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依据现实国情,针对他们的实际困难,实施小城镇战略,让具备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小城镇安居乐业,才是最现实和科学的选择。为此,应积极发展城镇经济、畅通融资渠道、改革管理体制,努力将小城镇打造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美好幸福新家园。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小城镇;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7-0045-03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农民工。他们目前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他们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他们对城市更加向往,而我国现有城镇体系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能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又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但农民工问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将他们的大多数变成城市居民,是一个历史难题。看得见的出路,一是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务工就业,逐步完成向市民转化;二是实施小城镇战略,从而就近就地“市民”化。笔者认为,当前,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立足中国国情,实施小城镇战略,让具备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小城镇安居乐业,才是最现实和理性的选择。
一、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
由于我国城乡分治的就业制度障碍依然没有打破,加上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和利益结构加快调整期,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更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难圆城市梦,又不愿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或是从小随父母来城市打工,或是在家乡从学校毕业或辍学后直接奔向城市工厂和社会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务农经历或根本不会务农,对土地没有很深的依赖和感情。他们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并且由于农村出行交通不便、公共卫生服务缺失、商业环境落后等,使得这些年轻人偶尔回农村时感到诸多不适应。他们从内心认同城市而排斥农村,因而他们比父辈更渴望在城里拥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渴望成为城市人。这种价值取向驱使他们在失业后会继续逗留城市。对于他们而言,农村已经成为一个回不去也不愿回的故乡,处在一个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2.遭遇不公平,心理容易失衡。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甚至更高,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依然被排除在城市政策体系之外,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夹心层”。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与城市同龄人相比多是从事城市里最重、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劳动,拿的却是很低的报酬。这种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和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容易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心理。虽然从职业上和日常生活上讲,新生代农民工是市民了,但受户籍限制,他们的法定身份仍然是农民。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福利待遇,不能同工同酬同权,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这种后天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深深地刺激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尊心,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由于身处异地,劳动时间长且经常加班,导致他们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少。寻找异性伴侣、交友多局限于老乡或建立在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上,交往的圈子亦多是与自己相似的农民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人群,因此心中压力不易排解,常常感到社会孤立、生活枯燥、前途渺茫,极易产生心理失衡,从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失范行为较多,犯罪率相对较高。[1]
3.成为农村与城市管理的新难点和社会秩序的潜在挑战者。他们可能将“打工无前途,回乡无意思”演化为“打工无希望,回乡更失望”,只能游荡于城市,形成城市新失业群体和新贫困阶层。生活来源决定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无地便无根,无业便无依。无地可种和无业可就,使这一部分人处于游动不定的状态,具有流民的特征。在城市,他们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过客心态,为了维护自尊,他们往往对流入地的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采取排斥的态度。同样基于这种原因,对于政府的管理,他们容易产生各种逆反和抵触情绪。他们离开原籍后基本脱离了其户籍所在地基层组织的管理,而在城市又没有组织起临时的管理作用,这种制度的缺失和管理的缺位使农民工缺乏外部保障和约束,容易走向犯罪,成为潜在不稳定因素。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1.中国人口规模大,待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多。2008年我国总人口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667万人,城镇化率仅为45.7%,如果剔除1.5亿只进城未真正扎根城市的农民工,城镇化率则更低。按照国家计生委的估算,到2010年底全国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保持在15亿左右。因此未来几年,如果要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到2007年世界平均水平(50%),就要至少再转移农村人口约2亿人,如果要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与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应的水平,则要至少转移出农村人口约2.5亿人。很显然,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在大中城市安置这些农村人口几乎是不现实的。[2]
2.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均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既存在已有的巨大就业压力,又存在不断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城市失业的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的就业释放已经基本稳定,并且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原因对农民工的需求可能还有下降趋势,要依靠大城市为主来消化素质有限的大量农民工转移就业,客观上不现实,何况大城市本身的发展已受到和将继续受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制约。
