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临床降压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结论: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可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病人需要终身服药。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降压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54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04-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而阻碍血流,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物主要为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1受体阻滞剂[1]。选取临床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临床降压药物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55~76岁,平均68岁。病程1~15年。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符合WHO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Ⅰ级36例,Ⅱ级18例,Ⅲ级6例。
1.2方法
1.2.1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其中噻嗪类应用最普遍,其降压作用开始时促进体内钠、钾的丢失以及减少液体容量,以后通过降低体循环阻力而起降压作用。噻嗪类主要用氢氯噻嗪12.5mg,1~2次/日,长期应用可引起各种代谢副作用,如失钾、失镁,血尿酸、血钙、血胆固醇增高,糖耐量减低和低血钠等。低血钾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还可妨碍利尿剂的降压效果。拌利尿剂如呋噻咪20mg, 1~2次/日,利钠排钾作用强;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易引起高血钾。
1.2.2β受体阻滞剂:其作用为阻滞β受体,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肾素活性,从而降低血压。目前临床上用十余种制剂,但最常用的为对β1受体选择性阻滞剂,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25mg/次,每日1~2次;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50mg/次,每日1~2次。其副作用有头晕、心动过缓、心肌收缩力减弱,另可使血甘油三酯增加,HDL下降,并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
1.2.3钙通道阻滞剂(CCB):为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降压药物。其作用为阻断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临床优选长效或缓释制剂,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拉息地平、缓释硝苯地平等,其作用时间长,对外周血管作用较明显,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慎用硝苯地平普通片剂(10mg/片)作为长期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2]。
1.2.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作用为抑制转换酶而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12.5~25mg/次,每日3次;依那普利,2.5~5.0mg/次,每日2次;苯那普利10mg/次,每日1次;西拉普利2.5mg/次,每日1~2次;福辛普利10mg/次,每日1次;培哚普利4~8mg/次,每日1次等。此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咳嗽,发生率为3%~22%。对严重肾功能不全、高血钾症、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1.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此类药物作用为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而起作用,其对血流动力学及降压作用与ACEI相似,但不产生咳嗽等副作用。适用于不能耐受 ACEI类药物、轻度肾功能不全、痛风等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有洛沙坦25~50mg/次,每日1次;缬沙坦80mg/次,每日1次。
1.2.6α1受体阻滞剂:选择性阻滞α1受体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哌唑嗪,每次1~2mg,每日2次。
2结果
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它是一种病因极为复杂,发病机理并不完全明确,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独立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率的90%,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是由于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病人长期的、强烈的、反复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分泌紊乱,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皮层下血管收缩中枢功能发生紊乱,血管收缩中枢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而造成的[3]。
一般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搬动。根据病人情况采取不同体位,如高血压脑病病人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合并左心衰竭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其余高血压病人多抬高床头,与地面成30~40°角为宜。给予持续低浓度吸氧。对昏迷或抽搐病人应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咬伤舌唇、骨折和摔伤。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用静脉滴注的方法给予降压药物。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使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更主要的是保护靶器官以减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最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选用抗高血压药物时要注意很多因素,如价格、病人年龄、合并症(心力衰竭、痛风、糖尿病、哮喘、心律失常等)的存在与否、病人的生活方式、病人的工作性质和既往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如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症;α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神经迟钝或性功能障碍)。
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是极大的,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应积极进行高血压预防;对高血压病人更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治疗高血压,减少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高血压病人多数在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第一次测量血压发现不正常,需引起重视,进行血压跟踪。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改进膳食结构、限制饮酒、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对于饮食应从中国人的特点出发,限制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的摄入;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和过多的谷物主食,使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下;改变动物性食物以猪肉为主的习惯,增加禽类、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而含脂肪较少的动物食物,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提倡每日饮牛奶250g,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最好不饮白酒或限制饮酒,每人每日饮酒量<20g。明确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危害,积极降压治疗,逐渐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坚持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如为避免直立性低血压,服药后要卧床或坐位休息30min。若服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都应咨询医务人员或及时就医。应向病人说明,一些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瑞途.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07,(10):1079.
[2]樊红.高血压急症临床特征.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6):283-284.
