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信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事事都要亲眼看到才放心。不过,在一定的场合,“眼见”的不一定为实。
海底“蓝血人”
一位潜水员在水下的珊瑚礁旁潜游,手臂不小心擦过尖利的珊瑚杈,受伤了。伤得并不重,不过是蹭破了皮,出了一点血。可奇怪的是,潜水员看见自己流出的血居然不是红色,而是蓝绿色的!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比如,一条捞出水面后看上去是红色的鱼,在深水里却会被看作蓝灰色。事实上,深水里所有的鱼看上去几乎都是蓝灰色的。就水本身而言,一般较浅的河流和溪流里的水看上去都是无色透明的,但大海却总是呈现出蔚蓝色,在海底深处,水色甚至会变成深蓝或黑色。
这些都是水下视觉带来的问题。其实,我们从来看到的都不是物体本身,我们能看到的只不过是光——通过一定环境照射到物体后反射到我们眼睛里的光。当光子透过水体时,由于与水中的分子相碰撞而散开,于是造成眩光。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光被过滤和阻挡。到了水深40米以下,其他波长的光基本都被过滤和阻挡了,包括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只有蓝、绿光能透射得更深。因此,在深水里,人眼看到的所有物体都是蓝色或绿色的。
“相等”的错觉
眼睛不光会让它的主人“指红为绿”,而且它给不同颜色光的待遇也不平等。
法国国旗的图案是红、白、蓝三色条纹。最初设计时,国旗上的三条色带宽度完全相等,但是,当制成的国旗升到空中后,人们总觉得这三种颜色在国旗上所占的宽度不相等,似乎白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最小。为此,设计者们专门招集色彩专家进行分析,后来才发现这与色彩的膨胀感和收缩感有关。当把这三色的真实面积比例调整为红∶白∶蓝=35∶33∶37时,看上去反而相等了。
此外,同样粗细的黑白条纹,感觉上白条纹总要比黑条纹粗些;同样大小的方块,黄方块看上去总要比蓝方块大些。
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准确地判断出两种形状、体积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物体的大小,主要也是由于波长的关系。由于各种不同波长的光,通过眼睛晶状体后的聚焦点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所以视网膜上的影像清晰度就有区别。光波长的影像具有扩散性,似焦距不准,因此模糊不清;光波短的影像具有收缩性,就比较清晰。总的来说,浅色总有扩张感,而深色则给人一种收缩感,这也是肥胖者穿深色衣服比穿浅色衣服显得瘦一些的原因。
“无中生有”的影像
物体是客观存在的,但视觉现象并非完全是客观存在的,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东西在起作用。当人的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进行分析、综合发生困难时就会造成错觉。这时候,眼睛不仅仅会让它的主人犯下“指红为绿”、“指多为少”的错误,有时候甚至会“无中生有”了。
试着在阳光下久久地观察一朵红花,然后迅速将视线移到白纸上,这时你会发现白纸上出现了一朵与那朵红花形状相同的绿花。当然,这朵在视线里产生的绿花瞬间就会消失。科学家们对此的解释是:当人们长久观看红色光时,红色视锥细胞会产生疲劳。当你随后将视线迅速移到白纸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中所含的那部分红光,已经不够激起这个区域疲劳过度的感红蛋白进行迅速合成了,因此也就不能激起这个区域红色视锥细胞产生红色信息。而恰恰在此时,原来这个区域一直处于抑制状态的绿色视锥细胞在白光中所含的那部分绿光的刺激下格外活跃,所以这个区域投射到人眼中的影像就变成绿色的了。
“无中生有”的色彩错觉一般都在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之间发生,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青紫、黑与白,其产生的原理相同。
颜色带来的冷暖误差
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凉爽的感觉;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橙黄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温暖感。其实,这些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心理视觉”有关。
冷色与暖色就是依据“心理视觉”对色彩进行的分类。一般来说,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会给人一种温暖感;而波长较短的紫、蓝、绿色光,则给人寒冷的感觉。