3.现有的城市体系的吸纳能力有限。无论是住房、道路、水、电等硬件能力,还是教育、卫生等软件系统,承载能力都非常有限。加上已有城市居民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存在较大的历史欠账。因此,应当吸取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人口拥挤、住房不足、交通紧张、失业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社会分化加剧、贫富悬殊扩大的“城市病”在中国出现。
三、中小城镇是转移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佳途径
1.制造业群聚中小城镇是未来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等逐步上升,城市将逐步向“功能专业化”方向发展,即大、中、小三种类型的城市会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和转移将促进大城市服务业和中小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大城市制造业向周边中小城镇转移,中小城镇因此将成为制造中心,大城市则逐步转变成为服务中心和市场中心。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大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小城镇群聚是未来发展趋势。中小城镇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2.中小城镇是新生代农民工转移的现实选择。从农民工的角度讲,他们到大中城市打工,然后回到小城镇居住和生活,既符合他们的进城愿望,也符合他们的收入水平。由于大城市生活水平较高,在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为3~5倍之时,要让更多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并居住,就需要有保障城市新居民的社会制度,才能确保其生活水平比在农村时不下降或有所提高,而现阶段城市还缺乏针对低收入农民工的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高,而务工农民一般收入又低,很难长期维持城市高昂的生活费用,而小城镇的生活成本相对要低的多。因此,出于低收入和社会保障缺失的考虑,农村人口首先会选择在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小城镇转移就业、生产和生活。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一定要对自己的技术水平状况、个人发展前途和经济实力认真分析,作出一个科学的判断。能融入大城市的,就向大城市奋斗,能融入中小城市的,不妨向中小城市努力,如果中小城市也很难融入,迁入小城镇生产和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
3.中小城镇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选择。小城镇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和联系城乡的纽带。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住房便宜,很适合人们的居住。新生代农民工移居小城镇,成为小城镇建设者、产业工人、创业者,他们在那里有住房、有保障、有工作,基本享受到与大中城市居民接近的现代文明生活,而他们的父母、他们的故乡就在附近的农村,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往返。同时他们熟悉小城镇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与其乡村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比较一致或比较接近,很容易适应从乡村分离出来转移到城镇生产生活的农民工,而且还由于可以就近照顾到家庭、小孩、承包地经营及亲情关系等,能较好地满足其作为转移人口对于群体生活、社区氛围和社会环境的需求。
四、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这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部门首先要认真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充分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自觉转变发展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小城镇发展战略。其次是要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实行主动接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政策措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要真正把农民转移到城镇中来。
2.发展城镇经济。没有城镇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城镇居民稳定的就业和较高的收入;没有城镇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就安不下、稳不住。因此,实现小城镇的创造性发展,一定要把发展城镇经济作为一项根本性的任务来抓。一是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集聚城镇,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以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二是重视发展城镇农业,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技术投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交通、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是尽量降低进镇企业的用地成本,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四是在城镇一、二产业不断壮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城镇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结构。
3.畅通融资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切实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要把小城镇建设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打破“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建设之路,改变由政府单一投资的格局,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行为市场化。要充分运用各种社会资金,特别是用好银行贷款,推动小城镇的滚动开发建设。逐步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外资的多元投入机制,形成“政府投资、社会集资、招商引资”等多元化融资格局。
4.改革管理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小城镇建设,除了进行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外,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清除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一是探索扩权强镇体制,增强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统筹协调能力,理顺和完善镇级独立财政体制,使镇财政能够有能力安排更多的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二是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中小城镇应首先放弃对农民工的二元政策和原有的户籍制度,当他们在城镇就业后,在规范管理条件下,鼓励他们以现有农村宅基地在城镇换住房,在他们流转承包土地的原则下,其户籍、子女就学、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实行同城里人相同的政策,使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5.打造宜居家园。要因地制宜,按照“宜居与幸福”并重的基本取向合理规划小城镇的软硬环境,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元素,形成有文化特色的城镇风貌,使小城镇既有乡土味道,又有现代城市气息;要充分重视小城镇科技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努力提高镇区居民和进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为新生代农民工打造一个美好幸福新家园。
参考文献:
[1]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动向”[J].人民论坛,2009,(4).
