行为养成,从而形成美的人格,必须从儿童时代起就重视美育的训练,使幼儿树立美好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形成美的人格,这才是美育的根本。  关键词:幼儿园;美育教育;环境创设  1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1.1墙面装饰范围有限,手段单一  幼儿园的墙面装饰包括园区外围主墙、教室墙面、走廊墙面及幼儿活动室的
期刊
摘要:幼儿还不具备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他们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的力度,充分保障幼儿在园内的安全性。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措施  1科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当幼儿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因为一线教师更能关注到关于幼儿安全的细节性问题,她们在实践中也更容易发现
期刊
摘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第一部中国芭蕾舞剧,此后芭蕾艺术在我国开始逐渐的生根发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芭蕾舞。纵贯这几十年的民族化的探索,从开始融入传统的舞蹈语汇到立足于人民群众,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都说明了中国芭蕾民族化的探索的道路逐渐成熟。本文主要概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后,从创作上和民族化的探索上的主要方向。其中包含在不同时期中创作出的优秀芭蕾舞剧,从各个方面进行民族化的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