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金融危机后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校必须积极面向社会需求,从教育战略高度上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塑造和强化学校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高实践技能和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并通过各方面细致努力的工作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举国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有7.6亿人,其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约为8200万人,排名世界第二。我国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比重约为1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设定的目标,2020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要比2009年翻一番。
当前,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平这一经济背景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数总量将不断增加,我国每年数百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内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纾解。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分析并找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原因
(一)產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制约因素,是产业结构失衡。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向其他产业转移劳动力的阶段,对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吸纳有限。我国制造业层次低,处于简单引进、承接和复制的阶段,消化、创新和发展不足,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持续吸纳较多高端人才。我国第三产业则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动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大学生吸纳不足。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业等可以提供大量高端就业岗位的现代服务业占产业比重则太小,发展滞后。此外,大学生就业需求是一个派生需求,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受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很大。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上对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题。
(二)地域结构的影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存在,导致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就业市场存在巨大差距。为寻求更好的薪酬待遇、社会保障、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等,大学生往往大量聚集在东部而不是中西部地区,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和农村寻求就业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地域上的失衡,加剧了东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就业竞争程度,直接凸显为该地域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三)教育结构的影响
当前,国内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突出,个别专业严重供大于求也成为大学生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 2007届、2008届本科毕业生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中。此外,高校某些学科专业过于陈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培养出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求的复合型、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也造成了这部分学科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原因
(一)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有些学生对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的责任缺乏深刻认识,对大学生活缺乏总体规划。由于不能坚信对知识的掌握和自身专业素质的养成是消除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必经之途,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足够扎实的专业素质培养及训练,在迎接就业竞争的时候,往往因为无法达到招聘单位的专业标准而失去就业机会。
(二)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许多招聘单位希望未来的员工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较好创新思维。然而有些大学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似是而非,仅仅满足于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看似满腹经纶,实则缺乏做学问的质疑、追问、探究和实验能力,缺乏严谨的思维训练与实践检验,一遇实际问题就无所适从,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缺乏良好的气质修养
无论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希望招聘具有良好气质和内在修养的员工。而大学毕业生的气质和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打磨出来的,必须经过在校期间长期熏陶、培养与塑造。这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与生活习惯,甚至在必要时接受一定的礼仪训练。如果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被认为道德品质不佳、言语不端、举止粗俗等等,必将被招聘方拒之门外。
(四)缺乏分享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有些大学生有知识、能力、魄力和创造力,但是不懂得将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与人分享,缺乏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意识,在高校学习期间独来独往、孤芳自赏,不懂得与人沟通与合作。实际上,在一个竞争激烈、注重沟通和合作共赢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不能快速融入团队并为集体目标贡献自身力量,是很难取得他人认可和事业成功的。
(五)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
有些大学毕业生一心期待在特定行业、专业和地域中就业,不考虑市场需求和个人实际,不肯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因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他们拼命想跻身东部大城市,而且只盯着理想行业的高薪酬就业机会,对其他条件的机会不屑一顾。由于期望值高而现实中竞争激烈,这些毕业生并不一定能得偿所愿,又始终抱残求缺,一旦失利又往往郁郁寡欢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一再错过找工作的好时机。
三、高校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面对如此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必须从教育战略高度上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出灵活多样且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并切实付诸实施,最终确保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高实践技能和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高校要通过对学生的专业塑造和强化学校管理两方面的工作来完成: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打好学科专业基础,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逐步成长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专业性和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主动迎接市场变化,加强学校管理,通过各方面细致努力的工作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高校应通过深化专业教学促进大学生就业
1.高校应当重视专业教学的趋同性
高校各个学科专业都有其不同特点,并非所有专业学生都深谙个中的优势及不足,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会导致学生的分化而使其难以形成合力。高校应当任命真正懂专业的教师担任新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尽早地让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互相砥砺、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出一批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高校应当强调专业教学的差异性
高校各个学科专业之间难免存在某些难以逾越的鸿沟,但这同时也造就了不同专业学生特殊的气质。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一定要为各学科专业营造出特定的环境和氛围,将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身上具有差异性的特点揭示和提炼出来,尽早让学生认清和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和价值所在,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作出就业发展的选择与定位。
3.高校应当确保专业教学的针对性