[2]师亚红.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必然选择[J].现代企业,2009,(11).
责任编辑荀福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小城镇;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7-0045-03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农民工。他们目前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他们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他们对城市更加向往,而我国现有城镇体系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能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又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但农民工问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将他们的大多数变成城市居民,是一个历史难题。看得见的出路,一是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务工就业,逐步完成向市民转化;二是实施小城镇战略,从而就近就地“市民”化。笔者认为,当前,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立足中国国情,实施小城镇战略,让具备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小城镇安居乐业,才是最现实和理性的选择。
一、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
由于我国城乡分治的就业制度障碍依然没有打破,加上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和利益结构加快调整期,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更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难圆城市梦,又不愿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或是从小随父母来城市打工,或是在家乡从学校毕业或辍学后直接奔向城市工厂和社会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务农经历或根本不会务农,对土地没有很深的依赖和感情。他们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并且由于农村出行交通不便、公共卫生服务缺失、商业环境落后等,使得这些年轻人偶尔回农村时感到诸多不适应。他们从内心认同城市而排斥农村,因而他们比父辈更渴望在城里拥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渴望成为城市人。这种价值取向驱使他们在失业后会继续逗留城市。对于他们而言,农村已经成为一个回不去也不愿回的故乡,处在一个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2.遭遇不公平,心理容易失衡。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甚至更高,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依然被排除在城市政策体系之外,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夹心层”。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与城市同龄人相比多是从事城市里最重、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劳动,拿的却是很低的报酬。这种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和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容易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心理。虽然从职业上和日常生活上讲,新生代农民工是市民了,但受户籍限制,他们的法定身份仍然是农民。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福利待遇,不能同工同酬同权,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这种后天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深深地刺激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尊心,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由于身处异地,劳动时间长且经常加班,导致他们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少。寻找异性伴侣、交友多局限于老乡或建立在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上,交往的圈子亦多是与自己相似的农民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人群,因此心中压力不易排解,常常感到社会孤立、生活枯燥、前途渺茫,极易产生心理失衡,从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失范行为较多,犯罪率相对较高。[1]
3.成为农村与城市管理的新难点和社会秩序的潜在挑战者。他们可能将“打工无前途,回乡无意思”演化为“打工无希望,回乡更失望”,只能游荡于城市,形成城市新失业群体和新贫困阶层。生活来源决定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无地便无根,无业便无依。无地可种和无业可就,使这一部分人处于游动不定的状态,具有流民的特征。在城市,他们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过客心态,为了维护自尊,他们往往对流入地的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采取排斥的态度。同样基于这种原因,对于政府的管理,他们容易产生各种逆反和抵触情绪。他们离开原籍后基本脱离了其户籍所在地基层组织的管理,而在城市又没有组织起临时的管理作用,这种制度的缺失和管理的缺位使农民工缺乏外部保障和约束,容易走向犯罪,成为潜在不稳定因素。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1.中国人口规模大,待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多。2008年我国总人口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667万人,城镇化率仅为45.7%,如果剔除1.5亿只进城未真正扎根城市的农民工,城镇化率则更低。按照国家计生委的估算,到2010年底全国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保持在15亿左右。因此未来几年,如果要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到2007年世界平均水平(50%),就要至少再转移农村人口约2亿人,如果要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与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应的水平,则要至少转移出农村人口约2.5亿人。很显然,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在大中城市安置这些农村人口几乎是不现实的。[2]
2.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均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既存在已有的巨大就业压力,又存在不断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城市失业的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的就业释放已经基本稳定,并且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原因对农民工的需求可能还有下降趋势,要依靠大城市为主来消化素质有限的大量农民工转移就业,客观上不现实,何况大城市本身的发展已受到和将继续受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制约。
3.现有的城市体系的吸纳能力有限。无论是住房、道路、水、电等硬件能力,还是教育、卫生等软件系统,承载能力都非常有限。加上已有城市居民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存在较大的历史欠账。因此,应当吸取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人口拥挤、住房不足、交通紧张、失业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社会分化加剧、贫富悬殊扩大的“城市病”在中国出现。