冷色与暖色除了会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等等。
(编辑慕木)
海底“蓝血人”
一位潜水员在水下的珊瑚礁旁潜游,手臂不小心擦过尖利的珊瑚杈,受伤了。伤得并不重,不过是蹭破了皮,出了一点血。可奇怪的是,潜水员看见自己流出的血居然不是红色,而是蓝绿色的!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比如,一条捞出水面后看上去是红色的鱼,在深水里却会被看作蓝灰色。事实上,深水里所有的鱼看上去几乎都是蓝灰色的。就水本身而言,一般较浅的河流和溪流里的水看上去都是无色透明的,但大海却总是呈现出蔚蓝色,在海底深处,水色甚至会变成深蓝或黑色。
这些都是水下视觉带来的问题。其实,我们从来看到的都不是物体本身,我们能看到的只不过是光——通过一定环境照射到物体后反射到我们眼睛里的光。当光子透过水体时,由于与水中的分子相碰撞而散开,于是造成眩光。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光被过滤和阻挡。到了水深40米以下,其他波长的光基本都被过滤和阻挡了,包括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只有蓝、绿光能透射得更深。因此,在深水里,人眼看到的所有物体都是蓝色或绿色的。
“相等”的错觉
眼睛不光会让它的主人“指红为绿”,而且它给不同颜色光的待遇也不平等。
法国国旗的图案是红、白、蓝三色条纹。最初设计时,国旗上的三条色带宽度完全相等,但是,当制成的国旗升到空中后,人们总觉得这三种颜色在国旗上所占的宽度不相等,似乎白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最小。为此,设计者们专门招集色彩专家进行分析,后来才发现这与色彩的膨胀感和收缩感有关。当把这三色的真实面积比例调整为红∶白∶蓝=35∶33∶37时,看上去反而相等了。
此外,同样粗细的黑白条纹,感觉上白条纹总要比黑条纹粗些;同样大小的方块,黄方块看上去总要比蓝方块大些。
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准确地判断出两种形状、体积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物体的大小,主要也是由于波长的关系。由于各种不同波长的光,通过眼睛晶状体后的聚焦点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所以视网膜上的影像清晰度就有区别。光波长的影像具有扩散性,似焦距不准,因此模糊不清;光波短的影像具有收缩性,就比较清晰。总的来说,浅色总有扩张感,而深色则给人一种收缩感,这也是肥胖者穿深色衣服比穿浅色衣服显得瘦一些的原因。
“无中生有”的影像
物体是客观存在的,但视觉现象并非完全是客观存在的,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东西在起作用。当人的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进行分析、综合发生困难时就会造成错觉。这时候,眼睛不仅仅会让它的主人犯下“指红为绿”、“指多为少”的错误,有时候甚至会“无中生有”了。
试着在阳光下久久地观察一朵红花,然后迅速将视线移到白纸上,这时你会发现白纸上出现了一朵与那朵红花形状相同的绿花。当然,这朵在视线里产生的绿花瞬间就会消失。科学家们对此的解释是:当人们长久观看红色光时,红色视锥细胞会产生疲劳。当你随后将视线迅速移到白纸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中所含的那部分红光,已经不够激起这个区域疲劳过度的感红蛋白进行迅速合成了,因此也就不能激起这个区域红色视锥细胞产生红色信息。而恰恰在此时,原来这个区域一直处于抑制状态的绿色视锥细胞在白光中所含的那部分绿光的刺激下格外活跃,所以这个区域投射到人眼中的影像就变成绿色的了。
“无中生有”的色彩错觉一般都在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之间发生,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青紫、黑与白,其产生的原理相同。
颜色带来的冷暖误差
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凉爽的感觉;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橙黄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温暖感。其实,这些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心理视觉”有关。
冷色与暖色就是依据“心理视觉”对色彩进行的分类。一般来说,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会给人一种温暖感;而波长较短的紫、蓝、绿色光,则给人寒冷的感觉。
冷色与暖色除了会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等等。
(编辑慕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