高校应当针对相同学科专业中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可以一概而论、搞一刀切。高校既要注重同一学科专业中学生的总体趋同性,又应清醒地认识学生基础及能力不同造成的个体差异性,为全体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培养个性的空间,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基础上逐步涉猎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高校应当增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高校应当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和场所,让真正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掌握未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而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则绝非一日之功,高校必须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目标,采取不同途径和方式给予学生实践、锻炼和试错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发明创造活动及竞技比赛,借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
(二)通过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
1.高校应当强化教学工作以保证学生的专业水准
在高校日常工作當中,教学是应当摆在第一位的,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保障大学生具备较好专业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学生是高校的生命线,如果学生的前途得不到保障,高校的前途也无从谈起。高校应当积极面对市场需求进行教学目标、学科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调整,把资源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努力培养、引进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让他们放手开展工作,专心教育出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高校应当借助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高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精神风貌的第二课堂。在校内外的集体活动中,高校要切实按照校风校训的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不计私利的的品质、不畏困难勇攀险峰的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同时要严肃校规校纪,强调学生的纪律性和自制能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3.高校应当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以提高综合素质
高校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以及自治管理活动,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处理日常实际问题中激发思考、锻炼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形成超越他人的核心竞争力,不能“泯然众人”,这样才能在未来职场竞争中领先一步。
4.高校应当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变化
当前,大学生就业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一辈子做一份工作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在“去精英化”的高等教育模式下,高校要从第一堂就业指导课开始,引导大学生转变自身就业定位以跟上现实环境的变化,教导学生不必“死守都市”或“死盯专业”,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发生错位而引发的失业现象。
5.高校应当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在发达国家,即便是如美国哈佛大学这样的著名学府,也有超过半数的MBA毕业生利用校友的人脉关系寻找工作。同样的,我国各类高校大可不必高高在上,要抛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不仅要积极做好本校的大学毕业生推广宣传工作,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学校举行现场招聘会,更应当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本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必须积极面向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材的规律,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做好常规性工作,又根据实际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地做好创新型工作,真抓实干,讲求实效,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N]. 2010,7,29.
[2]董丁戈,李彦秋,关晓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作者简介:王盛(1978—),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经济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举国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有7.6亿人,其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约为8200万人,排名世界第二。我国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比重约为1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设定的目标,2020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要比2009年翻一番。
当前,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平这一经济背景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数总量将不断增加,我国每年数百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内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纾解。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分析并找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原因
(一)產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制约因素,是产业结构失衡。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向其他产业转移劳动力的阶段,对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吸纳有限。我国制造业层次低,处于简单引进、承接和复制的阶段,消化、创新和发展不足,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持续吸纳较多高端人才。我国第三产业则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动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大学生吸纳不足。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业等可以提供大量高端就业岗位的现代服务业占产业比重则太小,发展滞后。此外,大学生就业需求是一个派生需求,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受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很大。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上对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题。
(二)地域结构的影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存在,导致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就业市场存在巨大差距。为寻求更好的薪酬待遇、社会保障、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等,大学生往往大量聚集在东部而不是中西部地区,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和农村寻求就业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地域上的失衡,加剧了东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就业竞争程度,直接凸显为该地域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三)教育结构的影响
当前,国内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突出,个别专业严重供大于求也成为大学生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 2007届、2008届本科毕业生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中。此外,高校某些学科专业过于陈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培养出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求的复合型、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也造成了这部分学科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原因
(一)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有些学生对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的责任缺乏深刻认识,对大学生活缺乏总体规划。由于不能坚信对知识的掌握和自身专业素质的养成是消除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必经之途,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足够扎实的专业素质培养及训练,在迎接就业竞争的时候,往往因为无法达到招聘单位的专业标准而失去就业机会。
