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的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特征。
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斜疝、直疝和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观察指标:(1)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2)多排螺旋CT检查示腹股沟区解剖情况。(3)多排螺旋CT检查示疝囊与周围结构关系。(4)疝内容物、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中所在象限及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行×列的χ2检验。
结果(1)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106例患者中斜疝66例(70个疝囊),直疝22例(27个疝囊),股疝18例(20个疝囊)。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96.3%、98.5%及89.7%;诊断直疝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6.3%、95.7%、89.7%及98.5%;诊断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腹股沟疝(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符合率为95.9%,正确指数为0.920。(2)多排螺旋CT检查示腹股沟区解剖情况:106例患者的腹壁下动脉、腹股沟韧带、腹直肌、股静脉等解剖结构在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上均能辨认,6例患者腹股沟管内环观察不清;对于腹股沟管内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以冠状位显示最佳,横断位次之,矢状位不易观察;对于腹股沟韧带与疝囊的关系以矢状位显示最佳,冠状位连续层面观察亦能明确显示,横断位显示较差;直疝三角及腹股沟管内环在斜冠状位显示最佳;股三角在冠状位显示最佳;侧新月征、"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需要在横断位观察。(3)多排螺旋CT检查示疝囊与周围结构关系:斜疝通过腹股沟管内环进入腹股沟管,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通过直疝三角疝出,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92.6%(25/27)伴侧新月征;斜疝与直疝疝囊均走行于腹股沟韧带前上方;股疝通过股三角疝出,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后下方,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侧。(4)疝内容物、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中所在象限及并发症:最常见的疝内容物为小肠,部分患者内容物由多种成份组成;斜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35个、肠系膜29个、积液25个、腹腔内脂肪9个、结肠8个、卵巢1个;直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14个、腹腔内脂肪11个、积液6个、肠系膜6个、结肠3个、膀胱2个;股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12个、腹腔内脂肪8个、积液3个、肠系膜2个。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疝容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89,P<0.05);斜疝、直疝和股疝的主体疝囊位于前外象限分别为70、27和15个,并且股疝还有5个疝囊仅位于后外象限,3种疝的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04,P<0.05);斜疝、直疝及股疝发生肠梗阻分别为8、14、12例,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74,P<0.05)。
结论斜疝、直疝和股疝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征像。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以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对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疝内容物的显示及对并发症的诊断,为评估风险、制订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