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根源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ry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观念与战略思维是影响国家战略行为的深层因素.美国在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战略安全观念与战略思维方式.综合考察战后以来尤其是冷战期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缔造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美国战略安全观念与战略思维方式有几个近乎一以贯之的显著特点:立足"最坏假设",强调实力地位,保持技术优势,偏重军事手段,追求绝对安全,维持全球霸权,秉持道德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优越论.其中,物质与精神并重,权力尤其武力手段与道德、意识形态旗帜并举,是最具美国特色的战略思想.这些思想特征构成美国安全战略的深层脉络,在战略实践中起起落落但从未销声匿迹.这些思想观念所塑造的全球战略既成就了美国的超强地位,也造成了美国霸权的困境,是理解当前和未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历史与思想线索.
其他文献
传统的利益诱导政治研究忽略了国家机构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影响,安全政策是不同部门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相协调的产物.在美国太空安全决策的利益传递过程中,美国的太空商业联盟、国防联盟、太空科学联盟等社会力量,通过党派政治、选举政治、游说政治和公众政治等利益诱导过程,将利益诉求渗透到美国的海陆空军部、国家侦察局、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会等国家机构中.在部门利益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美国的这些国家机构通过决策咨询等将价值诉求传至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太空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最高决策机构.涉太空利益传递使得美国"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配合美国的安全战略并借助日美同盟实现大国志向,日本相继签署《旧金山对日和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由此,日美在琉球地位问题上暂时达成一致,而琉球成为日美安保体制的核心,两国关于琉球问题的协商与解决均在该体制的框架内进行.此后,日美因琉球人民的反抗而做出一些政策调整,如《新日美安保条约》、在保全基地的条件下的"回归"及"回归"后仍坚持将琉球作为安保体制的核心,等等,但这些政策调整的根本出发点是如何加强同盟而非减轻琉球人民负担.从结构暴力视角看,日本对琉球的制度化歧视,使针对琉球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上半叶,《尼布楚条约》在被重述、解释、宣传的过程中走出皇家王朝叙事,进入公众视野,卷入以现代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为核心的近代"不平等条约"叙事中.有关该条约是"胜利之约"抑或"割地之始"的辩争,揭示了各方从国家胜败和强弱的角度阐述对外交本质的理解,也成为现实政治中各派别表达利益诉求的工具和武器.《尼布楚条约》叙事中所折射的对国家力量和完胜的追求也逐渐超越了专业国际法知识,在现代外交学科走向中国公众的过程中成为更高的叙事目标.
发展与区域主义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发展区域主义作为两者的联结是理解区域主义实践与演进重要的理论视角.在东亚区域主义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其发展导向特质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坚持国际机构与国家政府作用、兼容"整体"理念与"渐进"方法,追求灵活务实原则为特征的实践路径.湄公河流域的合作是东亚发展区域主义的典型案例,围绕流域的治理与开发,从亚远经委会与科伦坡计划到亚开行、再到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湄公河流域的发展合作不断朝着制度化、多元化与本土化的方向演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这种区域主义最具体和主要的成
战后美国在东亚地区建立的以双边主义为基础的安全同盟体系即"轴辐体系"是美国亚太政策的支柱,但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一体系正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冷战期间,双边主义的组织模式与东亚权力分配格局相吻合是"轴辐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石.冷战结束后,东亚权力分配格局向"多节点结构"转型,推动东亚国际秩序向多边主义导向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这使"轴辐体系"的双边主义组织模式与东亚国际秩序的多边主义取向之间出现结构性错位,进一步凸显了"轴辐体系"的两大弊端即"残缺性"和"外部性".对此,
中国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在国际共运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中苏关系恶化前,中国在对南关系上与苏联保持一致;中苏关系恶化后,南斯拉夫与苏联一道成为被批判的修正主义对象.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后,中南双方都担忧会遭到苏联的武装入侵,由此开始接触并且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开展合作.根据南斯拉夫外交解密档案,中南关系的正常化可以分为破冰期、试探性接触期、高级代表团互访、领导人互访四个时期,推进中南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对于社会主义认知的变化以及中南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一、现代民族主义的概念杨钪森(以下简称"杨"):民族主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请问您如何从理论上界定"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研究范畴?王联(以下简称"王"):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在《国际政治研究》的平台上分享我对世界民族主义研究的认识.
2020年底,东盟10国和中、日、韩、澳、新西兰共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通过分析该协定与东亚其他经贸安排所呈现的"东亚特色"的异同,可以发现该协定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又有一些创新.从内容上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延续了注重市场开放的规则重点,但拓展了议题的广度和深度.协定延续了"东盟方式"中决策遵循协调一致的原则,但又具有"硬性区域主义"的特征,建立了相关的监督执行、补偿和争端解决机制;从过程来看,该协定坚持"东盟中心性",但却实现了部分的历史性突破;从前景来看
国际地位是一项特殊的国家利益,它取决于一国被他国认可形象的总和,反映了一国在等级制上的声望排名.国家追求地位的动机既反映了人类在心理上寻求得到其他族群的认可,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包括促进国际影响力和长远的对外政策目标).由于国际体系中没有统一权威来评估各国的表现和决定其排位,声望多寡和地位高低会成为国家间的争议领域,国家也将为此产生竞争甚至冲突.地位政治的理论视角涵盖国际体系、国内政治和个人三个分析层级,并有助于衔接理性主义、建构主义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范式.不过,有关"地位"概念在实证研究中的分析应用
编者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便开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要对手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和经济集团之间的冷战.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已彻底走下历史舞台,距今已40年.东西方冷战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极为广泛、重大与深远,因而一直都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冷战期间,已出版很多相关研究成果,但绝大多数是美国学者的作品,所使用的研究素材也主要是美国的解密档案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