(二)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许多招聘单位希望未来的员工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较好创新思维。然而有些大学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似是而非,仅仅满足于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看似满腹经纶,实则缺乏做学问的质疑、追问、探究和实验能力,缺乏严谨的思维训练与实践检验,一遇实际问题就无所适从,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缺乏良好的气质修养
无论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希望招聘具有良好气质和内在修养的员工。而大学毕业生的气质和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打磨出来的,必须经过在校期间长期熏陶、培养与塑造。这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与生活习惯,甚至在必要时接受一定的礼仪训练。如果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被认为道德品质不佳、言语不端、举止粗俗等等,必将被招聘方拒之门外。
(四)缺乏分享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有些大学生有知识、能力、魄力和创造力,但是不懂得将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与人分享,缺乏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意识,在高校学习期间独来独往、孤芳自赏,不懂得与人沟通与合作。实际上,在一个竞争激烈、注重沟通和合作共赢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不能快速融入团队并为集体目标贡献自身力量,是很难取得他人认可和事业成功的。
(五)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
有些大学毕业生一心期待在特定行业、专业和地域中就业,不考虑市场需求和个人实际,不肯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因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他们拼命想跻身东部大城市,而且只盯着理想行业的高薪酬就业机会,对其他条件的机会不屑一顾。由于期望值高而现实中竞争激烈,这些毕业生并不一定能得偿所愿,又始终抱残求缺,一旦失利又往往郁郁寡欢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一再错过找工作的好时机。
三、高校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面对如此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必须从教育战略高度上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出灵活多样且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并切实付诸实施,最终确保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高实践技能和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高校要通过对学生的专业塑造和强化学校管理两方面的工作来完成: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打好学科专业基础,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逐步成长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专业性和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主动迎接市场变化,加强学校管理,通过各方面细致努力的工作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高校应通过深化专业教学促进大学生就业
1.高校应当重视专业教学的趋同性
高校各个学科专业都有其不同特点,并非所有专业学生都深谙个中的优势及不足,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会导致学生的分化而使其难以形成合力。高校应当任命真正懂专业的教师担任新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尽早地让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互相砥砺、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出一批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高校应当强调专业教学的差异性
高校各个学科专业之间难免存在某些难以逾越的鸿沟,但这同时也造就了不同专业学生特殊的气质。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一定要为各学科专业营造出特定的环境和氛围,将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身上具有差异性的特点揭示和提炼出来,尽早让学生认清和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和价值所在,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作出就业发展的选择与定位。
3.高校应当确保专业教学的针对性
高校应当针对相同学科专业中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可以一概而论、搞一刀切。高校既要注重同一学科专业中学生的总体趋同性,又应清醒地认识学生基础及能力不同造成的个体差异性,为全体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培养个性的空间,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基础上逐步涉猎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高校应当增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高校应当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和场所,让真正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掌握未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而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则绝非一日之功,高校必须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目标,采取不同途径和方式给予学生实践、锻炼和试错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发明创造活动及竞技比赛,借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
(二)通过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
1.高校应当强化教学工作以保证学生的专业水准
在高校日常工作當中,教学是应当摆在第一位的,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保障大学生具备较好专业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学生是高校的生命线,如果学生的前途得不到保障,高校的前途也无从谈起。高校应当积极面对市场需求进行教学目标、学科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调整,把资源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努力培养、引进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让他们放手开展工作,专心教育出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高校应当借助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高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精神风貌的第二课堂。在校内外的集体活动中,高校要切实按照校风校训的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不计私利的的品质、不畏困难勇攀险峰的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同时要严肃校规校纪,强调学生的纪律性和自制能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3.高校应当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以提高综合素质
高校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以及自治管理活动,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处理日常实际问题中激发思考、锻炼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形成超越他人的核心竞争力,不能“泯然众人”,这样才能在未来职场竞争中领先一步。
4.高校应当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变化
当前,大学生就业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一辈子做一份工作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在“去精英化”的高等教育模式下,高校要从第一堂就业指导课开始,引导大学生转变自身就业定位以跟上现实环境的变化,教导学生不必“死守都市”或“死盯专业”,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发生错位而引发的失业现象。
5.高校应当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在发达国家,即便是如美国哈佛大学这样的著名学府,也有超过半数的MBA毕业生利用校友的人脉关系寻找工作。同样的,我国各类高校大可不必高高在上,要抛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不仅要积极做好本校的大学毕业生推广宣传工作,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学校举行现场招聘会,更应当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本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必须积极面向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材的规律,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做好常规性工作,又根据实际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地做好创新型工作,真抓实干,讲求实效,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N]. 2010,7,29.
[2]董丁戈,李彦秋,关晓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作者简介:王盛(1978—),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经济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