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可以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活动方式被设置为同等重要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学校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己经越来越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要上好美术欣赏课必须要解决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落脚点及教学方法问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内容;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教育对于青少年开阔眼界、激发兴趣、培养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术欣赏教学一直是学校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着整个学校审美教育的全过程。从义务教育初级中学阶段来看,在2001年的课程改革之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课时数大约占了总课时的15%,而从我国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可以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活动方式被设置为同等重要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学校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己经越来越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那么,怎样上好美术欣赏课呢?笔者认为必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欣赏画面中的内容的问题,另一个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问题。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内容落脚点
关于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落脚点的问题,我们可以借用于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
侯令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作了如下分析:一是描述指的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见到的画面内容讲出来;二是分析指的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的分析,包括构图、色彩、线条、材料、明暗、肌理等;三是解釋指的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主题、意义进行探讨,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作品和社会、文化、宗教、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作品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美术家的生平和所属的艺术流派,以及美术家在作品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是评价指的是学生在进行了前面的学习活动后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总体看法,这种看法可以是自发式的表达,也可以参照美术史上相关的评价,运用一些专业术语,进行较为详细的评价。
王大根在其《美术教学论》中认为,费德曼教授提出的美术鉴赏程序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从形式到内容的欣赏过程,更适合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欣赏课。由此他提出了更适合于中学阶段美术欣赏学习的程序和方法:一是感知作品的艺术形式(审美价值);二是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文学价值);三是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文化价值);四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分析。
以上两位学者为我们上美术欣赏课欣赏的落脚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那么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呢?
二、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
一是要运用现代化手段挖掘美术欣赏教学资源。美术欣赏教学,要以先进的资料库取代目前的印刷品,比如反转片、光碟、光盘及互联网上的图片库等,这些资料还原性较好,又降低了成本,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利介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理解不同作品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的途径。因此,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网络技术,是探索新的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二是要倡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大胆评论。艺术批评是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对艺术作品自由地进行审视和评论,启发学生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看法,培养自主意识和创造才能,形成个体参与艺术欣赏的思路,总结艺术规律和艺术创造对于人提高综合素质的意义。
三是要重视校外美术教育初中生的美术欣赏活动要更多的向校外扩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例如访问画家创作室,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古迹;深入城区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城市的现代气息;听取相关报告和演讲等,优化学生的价值观念,拓展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经验和兴趣。
四是要注重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学科综合。学科综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进行再创造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发展的典型特点,在美术发展过程中体现为新的艺术形式的不断出现。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分析作品的学科综合特点,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学习,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
五是要寓美育于美术教学。新课改不但注重教学过程,而且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寓美育于美术教学,是新课改原则的高度体现。美的感染力,是促使学生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重要因素,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认识美术的色彩美、图形美、造型美,激发学生向往美、追求美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捕捉、表现美的事物,积极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美育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主要方法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枯燥情绪,美术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了初中生的求异心理,学生也能积极、主动投入到活动中,达到较好的美育效果。一方面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和书画展,让学生认识美好的事物,净化情感、陶冶情操;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课余美育小组,深化、延伸课内学习,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例如课外写生小组、雕塑小组等,引导学生用去感受、欣赏、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
结语:其实,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理解的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美术教师在教學过程中不断的发现与思考。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创造性对每位学生、对每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越.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初探[J].丝绸之路,2009(16).
[2]唐波.以美育心以心赏美——浅谈初中美术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6).
[3]冯雯婧.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1(9).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内容;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教育对于青少年开阔眼界、激发兴趣、培养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术欣赏教学一直是学校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着整个学校审美教育的全过程。从义务教育初级中学阶段来看,在2001年的课程改革之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课时数大约占了总课时的15%,而从我国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可以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活动方式被设置为同等重要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学校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己经越来越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那么,怎样上好美术欣赏课呢?笔者认为必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欣赏画面中的内容的问题,另一个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问题。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内容落脚点
关于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落脚点的问题,我们可以借用于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
侯令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作了如下分析:一是描述指的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见到的画面内容讲出来;二是分析指的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的分析,包括构图、色彩、线条、材料、明暗、肌理等;三是解釋指的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主题、意义进行探讨,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作品和社会、文化、宗教、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作品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美术家的生平和所属的艺术流派,以及美术家在作品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是评价指的是学生在进行了前面的学习活动后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总体看法,这种看法可以是自发式的表达,也可以参照美术史上相关的评价,运用一些专业术语,进行较为详细的评价。
王大根在其《美术教学论》中认为,费德曼教授提出的美术鉴赏程序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从形式到内容的欣赏过程,更适合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欣赏课。由此他提出了更适合于中学阶段美术欣赏学习的程序和方法:一是感知作品的艺术形式(审美价值);二是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文学价值);三是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文化价值);四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分析。
以上两位学者为我们上美术欣赏课欣赏的落脚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那么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呢?
二、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
一是要运用现代化手段挖掘美术欣赏教学资源。美术欣赏教学,要以先进的资料库取代目前的印刷品,比如反转片、光碟、光盘及互联网上的图片库等,这些资料还原性较好,又降低了成本,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利介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理解不同作品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的途径。因此,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网络技术,是探索新的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二是要倡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大胆评论。艺术批评是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对艺术作品自由地进行审视和评论,启发学生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看法,培养自主意识和创造才能,形成个体参与艺术欣赏的思路,总结艺术规律和艺术创造对于人提高综合素质的意义。
三是要重视校外美术教育初中生的美术欣赏活动要更多的向校外扩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例如访问画家创作室,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古迹;深入城区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城市的现代气息;听取相关报告和演讲等,优化学生的价值观念,拓展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经验和兴趣。
四是要注重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学科综合。学科综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进行再创造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发展的典型特点,在美术发展过程中体现为新的艺术形式的不断出现。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分析作品的学科综合特点,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学习,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
五是要寓美育于美术教学。新课改不但注重教学过程,而且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寓美育于美术教学,是新课改原则的高度体现。美的感染力,是促使学生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重要因素,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认识美术的色彩美、图形美、造型美,激发学生向往美、追求美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捕捉、表现美的事物,积极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美育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主要方法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枯燥情绪,美术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了初中生的求异心理,学生也能积极、主动投入到活动中,达到较好的美育效果。一方面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和书画展,让学生认识美好的事物,净化情感、陶冶情操;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课余美育小组,深化、延伸课内学习,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例如课外写生小组、雕塑小组等,引导学生用去感受、欣赏、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
结语:其实,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理解的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美术教师在教學过程中不断的发现与思考。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创造性对每位学生、对每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越.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初探[J].丝绸之路,2009(16).
[2]唐波.以美育心以心赏美——浅谈初中美术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6).
[3]冯雯婧.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