三、中小城镇是转移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佳途径
1.制造业群聚中小城镇是未来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等逐步上升,城市将逐步向“功能专业化”方向发展,即大、中、小三种类型的城市会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和转移将促进大城市服务业和中小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大城市制造业向周边中小城镇转移,中小城镇因此将成为制造中心,大城市则逐步转变成为服务中心和市场中心。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大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小城镇群聚是未来发展趋势。中小城镇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2.中小城镇是新生代农民工转移的现实选择。从农民工的角度讲,他们到大中城市打工,然后回到小城镇居住和生活,既符合他们的进城愿望,也符合他们的收入水平。由于大城市生活水平较高,在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为3~5倍之时,要让更多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并居住,就需要有保障城市新居民的社会制度,才能确保其生活水平比在农村时不下降或有所提高,而现阶段城市还缺乏针对低收入农民工的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高,而务工农民一般收入又低,很难长期维持城市高昂的生活费用,而小城镇的生活成本相对要低的多。因此,出于低收入和社会保障缺失的考虑,农村人口首先会选择在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小城镇转移就业、生产和生活。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一定要对自己的技术水平状况、个人发展前途和经济实力认真分析,作出一个科学的判断。能融入大城市的,就向大城市奋斗,能融入中小城市的,不妨向中小城市努力,如果中小城市也很难融入,迁入小城镇生产和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
3.中小城镇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选择。小城镇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和联系城乡的纽带。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住房便宜,很适合人们的居住。新生代农民工移居小城镇,成为小城镇建设者、产业工人、创业者,他们在那里有住房、有保障、有工作,基本享受到与大中城市居民接近的现代文明生活,而他们的父母、他们的故乡就在附近的农村,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往返。同时他们熟悉小城镇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与其乡村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比较一致或比较接近,很容易适应从乡村分离出来转移到城镇生产生活的农民工,而且还由于可以就近照顾到家庭、小孩、承包地经营及亲情关系等,能较好地满足其作为转移人口对于群体生活、社区氛围和社会环境的需求。
四、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这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部门首先要认真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充分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自觉转变发展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小城镇发展战略。其次是要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实行主动接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政策措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要真正把农民转移到城镇中来。
2.发展城镇经济。没有城镇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城镇居民稳定的就业和较高的收入;没有城镇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就安不下、稳不住。因此,实现小城镇的创造性发展,一定要把发展城镇经济作为一项根本性的任务来抓。一是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集聚城镇,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以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二是重视发展城镇农业,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技术投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交通、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是尽量降低进镇企业的用地成本,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四是在城镇一、二产业不断壮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城镇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结构。
3.畅通融资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切实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要把小城镇建设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打破“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建设之路,改变由政府单一投资的格局,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行为市场化。要充分运用各种社会资金,特别是用好银行贷款,推动小城镇的滚动开发建设。逐步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外资的多元投入机制,形成“政府投资、社会集资、招商引资”等多元化融资格局。
4.改革管理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小城镇建设,除了进行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外,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清除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一是探索扩权强镇体制,增强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统筹协调能力,理顺和完善镇级独立财政体制,使镇财政能够有能力安排更多的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二是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中小城镇应首先放弃对农民工的二元政策和原有的户籍制度,当他们在城镇就业后,在规范管理条件下,鼓励他们以现有农村宅基地在城镇换住房,在他们流转承包土地的原则下,其户籍、子女就学、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实行同城里人相同的政策,使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5.打造宜居家园。要因地制宜,按照“宜居与幸福”并重的基本取向合理规划小城镇的软硬环境,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元素,形成有文化特色的城镇风貌,使小城镇既有乡土味道,又有现代城市气息;要充分重视小城镇科技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努力提高镇区居民和进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为新生代农民工打造一个美好幸福新家园。
参考文献:
[1]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动向”[J].人民论坛,2009,(4).
[2]师亚红.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必然选择[J].现代企业,2009,(11).
责任编辑荀福文