[3]张新文.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103例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9,47(5):88-89.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降压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54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04-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而阻碍血流,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物主要为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1受体阻滞剂[1]。选取临床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临床降压药物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55~76岁,平均68岁。病程1~15年。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符合WHO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Ⅰ级36例,Ⅱ级18例,Ⅲ级6例。
1.2方法
1.2.1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其中噻嗪类应用最普遍,其降压作用开始时促进体内钠、钾的丢失以及减少液体容量,以后通过降低体循环阻力而起降压作用。噻嗪类主要用氢氯噻嗪12.5mg,1~2次/日,长期应用可引起各种代谢副作用,如失钾、失镁,血尿酸、血钙、血胆固醇增高,糖耐量减低和低血钠等。低血钾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还可妨碍利尿剂的降压效果。拌利尿剂如呋噻咪20mg, 1~2次/日,利钠排钾作用强;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易引起高血钾。
1.2.2β受体阻滞剂:其作用为阻滞β受体,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肾素活性,从而降低血压。目前临床上用十余种制剂,但最常用的为对β1受体选择性阻滞剂,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25mg/次,每日1~2次;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50mg/次,每日1~2次。其副作用有头晕、心动过缓、心肌收缩力减弱,另可使血甘油三酯增加,HDL下降,并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
1.2.3钙通道阻滞剂(CCB):为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降压药物。其作用为阻断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临床优选长效或缓释制剂,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拉息地平、缓释硝苯地平等,其作用时间长,对外周血管作用较明显,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慎用硝苯地平普通片剂(10mg/片)作为长期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2]。
1.2.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作用为抑制转换酶而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12.5~25mg/次,每日3次;依那普利,2.5~5.0mg/次,每日2次;苯那普利10mg/次,每日1次;西拉普利2.5mg/次,每日1~2次;福辛普利10mg/次,每日1次;培哚普利4~8mg/次,每日1次等。此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咳嗽,发生率为3%~22%。对严重肾功能不全、高血钾症、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1.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此类药物作用为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而起作用,其对血流动力学及降压作用与ACEI相似,但不产生咳嗽等副作用。适用于不能耐受 ACEI类药物、轻度肾功能不全、痛风等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有洛沙坦25~50mg/次,每日1次;缬沙坦80mg/次,每日1次。
1.2.6α1受体阻滞剂:选择性阻滞α1受体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哌唑嗪,每次1~2mg,每日2次。
2结果
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它是一种病因极为复杂,发病机理并不完全明确,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独立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率的90%,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是由于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病人长期的、强烈的、反复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分泌紊乱,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皮层下血管收缩中枢功能发生紊乱,血管收缩中枢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而造成的[3]。
一般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搬动。根据病人情况采取不同体位,如高血压脑病病人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合并左心衰竭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其余高血压病人多抬高床头,与地面成30~40°角为宜。给予持续低浓度吸氧。对昏迷或抽搐病人应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咬伤舌唇、骨折和摔伤。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用静脉滴注的方法给予降压药物。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使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更主要的是保护靶器官以减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最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选用抗高血压药物时要注意很多因素,如价格、病人年龄、合并症(心力衰竭、痛风、糖尿病、哮喘、心律失常等)的存在与否、病人的生活方式、病人的工作性质和既往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如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症;α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神经迟钝或性功能障碍)。
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是极大的,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应积极进行高血压预防;对高血压病人更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治疗高血压,减少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高血压病人多数在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第一次测量血压发现不正常,需引起重视,进行血压跟踪。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改进膳食结构、限制饮酒、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对于饮食应从中国人的特点出发,限制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的摄入;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和过多的谷物主食,使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下;改变动物性食物以猪肉为主的习惯,增加禽类、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而含脂肪较少的动物食物,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提倡每日饮牛奶250g,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最好不饮白酒或限制饮酒,每人每日饮酒量<20g。明确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危害,积极降压治疗,逐渐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坚持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如为避免直立性低血压,服药后要卧床或坐位休息30min。若服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都应咨询医务人员或及时就医。应向病人说明,一些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瑞途.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07,(10):1079.
[2]樊红.高血压急症临床特征.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6):283-284.
[3]张新文.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103例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9,47(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